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改革规划将出台 温家宝亲自挂帅力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8:33:32
   国家教育改革规划将出台 温家宝亲自挂帅力推
  --------------------------------------------------------------------------------
  继医改之后,教育将在2009年成为下一个系统改革的公共品。教育改革,不但关切百姓民生,更关系中国未来公民社会的成长。
  所幸,在教改规划的制定中,我们除了看到高层的清晰判断和大力推动外,也看到政府引入更广泛社会意见的决心。
  我们愿意记录并推动这一场势必影响深远的变革,是为教育改革系列报道。
  本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正在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简称《规划》)可能会在今年年中推出一个方案稿,向全社会公示。
  1月4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题,全文刊发了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温家宝在文中表示,“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
  而在教育部1月2日公布的2009年工作重点中,也明确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制定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规划纲要,对未来十二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将缓缓拉开帷幕。
  温家宝亲自挂帅力推
  对于中国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最高决策层思路清晰,制定《规划》成为头等大事。2008年底,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胡锦涛总书记对这项工作非常关心,提出明确要求。温家宝总理十分重视,并亲自担任规划纲要领导小组组长。”
  近期,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谈到了对中国教育的认识,总结为四句话:现在的教育发展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教育质量急待提高;教育投入急待增加;教育体制急待改革。
  “这次《规划》的制定,重点就是解决这个‘一个不适应、三个急待’的问题。”一位参与到《规划》制定的教育界人士表示。
  12月25日,网上出现了一组小学岌岌可危现状的图,该校被称为“广东最破学校”。
  温总理力推中国教育改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让懂教育的人办] ·教育时评:“差一厘米”而落选教师太残酷·六部门:今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力保70%·小学生被老师罚抄成语600遍遭家长质疑
  李阳:退学没什么大不了[80后心灵安全岛][校园志:校花集中营]
  校园| 住校了,我却不会与人相处观点| 感恩教育就是让孩子看剖腹产过程?名家| 李阳:大学生成功的八条建议!
  对于这个新的《规划》,温家宝本人寄予厚望,“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2008年8月29日,作为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的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听取教育部关于制定《规划》工作情况的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制定工作方案。
  自此,围绕着《规划》的制定,新一轮教育改革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正式破局。
  据参与到《规划》制定中的一位专家介绍,“从目前《规划》制定的进展来看,2009年8月份很可能就会推出一个方案稿进行公示,以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而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目前《规划》“正在进入深入调研、广集众智的阶段,国务院领导时确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见议。”
  时评:总理“常想的事情”能否引起更大注意
  重大专题待破题
  “就我所知,目前纲要的调研工作总共确定了11个重大专题、36个子课题,涉及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作为教育部聘请的课题组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说。
  依照计划,《规划》将主要对2009年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安排。作为指导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强调其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体现“全局性、宏观性、长远性和战略性”。
  另一方面,可操作性也是一项改革能够得以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规划》的远近期目标相结合,总规划分规划相配套,就显得至关重要。
  根据《规划》制定计划,这12年也将分阶段规划,远期的目标和措施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联系起来考虑;近期可以规划细一些,将与教育“十一五”规划相衔接,保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
  对于总体规划而言,主要是以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核心,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等提出具体要求。
  而分类规划,则主要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综合考虑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特点,提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政策措施。
  每个分类规划是总体规划中有特色的一部分,包括对大学、中学、小学、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终身教育、民办教育等发展,都将分门别类地作出专题性的规划。
  “规划要有战略思想和宏观思路,也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增强可操作性。”温家宝强调。
  据杨东平介绍,本次《规划》课题组成员通常由教育系统内部的专家学者和教育部的官员组成,囊括了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各地的教育厅局以及教育部的相关人士。课题组在制定规划时间,也会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教育部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
  渐进式改革地方先行试点
  至于《规划》所涉及到的教育改革的具体内容,温家宝表示,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给予明确的回答”。
  他提到了八个方面的问题,亦可看作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
  比如义务教育的问题,温家宝提出“要把义务教育办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目前社会反映义务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要找准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我非常赞同教育资金的多样化来源,在全社会崇文重教要利用全社会的资源,这项工作我们也可以列入规划。我们说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他的收益回报社会最好是投资教育。”温家宝表示。
  杨东平说,在美国,大企业的很多主张最后都变成了政府的教育决策。但在中国企业家很少投资教育,在教育问题上基本上是处于失语状态的。“希望政府能给企业家们提供更多的参与教育事业的平台,”杨东平表示,“或许对于教育改革的深入将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支力量不容小觑”。
  有教育界人士表示,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几乎是担负无限责任,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到底担负什么责任,边界一定要划清楚,给民办教育的发展留出什么空间、给予什么奖励一定要说清楚。
  “政府定位了,学校才好定位。政府和学校都定位了以后,整个社会支持教育的这样一个功能也才好定位,”张力表示,“要解决好从宏观体制到微观体制的一系列问题,政府的责任是必须要首先界定清楚的。”
  关于办学体制的改革,也将是此次《规划》中的另一个重点。
