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图书馆2.0初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03:33:55
图书馆是为民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信息领域每一次理念和技术的变革都会引起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更新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网络技术的出现更是为图书馆开拓了新的服务空间。可以说,图书馆是否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直接影响其信息服务的效果。目前颠覆传统网络服务方式的Web2.0理念及其技术也同样对图书馆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图书馆迈向2.0时代。 1 从Web2.0到图书馆2.0 20世纪90年代网页浏览器的出现,网络的普及,使得用户只要通过一个浏览器就可以及时获取全世界的网站信息,在这种以浏览器为窗口、享受网站提供的各项应用服务的Web1.0时代,[1]网络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网站建设者提供的信息,不能对所提供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网站建设者和网络用户分别扮演着信息提供者和消费者的角色,界限非常清楚。这种只读模式渐渐不能被现代用户所满足,他们盼望能够对信息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成为信息提供者,所以当博客、简易信息聚合、维基等服务出现后,迅速得到用户的热情回应,在这些开放性技术所提供的环境下,网络用户的角色有了巨大的转变,开始在信息的生产、共享和传播方面拥有更多主动权、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种“不仅全民上网,而且是全民织网”[2]的新时代被称为Web2.0时代。 Web2.0这个术语是O'Reilly Media公司的Dale Dougheay和Mediahve公司的Craig Cline在2004年的一次因特网发展趋势的头脑风暴会议上首次提出的。目前Web2.0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这并不影响它的普及和应用。O'Reilly Media公司认为,和其他很多重要概念相似,Web2.0没有一个确定的范畴定义,他与Web1.0也没有明确的分界。Web2.0依赖新颖的网络技术,但它更像是一种思想观点,也许我们无法说Web2.0是什么,但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指出哪些思想和应用是Web2.0。[3]因此有人如此总结:Web2.0是以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Delicious、4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割、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4]还有人指出Web2.0的十个理念:预示着免费的数据;允许虚拟应用的建立;用户参与;为用户工作;其应用是有标准组件的;是有关编码、内容和思想的共享;注重交流;是对大量信息的再组织;是灵活的;开放了长尾;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5] 伴随着Web2.0的兴起,图书馆2.0也开始得到国内外众多图情博客的关注,对其理念、应用展开广泛的讨论。图书馆2.0是Web2.0在图书馆的应用,或者说是Web2.0理念与技术所引发的图书馆现代服务的新阶段。图书馆系统与服务供应商Talis公司在白皮书《对图书馆重要吗?图书馆2.0的兴起》中指出,图书馆必须开始使用Web2.0的技术,传递符合21世纪用户需求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服务,使图书馆随时随地被获取,才能再次在变革中证明自己社区信息中心的地位。图书馆2.0要求图书馆在系统、服务过程和态度上有根本的转变。[6] 2 图书馆2.0的理念 Web2.0的讨论支配着图书馆2.0的讨论,《维基百科》词条“图书馆2.0”写到:“图书馆2.0的概念借用了Web2.0,与它有同样的理念和概念基础。”目前已经形成了几个版本的具有针对性的图书馆2.0理念。 Talis白皮书从开发商的角度描述了图书馆2.0的基本理念:(1)图书馆无处不在。图书馆2.0将和超越图书馆的一些服务(信息门户、虚拟学习环境、电子商务应用等)整合起来建设渗透型图书馆,使图书馆的相关信息可以随时随地被用户获得,例如通过政府门户、大学虚拟学习环境或者过程管理系统获得图书馆的借书信息。(2)图书馆没有障碍。白皮书认为,我们必须摧毁图书馆系统和信息周围的围墙,使图书馆的资源更多展现在用户面前,允许并鼓励用户自由地对信息资源进行利用和再利用。(3)图书馆邀请参与。图书馆2.0鼓励参与文化,利用图书馆员、技术合作伙伴和其他人的参与及贡献,使图书馆从日益丰富的合作中获得益处。(4)图书馆使用灵活的单项优势系统。图书馆不必使用固定的集成系统,而是可以自由地挑选最好的单项系统后组成新系统以适应业务需要。[7] Meredith则从远程教育图书馆员的角度谈到图书馆2.0的理念:(1)它是一种无缝的用户体验,其关键是图书馆系统的可用性、互操作性、适应性。(2)它是通过编程、在线或实体社区建设及扩展技术更多呈现于社区的图书馆。(3)它允许用户参与,通过博客、维基使用户的声音被听见。(4)它通过图书馆网页及图书馆实体设计使图书馆更加透明。