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2:30:13

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总结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继续有条不紊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首先,在学期初的时候,组织老师们一起制订学期活动计划。从分析目标入手,考虑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对学期的活动内容进行一个设想。此活动计划为学期活动的一个方向,而并非不能变化的准绳,指导老师们完全可以在实际指导的过程中,根据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调整。

其次,加大对指导老师的管理力度。这学期,我们新使用了 “每周活动内容安排”,指导老师须每周填写,之后,教研组会组织相关人员依据“每周活动内容安排”进入班级了解各班的课程开展情况。“每周活动内容安排”的使用,一方面是为了确保指导老师们提前为活动的开展作好准备,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老师们及时地作好理论摘记、反思以及提出疑问等,让理论、实践、思考同行。通过实施“每周活动内容安排”,指导老师们的指导减少了随意性,课程实施得更为扎实、有效了。

再次,重视指导老师的学习。除了以“每周活动内容安排”上的“理论摘记”督促大家不间断地学习,还鼓励老师们积极推荐优秀方案、案例,教研组也会不定期的给大家提供一些学习材料。另外,这学期我们有幸参加了两个很有意义的课程活动,一个是在湖塘桥中心小学召开的“江苏省农村小学、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经验交流会”,另一个是红梅东村小学在自己学校举办的“凌波琴韵——首届水仙节”暨“花文化的研究”展示活动。两个活动都让我们受益匪浅,既了解到了其他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也看到了不少好的做法,让我们感受到启发的同时,也是一种对我们的鞭策。在学习理论、外校经验的同时,我们也组织老师们彼此间相互学习,如我们在本校召开“课堂教学设计交流会”,要求指导老师人人参与。

最后,做好总结工作。期末,我们规定指导老师每人要整理出一份活动方案,每人写一份总结,以及作好学生资料的收集。指导老师们认真地对待,积极地完成,交出了一份份朴实而又饱含着前进动力的“作业”。

在“学校资源”一块,这学期我们又开发出了《做一片美的叶子》、《关于跳绳的窍门》、《腌制咸鸭蛋》、《我与好书交朋友》、《玩溜溜球》、《我的节水金点子》、《奇妙的圆》等活动。

在“社区资源”一块,我们开发了《社区生活情况调查》、《我的家乡——常州》、《参观东南家具城》等活动。

在“社会生活”里,我们开发出了《走进十运会》、《走进水果世界》、《手工缝纫》、《和福娃一起迎奥运》、《玩具总动员》等活动。

在“自然现象”里,我们开发了《认识台风》、《了解冬天的自然景观》等活动。

总的来说,指导老师们在课程的实施中,都已能有意识地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或从学科里挖掘,或与少先队的活动结合,或留心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家都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学生感兴趣,活动有价值,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不过很遗憾,在“家庭资源”上,我们依然没有开发出适合的活动资源,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希望在下学期的活动中能有所改观。

指导老师是开发、实施课程的生力军,撷取几段指导老师的心声,作为辞旧迎新的桥梁——

“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有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比起其他课,这门课更具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对新东西,学生总是投入了自己大量的热情,每一次活动都那么热情洋溢。记得在开展《做一片美的叶子》这一活动时,我布置学生要走进大自然去收集树叶。第二天,学生就带来了许多树叶,迫不及待地要与分享,只见他们的手里是树叶,书包里装着树叶,书里夹着树叶,有的学生甚至采了整整一塑料袋。也正是有这份热情,为我们的树叶展积累了大量的材料,也举办得非常地成功;也正是有这份热情,我们的班级大树制作得非常漂亮;更是因为这份热情,学生的感悟也特别所,对树叶的理解更是上了一个台阶,并且运用到了生活中,对自己有了新的要求。

综合实践课让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给我们老师也创设了一个丰富完善自己的场所。

虽然综合实践课很烦,很累,要老师做许多工作,花费很多心思,但苦中作乐,仔细想想也是有所得的,所以,下学期我会继续组织好班里的综合实践活动,相信又会有新的收获。”

“看着学生们的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我真心地觉得综合实践活动的确是深得学生的青睐,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思考、获得感悟、获得快乐。当然,在综合实践中获得快乐的不仅仅是学生,作为指导老师的我也受益匪浅,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了许多腌制咸鸭蛋的方法,要知道,如果没有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又怎么会知道这些知识呢?

回顾这一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我觉得活动开展得还不错,但是在理论学习方面我还有欠缺,另外,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还是较单一,我想,在今后的指导工作中,我会在这些方面争取有所提高。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下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更加有声有色,更受学生的欢迎。当然,对于我来说,也会有更大的收获。”

“在本学期的指导工作中,我也受到了一些启发:要使学生喜欢上这门课,就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只有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才能激发出他的热情,挖掘出他的潜力。我还觉得,特别是综合实践这样包罗万象的学科,我自身的储备还要不断丰富,否则的话就会被学生问死,力不从心。在今后的活动中,我还要更多地动脑筋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更开发的课堂,让学生从这门课中收获更多,我也能从中体会更多。”

“反思这一学期的活动开展,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比如还没做到相信学生,其实,活动的主题还可以更放开些,让学生自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去研究,可能会比教师确定研究主题更让他们投入。”

“自然,我们的活动不可能保证让每一个同学在每一次活动中都享有成功的喜悦,那也不是我们希望的,因为光会感受成功而不会接受失败本身就是能力的缺陷。不过,我在想:活动指导中抓着了学生活动的兴趣点,而后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对待而让之流失,该是一件令人懊恼的事吧。我从上述两个案例上得出:我们挖掘活动资源,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活动的兴趣点;其次,在活动开展的具体过程中,我们还要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切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细小的活动内容。如此关注学生活动的兴趣点,我想我们才能自始至终让学生有兴味地参加活动。希望自己在下学期能重视这个问题,能尽量从学生身上发现学生活动的兴趣点,并在活动过程中尽量保护他们活动的兴趣点,同时注意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活动参与过程中碰到的失败。

学会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开展活动——我下学期指导工作的努力方向。”

从指导老师的心声中不难感受到,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是辛苦的,但同时又是快乐的,有收获的,值得的。对于下学期的工作,我们在考虑,应该把学校前期开发、积累的课程资源进行整理,让它们能够被再利用、再完善。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要保护,指导老师开发资源的热情也要保护,如果一味强调要指导老师独立地来开发资源,是不是会让大家望而却步呢?新的资源当然还是要开发,但是一边利用旧的资源一边开发也未尝不可呀。再有,指导老师都普遍的流露出要更多地学习的意愿,对此,我们决定以后再碰到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一定多安排一些老师亲临现场近距离感受、吸收,同时,也将增加同年级老师间的合作,让指导工作开展得更具灵感,更加完满。

我们会不停地努力,为这门课程努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