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在清明节里延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16:33
              

逝去的生命和活着的人,压在心头8年的痛仍在延续,从福建到阿根廷,从阿根廷到日本,愿逝者安息,活者坚强。在看得见光明,却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年代里,心累着,挣扎着,努力地生活着,追求本属于每个人的权利。

清明时节雨纷纷,追忆已故亲人早已成为传统节日,每个人都不能脱俗。先有祖先,后有今人的自然规律,谁都不例外。不管是居庙堂之上,还是处江湖之远,在这扫墓的节日里,他们都不会忘了在故人的坟上祭上一柱心香或献上一束鲜花,以示怀念之情。

特别的日子里,我想用文字的方式将他们一一追忆。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中及许多重大事件里失去生命的人,已有众人时时记录,时时忆起,我就不重复。借互联网窗口,我还是记录那些逐渐淡出人们记忆,非正常死亡的悲剧性不为人知的小人物,记录伤害,让罪恶摊在阳光下,让逝去生命更加深刻,以此告慰亡灵。

随着记忆的延伸,让我们回到2001年的6月24日,第一个悲剧性人物,福建省福清市有个司机名叫吴章雄,接到领导的电话,不到半个小时,就被炸死在单位的信访室门口,死于非命。过了五个月,当地政府通过媒体向世界发布成功告破吴章雄死亡案。

期间,福清市妇幼医院中层领导黄秀芬频频接到匿名电话,说她的姐夫陈科云等人被定为炸死吴章雄属天大的冤枉,真凶另有其人······。黄秀芬系所谓涉案人陈科云的小舅子谢建灿的妻子。吴章雄蹊跷惨死案发生不久后,当地政府为掩盖黑幕,就将原在福清当过七年人大主任现为中福公司经理陈科云,司机吴昌龙、吴昌龙原姐夫福州杜捷生、江西谈敏华、四川王小刚、陈科云的妻子谢清等定为涉案人。

黄秀芬听着每一次匿名电话及看着每一次提供的物证,再结合了解陈科云为人的基础上,觉得打匿名电话的人是个知情人,为慎重起见,她和律师一同到此案挂牌督办的福建省公安厅报案,省厅洪总队长听了录音资料和看了相关材料,经请示以“案件告破”为由,拒绝立案侦查。从省厅回来后,黄秀芬又接到匿名电话,对方只说短短一句话:“他们正在清理安装爆炸装置现场”,从此再也没有了匿名电话的信息了。至今我们都在担忧打匿名电话者的命运,衷心希望他平安无事,不遭杀人灭口。冲动囿于自身肤浅的认知,那时公安在我们心目中是保护好人,打击坏人正义的化身。8年心酸告状的亲历过程,且行且悟,于痛苦中让我清醒地意识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2002年11月28日,福州中院第一次开庭,黄秀芬参加旁听完就赴新西兰,不久又转道阿根廷开超市。有一天,黄秀芬的超市来了一位持枪者,二话不说就朝黄秀芬的丈夫开枪,将其打倒在地,接着,将黄秀芬当场打死在超市里。

赴异国谋生前,黄秀芬在福清开了一家啤酒总经销批发部,生意兴隆,生活富裕,根本不需要背井离乡到异国重新谋生。移民亦是事出有因,自陈科云被疑为涉案人,株连至其丈夫谢建灿和小叔子谢建忠,期间,被刑讯得死去活来,硬要他们承认和案件有关,帮其姐夫陈科云安装爆炸装置,后也许考虑谢家的财力,为降低制造冤案的代价,于26天和54天后,令取保候审,放出时还威吓道:“出去后,要是乱说乱动就再把你们抓进来”。

经过以上非人遭遇,痛定思痛,谢家俩兄弟商量着,在没有法治的环境里生活,即便拥有再多的钱,没有安全感也枉然,36计走为上计。他们忍痛割舍福清的生意,举家移民新西兰,没想到伤害如影随形,国外却是一条不归路,不久黄秀芬命丧异国。

由此延伸的伤害仍没有结束,罪恶的黑手又伸展到另一个国度。为身陷冤狱长达8年之久的弟弟吴昌龙奔走呼吁的旅日华侨吴华玉和陈科云的妹妹陈美钦,于2008年12月13日,温家宝在日本福冈参加三国首脑会议,向温总理请愿,当场引起日本许多媒体关注,对这起8年不决的案件表示震惊,并当场作了采访。请愿事件过了半个月,2008年12月29日,在日华人吴华玉去上班的路上,途经僻处,有一辆小车发疯似的向吴华玉冲过来,将吴华玉撞飞出去,当场不省人事。人在做,天在看,蒙上苍庇佑,吴华玉经过及时抢救,死里逃生,目前,正在康复中。

记录以上,心情万分沉重,吴章雄和黄秀芬已死于非命,吴华玉为弟弟诉冤却惨遭“车祸”,差点命丧车轮之下。

这一起又一起人间悲剧,是谁在幕后导演、策划?又是谁在漠视卑微的生命,继续着伤天害理的恶行,为何要把自己欲望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为何不惜牺牲一个个无辜的生命去掩盖不可告人的黑幕······?

当下实话难以实说,我尽量克制着自己悲愤的情绪,把发生过悲剧性小人物的命运、还在进行中的伤天害理事件,轻轻带过,让记忆延续,让伤害止步。

让我们铭记每一个受伤害的亡灵,愿他们的创伤变成所有人的记忆,唯此才能震慑罪恶,减少无妄的人祸。

福建“皇帝新装”, 8年依旧不决,冤难原地踏步,伤害还在延续,纵有海西当牌匾,难掩当下法治痛。

 

                                记录于清明节

                                2009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