  目前的改革思路是:不同类型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应有所不同,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方针、教育体制、教育布局和教育投入,属于国家行为,应该由国家负责。具体到每个学校如何办好,还是应该由学校负责、校长负责。
  温家宝强调,教育是重大民生问题,全社会都很关心。规划的制定要开放,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是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每一类规划和一些重大问题,都可以拿到全社会讨论,“在争论中求得共识,得到认同”。
  2009年的教改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前述参与《规划》制定的教育界人士表示,教育改革最好采取增量改革的方式,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方式,从易到难、从能够做的地方开始做起,从有条件的地方开始试点,逐渐的总结经验,逐渐推展;而不采取动存量、突变性的改革。
  “我们希望形成一个以地方的经验为依托,逐渐地、有步骤地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的新格局。这样的格局成本相对比较低,虽然进展可能会相对慢一点,但是我们不至于付出很大的代价,冒很大的风险。”他说。
  “边研究边试验,先地方试点后推广”的模式,已经得到高层共识,温家宝表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许多工作不能等规划全做好了才进行,“有些看准了的事情,可以先行试点,试验成功了立即实行,这也是我们这次制定规划的一个特点”。
  而刘延东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要把制定规划与解决当前紧迫问题结合起来,看准了的问题就要着手解决,重大问题要坚持试点先行,试点成功、取得成熟经验后再面上推广。”
  网友评论:
  郑州网友:很好!好总理,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更好的是让懂教育的人去搞教育。应该吸收有经验的老教师去搞教育。
  深圳网友:中国的教育应该要是一个懂得教育管理的团队来把握中国未来教育的方向,而不能凭一个有权力的单一领导者来确定。
  杭州网友:稳定的改革是我们的社会进步的希望,支持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功夫在教育之外
  童大焕
  来源:东方早报
  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说,教育改革规划可能年中出台,温家宝总理亲自挂帅力推。报道说,正在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可能会在今年8月份推出一个方案稿,向全社会公示。《规划》将主要对2009年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安排。作为指导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媒体报道中特别强调了温家宝总理的一段话,他说:“我非常赞同教育资金的多样化来源,在全社会崇文重教要利用全社会的资源,这项工作我们也可以列入规划。我们说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他的收益回报社会最好是投资教育。”这话说得好!
  但现在包括教育、医疗、金融、文化等第三产业领域,影响社会资本和智慧投入的一个相当大的瓶颈和制约,就是长期以来的开放程度不够。比如,教育领域,进入21世纪以后,反而遭遇相当数量民办学校破产倒闭、社会力量办学急剧萎缩的怪现状。还有很多地方教育主管当局以规范管理为名行垄断之实,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对待各种新兴教育机构,比如一些地方对条件较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不留情面”,给“合法渠道”设置极高的门槛,比如广东珠海市办一个幼儿园居然要“占地面积不少于2700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不少于1000平方米”。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甚至被美其名曰“提高行业服务水平”。但它的最终结果是使社会资本望而却步,使服务主体锐减或者竞争主体难以出现,从而一再出现相关服务行业的质次价高,百姓不堪其重负的局面。
  显然,打破教育垄断,将该领域全面向社会开放,是教育领域的增量改革。其他领域亦如是。增量改革往往风险最小、成效最大,我们没有什么可以犹豫不决的。关键的是拿出改革的勇气,特别是要破除“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制化”的体制机制,把改革的权力、发展的权力还给社会和民众,彻底改变社会和民众在教育改革上“失误”的状况。资深教育研究专家杨东平说,在美国,大企业的很多主张最后都变成了政府的教育决策。但在中国企业家很少投资教育,在教育问题上基本上是处于失语状态的。
  只要打破教育垄断,切实向社会全面开放教育,教育内容、教育思想等等方面的改革自然而然会成为教育的核心,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会自然涌现。
  教育改革除了打破垄断、全面向社会开放,还有一个十分特殊的“中国国情”在教改之外,却又与教育改革成败生死攸关。这就是在城市化背景下数量庞大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去年2月27日,全国妇联发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说:“目前,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1.3亿人。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17周岁以下)约5800万人,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这是根据1.3亿农民工的估算数字,根据农业部的数据,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26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5亿,扣除重复计算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如果根据2.26亿农民工来估算,留守儿童的数字还要更庞大。此外还有数以千万计的流动儿童。这两类儿童的教育权利、高考升学权利与普通儿童相比严重不平等,它不仅将影响整整一两代儿童的教育文化水平,而且将影响整整一两代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除了户籍,还跟农民工以工棚和集体宿舍为主的居住状况直接相关,他们无法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如果政府没有能力为有家小的农民工提供适合家庭生活的廉租房,就应该适当允许其他形式的居住方式存在。这,也不是教育改革所能涵盖的问题。
  (作者系《中国保险报》评论主编)
   教育规划纲要将在“普九”的基础上普及高中教育
  2009年01月08日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8日电,今天,河北省教育厅巡视员韩清林在做客新华网时表示,《规划纲要》将加快普及义务教育进程,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及高中教育。
  韩清林说,学生能不能入学,国家、地方政府能不能提供更多的入学机会,上学贵不贵?是不是上得起,这是一个突出问题。
  韩清林认为,在解决学生“入学难、上学贵”问题上,随着全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的实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得到了根本性解决。但是义务教育阶段现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子女的入学问题。
  韩清林表示,入学问题还包括学前普及教育问题,人们对幼儿教育入学难和上学贵的问题也是反映十分强烈的。
  韩清林称,《规划纲要》将加快普及义务教育进程,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及高中教育。到2020年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中国的国民素质,由现在的初中毕业文化程度提高到高中文化程度这样一个整体水平,缩小和发达国家国民素质受教育年限的差距。
  教育部官员:新的规划纲要将出台教育改革重大措施2009年01月08日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8日电 温家宝总理近日指出,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从1月8日开始,新华网连续推出六场“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系列访谈。在首场访谈中,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文件组组长、教育部政法司司长孙霄兵,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胡延品,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范文曜,河北省教育厅巡视员韩清林。

