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烟税”解读:烟民不怕死,奈何以税惧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11:13:36
 提高“烟税”解读:烟民不怕死,奈何以税惧之?   国家的“烟税”提高了!

    有人说这是国家意在“禁烟”的重要举措。我看未必如此简单。
    我以为这是一个一石二鸟的措施。但是,这一块石头能够打中哪一只鸟?且听慢慢道来。

    第一只鸟---增加财政收入。战时没有任何问题和悬念的。中国有1/3的人是“烟民”;这笔增加的税不得了!

    第二只鸟---禁 烟。这样提高“烟税”,有很小很小很小一部分“烟民”会因为囊中羞涩而存在“被动禁烟”。
    其他的“烟民”,不会因此而出现自动“戒烟”的情况;因为他们完全可以走开源节流的路子,量体裁衣,量入为出,降低一点烟的挡次就可以了。
   
    显然,如果认为这是提高“烟税”的目的,那就可以肯定的说,这样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其结果一定是失败的。

    我们省是全国GDP最少的地方。我在80年代中期挂职的县,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盛产“烟叶”的地方。
    从用“营养液”培养烟苗,分栽,管理,收摘,建“烤房”,烘烤,储藏,出售,一条龙我全会!
    那时候有这样一个扶贫口号:“要想富,先修路;要抢先,种烤烟”!
    这里虽然是一个省级和国家级“双料”贫困县,但是“烟民”不少。自从鼓励种烟以后,烟民更有所增加。

    这里的“烟民”们,宁可少吃缺穿,也不愿意“戒烟”。这个现象可以肯定的说,全国都是如此的。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种种原因,我国的“烟民”不会减少,而是在增加。此其一。
    其二,能够戒烟成功的人只有几%。而着一部分主要是年龄大,体弱有病者;

    其三,烟,早已经成为我们这个市场经济社会人际交往时,不分场合,时间,身份地位的主要的唯一的“媒介”;同时,也是腐败“打痛关节”的最佳润滑剂!它的好搭档就是酒。所以,在腐败圈里,求人者送“烟酒”;被人求者搞“研究”。这已经是一个早已公开的秘密。

    其四,烟,这个东西说来也非常奇怪。它的种植,生产主要是在西部;又主要在西部的经济落后地区。品种最多,质量最好的烟都在云贵川(包括酒)!上海的烟叶也来自这里。
    象我们省的财政,烟产业是一根要命的支柱。素有“烟财政”的美誉!如果要搞禁烟,等于财政自杀!
    我们这里,早在90年代初就出现过基层政府感到干部只能买本地眼产品,违这有处罚的事儿。当然后来实际行不同,不了了之。

    其五,禁烟与生产烟是一对矛盾。
    卫生部要求禁烟---说多抽一包烟要少活一年!
    地方政府要求发展烟产业---否则工资也发不起了!
    因此,地方首长说卫生部长站着说话不腰疼!卫生部长又强调:吸烟不仅对自己有害;而对不吸烟的人更加有害!他想让不吸烟的人来反对吸烟的人。
    但是,我听说和看见的老婆或者子女为吸烟的父母买送烟的比禁止父母吸烟的多得多!

    “男人不吸烟,枉自活人间”!从这句名言,可以看出禁烟之难!

     30年前,全国只有几十种烟;现在有几百种。过去最好的几角钱一包;现在最好的听说几千元一包。
     我在挂职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说法:从抽烟的好坏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社会身份:(以我们这里为例)
     抽《向阳花》的是农民;
     抽《朝阳桥》的是村干部;
     抽《乌江》的是乡镇级干部;
     抽《黄果树》的是县级干部;
     抽《红塔山》的是只管抽不管买的干部。

    限烟可以;禁烟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