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本山,看中国时下文化的穷途末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05:33
博客网 博客中国 随笔

65

献花

从赵本山,看中国时下文化的穷途末路

作者:熊永立 2009-12-12 17:48:33 发表于:博客中国

据媒体报道,赵本山最近豪掷2亿购买一架私人豪华飞机,飞机里有酒吧、健身房、卧室,传真、卫星电话、电脑等办公设备一应俱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公务机机型。

看了这样的报道,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赵本山又获得了一次中国社会对其表示的“尊重”的机会。因为他曾经说:“过去在农村,第一想法就是想进城,农村活太累,还吃不饱穿不暖;后来进城了演二人转也挺受欢迎,就琢磨着想上电视出大名;后来全国都知道我了,我就想挣钱,把钱挣足了;现在钱挣够了,我突然觉得什么都不重要,人这一生受人尊重才是最重要的。”

赵本山发迹于小品,本是电影学院表演系的作业课,入了大雅之堂的小品,不曾想成为赵本山安身立命的命根子,并在他的“忽悠”下得到了空前的“发扬光大”。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论如何,赵本山现在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已成为时下中国文化的“标杆性”人物。在中国人看来,这就是一种实力,一种本事,有啥不服的?

不过,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赵本山只能在中国呼风唤雨,而到了国外,就狗屁不是了呢?他自认为凭他的“忽悠”,能“忽悠”到中国人的尊重,到国外也照样能“忽悠”到外国人的尊重。谁知国外观众根本不买他的帐。2007年初,赵本山赴美巡演,演出后,美国观众对其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抨击。

一位美国作家说:“赵本山其人相貌委琐,节目内容庸俗,言辞粗鄙,而赵本山本人则成为春节晚会的台柱,十几年如一日。真是不可思议”!
一位美国律师说:“在赵本山的演出之后,我接了很多电话,很多人抗议他的演出内容,我个人也有同感。我可以用四个字来囊括他们的演出:无聊、下流。赵本山的演出团队,演员上台一讽刺残疾人,二讽刺肥胖者,三讽刺精神病患,他的演员模仿瘸子等残疾人,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连赵本山本人出场时都说了一句话大概全中国的精神病人都在我赵本山刘老根队伍里”。

一位美国校长说:“赵本山的演出非常低俗,我是辽宁人,按理说应该捧几句,但赵本山的尾巴翘的太高了,捧不得了。说句实话,赵本山的演出水平不高,档次属下里巴人一等,语言低俗,在纽约演出时,赵本山本人说哥俩娶一个媳妇,又解释不是哥俩用一个媳妇,什么话!低俗的很!我感到他给辽宁人丢份儿”。………..
这就是美国观众对赵本山的评价,也说出了大多数中国人想说而不愿意说的心里话,虽然难听,却切中要害。据说,美国观众当时还委托律师以“精神伤害”等罪名,将赵本山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的金额在100万美元以上。赵本山只好夹着尾巴,溜之大吉,此后,再也不敢出国卖弄了。

赵本山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学一个瘸子走路就能逗得数亿观众笑得前仰后合,而到了国外就不好使了呢?

一个社会的强大、进步、文明并不是看这个社会对强者的态度,而要看社会对待弱者的态度,对强者献媚的社会是落后的社会,尊重弱者却是更加文明的社会。

美国人推崇现代理念并体现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尊重弱者就是大多数普通美国人一贯秉持的生活态度。如果你问他们如何看待赵本山拿残疾人找乐的段子,他们立即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那是必须立即道歉和改正的严重错误,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追诉。

这恐怕是中国的赵本山永远也不能明白和领悟的。

真正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不同肤色的民族都会发出由衷的欣赏和赞美。可见,赵本山表演的小品,根本不是什么艺术,而是对艺术的亵渎和践踏。他的小品无外乎就是丑话中国农民的表演,进行恶俗的搞笑和忽悠而已,充其量也就是个民间杂耍,让茶余饭后的老百姓逗了乐,仅此而已。

一个根本不懂艺术,被地球人耻笑的人却红透中国大江南北,创造了天文数字的票房价值,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标签,也难怪王蒙说,中国文艺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这真是莫大的讽刺和悲哀!

本来这是一个令人期待的时代,从30多年的思想压制中挣脱出来的人们正打算拥抱美好的明天,但突然在某一个晚上,这个欢呼的时代便提前结束了。在接下来这个“稳定压倒一切”的“新时代”里,往昔朗朗的欢笑声被长久的死一般的沉寂替代,人性的张扬,思想的解放,嘎然而止。

20年前,我们唱“再过20年,咱们来相会”。20年过去了,我们相会了,但这个时代还有理想、激情、友谊和爱情吗?不仅当初的理想、激情、友谊和爱情荡然无存,而且,也看不到未来的路在哪里。

一个没有理想和激情的时代,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一个腐败无孔不入的时代,各种搞笑在中国开始流传,真实地传达了饱受思想压抑的中国人那种普遍的调侃心情和玩世不恭的精神状态。在思想管制仍在继续但事实上已经成为笑料的现实中国中,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有一种忍俊不禁的滑稽感,似乎需要一种原始的本能来满足一下寂寞的心灵。

此时此刻,一个极尽自我丑化之能事的赵本山出现了,他歪戴着帽子,衣着邋遢,举止猥琐,面目俗气,行为怪异,光明正大地闯进了我们的这个颓废的时代。

侯宝林、马三立等起自旧中国的街头地摊,却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摆脱低级趣味,寓教于乐,赢得健康的笑声,使相声得以登大雅之堂;侯宝林甚至荣膺北大中文系名誉教授,开“曲艺概论”课程。今日中国,大众的艺术趣味、精神境界日趋低下,排斥真正的艺术,追捧低劣作品乃至糟粕赵本山顺势开历史倒车,将旧中国街头地摊的噱头找回来,奉为至宝,以嘲笑生理缺陷、插科打诨为能事。这样一个活宝,却成为中国的宠儿!呜呼!

在赵本山的“以粗俗为通俗,以恶心为幽默,以忽悠为手段”的艺术熏陶下,人们是非颠倒,黑白不分,不知道什么是耻辱,不知道什么是尊严,在出卖自己尊严的同时,更会无耻地践踏别人的尊严。

老子曾经说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人们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与‘恶’作了比较的缘故;人们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与‘不善’作了比较的缘故。可如今中国在赵本山的恶俗之风带领下,已经到了“天下皆以丑之为美,不知丑为何物”的地步了

赵本山现象正说明了我们这个时代正走向文化上的穷途末路--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兴奋点集中在一个中国农民式的自嘲上,不仅说明意识形态的彻底瓦解,也说明了这个民族的精神生活已经贫困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