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细节做砖瓦筑起文明大厦 时政要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14:09:30

用细节做砖瓦筑起文明大厦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09-5-16 16:16:39 评论 0 条 查看评论

  文明细节是一种习惯,它建立在个人慢慢的养成过程中,但更建立在全社会的集体行动中;文明细节是一种道德,它建立在对野蛮行为的鞭挞中,但更建立在对良好行为的倡导中;文明细节是一种哲学,它建立在作为客体的被动接受中,但更建立在作为主体的主动认知中

  在迎世博“三五”集中行动中,针对一些“脏乱差”顽症,媒体密集地发起有关城市文明形象与市民文明行为的讨论,营造社会舆论氛围,这对于世博文明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脏乱差”顽症,诸如闯红灯、不自觉排队、高楼抛物、乱扔垃圾等等,之所以屡禁不止,其实并非人们不知道这些是不文明行为,而是由于社会公德意识淡漠,说得严重点是基本素质不高——明知故犯嘛!所以,对上述顽症的谴责强烈而集中。

  乘电梯“左行右立”,您自觉响应了吗?

  与此相比,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同样有文明、不文明之分的许多细节,却容易被忽略。与那些突出的不文明行为不同,这些不文明的细节甚至不为大多数人感知。我有一次去日本,遇到的导游是一位在日本生活多年的上海女士,她秉承了上海人委婉的表达方式。她告诉我们,日本的马路不像国内那样宽,所以请大家不要并排走路,以免挡住后面需要快速通过的人。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其实道路并不如她说的那样窄,她无非是在提示我们在国内普遍存在的一个“不文明”细节。这有多少国人注意到了呢?不要说在马路两三个人并排走很常见,就是地铁站电梯“左行右立”的倡导又有几个人自觉响应呢?

  对此,我们也许应当作出区分,毕竟马路上并排走和闯红灯相比,后者“野蛮”得多。尤其前者往往是无意的,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并排走路妨碍了后面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任,因为这些看似不那么严重的细节是如此众多,加总起来比闯红灯、高空抛物等“大问题”要严重得多。向小便池里倒剩茶叶,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学校或医院附近鸣喇叭,把吃剩下的骨头丢在食堂的餐桌上……仔细想想,我们是不是每天都遇到,甚至自己也在做着这些事?

要把废纸捏成小纸团,您习惯吗?

  如何逐步减少乃至消除这些细节之误?也许猛烈的抨击无济于事。有效的方式是一砖一瓦地构建文明大厦的基石。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知者”都有责任告知“不知者”,对他们做明确的示范和引导。我多次到中山西路某大楼开会,发现其中一个盥洗室特别干净,简直和星级宾馆的设施无异。于是忍不住向该单位领导请教奥秘,得到的答复是:她在大半年里坚持不懈地在公开和非公开场合进行文明使用厕所的提示。她举例说,以前擦手纸巾的用量很大,不到一个小时废纸篓已经装满,接着废纸掉落于篓子外,满地狼藉,而保洁员并不能每隔一个小时来清理一次。于是她每次都语重心长地恳求大家节约用纸,并且希望大家擦完手后尽可能把废纸捏成小纸团缩小体积才扔进废纸篓。这项倡议得到了响应,现在大半天废纸篓也不会满。您会使用厕所吗?看来需要拿这个问题考考每个人。

  上述“成功案例”说明,在全社会进行文明培育很难,但又很容易,因为每个人都乐于生活在文明的社会环境中。不要忽视每一个人对文明构建的绵薄力量,任何一种文明行为,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万,文明力量的这种指数式增长效果惊人。我有理由相信,不仅中山西路那家单位的员工都已养成了很好的使用厕所习惯,而且好习惯也已在他们每个人的家庭中生根开花。

  宣传文明的用语,似乎应该更精心地设计

  既然是文明的细节,它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特别用心去做。不然的话,即使是有意“文明”,也会造成“不文明”的效果。有一次,我陪一位台湾同胞在浦东的马路上走,他指着十字路口地面上“文明在您脚下”的大字,问我这是在宣导什么,我立即醒悟过来,忙解释这是告诉大家不要乱穿马路。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不会把“文明在您脚下”理解为“践踏文明”,但这样的歧义还是尽量避免好些。类似的生硬乃至不当,在现实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宣传文明的用语,似乎应该更精心地设计。

  文明细节是一种习惯,它建立在个人慢慢的养成过程中,但更建立在全社会的集体行动中;文明细节是一种道德,它建立在对野蛮行为的鞭挞中,但更建立在对良好行为的倡导中;文明细节是一种哲学,它建立在作为客体的被动接受中,但更建立在作为主体的主动认知中。这,无疑是我们追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