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兵司令部在台灣重整經過及部隊整編簡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3:37:56
憲兵司令部在台灣重整經過及部隊整編簡史民國三十四年,憲兵第九團一個排兵力34員隨同重慶市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前進指揮所於十月五日抵達台灣,並於十月六日於台北總督府(今總統府)由憲九團憲兵升起第一面中華民國國旗。憲九團主要負責任務為軍艦進港停泊並督促日軍為登陸國軍準備營房,並監督日軍集中的工作,以方便國軍的接收準備,並且調查政府即將接收的日方物資狀況。
翌年初,與憲四團交接返回中國南京,憲四團在台駐兩營兵力;一營駐台北,一營負責縱貫鐵路沿線安全。
民國三十六年爆發二二八事件,三月八日,閩台監察使楊亮功率憲四團第三營乘海平輪自福州抵達基隆港上岸,回歸駐北市憲四團部建制(大龍峒稻江憲兵團)。憲兵第四團三個營兵力負責台北綏靖區(新竹以北)清鄉掃蕩任務,由團長張慕陶上校兼綏靖區司令指揮。
三十七年十月,於江浙等地考訓之憲兵教導第一團於黃埔江海運抵台,十月三十一日在花蓮吉安鄉舉行開訓。
民國三十八年冬,戡亂軍事失利,西南戰局急轉直下,於內戰期間最後一處遷徙於四川的憲兵司令部後撤未及,憲兵體系為之瓦解,文檔資料蕩然無存!隨之整個中國政權易幟。所有憲兵部隊能安全轉進來台者,僅僅有憲兵第十八團自雲南空運來台;憲兵第一、三、七團及第十七團之一部,自廣州撤至海南島轉運來台;憲兵第九團自上海轉進來台。
三十九年三月一日,憲兵司令部奉准在台北重組成立,部址設於台北市涼州街二十八號(原憲四團部),原憲兵東南指揮所同時撤銷。其時張鎮將軍病逝台北,任命黃珍吾將軍為憲兵司令,隨即著手整編憲兵部隊。除保留原駐台北之第七、九團外,將憲兵第一、三兩團整訓後合併為憲兵第一團;將憲兵第十八團之一個營編為憲兵特務營;其餘同海南島轉運來台之憲兵第十七團一部及花蓮吉安結訓的教導第一團則編撥各團。經整編後,計有第一、四、七、八、九等五個憲兵團,及特務營、通訊隊、軍樂隊、特高組等單位,計九千五百員兵力。
三十九五月,派駐定海配屬舟山防衛部之憲兵第九團第二營轉進來台。六月,奉准於台北三重埔菜寮成立憲兵幹部訓練班(今光興國小) ,南機場成立軍士大隊(後由尹俊司令改建為憲兵崇仁眷村),由司令黃珍吾將軍兼任班主任。
此期間為安定台澎基地,進而整軍反攻,竭全力於整肅工作,諸如民國三十九年一月破獲海辰輪-張丕烈叛變、四月-共黨山地武裝台中草屯支部、裝甲兵潛諜、七月至翌年相繼破獲共黨潛伏台盟、工委會多處支部、台北地委街頭支部、共黨工委會銅鑼支部、共黨新竹社會主義大同盟等。緝捕案犯達一三一名之多,定讞後均押赴川端橋對岸(今永和市中正橋下網球場)與馬場町(今青年公園外水門)執行槍決,對於鞏固台澎復興基地,功不可沒。 
四十年三月一日總統頒布憲兵勤務令,律定憲兵掌理軍、司法警察勤務。
民國四十一年五月十四日,原中華民國駐日本東京憲兵隊二十五員官兵,由隊長李建武上尉率領下搭乘招商局海隴輪撤回台北。
四十二年七月一日,原三重憲兵幹部訓練恢復成立「憲兵學校」由參謀長吳志勛任首任校長。先後由國術大師潘文斗、范之孝等擔任武術總教官,編撰摔角、擒拿、三才劍(短警棍打擊術)一系列戰技教範,對在台憲警、情調近身戰技教學系統影響深遠。  
四十三年一月,我國再度派遣海外憲兵執勤,由第五十軍、八十軍各派憲兵一排與憲八團六連組成一連兵力(20員)前往朝鮮半島接運韓戰爆發後受困的一萬四千名反G義士,於一月二十三日成功返台,政府遂定該日為123自由日。
民國四十三年九月起,陸軍各級部隊實施美軍編制實施「天山計畫」編裝,各常備師、預備師開始仿編裝美國軍制,增設軍中獨立憲兵連;並將原各高司警衛營整編為獨立第1、2、3、5、7、10六個獨立憲兵營。
民國四十五年三月一日,憲兵司令部再次實施整編,將五個憲兵團中的憲一、憲七團裁撤,將憲八彰化團改編成二O一團、憲九台南團改編成二O二團(計:211營~216營- 221營~222營。軍中營:231~238營);團長由原憲八、憲九團團長葉冠軍、翟芬調任。四月三十日再裁撤憲四團。 
