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 优 之 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42:15
绩 优 之 优
                 何济川最近,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的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中,必须列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并说明所扣除的项目和涉及金额,这不能不说是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加强监管的一着高招。可不?在这一要求约束下,投资者少了许多雾里看花的蒙胧,可以发现某些绩优股的奥秘。原来,我们的一些上市公司的所谓“绩优”,是发挥了自身“优势”的结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它们的这种“优势”,用句乡下人爱说的话,叫“免子尾巴长不了”。
          新“地主”,发迹多亏卖地皮
 中储股份(600787)1999年实现净利润1.35亿元,比上年骤增288.35%,每股收益达0.71元。公司由于出售部分土地和转让一家参股公司全部股权产生的净利润就高达9013.86万元,其中98.5%来自卖地的收益。扣除这部分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净利润只剩下4641.9万元,仅为净利润总额的34.33%,每股收益则减少为0.244元,与调整后的1998年的盈利水平大体相当。
1999年5月7日,中储股份与中国物资储运天津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协议,以每平方米 5元的价格,平移受让面积达37万平方米的津红团98-103号宗地。仅仅在17天之后,中储股份又以每平方米525元的天价将这块地转让给天津乐康置业有限公司,出让价为受让价的105倍!此次转让总价款为1.9亿多元,分两次分摊入帐,公司预计此项交易在未来两年会增加税前利润约1.5亿元。在1999年内,公司获得售地款1.1亿元,增加税前利润1.02亿元,增加净利润8880.28万元。对于这一转让价格,该公司称是由于“经公司多方努力,将该地块变性为房地产开发用地,故形成该转让价格”。公司神通如此广大,如何不成绩优股?!不过,这种从天而降的金条,若无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必备的条件,恐怕是得不到的,而中储股份正好这有这种福份。所谓“天时”, 是因为受让方天津乐康置业有限公司是中储股份的控股股东——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的间接控股子公司,也是中储股份的参股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也管不了那么细,管不了那么多;所谓“地利”,是中储股份有充足的土地储备。从1997年底至1999年5月,公司先后4次从控股股东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管理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物资储运天津有限责任公司,以每平方米5元的极低价格平移受让了5宗总面积为135.6万平方米的土地。在受让前,这5宗土地都是由中储天津租赁给中储股份,作为后者分公司的库区土地或仓储用地。得到这些廉价土地后,1998年底公司就以每平方米412元的价格向中国国际招商总公司出售了2.19万平方米,获得收入902万元,使这一年的净利润增幅达到142%,如果扣除卖地所得净利润715万元,增幅就只有95%了。对中储股份来说,尽管地卖一块,会少一块,但问题是人家没有卖它有得卖;所谓“人和”,是受让方天津乐康置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是别人,正是中储股份现任常务副董事长。凭如此有利的条件,别说土地出让价定为每平方米525元,只要财务报表需要,再高一点又有何妨?
从中储股份近三年的年报来看,主业贡献越来越小,尤其是物资经销业务,在1997-1999年间,占主营业务利润的份额由32%下降到13%再下降到6.9%,不仅连年萎缩而且利润率较低。幸亏公司有远见,成了新“地主”,因而有了强大的盈利支柱。截至目前,公司仍有90多万平方米土地可以出卖,再卖个三五年不成问题。因此,对于中储股份来说,将土地出让收益列入非经常性损益,实在是太委屈它了。
               玩股权,左右逢源获大利
华晨集团(600653),1999年度实现净利润18780.29 万元,比1998年增长197%;每股收益摊薄为0.514元,加权为0.596元,在股本扩大50%的情况下,每股收益增长74.8%;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3.17%,也算是顶呱呱的绩优股。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8123. 85万元,每股收益摊薄为0.222元,加权为0.258元。非经常性损益达10656.44万元,占净利润总额的56.74%。
那么,华晨集团如此巨大的非经常性损益是如何形成的呢?公司入主申华实业后,对原申华实业的存量资产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把那些无利润流、无现金流的存量资产置换出去。相应地,将一大批赢利能力强、现金流量好的优质资产置换进来。一年之内,华晨集团买卖资产的公告一次又一次见诸报端,通过置换,减少了亏损,增加了赢利,一进一出,利润总额增长巨大。如出售申华大酒店为公司减亏300万元,换进来的铁岭华晨则增利500万元。
然而,华晨集团1999年业绩大幅度提升,主要得益于关联交易,在玩弄股权中获取了巨额利润。大股东为公司业绩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做法独具匠心。
一是让股权关联交易的“桃子”熟透了,再交给上市公司卖个好价钱。1999年10月29日,华晨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上海五龙汽车零部件投资有限公司(五龙公司)和上海华安投资有限公司(华安公司)与上海华晨实业公司、百慕大华晨中国汽车零配件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五龙公司受让上海华晨实业公司所持有的华晨东兴 75%的股权,华安公司受让百慕大华晨中国汽车零配件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华晨东兴 25%的股权。转让双方经协商,以华晨东兴截止1999年9月30日的帐面净资产值2941.23万元(未经审计和评估)的1.2倍计价,确定总转让价格为 3500万元。出让方上海华晨及其关联企业间接持有华晨集团15.19%的股权,百慕大华晨是由GreatChinaHoldingLtd全额出资成立,其董事长仰融即为华晨集团的董事长,故上述交易为关联交易。
