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仍然在当代青年中默默延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09:06:21
五四精神仍然在当代青年中默默延续
2009-04-30 14:18:56    作者: 曹俊杰 吕宁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五四,青春仍在
    远去90年的五四运动,在刘懿冰、吕莎等年轻人的追寻中变得更为具体。而责任、爱国等词,从未在青年身上消逝。

  北京大学的图书馆里,有一个全国少有的藏书室,与一些藏书室人满为患的现象相比,这里平常鲜有人去。它藏有90年前五四时期的老照片和旧书刊。

  这个偏僻的院落,却成了大二女学生刘懿冰经常光顾的地方。她最近刚刚研究了五四时期的胡适。刘懿冰是政府管理学院的学生,属于典型的“80后”,追求个性,对一切都抱有怀疑态度。不过,在旁人看来,研究五四这样一个独特的爱好,显然难以和这个小姑娘联系在一起。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在北京、上海、山西等11所大学进行的随机问卷调查显示,尽管有80%的受访大学生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就知道了五四运动,但主动去了解五四的学生不到两成;当被问到五四精神实质时,绝大多数人只选择了“民主”和“科学”,而“爱国”、“进步”和“个性解放”却被忽视了。

  但对刘懿冰来说,“那个年代的那些思想,其实一直不曾远去”。同样,上述调查“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的参与者吕莎,认为现实生活中,“责任感、爱国心等还是得到延续的。”

  有青年,无五四?

  刘懿冰对五四运动的独特兴趣,还要追溯到北大110周年校庆:2008年5月4日。

  北大与五四,向来不可分割。1919年五四运动从老北大“沙滩红楼”策源;1949年起,北大正式把校庆日从12月17日改为5月4日,寓意着五四精神在新北大一代代学生间的传递。

  110周年校庆那天,刘懿冰是校庆的志愿者。“我接触到很多那个年代的校友,他们都是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这些老人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风骨。有一位老先生,自己拄着拐棍一步一步走到学校来参加校庆。我当时陪着他一路走到会场,听当年的故事,让你感觉他们的思想特别单纯,你甚至仍然能在他们身上感觉到为事业奋斗的执着和激情。这让我觉得他们那个年代的那些思想,其实一直不曾远去。”刘懿冰对CBN记者回忆说。

  课堂上五四历史教育浅尝辄止,刘懿冰对五四的情结却埋藏得越来越深,她干脆开始自己研究五四这段历史。刘懿冰坦言,如果不是研究五四,她可能根本就不会知道北大图书馆里还有这样一个偏僻院落,这里收藏了那个时代诸如《新青年》等很多杂志的影印版。

  “当时我看到这些历史遗物非常激动。这些以前只在课本上看到的东西,终于能看到实物了。”她说。

  这群城市里“80后”的学生,一方面得面对消费主义商业浪潮的大举入侵以及商业社会所塑造的狭隘价值观取向;另一方面,又得面对大众传媒庸俗化和多元娱乐。他们本该沉浸在大学里认知历史的时间,如今早已被就业压力分割得支离破碎。而父辈们对独生子女的过分溺爱,也时常造成他们精神状态的缺位。这也造成一些知识界前辈对当代青年“有青年,无五四”的判断。

  初进北大,刘懿冰就被“善意”地告知要和师兄师姐交流,尤其要关注将来“工作和保研的事情”。但她后来觉得,这些成功的师兄师姐的建议,真值得这么参考吗?她没有一味从众,而是去参加“政府管理学院保研学生职业发展调查”的项目,自己来调查这件事情,并自己联系很多已经保研或工作了一到三年的师兄师姐,通过采访,搜集了各种第一手的信息,形成了一份详尽而实用的参考资料。

  她努力地学习、思考。在她看来,所谓五四精神,“我觉得一方面是蔡元培提出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而另外,就是陈寅恪在王国维的墓碑上写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

  事实上,在刘懿冰看来,并非大多数她的80后同龄人都属于“没有思想的一代”,尽管他们标榜的自由和自我在父辈那里总显得大逆不道。可能“对内”,你会觉得他们这代人缺乏责任感,然而一旦有大事出现,你也会看到他们有多么齐心协力。

 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刘懿冰和一帮同龄的年轻人在鸟巢的新闻发布厅当志愿者。他们不仅需要和运动员打交道,还需要和各国媒体打交道。有一次工作到凌晨两点,正准备回家的时候,她们突然发现发布厅现场的同声传译器还没有摆放整齐。当时她就想,如果今天晚上不把它放好,明天早上记者来的时候,就会觉得这里很乱。结果大家都自发留了下来,把这些整理妥当。

  “可能这并不是志愿者的职责范围,可能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太细微的问题。可是我们想,没有人做,就我们来吧。”刘懿冰说。