同年九月,於台北市新南營區編成「憲兵訓練大隊」。
四十六年憲兵司令部移駐愛國東路日遺步兵第一聯隊營區舊址(營邊段)。 至此,憲兵司令部在台重組成立已大致底定。期中為配合國軍整建政策與任務需要,組織亦經多次調整、充實,強化組織架構,貫徹領導統御。
民國四十七年,憲兵訓練大隊改編成立「憲兵新兵訓練大隊」。 
民國五十年五月十六日,以憲兵二一六營第一連編撥二一四營第三連,擴編新兵訓練大隊六個大隊為「憲兵訓練中心」。
民國五十一年由第二一六營及二○一、二○二團第四營、憲訓中心撥入員額編撥成立憲兵第二O三團。
民國五十三年,憲兵訓練中心由台北市新南營區移址台北縣泰山鄉泰安營區。
民國五十九年實施『嘉禾計劃案』,陸軍廢「團」改編裝為「旅」,我憲兵五十九年三月十六起撤銷團番號,分別改編為「二O一特別警衛安全勤務指揮部」 【參照-番號淺釋】 &【內衛憲兵】 、暨二O二(首都衛戌-原二O三團)、二O三(苗栗至嘉義-原二O一團)、二O四(台南至屏東,含澎湖-原二O二團)地區性『指揮部』,(計:211營~227營)並以指揮部轄下各憲兵營為基層戰術單位,承平時為地區性警備治安主力,戰時並支援友軍協同作戰(靖寧計畫)。
五十九年五月於三重埔舊址之憲兵學校因幅員有限,不符納訓需求,遷至五股鄉現址迄今。
民國六十年,因應各總部防空疏遷郊區案,憲兵司令部自愛國東路(營邊段)  疏遷於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原中正理工學院西營區-憲光營區。
民國六十一年因應反制巴勒斯坦游擊份子暨日本赤軍連,及蔓延全球之恐怖攻擊行動,當局擬定「制游專案」,憲兵司令羅揚鞭指示:各指揮部陸續成編 『憲兵反突擊隊』為各區域官署快速反應機動部隊暨其他突發反攻擊行動。
民國六十五年,搏擊武術成為憲兵學校戰技班近戰訓練課程,並由憲校校長周漢成將軍禮聘洪朝雄擔任武術教官。
民國六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因桃園縣長選舉糾紛演變成大規模群眾動亂-「中壢事件」-,當局鑑於該事件刺激與兩岸戰略局勢改變,由蔣經國指示:國防部軍事會議決議實施『靖安一號專案』。將原警備總部於北、中、南三個區域警備營納編為憲兵警備營(239營~241營)。
民國六十六年仿效西方國家已成立之特種部隊為借鏡,編訓原憲兵反突擊隊及納編憲兵特戰總隊合格人員實施精訓,於民國六十七年十二月成立「憲兵特種勤務隊(MPSSC)」 ,以為區域反暴力、反突襲主力。
民國六十八年七月三十一日實施『靖安二號專案』:將原特種作戰一~四總隊改編的陸軍第三一、四二、一三、二四總隊依序改編為憲兵,於桃園中興營、成立第二O五指揮部為保安機動警備,並兼服基隆至桃園地區憲兵勤務。 
特戰部隊甫轉編之憲兵部隊在當年底大規模參與『美麗島事件』。 
六十九年三月再實施『靖安三號三號』,於清泉崗成立第二O六指揮部;由傘兵成編計有二十一個憲兵營 ; 計已編成二O一~二O六指揮部(三十六個憲兵營,擔負國內警備治安重要主力) 
民國七十年八月因都市計畫拓寬,憲令部自新生南路憲光營區遷至目前民族東路之忠貞營區。
民國七十二年,憲兵訓練中心自泰山鄉泰安營區遷入新建林口公西惠敏營區(現憲兵學校林口分校)。 
同年三月十六日,憲兵第二O六指揮部承接台北衛戌區安全任務,自清泉崗移防進駐北市馬明潭營區(現海巡署)。
民國七十三年實施區域警勤劃分,接收原警總各式特種車輛,各指揮部成立重兵器連、特重車輛連。憲兵第二O六指揮部裁撤。
民國七十六年四月一日周仲南司令任內,實施「靖安四號」計畫擴編憲兵部隊;原三個連建制憲兵營各擴編一連,共成編三十五個憲兵連。與擴編地區憲兵隊,擴編後計有二十六個憲兵隊、三十個憲兵分隊,以有效協助治安。憲訓中心增設兩個新訓營,每營轄六個新訓連。首都成立裝憲營,以因應解嚴後衛戌區內違常事件防處 
民國八十一年後我憲兵部隊歷經「忠愛、憲精、精實、精進」專案,兵力多次縮編後,規模已不復往昔;逐漸淡出國內警備治安工作。但我忠貞憲兵捍衛中樞安全,奠固國家邦基之心不減。望我憲兵前輩後進秉持梅荷志節,忠貞軍風使其發光發熱,於部隊與鄉里中繼續打造我憲兵榮譽傳承而不懈怠,愈發日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