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分子要接“地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12:56:08

中国知识分子要接“地气”

 

体力透支的人会面黄肌瘦、骨质疏松;智力透支的人会语言乏味、面目可憎。笔者管见,当代中国文化人,包括相当一批作家学者影视剧创作者记者都有点“智力透支”。

                              文化人活力哪去了?

    于是,我们的作家就纷纷到男欢女爱中去讨生活,因为“性”是永不枯竭的。学者们(特别是经济学家们)便去公司老板那里讨生活,因为“钱”是永不枯竭的。剧作家便去古人大侠那里讨生活,因为“梦”是永不枯竭的。记者呢,当然也有地方去……“枯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则是在许多由国家出资供养的传媒上,充斥着无数的“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文章与信息,文字像八股、内容像缺牙断齿的老妇。这种打着“官印”的枯竭其特点是虚张声势、自我打气,而且打的还是霸气、骄横之气。

    这就是当代中国文化人的现实,这就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大众传媒的基本现实,一种亚健康状,处在病与非病的萎顿之中。

    那么,中国文化人的活力到哪里去了?哪里有中国文化人可以取之不尽的思想、智能、激情与力量的源泉呢?笔者想起了二十多年前。

    二十多年前,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勇立思想解放的潮头,吐民众之心声,发时代之吶喊,他们紧密地团结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周围,披坚执锐,大胆探索,终于开创了个大地回春、更新万象的崭新局面,开辟了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中兴”之业。二十多年前,一向被视为缺钙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什么会有如火山迸发一般的热情与力量呢?原因在于深厚的积淀,在于“文革”风浪把他们冲入了社会生活的最底层,在于他们走出精神象牙塔步入了现实的炼狱,在于他们的羸弱之躯接上了祖国和人民的“地气”。背靠着苦难去思考,依偎着群众去观察,一切乌托邦都会烟消云散,一切带着光环的诓骗都不能藏匿。于是,中国知识分子也就接近了真理、触到了生产力的脉搏,同时获得了中国知识分子历来缺乏的大无畏精神。

                                太不了解基层生活

    今天,中国又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处处都呈现出一种错综纷纭的社会状况。中国既不能回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也不能走某些西方政治家所谓的“民主资本主义”道路,更不能走让某些利益集团掌控操纵国计民生命脉的危险之路,而必须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有东方历史文化特色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道路来。这条道路要考虑到中国的人口资源,要考虑既能激励人们的致富求富的愿望又能消弭过大的收入差距,既发挥资本的作用又能节制资本,既保持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不断吸纳人类世界的有益文化成果,既要在建立国际合理经济秩序的前提下分享地球资源又绝不当超级大国不称霸。这条道路存在不存在,走通走不通,很多人持怀疑态度。笔者认为的确存在,因为东方与西方的不同生存模式已经存在数千年了。但能否走通,却要依靠中国人自己去顽强地求索。而寻求答案破解难题的重担就必然落在了新一代中国知识分子身上。

                                脱离国情脱离实践

    毫无疑问,答案应该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线之中。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整体上说,对生产力发展的第一线是太不了解太不熟悉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有二十年没有大规模地、成气候地深入基层深入实践了,已经有二十年没有呼吸可以激发新鲜思想的空气了。

    二十年的与社会实践脱节,二十年的食洋不化、二十年在官场钱场中的混迹,其后果恶果已经显而易见。其中最大的恶果是使掌握着话语权影响着社会舆论的他们把亿万人民群众和千百万在生产力一线苦撑苦熬苦干的基层干部视为草芥,把西方经济学理念和西方政治学理念奉若神明,把中国人百多年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现代化建设的艰难探索(包括经验教训)置之脑后不屑一顾,对关乎到国计民生再选山河甚至涉及历史性变迁的重大建设无动于衷,一派漠然。这种脱离国情脱离实践脱离群众的风气一旦形成,就势必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方面面、各个角落。从文学艺术创作到新闻报道导向,从政策制定到项目审批,从教改医改到社会保障,从银行贷款到经济适用房建设,从粮食补贴到失业下岗者的再就业,都或多或少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以致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的改革中出现了事实上的“休克疗法”、“冷冻疗法”,激化了现有的社会矛盾。

    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就要实实在在扑倒身子,到基层去、到生产力发展的第一线去。走出狭窄的小圈子、走出知识结构相近、认知话题相同的单一“气场”,到厚重的大地上。与最普通的人、最真实的生活接触,去了解感受洞察那些鲜活的充满灵动的事物,“在拯救世界中也拯救了自己”。一句话,中国知识分子(包括身居高位中位低位的公务员)都应该快点接上“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