[8] 老槐的博客中提到的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之2.0版也体现了图书馆2.0的理念:(1)图书馆提供参与、共享的人性化服务(对应于“书是为了用的”)。(2)图书馆没有障碍(对应于“每个读者有其书”)。(3)图书馆无处不在(对应于“每本书有其读者”)。(4)无缝的用户体验(对应于“节省读者时间”)。(5)永远的Beta版(对应于“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9] 不管是何种描述,表达的都是同样的思想:图书馆应更加人性化、更加无处不在、以用户为中心。[10] 3 图书馆2.0的应用 3.1 图书馆2.0的可用性 在图书馆2.0的概念出现之前,众多的Web2.0服务,特别是博客、维基和RSS,向图书馆提示了在网络环境下拓展图书馆信息资源,延伸图书馆信息服务,实现与提升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无限可能。但图书馆2.0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将Web2.0技术渐渐融入图书馆服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很多可用性的问题,总的来说,有两个方面: (1)技术可用性。Web2.0的很多技术都能够增强用户的参与,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更加人性化,但应用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引进,要仔细考虑哪些技术可以用,以及这些技术如何与图书馆的服务相结合,例如图书馆OPAC在应用tag时,模仿著名社会书签网站美味书签的功能,在用户输入tag时,用主题词给予提示,可以起到规范tag的作用。[11]另外,图书馆人在选择开发商根据图书馆2.0理念开发的产品与服务时,也需对它们在图书馆的实际应用价值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2)服务可用性。图书馆使用新技术新理念所提供的服务是否真正使图书馆无处不在、没有障碍、开放地与用户互动将是图书馆2.0的关键。例如使用浏览器插件可使图书馆的相关信息在所有用户可能需要的位置出现,美国休斯敦的哈里斯县公共图书馆提供一个插件,安装成网络浏览器的工具条,用户上网看到图书或电影时,可使用该工具条查找图书馆目录并预约,随后用户可以到邻近的分馆去取。该工具条还有一些链接,可用于续借、阅读与撰写书评、看本馆流行新书与DVD一览表、搜索Google与亚马逊等。3.2 图书馆2.0的应用领域 根据目前中外图书馆界的实践探索,图书馆2.0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户参与图书馆建设。主要采用可以向用户收集大量元信息的技术,维基是代表。图书馆可以开设专门的维基页向用户收集信息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作准备工作,也可以开设意见维基专门收集用户对图书馆工作与服务的评论,高校图书馆可以用各种专业维基收集该专业的历史、发展状况以供用户的参考,公共图书馆可以建立生活小维基为用户参与提供机会。 (2)给用户以接受信息的主动权。博客的应用是代表,它的出现颠覆了用户被动接受文字信息的方式,由于博客能够形成对话式的信息发布与反馈,用户可以及时对图书馆发布的工作信息、服务信息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用户更加方便高效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RSS技术的应用是这方面的代表,它具有的聚合推送功能使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定制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另外,开源软件、单项应用集成系统都使得用户更加方便地利用图书馆。 (4)为用户间建立交流共享的关系。网摘和社会性网络软件SNS均可帮助图书馆为用户创建交流共享的平台,拓展图书馆的服务,为图书馆赢得更多的用户。 4 图书馆2.0的机制 Web2.0时代的网络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确切地说是以用户交流为中心的网络,其最大优势是促成了人与人之间无障碍的交流。这种优势也体现在图书馆2.0中,即在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对单个图书馆来说,不仅是社区用户可以共享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而且可以实现图书馆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对多个图书馆来说,这种开放式的网络环境将更加方便图书馆相互借鉴经验、预测用户需求,甚至发现其它馆的发展意向,从而达成协作。对图书馆和其它相关机构来说,图书馆2.0要求图书馆和其它信息机构(Google、Amazon等)的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一起从共享中获益,图书馆与技术合作伙伴、出版商、标准组织、政府部门等也要有全新的合作互利关系。 对于图书馆2.0的交流机制来说,集智是其显著特点。所谓集智就是集成智力,由个智及个智的互动产生。[13]图书馆、馆员、每个用户、各个相关机构在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建共享、协作互动将产生巨大的集成智力,而这种集智会使图书馆更具创造力、图书馆的服务更受社区需求的推动,从而使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的作用和地位在变革中更加稳固。 