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否决”制与条件反射——兼给家长的回复--之华谈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7:48:04
“一票否决”制与条件反射                                                    ——兼给家长的回复
谢谢你的光临。你所说的问题,也是我比较关注的问题,正好自己也在探索,就说一点想法和做法。
计算最简单,也最易出错。随着计算机普及,计算在数学教材中的位置明显降低。一个计算高手不敌几块钱的计数器。过去教学以“计算”为主要内容,现在以“思维发展和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这一转变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有可能将中国的数学教育纳入世界教育的主流,也基本上取得国内教育界人士的共识。
但现行的考试制度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分数意识并没有因改革而淡化。仅作为试卷的独立部分,计算一般要占三分之一左右。而且还不包含其它类型需要用到计算的题目,就是你所说的:计算错占整卷的80%,自然会引发两个问题:一是高水平的学生往往因一念之差,失掉了计算分,叫做“阴沟里翻船”;二是对低水平学生而言,计算分是他们保合格的“生命线”,失去了这条防线,合格都变得遥不可及。加上现在并没有说要取消“择校费”,分数与金钱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基于以上原因,即使教材降低了要求,作老师的仍不敢掉以轻心。
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我受学校传统教学影响,对计算能力的关注确实异乎寻常,除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之外,每天都要学生做5到6到计算题,就是当时的天天练,节假日也不间断。整个小学阶段要额外多做近万道计算题,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未废止统考制度时期,学校的排名稳在全市的前三名之内。92年以后,我接受当时义务大纲的影响,开始认识到要花费那么多精力在计算上,目的仅仅是获得高的分数,对学生的发展确没有实质性的好处;而且这种方法也只能获得短期效果,一旦停练,计算成绩随之下降,所以决定抛弃这种传统方法,采用在特定的时间内对计算题实施“一票否决”的制度。原出自对单位、个人行风、品德实施“一票否决”的廉正建设,借用到我的数学教学里,就是在临考前的一段时间里,凡是属于计算部分的题目,错1个就算全错,很有点“株连九族”的味道。后来再温和一点,比如计算部分有两类的,就分两类“株杀”;有三类的就分三类“株杀”。这样学生看见计算题自然不敢掉以轻心,短期效果极其明显,上世纪末有两次毕业考试的计算题部分,创造了计算题部分准确率达100%的记录,就是上学期期末考试计算题部分准确率也高达99.2%。
从本质上看,我是想通过“一票否决”的刺激,建立起一个条件反射,使学生一看到计算题,注意力就高度集中。说到条件反射,当然离不开巴甫洛夫(I.P.Pavlov)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1849~1936)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1904年,由于他在消化生理学方面的卓越研究而荣获诺贝尔奖。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他发现与食物不同的刺激也可以引起唾液分泌,这就导致了他对心理学的研究,尤其是对条件反射的研究。
条件反射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大脑活动方式,是高等动物和人类对环境刺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巴甫洛夫认为,学习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记忆是条件反射的巩固。实际上条件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联合型学习记忆模式。巴甫洛夫不仅研究了动物的条件反射,而且还探讨了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提出了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首次说明语词对人类的条件刺激作用。语词是客观世界中具体信号(铃声、灯光等,称为第一信号)的信号,称为第二信号,人类有语言文字,所以只有人类才有第一、第二两种信号系统,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常常是两个信号系统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基础。
我在建立学生对计算的条件反射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很容易形成,有的学生则很难形成,这与他们的神经类型密不可分。巴甫洛夫根据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均衡性及灵活性等方面的差异将狗的神经型分为4种基本类型:①兴奋型(又称不可抑制型);②抑制型(又称弱型);③活泼型,这种狗的神经活动过程强而均匀,并且灵活;④安静型,其神经活动过程强而均衡,但不灵活。不同神经类型的狗建立条件反射的速度与稳定性有明显差异。例如,兴奋型狗能快速形成条件反射,而且稳定,而抑制型狗建立各种余件反射都很慢。巴甫洛夫认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活动规律可以应用于人类,动物的神经类型相当于人类的气质特点。比如,苏州大学张卿华与王文英教授将人的神经类型分为16种,他们研发的HYRC人才素质测评工具被运用于苏州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甚至包括我们学校的入学调研。我收藏有经过他们最早测评的两届436个学生的神经类资料,但没有我教的这一届学生的相关资料,也看不出可用的价值。
近两周来我正在进行计算常规训练,平均满分率在45%左右,优秀率(含满分率)在85%左右,合格率在90%左右,期望在六年级达到十拿九稳,或接近十拿十稳,即计算优秀率在95%左右应该没有问题。我教的五年级相当于六年制的六年级,所以即使我停止了“一票否决”的刺激,家长在一段时间后恢复这样的刺激,也容易得很,从毕业卷的计算部分抽出来就可使用,不过现在家长还不知道我的用意。
你的孩子读四年级,应该用相关的计算内容,好在书店里是考试文化的天地,先从简单的开始、再到复杂的,数量也要从小量的开始,再到整块的计算部分。比如,一天做两个,做对一个奖一个星,尝试几次“一票否决”,毕竟“一票否决”也是要有点基础,还要看孩子的承受力。总之,常规计算是有法则、性质、规律等支撑的,是很“死”的东西,而坚持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目标,不能有半点动摇。
附:给我留言的全文
王老师:您好!
虽然知道您工作很忙,但仍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给我一些指点,谢谢!
我的儿子现读四年级,好动,做事定不下心来,语文、英语成绩在班里还算好,但其数学一直不稳定,忽上忽下,应处于中等水平,可有时考的较难的综合卷一般都能排在前10名以内(班里56名学生)。我曾与其一起分析了错题的原因:一是计算错(占80%),有时一张卷子全错的是计算,要么抄错数字了,要么把数字看反了(即15看成51),要么进位不对了等等,你说他真不会计算吧,他又不服气。当然,这主要原因是粗心造成的,因为我发火过后,这种低级错误就没有了,但这只能维持一小阶段,过后还是重复地错。我对他说,你这已不是粗心的问题,而是成了一种不良习惯,必须改,计算是最基础的,不会做也倒罢了,会做但辛辛苦苦地做了一大堆,结果因为计算错太可惜了。道理讲了不知多少,而他心理也很清楚自己这一缺点,可就是改不了,真是急死人。二是对有些难题或是转个弯的题就不知如何下手,这其实就是解题思路的能力问题,可能与老师在这方面的教学方法上有关。为了帮他解决这一问题,我规定他做题时第一多读几遍题目,第二必须圈出关键字,第三能画图的尽量画图。由于怕烦,除非我再三叮嘱,他一般是能偷懒则偷懒,有的题目还会做一遍错一遍,隔断时间再做还错。
唉,有时想想自己花了那么大的心思,结果儿子一副满不在乎(他很自信,口头禅是“我真聪明、我是最棒的”),依然我行我素,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最担心的是等他想要读书了,可是基础没打好后悔都来不急(这个道理他现在肯定是不理解的)。 归纳为一点还是我儿子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习惯,暑假快到了,我想乘此暑假在数学方面能帮他重温和提高一下,请王老师能否指点一些好的方法供参考,特别是对一些解题思路我应该如何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