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又一座大山又一个奇人的又一个思想体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28:49
蒸湘:又一座大山又一个奇人的又一个思想体系   时间:2008-12-23 9:42:10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刘放生 责编:何素淑 字体:【大 中 小】  

  与欧阳君山由网络、电邮到见面,是2008年12月7日在京城京泰龙宾馆的事。那天午后,南方农村报•中国农村发展论坛会议结束后,我来到宾馆大厅,电话铃便响了,刚一接话,一旁的夫人告诉我:“打电话的人就在你对面的座位上”。见面后,君山说是刚从一位乡贤处得知我已在京城,特来相见,并送上《天下事——中华文明的经济学证明》一书,因为跟脚的外孙闹着要去天安门,便匆匆告辞。

  回到家里的半个月,除了吃拉睡,就是阅读《天下事——中华文明的经济学证明》一书。国内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说:“我一生读过的书不少,但我感觉,象这样既有独立思考又十分耐读的作品很难得;也许,它会留下长远的影响”, “我愿意无保留地推荐”,前不久,他又说君山提出的“注目礼”学说属于“基本理论”,“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发现”。 经济学教授邹东涛则赋诗称这部著作“以全新的视角演绎中华文明的伟大崛起”。青年经济学家卢周来先生更高度赞誉是“创造体系”之作。而阅过此书的人士多称之为“一本奇书”,“一颗正在升起的思想新星”。有了这样一些大师级的评说,本人作为一名年迈的中学生,已无颜评说,唯一能说的是“好好享受”了。

  不过,有一点却是本人可以说和应该说的,这就是,君山还是一位奇人。他于1994年从大学退学回到蒸水源头的背有曾国藩故居、右有王夫之故居、左有南岳佛道二祖的大山深处的农村老家,苦读六年,然后,带着洋洋百万字的长篇哲学随笔《东方红——人世真理的人类命运》的书稿,闯进京城,独立撰稿,之后又有《每临大事有静气》、《天下大势——寄厚望于中华》等著作付梓。

  记得2002年中国(衡阳)船山文化节之际,本人写过一篇被湖南多家文化网站转贴的500多字的短文《湖湘文化的核心基地——蒸湘文化》,文中数列了刘巴、区纯、陈宗契、王介之、王夫之(船山)、王敔、常大淳、谭上连、彭玉麟、曾阮卿、曾熙、夏绍范、陈墨西、谢彬、唐振楚、王琪、朱少连、夏明翰、唐浩明、琼瑶等一大批古今志士仁人,并认为,蒸湘文化不仅具有湖湘文化的特质,而且每每开湖湘文化之先河。它既源远流长,九流百家,广集千古,更因时立义,开拓创新,经世致用;既有理论上的全面创新,自成一体,更有事功上的显赫;既有哲学上的坚如盘石,又有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上的枝繁叶茂。尤其是其民族大义,意蕴深远,因时立义,威振天下。

  不久前,本人在香港中文大学访学期间,进入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的第一间藏书室,信手拈来的竟是香港几代学人研究王船山的著作,其时又从北京访港的学者中得知,刚刚谢世的被称为中国行政法学界泰斗、中国当代行政法的重要奠基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名扬教授,也是出生于衡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今天,读完青年乡贤欧阳君山的开山之作,我想,在改革开放大旗的指引下,蒸湘文化必定趋时更新,再度辉映,高山仰之。

  因为与君山在京城不期而遇又匆匆分手,才把想与君山说的话写在这里,也写给蒸湘万千的青年学子。(刘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