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鱼三则: 『语』 『医』 『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2:24:36

趣鱼三则: 『语』 『医』 『配』

分类: 嘻网习贴 | 被3人转藏 | 2009-06-12 19:50:25

小贴士:教你把口袋放到自己的桌面上吧!

  

  

  

  “咬牙切齿”声声入耳

  在江河湖海中,生活着千姿百态的鱼类,它们在水中漫游,仿佛是一个寂静的世界。其实不然,鱼类也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也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绝大多数的鱼是没有专门的发声器官的,而是利用自身体内其他器官来发声。它们的发声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物声,由鱼体的某些器官发出,如石首鱼类由“膘”发声,杜父鱼是以一部分鳃盖摩擦发声;还有的鱼是通过椎骨的曲折与脊椎相连的其他骨骼的活动发声的。另一类是机械声,通常是在鱼类游动击水、摄食咀嚼、挖泥掘穴时发出的。如鲷鱼咬碎贝壳时牙齿发出的摩擦声,翻车鱼牙齿摩擦发出的咬牙切齿声。

  鱼类之间能够利用自己的声音,来相互联络与传达消息,如求偶、求救、报警等。

  鲨鱼是海洋中的凶猛动物。海洋生物学家运用现代化的监视仪器和录音设备成功地发现,鲨鱼的叫声是一种特殊语言,它们正是利用这种语言相互交谈,传递信息。科学家在考察船上用水下扩音机放出录制好的鲨鱼低沉的求救叫声,可以传送到几千米之外,几分钟后,一群凶猛的白鲨便迅速地从远处向考察船冲来;当扩音机发出尖利的报警叫声,这群白鲨又立即掉头离开考察船。

  雄鳕鱼在求爱的时候会利用声音和形体向雌鱼夸耀。当雌鱼进入领区,雄鳕鱼会将鳍展开,还翻着筋斗同时发出“咕哝”的声响,这种咕哝声与闪光同时也是对其他的雄鳕鱼发出一种警告:“快离开我的领区,否则……。

  藏在水中的鱼儿,它们的声音是很难听到的,需要利用各种仪器的帮助。当通过安放在水下的仪器,我们可以听到各种鱼发出的各不相同的声音。眼睛长在一边的比目鱼,其叫声好似风琴低音键发出的声音;沙丁鱼发出的“哗啦!哗啦!”的声响,气势宏伟;小青鱼发出的叽叽声,好像小鸟在卿卿鸣叫;小鲶鱼的声音如蜜蜂嗡嗡在叫。

  鱼类的“语言”除了声音以外,还有外形、气味.动物等,都是特殊的“语言”。在水中游动的鱼儿,通过鱼鳍的摇摆姿态和动作,可了解对方的行动方向,以免发生冲撞,三棘刺鱼通过跳“之”字舞告诉雌鱼,自己已是个有资格的“征婚者”;“清洁鱼”通过跳“波浪舞”告诉大鱼它的“医生”身份。在洄游的鱼群中。通常只有同一种类的鱼,这除了通过鱼完善的眼睛来识别外形,还有一种特殊的“语言”--鱼类所产生的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使得同一种类的鱼有相同的气味,有时来自同一区域的鱼有同一种特殊的气味,使鱼类可通过气味来识别同类。

  

  

  小小“鱼医”妙嘴疗伤

  海洋生物学家近来发现,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也有自己的医生--一种普普通通的小鱼。

  “鱼医”的体态小巧,行动轻盈,它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而是用它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细胞。

  生病的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如果是喉咙生病,病鱼就得乖乖地张大嘴巴,让“鱼医”钻进嘴里去。

  也许有人会问,病鱼会不会把“鱼医”吃掉呢?根据海洋生物学家的观察分析,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否则,疾病就会蔓延起来,大批鱼类将会因此而死亡。即使是遇上敌害,病鱼也不会匆匆将“鱼医”吞入腹中,而后再将“鱼医”吐出来,再逃之夭夭。

  有时候,病鱼过多,也会出现排队候诊的现象。这时往往会出现争先恐后、吵吵嚷嚷的场面。遇到这种情况,素来喜欢安安静静为病鱼看病的“鱼医”也会勃然大怒,撒手不干,躲到清静的地方去。而此时,病鱼们也常常前呼后拥地把“鱼医”拦住,无奈之际,“鱼医”不得不重新开始治病工作。

  “鱼医”治病的速度很快。一位海洋生物学家曾连续6个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据统计,一条“鱼医”在这6个小时内竟医治了300多条病鱼!

  海洋生物学家还发现,拜访“鱼医”的病鱼以雄鱼居多。有时,一条雄鱼一天竟几次找不同的“鱼医”看病。开始,研究人员以为雄鱼较易患病,后来才发现,原来雄鱼间为了争夺雌鱼,常常发生激烈的“情战”,因而负伤的机会较多,而一旦负伤,就得去“治疗”,从而出现了一条鱼一天之内多次找“鱼医”治病的情况。

  

  

  鱼类"生情" 雌雄交配

  在硬骨鱼类,绝大多数种类都是体外受精,雄鱼当然无交配器可言,但少数种类系体内受精,雄体必须有交配器才能完成延续后代的繁衍使命。在软骨鱼类,绝大多数种类系卵胎生类型,少数种类为卵生体外发育类型,但不论何种类型,均为体内受精,所以雄体都有交配器。那么,体内受精鱼类的雄者,其交配器是什么样子?雌雄又怎样进行交配?本文就此作简要介绍。