总之,在图书馆2.0时代,信息资源共享的四个基本定理:一切信息资源都是有用的、一切信息资源;都是为了用的、人人享有自由平等利用信息资源的权利、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14]将得到更好的印证,其进程也会加快。 5 图书馆员2.0与用户2.0 5.1 图书馆员2.0 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执行者和体现者,馆员适应并融入图书馆2.0时代的新服务理念将决定图书馆2.0的实现与效果。图书馆2.0营造的是一种应用Web2.0技术,在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大范围的协作共享,从而使图书馆具有无限创造力来适应时代要求的环境,它对图书馆员提出两个要求: (1)需要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目前图书馆员总体上相对保守、缺乏进取心,与图书馆2.0的创新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一种激励图书馆员热爱工作、勇于创新且乐于创新的组织文化是非常紧迫的,是培养2.0时代图书馆员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如Google的“工程师文化”使公司的员工能永远处在一种创新冲动的企业文化之中,使这家公司有层出不穷的思想。[15] (2)信任用户。图书馆2.0给了用户更多表达的空间,馆员只有相信用户不会在博客或维基中留下不适当的评论,不会对OPAC乱加标签,相信“用户永远是正确的”,才能使这些服务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 5.2 用户2.0 图书馆2.0的实现,需要培养有责任心且积极参与回应图书馆新服务的用户群。为此,图书馆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图书馆2.0的用户: (1)宣传。内容包括宣传图书馆2.0的服务理念。不是要让用户明白图书馆2.0是什么,而是要让用户清楚图书馆的服务方向。宣传图书馆2.0具体的服务内容。如果图书馆有博客服务、维基服务却没有宣传,那么用户还将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如果图书馆被整合到了其它相关的网页上却没有宣传,那么用户还只会到图书馆网页上寻找信息或因为不便而不利用信息。宣传图书馆2.0的需要。告诉用户图书馆需要他们积极负责任的参与反馈信息、提供信息、交流思想。 (2)培训。通过开展培训,使用户掌握发表评论、添加标签、上传图片等活动所需要的技术和内容。 (3)图书馆认真对待用户信息。如果图书馆能够认真分析用户反馈、发现用户需求并作出回应;如果图书馆能够认真整理用户提供的信息并发布整理结果,用户将更愿意参与到图书馆2.0中。 Andrew Richard Alhanese在一篇有关信息共享区的专访《Campus Library 2.0》中指出:图书馆向信息共享区的转变不需要大规模的内在整修,不需要一个新建筑,需要的是资金、新技术的投资、新思想和观点。[16]图书馆2.0的实现同样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11] 范并思,胡小菁.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2-7 [2] 德国之声深度报道:什么是Web2.0? [2006-05-13].http://www.jisuanji.com.cn/info/5940-1.htm [3],[13] 维博2.0 [2006-04-28].http://longtan.org/modules.php?op=modload & name=News & file=article & sid=210 [4] 孙茜.Web2.0的含义、特征与应用研究.现代情报,2006(2):69-70,74 [5] Paul Miller.Web2.0: Building the new library.[2006-04-28].http://www.ariadne.ac.uk/issue45/miller/ [6],[7] Ken Chad, Paul Miller.Do libraries matter? The rise of library 2.0.[2006-04-28].http://www.talis.com/downloads/white-papers/DoLibraries Matter.pdf [8],[10] Meredith Farkas.Preparations for higherEd BlogCon 2006.[2006-04-28].http://higheredblogeon. editme.com/meredith farkas QandA [9] 图书馆学五定律之2.0版.[2006-05-12].http://oldhuai. bokee.com/4631665.html [12] 浏览器插件方便用户利用图书馆.[2006-05-13].http://catwizard.blogehina.com/846877.html [14] 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5] 读“工程师文化”有感.[2006-05-13].http://oldhuai.bo kee.com/4699015.html [16] Andrew Richard Albanese.Campus Library 2.0. Library Journal, 2004, 129(7):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