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经院哲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11:53:34
导言
公元45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六至十世纪是哲学思想的黑暗时代
九世纪以后,西欧的文化开始缓慢复苏,逐渐发展出用“辩证法”为基督教神学作理性论证的的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
经院哲学的早期(九至十二世纪)奥古斯丁和新柏拉图主义占统治地位、中期(十三世纪)亚里士多德成为哲学的最大权威,晚期(十四世纪)是被看作异端的唯名论盛行的时期。
经院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共相和殊相、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经院哲学家还不遗余力地论证上帝的存在。
一、安瑟尔谟(St.Anselm 又译 安瑟伦)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St. Anselm‘s Ontological Argument
For God‘s Existence
论证的逻辑要点:
1)上帝被定义为"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再不能设想有任何比他更伟大的东西)。
2)这样一种上帝的观念存在于人们心(思想)中,是确定无疑的。
3)但是上帝也可能存在于现实中。
4)如果上帝仅仅在思想中存在,就还可以设想它也在现实中存在。
5)那么,设想的这个既存在于思想中、又存在于现实中的伟大存在者就会更伟大了。
6)但这与"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的定义相矛盾。
7)因此,无与伦比的伟大的存在者,即上帝,不可能仅仅存在于思想中,他也必定存在于现实中。
二、 唯名论(nominalism)与实在论(realism)之争
(一)共相(universal)问题
波菲里(Porphyry,约232—约304年)的三个问题:
1)种和属(一般)是真实存在的还是纯粹理智的产物?
2)如果是独立存在的,是有形还是无形?
3)如果存在,是在个别感性事物之外还是之中?
引出nominalism和realism两派不同的回答。P127
唯名论和实在论又各分为激进的和温和的两派
(二)安瑟尔谟与罗色林之争
激进唯名论者罗色林(Roscelin 1050—1112):
真正的实体只是个别事物,一切词都表示个别事物。共相只是名词、记号,空洞的声音。(由此可以引申出否认三位一体和原罪说的结论)。
激进实在论者安瑟尔谟:
共相是普遍原则,先于并脱离个别事物的独立存在。个别事物不真实
(三)温和唯名论者阿伯拉尔(Abelard 1079~1142)的概念论
只有个别事物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共相不是实体,而是逻辑概念和心中的观念(心灵印象),它由个别事物产生,表示事物的共同状态。
阿伯拉尔对波菲里问题的回答(见课本p130)
附录
阿伯拉尔是12世纪反对迷信权威的勇士,他和海萝丽丝(1101~1164)的故事也许是最具有悲剧色彩的爱情传奇。这对著名的爱侣生活在12世纪的法国,以其充满激情的通信而闻名于世。阿伯拉尔是他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海萝丽丝是当时受过良好教育的才女,当地一个教士会成员的外甥女。阿伯拉尔在他的《受难史》一书中写道:
她的舅舅对她的爱和想把他培养成才女的愿望相等,他想使她接受最好的教育,最终是为了有可能得到她。她没有一丁点低俗的美丽,她以其丰富的学识高高地站在众人之上。
阿伯拉尔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高个子的举止得体的”女学生。海萝丽丝当时只有17岁(比阿伯拉尔年轻二十多岁)。阿伯拉尔草率地把课程安排在教士的府邸里,海萝丽丝就住在那儿,他们深深地相爱了。“我们连在了一起,起初是连在同一屋檐下,接着是连成一条心,在授课的借口下,我们放任自己谈情说爱。”
不过,每当我们渴望一个僻静的角落时,我们只需埋头书本边足够了。书总是翻开摆在那里的,只有爱情成为优先话题时,提问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