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豪华墓地昭示了什么样的传统(东方早报 2009-4-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56:13
豪华墓地昭示了什么样的传统
2009-4-9 2:38:29

东方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 薛涌

蒋立冬 绘
清明期间,国内媒体不断报道豪华墓地的新闻。比如深圳有78平方米的阴宅“楼王”,价格高达200万元,加上制作墓碑等“装修费”,至少要220万元以上。另有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东浮山村村支书圈地毁林建三层豪华墓地,耗资百万,占用了一百多名村民的耕地。
这些墓地,大都是活着的人给自己建的,或者是给还活着的人建的。而另一方面,我们还在讨论廉租房要不要修私用厕所的问题。如此“认钱不认人”的市场经济,实在是“别开生面”。
如今这世道,有钱人穷奢极欲并不新鲜,说不定这也算拉动内需、拯救楼市呢。不过,俗间的豪宅修到了阴间,却也算一大“中国特色”。而在很多地方,死后的世界对世俗财富有很大的约束。
大家都知道“富人要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之古训。欧洲最先富起来的人,是北意大利城市中的工商阶层,他们生活在基督教世界的中心。中世纪的商人,哪怕家财万贯,精神上也是惶惶不可终日,为了死后进天堂而不是下地狱,他们不停地做善事。城市中林立的教堂不说,孤儿院、医院等慈善机构也层出不穷。当然,还有许多专门为穷人修的廉租房。
我曾介绍过德国奥格斯堡(Augsburg) 一处145户人家的廉租房建筑群,该建筑群设计考究,每套一个独门,直接通到庭院或者小巷,给人一种独门独户的家庭的感觉,门把手都是雕花的。每月的租金五百年一贯制,至今不足一欧元(准确地说是0.88欧元)。住户中有许多无依无靠的寡妇。
这是五百年前德国银行家Jacob Fugger的施舍。Jacob Fugger在他的时代,比盖茨、巴菲特在当今要威风多了。作为欧洲最大的银行家,他掌握着许多王朝的经济命脉。没有他点头,最强的君主怕是也打不起仗来。查理五世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宝座、成为“世界之君”,就是靠他的贷款。不过,他支持的帝国、王室如今早已灰飞烟灭,他那统治世界金融的银行也无影无踪,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墓地在哪里。但这栋廉租房建筑还在,而且似乎会永恒地存在下去。五百年来,住进来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每天为他的灵魂祈祷三次。虽然一切靠自觉,但大多数住户会真心诚意地去做。
伊斯兰教的风俗和信仰我不熟悉。不过,二十多年前,老友郑也夫曾提醒我:“看看人家的葬礼,简直是震撼!不管生前什么地位、什么财富,死后下葬和普通人全是一样:一片简单的白布一裹就给埋了。人最后回归了平等。”
这随意的评论我二十多年一直未能忘记,而且在心中越刻越深。理解现在的豪墓风,就必须理解我们的传统。如果我们要寻根的话,当然就要回归商朝。商以前的历史,基本还属于传说范围,文献与考古发现两缺,商则是华夏第一个有文献记录和考古发现证实的朝代。而商代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是人殉。“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从考古发现看,人殉的场面十分惨烈。大墓葬人殉数百人,包括众多十几岁的青少年、幼童、妇女等等,有不少全被砍头。
奇怪的是,我们在谈传统时,很少谈人殉。不错,人殉自商以后就衰微了,但一直到清朝还存在。也许我们可以说,大部分中国人和人殉没有关系,但是,人殉背后的价值,则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不被察觉。众所周知,商乃巫祝文化的产物。但是,这种巫祝文化却全无宗教想像力,总是以人间的尺度来衡量或构造死后的世界。人殉的一个基本预设,就是死后的世界不过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天子生前有大臣、军队、车马、奴仆、嫔妃伺候,死后也一定要有。这一整套人间的行头全要带到坟墓中去。后来人殉虽然衰微,但这种以俗间的规则想象死后世界的思维和信仰架构从来没有改变。如今的豪华墓地,只不过又是一个证明而已。
豪华墓地并不是几个有钱人的事情。我们整个民族都应该为此进行反省:除了财富和权力,这个世界上是否还有什么超越的价值?我们的文化,是否提供了这样的价值?
(作者系美国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619/userobject1ai162736.shtml
薛涌:豪华墓地昭示了什么样的传统(东方早报 2009-4-9) 羽戈:“裸体烟”所昭示的改革困境(东方早报 2009-7-5) 羽戈:吴曼琳抗暴案昭示的司法弊病(东方早报 2010-2-23) 鄢烈山:中国大学的民主太多了还是太少了(东方早报 2009-4-5) 长平:成都豪华办公楼的“新仇旧恨”(东方早报 2008-7-20) 杨耕身:美国究竟什么样,国人可亲眼去看了(东方早报 2008-6-19) 胡印斌:豪华学校已建起,才想起杜绝奢华?(东方早报 2009-11-17) 西风:让什么样的京剧进课堂(东方早报 2008-3-6) 盛大林:“腐烂的肺”难道伤害民族感情了?(东方早报 2009-1-6) 曹林:拒住豪华酒店的委员顶住了多少压力(东方早报 2009-2-24) 五岳散人:抑郁症也成了正当防卫的手段(东方早报 2009-5-16) 58栋无主别墅昭示什么(东方早报 2005-10-25) 58栋无主别墅昭示什么(东方早报 2005-10-25) 五岳散人:习水普法教育已经“丧尽天良”了(东方早报 2009-4-10) 郭宇宽:收废品这点小利,政府就别争了吧(东方早报 2009-4-16) 殷国安:广汇“封报”事件砌起了“三重门”(东方早报 2009-4-21) 村支书毁林圈地24亩 建造豪华墓地(广州日报 2009-4-6) 墓价直逼房价 看看国内的豪华墓地(组图) 五岳散人 :政府的权力怎成了个人的刀(东方早报 2010-4-8) 周明华:同样的“情绪激动”,不同的法律待遇(东方早报 2010-4-9) 五岳散人:赵根大的丢人伤得了我们的面子?(东方早报 2009-4-3) 薛涌:中国为什么出现排斥福利国家的声音?(东方早报,2009-3-25) 熊丙奇:减了肥的“加分考生公示”公示出权力傲慢(东方早报 2009-6-22) 陶短房:陈水扁浮沉的“现代化”启示录(东方早报 2009-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