  软骨鱼类包括两大类群,即板鳃鱼类和全头鱼类。前者指所有鲨鱼和鳐鱼,后者指银鲛类,其种类有限,生活在我国的仅黑线银鲛一种。板鳃鱼类的雄鱼,其交配器位于腹鳍内侧,是一对棒状结构,内有软骨支持,称鳍脚。

  鳍脚是腹鳍的一部分。两鳍脚相邻的一侧各有一沟,两沟相合便成一管。两性交配时,雌鱼静止不动,雄鱼将身体缠绕在雌体中部,然后把两鳍脚合拢,共同插入雌体的泄殖腔孔中。精液经鳍脚之沟管流人雌体的子宫中,精子沿输卵管上行,至前段时与卵子相遇而完成受精过程。全头类以黑线银鲛为例,其雄鱼的腹鳍内侧同样有鳍脚一对,我们称为腹鳍脚,与板鳃鱼类所不同的是鳍脚与腹鳍已完全分离。两性交配时,因雌性的泄殖孔与肛门完全分开,即泄殖腔已彻底消失,所以雄体的鳍脚只能插入肛门前方的生殖孔中,才能完成交配受精任务。全头类不仅仅有一对腹鳍脚,在其前方还有一对皮刺状的副鳍脚,称腹前鳍脚。腹前鳍脚平时藏于腹鳍前方的皮肤浅囊里,交配时伸出来起抱握雌体的作用。另外在头部背方双眼之前的中央,还有一个指状突起,称额鳍脚。额鳍脚前端有许多弯曲带钩的棘刺,平时伏于皮肤的凹槽中,而交配时伸出来用以钩住雌体。雌银鲛在背鳍基部常常有伤迹斑斑的疤痕,那便是被雄银鲛卷持交配时所留下的证据。软骨鱼类由于要进行雌雄交配而实施体内受精,致使怀卵量比硬骨鱼类大为降低,尤为进行体内发育的卵胎生种类,雌鱼怀卵量仅为几枚至几十枚,甚至仅怀一个卵。

  硬骨鱼类虽多为体外受精,但少数体内受精种类的雄者,其交配器更为奇妙。产于南美、中美的四眼鱼,双眼均为一薄膜分成上下两部,下部可水中视物,从而可水中捕食小动物;而上部可水上视物,从而可跃出水面,捕吃空中飞舞的小虫。由此而故名四眼鱼。四眼鱼便是体内受精种类,其雄者的交配器是生殖孔的延伸,进而演变为圆锥状的管状突起,其周围为许多小鳞片所包。雌者的生殖孔则常为一个特别的鳞片所掩盖,称生殖孔鳞,其一边固着,另一边游离。为生殖孔鳞所掩盖的生殖孔,位置往往不对称,即不是偏左就是偏右。其结果就使雌雄交配时别具一格,格外引入注目:雌雄身体腹面相对必须左右平行,即不是雌左雄右就是雌右雄左,否则便无法施行交配行为。(鱼将)类的雄者,其交配器也是生殖孔延长的突起,或呈圆锥状,或是管状,有的甚至延长到臀鳍最前的软鳍条前端。南美、中美的许多(鱼将)类,雄性的交配器更为复杂,内有骨质轴支持,而且与臀鳍发生密切联系,即臀鳍比一般(鱼将)类不仅位置靠前,且第三、四、五 3根鳍条膨大而延长,形成一条开放的沟或一个封闭的管,起交配时固定交配器于一定位置的作用,从而使精液准确无误地流人雌体的生殖道中。分布于马来半岛至菲律宾的另一种(鱼将)类,雄性在头、胸的腹面,另外还有一个特别的交配器称喉器。其内是复杂的骨骼和通肾脏及生殖腺的导管,还有交配时用来攫握雌体的骨质附属物。不过喉器与四眼鱼的交配器一样,位置不对称,不偏左即偏右。

  喉器的作用究竟在哪里?迄今还不大清楚。(鱼将)类如何交配?它们个体小,艳色美丽,许多种类求偶时十分巧妙,致使不少国家将它们划为良好观赏鱼类。交配时,有的种类,雄鱼以漂亮的着装在雌鱼面前游来游去,万般勾引,往返献媚。有的种类,雌性鼓励雄性大胆接近自己,而有的种类,雌性则十分胆怯,雄鱼不但要表现坚决、果敢,还要有一定的追求技巧,否则雌鱼不会越雷池一步。这里有一种现象发人深思:即凡是雌鱼欢迎雄鱼接近自己的种类,其雄者的交配器都很短,而雌鱼远避雄鱼的种类,其雄者的交配器都长。这种“近者短”而“远者长”的交配器长短规律,不正是反映了一种交配适应的生物现象吗?它们到底怎样交配?由于交配时间特短,不过是瞬间之举,能自然观察到它们的交配现象实属罕见。有人在水族箱中观察到,其交配过程大致是:雄鱼将臀鳍向左或者向右,曲成圆形,这时臀鳍的尖端即向前并向上翘起,然后向雌鱼突进,只见以鳍条的末端突起插入雌鱼的生殖孔,这样接触一次或两次,时间只是一刹那,雄鱼乘突进之势,就从雌鱼旁边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