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东东事件看信访制度缺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22:47
          

近日网络、访民一再声讨北大孙东东教授发表的雷人语录:“对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100%吧,至少99%以上有精神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只有把他们送进精神病才是最好的保障——”以上言论无疑在访民受创的伤口再撒上一把盐,深深烙痛访民脆弱的心灵。孙东东原意只想献媚,拍拍马屁,没想到马屁却拍到马腿上,拍到了无数在京有冤无处伸的访民身上,因此引起许多社会良知者和千千万万个访民的声讨,迫于形势的需要,于4月6日,孙东东向众访民致谦自己先前不当的言论。

 

我个人很纳闷,盛誉海内外的堂堂北大容得下如孙东东这般无良教授,为何却没有良知者贺卫方教授一席之地?而今,贺卫方教授远走新疆的石子河支教,暂离喧嚣的城市,当个边塞诗人。是金子到哪儿都发亮,贺卫方教授走到哪儿,亮到哪儿,循着贺教授博客的留言就会找到答案。

 

作为一个有着八年访龄的访民,我深知上访路漫漫,个中心酸只有访民最清楚,不是谁愿意去上访,而是我们没得选择,当我面对当下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面对活生生的生命被无良官员肆意剥夺了,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却在长官意志下被判刑,虽然已在狱中忏悔的原福州市政法委宋立诚书记曾发话对“福清纪委爆炸案”“要做有罪的判决,但要留有余地”而判了死缓,他的意志却左右了我弟弟吴昌龙不堪的命运,这样的结果对清白人而言,是一万个不公正,如果财产被掠夺了,还可以重来,但是生命是不可以重来的。一直以来,许多媒体都在关注河北省聂树斌被冤杀后,真凶却主动出来要替死去的聂树斌澄清冤情,至今四年多过去,问题仍拖而不决,这样只能让人们对司法越来越失望,甚至感到绝望。一个有希望的政府,不应为个人的私利,所谓的政绩工程,为掩盖错误而不惜牺牲无辜者的生命来染红那一顶顶罪恶的乌纱!

 

众所周知,信访条例是国务院制订的,上访制度是一种司法救济,上访也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现实生活中这条路是走不通,信访、上访从根本上解决不了访民问题。

 

按照北大教授孙东东的逻辑,去上访的老访民是精神病人,也就是说,国务院制订出来的信访条例会让正常人变成精神病人。那么,一个效率低下,让正常人变成精神病人的信访办是否也该跟当年国务院废除打死孙志刚的收容遣送站一样废除,取而代之当是高效率的司法救济,在司法方面加以改革,只有司法独立了,官员问责机制健全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再加上中央一再倡导,公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等相关权利若到位了,我们的社会想不公正都难,想上访难如登天。

 

每年亲历北京如潮的访民,上访了十年、二十年以上的访民比比皆是,他们有的家破人亡、有的遭地方政府打击报复身陷狱中、有的如孙东东所言被当作精神病患者关进精神病院、有的在上访途中被当地截访人员暴打或关进黑监狱等等,打压令访民生存雪上加霜,迫害令政府信任度越来越缺失,从访民身上种种不幸遭遇可以看到上访是条不归路,上访成了埋葬上访者的一个大坟场。

 

有专家学者说:“靠上访解决问题概率只有千分之二,也就是说,一千个访民里只有2个人的问题通过上访才得到解决,余下998个访民依然心存千分之二渺茫希望,继续跋涉在无望的漫漫的告状路上。

 

关于访民悲惨命运的话题,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教授萧瀚曾写过一篇文章《北京是掩埋绝望了的上访者的坟场》,他说:“我注意到访民多年,但是我实在是帮不什么忙,我只想劝访民一句:你们擦干眼泪,收拾行李回家,不要再告了。这是这个司法制度害的你们成了今天这样子,你们不要相信它了,如果实在忍下这口气,就去皈依一种宗教,然后用宗教救赎的精神去宽恕给你制造不幸的人,如果这条做不到,你们就干脆复仇,这种血亲复仇在任何社会制度下是允许的,是有一定正义性的”。教授悲观的话语里透出访民悲哀的命运。

 

对于上访问题,北大的两教授也发表各自不同的言论,孙东东认为,只要把老上访户关进精神病医院,就是对他们最好的保障;贺卫方认为通过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两方面来解决上访问题。

 

从访民身上,看到信访制度的缺陷,访民们期待着中央有切实可行解决访民问题的举措,面对客观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尽快解决社会不公问题,社会才会稳定和谐。

 

              20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