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是人民的期盼、时代的要求

主持人:作为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如何认识规划纲要的重要性?

孙霄兵: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一,研究制定《规划纲要》是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进入新世纪以后,国际上的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更加突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就需要我们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提出发展的新思路,并注入发展的新动力。同时,我们又发现,教育本身的性质也在变化。也就是说,进入到目前这样一个科技竞争的时代,教育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被动的知识传承,还承担着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具有科技文化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及服务社会的功能。教育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的共识。所以各国都把抓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本,作为推动自己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手段。最近,很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公布了自己的教育发展总体目标和战略,很多国家的领导人都谈到自己要当教育总统、教育总理。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教育,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应对国际竞争的一个必要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绩,但是在创新人才方面,在高端技术方面,还有很多地方和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某一些关键领域还受制于人,所以就需要抓科技、抓人才、抓全民素质。全民素质、科技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都需要教育。

第二,制定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迫切需要。

第三,研究制定《规划纲要》是教育自身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我们现在的教育规模是世界第一。也就是说,我们有一个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情况十分复杂。面对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的需要,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就需要不断地对教育事业进行改革,推动它的发展。

第四,制定《规划纲要》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的迫切要求。这些年人民群众对教育提出很多新的要求,教育界也作出很多努力,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也不断着力来解决人民群众提出的这些要求。

1月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文件组组长、教育部政法司司长孙霄兵接受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 陈杰摄

教育规划纲要充分体现国家意志 突出改革

主持人:把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既有紧迫性,又有深远意义。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以往的几次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策的制定相比有哪些新特点?

孙霄兵:《规划纲要》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提出来的。制定《规划纲要》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要体现高质量、高水平。

第一,制定《规划纲要》的特点就是要充分体现国家意志。

第二,这个《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也就是说它是中长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第三,这次叫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要突出改革。

第四,这次《规划纲要》既要体现是一个纲要,又要体现它是一个规划,它要作出很多对于目标、措施的具体安排,要落实下来。在规划当中,应当确定很多重大的工程和项目,不仅仅是一些原则性的政策。

1月8日,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范文曜接受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 陈杰 摄

新的《规划纲要》将出台教育改革重大措施

主持人: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在新的规划纲要中,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怎样一个展望?将会采取什么措施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范文曜:在谈到未来教育发展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确目前我国的教育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谈发展更容易理解。我们国家现在教育事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大概有这样几方面的体现:

第一,教育事业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跨越的标志就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

第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力度是空前的。尤其在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以及投资体制改革方面,都迈出了比较大的步伐。

第三,教育公平问题得到了社会、政府广泛而高度的关注。特别是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支持农村教育发展,以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招生制度改革等方面,网友有目共睹,政府和社会在这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对于教育程度的共同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为了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我们会在以下方面出台一些重要措施:比如说在依靠深化改革推进教育发展方面,要鼓励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改革试点,在学校制度建设、培养人才教育等方面加大力度。还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特别是在财政投入方面争取达到国际平均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在吸引优秀人才当教师方面也要有一系列措施。鼓励民办教育发展,落实奖励政策。我们还要坚持对外开放,吸收国际发展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能力。同时,还要鼓励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提高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为我们国家真正建设人才强国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