禪,在平常生活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7:10:34
《憨言呆語》第三集出版了,這是讀者的福音。本書是鄭老師繼《憨言呆語》第一、二集之後的精心創作。
讀鄭老師的書,感覺有不可捉摸的意境:有時海闊天空,有時行雲流水;有時說南話北,有時聲東擊西;有時瞻之在前,有時忽焉在後;但如讀者細心體會,鄭老師的言行、思想,就是環繞一個字--禪。
向來,禪是不可說的,它是不立文字,以心傳心。
然而,鄭老師言傳說教,恰似用指頭指向月亮,讓讀者知道月亮是甚麼?在那裡?但鄭老師的指頭並不就是月亮。
書中,鄭老師說禪,祇是文字禪,祇是一種方便,真正的禪是用心印證、或有明師指導,方能進入禪境。然而,禪的境界是什麼呢?
禪,是直覺、反聽、內省、自悟。
禪,是以心印心,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禪,是無言無說,無示無識。
禪,是智慧觀照,行止若定。
禪,就在平常生活中。
讀者朋友,如果你肯花一點時間耐心閱讀,或許書中的一句話,就可能影響你的一生。
因緣果報
從小,我跟鄭老師在南臺灣屏東的鄉村一起長大。鄭老師幼年喪母,他的父親,我稱呼「寶吉伯」,是一位樸實忠厚的農夫,也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寶吉伯長期信佛,養成堅定的恭敬心,禮佛、念佛、行善、積德,成為不可或缺的日常修行。日復一日,助人無數,至九五高齡時已知所去來。臨終,召回時在臺北工作的鄭老師,並再三叮嚀:「菩薩告以本村將出傑出人才,你應本乎菩薩度人心意,老實做人,老實修行,俾能體悟佛道,入世行法,利益眾生。」
《易經》坤卦繫辭有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寶吉伯的善行助人,成就了日後鄭老師的因緣果報。《妙法蓮華經》中有十如是:「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佛陀所言,真實不虛。
佛教講因緣果報,側重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而《易經》文化的因果,則側重在現世的世代相傳,既然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當然「本慶」更大。餘慶是餘蔭留給子孫,本慶是多行善事,本人今世也一樣得到更大的福報,這就是「現世報」。佛儒二家雖各有側重,但就因緣果報而言,都是對的,鄭老師就是鐵證,連續二代的行善積德,使得他家庭和樂,夫妻同心,繼續為善,孩子更有傑出的表現。《太上感應篇》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行。」鄭老師的實例,讀者或可見賢而思齊焉。
沉潛修行
沉潛修行是為了勇猛精進,正如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鄭老師在禪修上有異乎常人的因緣。高中時代,他就得到明師廣欽老和尚的親自指導,自後他恆以一德,長坐不臥,數十年來已養成良好的打坐習慣。近年來更是經常赴陝西終南山巖洞打坐,閉關苦修。鄭老師說:「崖洞位於海拔兩千公尺的山腰上,隱藏在爬藤矮叢林後,一邊是斷崖,距離洞口三到五米多,崖洞並不大,洞前空地約三坪,是我起坐時種豆子、蔬菜和打達摩拳的地方。」
「靜心潛修,無著無求。」
「屏心住氣,不作二觀。」
我覺得對於一個修行者而言,沉潛修行,極其重要。
三千多年前,周文王被紂王囚於羑里七年,從不懷憂喪志,沉潛修行,而演周易。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釋迦牟尼先至雪山苦修六年,終在菩提樹下七天禪坐而悟真道。
菩提達摩祖師東渡後,因與梁武帝因緣不足,終至嵩山少林寺而面壁九年,得以把禪宗心法傳給二祖慧可,而有日後禪宗的蓬勃發展。
歷史上,這種實例不勝枚舉。
明朝藕益智旭大師,融合了儒釋道思想理念,寫了一部《周易禪解》,他解釋乾卦初九爻「潛龍勿用」時,特以大舜歷山耕耘潛修為例;而至九五爻「飛龍在天」時,則以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為例。換言之,大舜若無「潛龍勿用」的潛修階段,又何期能「飛龍在天」而天下治呢?