  “5·12地震”,也让刘懿冰上了一堂震撼的现实爱国教育课。当时大家都去献血,结果排不上队。北大献血点排了上百米的长队,而刘懿冰因为下课晚了,去的时候已经连站队的位置也没有了。后来她和同学们还是去校外献血点献的血。

  “范跑跑”和“芙蓉姐姐”曾在北大BBS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刘懿冰也不可避免地参与其中。“从我们普遍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来看,‘范跑跑’的这种做法可能是大逆不道的,但是对社会来说,它应该有一种能够宽容这种言论的度量。就像伏尔泰说的,‘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觉得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它对非主流文化或者异端思想的包容度上。”刘懿冰分析道。

  进行完一部分五四时期胡适的研究,刘懿冰准备去刚刚修葺完的老北大校址沙滩红楼看一看,因为“看着那些历史,会有某种振奋人心的力量”。

  五四不只是块碑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吕莎,因为刚刚结束的工作项目,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武汉大学新闻系的应届研究生,她今年刚加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工作。

  这项名为“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的调查,是吕莎、金辉、王建峰等6位年轻人在项目负责人祝晓风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的。3月初,这些年轻人以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在北京、上海、山西、安徽等地高校的学生中进行了一次“五四知识调查”。

  调查共发出问卷113份,收回有效问卷110份,有效率达95%以上。参与调查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西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的学生,调查对象以本科生为主,占总数的84.55%。学科分布比较平衡,五成为理工类学生,文史类和教育管理类分别占两成,艺术类和其他学科共占一成。调查问卷内容大致分为了解时间与方式、人物与事件、影响与意义、个人观点四个大类,共28道选择题。调查持续了一个多星期。

  “我们国家现在社会的复兴、思想文化的复兴,还要靠青年,所以青年对自己在社会中责任的传承和认识就很重要了。特别是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对这段历史、这段传统应该有所认知,之后才谈得上继承或发扬。所以我们才会做这样一个调查,测试一下当代青年人了解五四的深度和广度。”项目负责人祝晓风向CBN介绍调查初衷时说道。这也是国内首次进行这样的调查。

  吕莎事后在她发表的调查报道中如此写道:“调查显示,青年学生对五四精神遗产概貌的了解情况基本令人满意。能说出‘德先生’、‘赛先生’分别代表什么的学生占八成,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10位被调查学生中有100人知道五四运动和五四青年节之间的关系,成为问卷中正确率最高的一题……”

  “因为年年都纪念五四,大部分都是找一些专家来回顾五四,我觉得纪念五四不仅是为了铭记这段历史,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聚焦于青年人的思想状态。现在社会比较多元,也比较多变,青年人的价值观值得我们重视。”吕莎在电话中对CBN记者说。

  事实上,作为一位刚刚走出校园的青年,在做调查之前,吕莎对五四的认知也基本止步于书本,比如“德先生”、“赛先生”、民主科学,还有个性解放。然而吕莎发现,书本上相对只提到了一些理念,却很缺乏具体的事实。而通过对自己同龄人的调查,吕莎觉得有些事实跟外界的评价并不一致。

  “我们这一代‘80后’和前面几代人所处的历史环境不一样,有些人认为‘80后’的责任感、理想和信念这些东西正在淡化或缺失。但实际上,我作为一个‘80后’,并不觉得是这样。比如说‘5·12’地震。当时地震以后有三天的全国哀悼日,那三天我去上课,发现所有的同学都是自发地身着素装,而且那几天也没有人去打游戏。大家都替那些灾区同胞难过,并且尽自己所能去捐款和帮助他们。”她说。

  还有一次,吕莎去采访一位河北大学的学生。他乍看起来就是一个很玩世不恭的男生。可是吕莎跟他一提及五四,对方马上就表现出非常崇敬的神情,这让吕莎印象尤为深刻。

  “我跟他说,现在大家都觉得‘80后’缺乏责任感,他就非常认真地纠正我。他说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很在意,爱国心一点都不比父辈少。但时代不同,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讲个性。如今环境稳定,不需要我们出来扛枪保卫祖国,谁也不会把这些事情挂在嘴边,很张扬地表现出来,但我们的内心还是非常重视这些东西的。”吕莎说。

  然而另一方面,调查中,有一些人对五四这段历史真的非常无知,连五四是哪一年发生的、举旗人是谁这些很常识的问题都不知道。而且吕莎他们在调查中发现,这样的学生还不少,他们大多是一些理工科的学生。

  “我觉得五四精神如果要概括,就是两点,第一是探求真理,第二就是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其实五四留下的这些精神遗产,是直接表现在大家的行为和思想当中,并不是表现在对这些知识的了解程度上。落实到现实当中,责任感、爱国心这样的东西还是得到延续的。”吕莎相信,五四精神仍然在当代青年中默默延续。 (编辑:赵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