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教学需要大学生“卧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21:51:31
监控教学需要大学生“卧底”? 作者:王晓渔 提交日期:2006-3-2 12:33:00 | 分类: | 访问量:2693

  新学期刚刚开始,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外贸学院的课堂上就出现了一批特殊身份的大学生,他们除了听课,另有一项重要任务:当“卧底”监控教学质量——其中前者的正式名称是“教学信息员”,后者的正式名称是“学生教学质量联络小组”。(《新民晚报》2006年2月28日)教学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的重要标准,对于这两所教学型大学而言更是重中之重,校方可谓用心良苦。可是“动机良好”并不意味着“手段正确”,大学生“卧底”的产生非但不利于监控教学质量,反而有违大学应有的教育理念。

  教学质量需要学生评估,评估的权利应该属于每一位学生,而不仅仅是部分学生“卧底”的权力。上海师范大学的教学信息员多达200余人,几乎涵盖每个专业每个年级,但是平均下来每一位教学信息员也要监控近10位教师。这样下来,教学质量的评估很有可能取决于教学信息员的个人喜好。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学生教学质量联络小组,更是不仅监督老师还要监督学生,甚至包括哪个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都要记录下来。可以断言,每个班级最不认真听讲者非那些“卧底”莫属,他们要拿着本子记录迟到者、旷课者,还要东张西望地监督同学是否认真听讲,反而难以集中精力从事自己的学业。

  以“卧底”的意见评估“优秀教师”,显然有失妥当。如果“卧底”的选拔进一步等同于“优秀学生”的选拔,那就更加需要质疑了。上海外贸学院对“卧底”进行考核,分为优秀、良好、不合格三档,不合格者将被取消“卧底”资格,但是优秀者如何奖励,新闻却语焉不详。鉴于这些“卧底”与校方保持较为顺畅的联系,他们很有可能会在各种评奖活动中获得或明或暗的“奖励”。不可否认,“卧底”具有老实、积极等特点,可是如果以此选拔“优秀学生”,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嫌。提供信息也很容易成为一种“特权”,使得学生被分为“卧底”和“非卧底”两种身份,进而产生一种等级之见:前者的意见比后者更值得信赖。

  “卧底”现象并非这两所高校首创,它与我们熟知的“小报告”现象如出一辙,历史可以追溯到君臣之间的“密折文化”。这也暗示校方和师生的关系更接近“监管”而不是“服务”,而且监管方式更接近“前现代”而非“现代”。“小报告”属于中小学的通行规则,“卧底”说明部分大学开始“中小学化”,校方把师生视为缺乏自我治理能力者,与大学培养独立、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完全相悖。如果一名大学生连上课是否认真听讲都需要监督,很难想像他在毕业之后能够满足工作单位的需求;如果一名大学生只有监管他人的能力却缺乏专业知识,恐怕也不是工作单位的理想人选。

  事实上,校方更需要建立师生之间公开透明的对话平台,而不是培养搜集信息的匿名“卧底”。目前看来,绝大多数高校都有比较成熟的校园BBS,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上面点评教师,教师也相当在意学生评价,已经具有良性互动的雏形。校方只需健全网络信息交换机制,比如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督促教师及时回复学生意见,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不必另外建立一套有违大学教育理念的信息监控系统。

  (《新/京报》2006年3月2日社论,原题《不应让大学生作监督教学的“卧底”》)


#日志日期:2006-3-2 星期四(Thursday)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