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交流之艰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46:11

跨学科交流之艰难

跨学科交流之艰难



我有这样一个感受:假如私下里跟一个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接触,我们可能会找到很多相似的爱好和见解,可能会迅速成为朋友,我们的交流可能非常愉快轻松。然而,一旦在正式一些的学术场合交换看法,当自己代表某一学科说话时,学科划分构成的交流障碍就会变得非常明显。而有些人(冒昧地说,大多是一些书呆子)会不由自主地把这些障碍带入私下的谈话之中,使得私人交流也变得很枯燥无趣。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尽量去了解别人的研究兴趣,让对方告诉我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一方面因为我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研究计划,可以提供他人参考的东西不多;另一方面也因为实在是对自己的那些想法很厌倦,急于打开视野,想了解他人的生存状况到底是怎样的。因为有了这样的定位,我不计较任何的学科划分(除非是那些对我视而不见的哲学家们)我甚至能让那些相对不太外向的人打开话匣子。比如,有一个来自古巴的男生,一直默默独处,吃饭的时候也经常是一个人。有天中午我坐到他旁边吃午饭,跟他聊起他的研究计划。他正在做关于英国的隐私保护问题的研究,这是一个包括电脑技术、心理学和政治学相关知识的跨学科项目,目前纽约大学也有一些人在做。我问他是否知道中国鼎鼎有名的金盾工程,他说有一些了解。我们聊得很愉快,尽管我发现,他有意识地不太想提他的古巴国籍(对此我能理解),一开始只是告诉我他在英国读书,但他的内向拘谨的气质和外形,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他应该来自某个(Post-)communist国家。

还有一位来自土耳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系就读的学生,人相当的憨厚可爱。我跟他还没聊几句,他就跟我说,来到这个国家同过去在土耳其的朋友们都疏远了,跟他们打电话有时差;假如自己因为功课忙而忘记与他们联系,他们会埋怨他不愿意理睬他们了。我深表同情——Me too!还有一次,他当着一位哲学家的面说道:“Philosophers may not be intellectuals.” 他的直率令我有些惊讶,其实这也是我的心里话,但是在一个哲学家面前我是不怎么敢如此坦率表态的。

我似乎花了太多的笔墨来表明,私下里的聊天完全可以克服学科之间的交流障碍。但重点在于——为什么学术场合的正式交流,这一问题就凸显得很严重呢?

举个例子,我在那里进行的四次小组讨论,几乎没有一次是特别理想的。Marco跟我说,他们第三天晚上的小组讨论非常成功,结束的时候大家竟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而且是同时地、自发地鼓掌,他分析说这是因为人员学科分布的比例很恰当——两名搞哲学的,两名搞经济学的,两名搞社会学的,两名搞政治学的——力量配比很均衡。我承认,这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但一次成功的讨论需要的因素还复杂很多,比如环境。我们第一次讨论(是我认为相对理想的一次)是在布朗大学某个古老建筑的拱门之下进行的,很幽静很浪漫,大家也比较投入。第二次讨论在一个喧闹的酒吧里,我几乎听不清其他人在说什么,最后只好降格为跟身边的一个搞经济学的女生聊天。By the way,那女生经济学分析工具使用之勤之快,让我瞠目结舌——我这样技术不过关的人,估计是只能安于在非主流的地方混啦。

小组领导者也很关键,比如,第三天的讨论,我们的group leader是一个哲学家,他也知道我们这些social scientists比较偏好实际的内容,所以就一直心不在焉地跟我们说两句诸如自由贸易之类的话题,最后快结束时他竟头一个走人了,留我们几个人还在那里兴致勃勃地聊着。中途他曾经尝试把话题引到他感兴趣的方面,例如happiness,见大家没有要跟着他走的意愿,就只好作罢。最后一天的讨论,我们的group leader是一个哈佛经济系的男生。我们那个组几乎全是economists,只有一个搞文学的女生。为了表示对她的尊重,我们的小组领导把发言机会首先让给了那名女生,这下可好了,话题就围绕着tales,fictions进行了很久,一帮经济学家在那里无精打采地坐着。不过我很佩服那名意大利的group leader,竟然很快能把鲁宾斯坦那篇关于“经济学理论也就是寓言(tales)”的文章拿来活学活用。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小组里不能有那些特别爱抢风头的人。有的人几乎一个人滔滔不绝地就占了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会有些不耐烦,最后也就由他说去了。比如第二天晚上的小组里有一个加拿大男生就是这样,事后我听说他嗜酒如命,无时无刻不是醉醺醺的,借着酒精的劲儿,也难怪话多了。

而可能最关键的因素是,大家真正愿意听取来自不同学科的意见,而不是抱着保守或敌对的态度进行讨论。这一点,说来容易,做来很难啊。我们的自我身份意识往往太强,对于学科范式的认同也往往太强,动不动就拿自己的术语出来吓人,对他人使用的术语和理论又很不屑,对他人的关注点又不感兴趣,同一个现实问题,会从完全不同的角度理解,以致最后不愿意做丝毫的让步。在一个数人组成的小组中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诺大的学术界了——争辩总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又能从争辩中达成多少一致呢?退一步说,即使没有一致,这种争辩是富有启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