1999年12月1日,五龙公司、华安公司与KEY CHOICES GROUP LIMITED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五龙公司将持有的华晨东兴 75%股权、华安公司将持有的华晨东兴25%的股权全部转让给KEY CHOICES GROUP LIMITED。转让各方经协商,以华晨东兴截止1999年11月30日的帐面净资产值4240.7万元(未经审计和评估)的2.85倍计价,确定总转让价格为12100万元。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华晨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五龙公司和华安公司股权投资一进一出便获利8600万元。这宗股权的卖出因不属关联交易应无可非议,但其买入时机的选择却有可能暗藏玄机。凭一般常识,与外商之间进行的一宗金额达1亿多元的股权交易,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是无法完成的。好在仰融先生即是华晨集团的董事长,又是百慕大华晨的董事长,上海华晨也是关联企业,什么事情不好商量?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等股权交易的“桃子”熟透了,再让上市公司伸手摘下来,这样似乎也合情合理。
二是以象征性的价格,从大股东手里变相划拨优质资产。1999年6月初,原申华实业董事会发布公告称,公司以“1元钱”的象征性价格协议受让第一大股东所有的上海华晨生物技术研究所80%的权益。这应该说是公司的一大创造,将白送的权益用“1元钱”变成了一纸股权转让协议。大股东毕竟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级政府,可以凭一纸文件就将某宗资产由甲划拨给乙。但它又强于一级政府,能用“1元钱”堂而皇之地玩这种政府无法玩的股权交易游戏。研究所的权益到手这后,不尽财源滚滚而来。事隔不久,1999年6月底,上海华晨生物技术研究所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癌症治疗中心签订合作开发合同,通过提供6条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人类全长新基因,一次性收取美方360万美元。1999年11月,该研究所又与以色列一实验室签订联合研究开发合同书,规定以方为获得中方有关生物基因研究成果的对等研究权,一次性支付529 万美元。仅这两个项目,华晨集团按80%权益计算,“1元钱”获利711.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888.27万元。为什么一个获利水平如此之高的企业仅仅以“1元钱”的价格就能买到手呢?华晨集团董事会解释说:“为有利于公司经营发展及效益的提高,同意……,以人民币1元的价格受让上海华晨生物技术研究所80%的权益收益,并对大股东对公司的支持表示感谢”。监事会也保证:“交易双方都遵循了公平合理和对交易双方都有利的原则,无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况发生”。确实,从目前已披露的情况来看,对上市公司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但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也许是大股东眼光远大,放长线钓大鱼吧。投资者得小心提防着,这种“绩优股”里是安了“定时炸弹”的,上市公司是不可能不付出代价的,只是说不准事情会在哪一天发生。
           靠财政,打肿脸来充胖子
  厦门路桥(0905),是1999年6月29日才上市流通的次新股,厦门市重点扶持企业之一。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可谓漂漂亮亮,风风光光。1999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8304.48 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9.55%.,每股收益摊薄为0.62元,加权为0.656元。但非经常性损益达9446.87万元,占净利润总额的51.6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8857.6 1万元,每股收益为0.30元。
厦门路桥非经常性损益的主要来源是,其控股公司――厦门市路桥建设投资总公司根据《厦门市财政局关于补助一亿元,专项借款二亿元人民币用于厦门海沧大桥建设的函》,将已收到的用于海沧大桥建设的市财政补助款8450.24万元在厦门路桥成立后划转给了该公司,使公司1999年营业外收入大幅增加,仅这一笔补贴收入就占公司净利润总额的46.16%。现在,这1亿元财政补贴款只剩下1000多万元没到账了,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日子就维持不了多久了。
  此外,根据厦门市政府给予厦门路桥的税收优惠政策,1999年度的营业税先征后全额返还;所得税先按15%征收,后按7.5%返还,实际的所得税率仅有7.5%。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最近发出了《关于纠正地方自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的通知》,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各地区自行制定的税收先征后返的政策,自2000年1月1日起一律停止执行。这一《通知》的精神,对厦门路桥能否继续享受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必将带来直接影响。一旦不能再继续享受厦门市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如果主营业务又没有新的有效拓展的话,其绩优形象能否继续维持,投资者恐怕得谨慎观察了。
                200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