一理透,萬理徹,同樣的道理,沉潛修行,非常有助於修行者洗淨塵埃,找回自性。易經二十四卦為復卦,所謂「復其見天地之心」,天地之心乃人之真心也,天地人三才,感應道交。復,即《道德經》十六章所言:「致虛守靜,歸根復命。」沉潛修行,意在反觀自照,復歸本性。
因之,鄭老師能經常沉潛閉關修行,用世俗的話來講,就是「充電」、「蓄積能量」;更進一步言,就是利益眾生。
明心見性
禪,離不開心性。
鄭老師在書中談了相當多的心性課題,幾乎俯拾可得,就像在大海中撈魚一樣,海中漁產既豐且盛,祇要用心去撈,一定有收穫。我試且在書中先撈了幾則與讀者分享:
◎闡釋「人人皆有佛性」
「大家都相似,不管人或物,有相無相,以及現在的DNA染色體一樣,真是不可思議。因此,佛說眾生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
◎闡釋「觀照自心」
「心經修持法門,由觀、行、照、到度,有了行深之後,才能徹照進而迴光返照,當內在智慧生起時,自然能度一切苦厄。」
◎闡釋「本來面目」
「執心是佛為魔」、「即心是佛」
「唯了自心,萬法本來如如,內見自家本來面目,外明萬物本來風光。」
「心性無相,無相是空」、「空性即是真心」
其他,鄭老師說了好多心性嘉言,讀者或可自我發掘。
自古以來,心性是人們想探尋的一個大問題。
孟子說:「人人可以為堯舜。」
然而,堯告訴大舜說:「人心惟危,道心為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大舜亦以此傳禹。
宋,朱熹更進一步以《中庸》心法來闡釋:「天命率性,道心之謂也;擇善固執,精一之謂也;君子時中,執中之謂也。」在世道人心危脆微弱之情境下,人人應善護心念,行事守中道,為人走正道。
同樣的,佛家說「人人皆有佛性」
佛陀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於菩提樹下悟道時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均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祇因顛倒、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當六祖惠能聆聽五祖弘忍講授《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五祖曰:「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六祖悟到甚麼?就是自己的真心自性,也就是佛性。人的真心自性本來清淨,卻被貪嗔癡慢疑等蒙蔽了,故六祖說:「人性本淨,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他更進一步告訴我們:「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
是故,身為修行者,必先確信「人人皆有佛性」,其次,「修行要能觀照自心」,其後才能「徹見本來面目,本地風光」,這種境界,就是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又是什麼境界呢?在《金剛經》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心不住相而全然放下,其清淨心、真心自然地顯露。達摩初祖把這種境界稱為「無心」,「無心者,即無妄相心也」,「無心者即真心也」。而六祖惠能在這種境界同時提出無念、無相、無住。他說:「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即心念不為境界所沾染,自在無礙。所有這些境界都在說明一件事,即明心見性。
不過,我還是要提醒讀者,明心見性,祇是基本的修行目標,而佛法的最終軌道卻必須乘願再來,行菩薩道,利益眾生。
生活是禪
禪修,固然期能徹見本來面目--明心見性,但這必須視每個人的因緣、悟性及用心而定。然而,學禪更重要的意義,是如何在現實的生活中去活用體悟。
在現實生活中,當今社會似乎正在向下沉淪,人性險惡,靈性泯滅,鄭老師說:「人們常生活在窮兇、自私、傲慢、唯利是圖、勾心鬥角與毫無人性的惡況下,靈性早已泯滅,不願見到自己的短處。」
修禪修什麼?學佛學什麼?其實最重要的是先把人做好。書中,鄭老師談了很多家庭以及與人相處的人際關係,其目的莫不在闡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樂、社會和諧之人倫義理,也就是做人的基本道理,符合了六祖惠能所說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似求兔角。」近代太虛大師也慨然而嘆曰:「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實現。」
平時,生活中行事為人,最重要的是反觀自照,自我省思,知所懺悔,知所感恩。因此,鄭老師說:
「本來修行就是反觀自省,修正行為歸於正道。」
「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
「如何從物體上看清認識自己,也就是在境界來時,如何背境觀心,用眼自看,看自己而不是看別人,看事物駕臨自己的這一面,自然能知道自己的過失,能夠反省,迴光反照。」
有反省,才能進步。能迴光返照,才能徹明真性。
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
而孟子更說:「反求諸己。」「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易經第三十九「蹇」卦,蹇、難也。當人們碰到大困難時,往往怨天尤人,責難時運不佳,然而孔子卻於該卦大象中提醒大家:「蹇,君子以反身修德。」前面所言,為現實的生活面,若以修行者而言,六祖惠能提醒行者:「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如是智慧觀照,才能「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走筆至此,我還是要特別強調:禪,要落實在平常生活中。
六祖惠能說:「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
永嘉玄覺說:「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馬祖道一說:「平常心是道。」「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盡是道。」
讀者朋友們,這些絕妙禪句,唯有緣用心者,方能深切體會,在平常生活中,「搬柴運水,無非是禪。」讀了鄭老師的書,祝福你能有所悟,早日找回真心,體悟自性。
就讓我們彼此互勉,彼此鼓勵,彼此學習。
在平常生活中起碼朝著下面兩方向精進,即:
身在那裡,心在那裡。
人做什麼,心做什麼。
若能行住坐臥不離心,也許這就是你我的「凡夫禪」、「生活禪」。 〔2005年6月3日 中央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