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眼中的国家利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10:53:21
之所以说自己是个草民,为了强调阶级立场,并无封建残留态度。因为我深知这个社会的真实形态。阶级的意识和思维,从来没有在我脑海里消失过。贫与富的加剧、官与民的对立、权与钱的交流、警与匪的苟合,让我彻底相信,阶级是客观存在的,根本就不可调和。所谓和谐的说唱,也只是一幕滑稽的丑剧。

 

        鸡鸣狗盗与惺惺作态的愈演愈烈,让我从信仰回归现实。一面要严防下层阶级对我的抢劫,一面还要抵抗上层阶级对我的杀戮。我这两手都要硬,稍一放松,鸡飞蛋打或惨绝人寰便不期而至。所以,阶级本位意识告诉我:别朝前看,只埋头走,即便身后的屁股很突出,很不安全。

 

        有人说:是你太不务实,你完全可以逃离或脱离这个阶层。对。我基本属于不识时务的类型,因为觉得以权或钱来划分的阶级,其归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始终是个民,中国子民。这样的思想,决定着我的生活状态:即使饿着肚子,也要关注着并不精通的国事。坚持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条,便是我不识时务的一个具体表现。

 

        很多人,把党和政府与国家混为一谈。把对党和政府的不满,发泄到对中国的鄙夷和不屑中去,真是大错特错。中国不是谁的中国,也不是哪个政党的中国,而是人民的中国。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人看问题是肤浅的,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比如:他们认识自己的父亲,不是抓住父亲区别与其他男人的根本特征,而是牢记父亲两腿之间的铃铛。所以,他们一见到两腿之间有铃铛的人,就觉得那是自己的父亲。

 

        就拿这次法国总统萨科齐会见达赖来说吧。在民间是否需要表达抗议的问题上,产生了诸多分歧。而分歧主要集中在两种观点的对立,即要不要抵制法货。需要明确的是,萨科齐会见达赖不是法国与中国谁更民主的问题,而是国家尊严的问题。在这个事关国家尊严的节骨眼上,从民主出发讨论民主,再反思中国民主,是严重混淆了民族矛盾和内部矛盾的主次关系。事件的实质没有看明白,而妄加个人价值观的偏颇取向,不仅给人离题万里的印象,而且有无知的崇洋媚外之嫌疑。这样的标新立异,完全是一种犯罪,刺伤的正是中国人民最朴素最敏感的民族神经,无异于挖了整个中国人民的祖坟。中国人民的祖坟,能挖得吗?我想,萨科齐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再者,有人说这次国内两种思想的冲突,其实是面子和利益的冲突。我依旧不敢苟同。难道尊严等同于面子?单从两个词语的感情色彩来看,一褒一贬,完全是两个性质的问题。一些所谓经济学者,更是从只经济层面考虑,奉劝国人冷静对待抵制法货的问题。这样的思想,有其独到而缜密的见地,不失冷峻。但同样视国家和民族尊严于不顾,是极其片面而狭隘的,等于教唆人们哄抢嗟来之食。难道让我们重回那屈辱的清末?没有尊严的国家经济,是不存在的。由此看来,古人云“肉食者鄙”的道理,在今天还是有现实意义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欣赏“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豪气。正如国家在对待台湾的问题上,末了始终强调一句: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正是站在草民的立场上,仰看到视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决心,我才坚持地等待下去,虽然我的眼中也有腐败,虽然我的心里也有厌恶。

 

        我是个草民。小时候,我经常挨饿、挨冻,而现在只是偶尔挨饿,基本不挨冻了。所以,我知足。更何况,我是在“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国歌声中渐渐长大。所以,我的爱国情绪很原始,很干脆。

 

        因为,我眼中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