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印度拟向中国提供孟买袭击案证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24:58

发表于:2009-01-06 11:10:44 作者:一怒冲冠更多作品博客
勋章:级别:前后左右将军积分:90868
解析印度拟向中国提供孟买袭击案证据
看似箭在弦上的印巴第四次战争的阴霾在南亚上空还未散去,印度不得不在发动战争与争取支持之间权衡利弊。鉴于中巴的特殊关系及印度发出战争叫嚣后中国的反应,本定于12月26日的最后通牒有点骑虎难下。
显然,发动战争无法绕开中国因素。在印度外长拒绝中国调停后,斯里兰卡军方有如神助的攻占了反政府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的大本营基利诺奇。很明显,这剂猛药也在提醒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背后的主子印度。这与我们前面分析的中国新锐战舰锲入亚丁湾有着同样的功效,从某种意义上,只要战略需要,提醒方式就会换另一种。
有意思的是《印度时报》1月5日说,“为确保国际社会对巴基斯坦的压力,印度今天将与中国分享将巴基斯坦人与孟买袭击案联系起来的重要证据”。我们感兴趣的是,印度主动提出的与中国“分享”。与以往不同的是,印度为了显示其与西方国家的“特殊关系”,情报及资料会“优先提供”给美国等在内的西方国家。而这一次放出话去的“战争威胁”,却在种种制约下不得不走向妥协。我们认为,其对中国的忌惮占据了很大原因。攻击巴基斯坦,显然会牵涉到美国、中国在此地区的重要利益。战争方式具有不可预测性,尤其是有核国家间的战争,一旦打起后,就难以收场。
那么,印度提供了一份什么样的证据呢?据印度官方透露,印度提交的证据包括唯一被生擒枪手与幕后策划者的对话、卫星电话通信资料及缴获的武器等。印度并据此认定孟买袭击背后有“巴基斯坦国家行为体”,也就是说与巴基斯坦国家机器有关。笔者认为,印度在迟达一个半月后才敢拿出这一份“证据”,显然是底气不足。至少唯一被生擒枪手并未“供认”是受巴基斯坦国家指使这一有力证据,至于制式武器那里都可以搞到。通信记录则显的十分有意思,很明显,既使有这份记录,它必然也是在袭击发生前与发生时的。假设印度军方实时监控了卫星电话,那么印度则在第一时间就可以明确指出这个“幕后策划者”的藏身地点是否就在巴基斯坦境内什么地方。孟买袭击案后,印度迟迟不能提供相关的证据,则是这个假设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幕后策划者”藏身地点显然不是印度所能确定的。换个角度看,即使发动袭击,保持与第一线行动联系的人,肯定会在印度境内,或者说卫星无法定位的地区。前者是保持信息及指挥的及时性,后者则是保证自己的安全性。让印度军方无法找到自己,是袭击者保证成功的必要条件。
从技术条件看,印度更是不具备美军能实时调整卫星,根据电话信号成功对人及地区定点的能力。1991年,俄罗斯击毙车臣匪首杜达耶夫,则就是根据卫星通信定位,加地面人工导引,一举击中的。那么,印度所获得的这份资料,其来源与有效性更值得怀疑。从另一个角度讲,在现行条件下,如果说重新在孟买发动一次类似的袭击,依然可能获得成功。
关键在于,策划这次袭击案,其背后究竟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如果说袭击者的目的不能达到,那么类似问题就有可能重复发生。印度当然希望借这次袭击,搭上“反恐专列”,趁机打击宿敌巴基斯坦。但由于巴基斯坦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政治环境,印度即使想把孟买袭击案“911”化,现在看来也无多大可能。笔者认为,在巴基斯坦“适当的”调整了自己的身段后,印度的希望已经落空。这种情况下,袭击者的目的已经达到,表达了对扎尔达里的不满,又试探出印度的战争决心,打击了印度脆弱的经济信心。同时最重要的是,通过此事件,摸出了印度与美合作的底线及“关闭巴基斯坦通道”的能力与决心。这对大中东战局的走向,伊朗与美国的对抗持续力是极其重要的。
事实上也证明了,美军即或在阿富汗增兵3万,它依然摆脱不了地理位置的限制,对于SH来讲,“人质”则更为贴切一些。泛SH组织在新的时间内,必然要赋予其更大的内涵。阿富汗的北约部队及美军,对于中国来讲则是心头之患。如果说关闭了巴基斯坦通道,则更会强烈刺激中国的警惕性。近些年来,驻阿美军对“打兔子”的兴趣并不高,并时不时的剪开中国边境线上的铁丝网,放几次“兔子”进来试探一下中国的反应。有消息证明,驻阿美军的武装直升机,不时的会“误入”中国境内,而中国在此地区也不得不或明或暗的提升了战备水平,装备精良的特种部队进驻新疆“打兔子”,在奥运会前后把放进来的“兔子”连窝端掉,则是对对方的有力回应。
通过以上笔者认为,在孟买发生的袭击案,背后都有大国的利益纠葛在一起。是美印联手遏制中国,打压巴基斯坦的必然结果。经过一系列暗中较量后,印度提出与中国国分享情报,看似是大国间加强合作,实质上在巨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压力下,印度不得不选择的一个“台阶”。不管印度是否极其不情愿,这也暗示,在南亚次大陆地区,政治势力的较量进入了“可控的”的阶段。这是中国所希望的一个方向,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另一方向顺其自然拿到了地区的话语权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台湾走向缓和,美军在东亚的影响力下降,中国的战略重点必然要向南、向西发展。中国远洋舰队第一目标就是保证南海、印度洋地区中国海洋利益,陆地的重点则是打通中亚通道。这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既有冲突,也有重合。斗争、谋取、妥协是政治较量的必然方式。
而通过此次事件看,只要印度不“倒向”美国,则有利于中国既定战略的达成。而对于中国与印度边境潜在冲突,则希望印度以更高的智慧给予解决。
一怒冲冠于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