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青少年内心深处的使命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08:44:41
唤醒青少年内心深处的使命感 多丽丝·奈斯比特正在作演讲。

  与以往那些解读中国或青少年励志的书籍不同,《梅琳:我的中国》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展现了当前中国的发展状况,揭示了中国青少年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并唤醒了每个青少年内心深处对自身社会使命的认识。

  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是《教育规划纲要》强调的“扩大教育开放”的重要内容。著名未来学家、中国时政经济观察家多丽丝·奈斯比特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在《梅琳:我的中国》中展示了中国青少年与美国同龄人的文化与价值观差异,并进一步提出问题:青少年应以怎样的方式解读世界?

  ■本报记者 张贵勇

  15岁的中国少女梅琳寒假回家,遇见了跟自己一样黄皮肤但来自大洋彼岸美国的表姐温迪。从这一天开始,梅琳在无数次的对比中,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这个国家,许多身边熟悉事物的另一面也在她眼前层层展开……

  2010年10月,著名未来学家、中国时政经济观察家多丽丝·奈斯比特,与西川、北京等地的中学生分享了她的《梅琳:我的中国》。在书中,她带领青少年开始了一段国家历史的发现之旅。

  让人感到不解的是,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很中国”的书,而且把视角对准了中国的“90后”一代?又是什么使作者对诸如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民主问题、农民工生存状况、户籍制度、房产改革等问题,阐释得清晰而准确,拿捏得恰到好处。带着诸多疑问,记者日前采访了多丽丝·奈斯比特。

  中国“90后”一代有着鲜明的时代特性,但在价值观上需要成人的积极引领

  “我觉得自己陷入了困境。我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诸如共产主义之类的事情。我光忙着考试、写作业、上补习班了。有时候上课,我们都觉得老师总以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而政治家根本不了解我们的想法,就像我的长辈一样。但我一直没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我们还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中国女孩梅琳

  谈及为何想写作这样一本书,多丽丝·奈斯比特告诉记者,在写《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一书时,她作了大量的采访和调研。在与年轻人的交流过程中,她发现,中国的青少年对本国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并不多,相反,崇拜美国的倾向比较明显。另外,国外许多人对中国当前的发展也不是非常了解,于是想用浅显易懂的形式向世界介绍中国。另外,许多人认为,中国的“90后”追求时尚、爱穿名牌、不负责任等,这种评价对于“90后”来说是很不公平的,社会和教育应该重新认识“90后”一代。

  “中国的‘90后’跟他们的父辈、祖辈等上几代人成长环境不一样。他们体会不到上辈人创业的艰辛,但渴望更大的发展空间。”多丽丝说,我们应多理解这个时代的孩子,多给他们一些包容,在他们从小就接触肯德基、互联网等的同时,多给他们一些启迪教育,让他们了解到优越物质生活的来之不易。中国的青少年都很聪明,善于思考,如书中涛所提出的问题,就是一些中学生问过她的。这些青少年富有创造性,但他们也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缺少自己的主见,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应得的,对于这个世界存在困惑,没有学会正确看待世界的方法,非常需要价值观上的引领。

  正如书中的温迪回国探亲时,不仅带回了种种新鲜事物,也带来了迥异的思维方式,这一度让梅琳很困惑、很苦恼。多丽丝表示,中国的年轻人对西方并不了解,很多人觉得在电视上、网络上看到了西方,其实不然。来自网络、电视的信息往往只是一个方面,而且很多是流于表面的。而西方的年轻人对中国的了解可能更多的是误解。中美两国的青少年应对所在的国家了解更多,并不是一个国家什么都好或者都不好。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由贫困的国家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只是一些人没看到而已。美国实际上也只是随着时间发展各方面才逐步改善,就像在若干年前,黑人还没有投票权。

  谈论两个不同的国家,需要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在《梅琳:我的中国》中,多丽丝通过梅琳的爸爸之口,讲出了她认为正确的看待世界的方法:“两样东西不一样,不一定就得是一个好一个坏。想象不同的水果吧,它们从长相到味道都截然不同。比如一个苹果一个橘子,能说一个好另一个坏吗?……国家,不是成熟起来的,而是发展起来的。中国和美国有着完全不同的根,完全不同的历史。要理解一个国家,就必须了解它的历史。”而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在多丽丝看来是中美青少年都需要必修的功课。

  中国的教育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美国有很多人有新想法,而中国需要很多有新想法的人。……我们对死记硬背和考试太在意了。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的创造性思维。”——梅琳爸爸

  曾经有一位中国朋友的孩子,经常跟多丽丝写信交流。久而久之,多丽丝发现,每次孩子发邮件都是在深夜。十几岁的孩子,为什么这个时候还不能睡觉?他一直在忙些什么呢?他的童年为什么过得这么辛苦?后来,她得知,原来孩子每天要被父母送去参加各种辅导班,还有许多作业要做。只有忙到深夜,等一切任务都完成,才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书中的梅琳也有着相同的感触。但通过与美国的表姐对比,原本习以为常的她感到一种无助。因为温迪除了正常的学习时间外,大部分时间都是自我安排,甚至可以玩一些看似无聊的游戏。对此,多丽丝说,中国的教育太多考试,太多死记硬背。整体教育缺乏创造力,教出来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很难独当一面。“我在很多国际大公司里发现,中国青年进入公司后往往会很顺从,但不能做决断,每到需要他们决断的时候,他们总是瞻前顾后,害怕犯错误,缺少一种勇于实践、敢打敢拼的魄力。我想这不完全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而是教育的问题。”多丽丝说。

  虽然没有长期深入中国的学校,但多丽丝告诉记者,她在中国的中小学听过很多课,也听说过太多这样的场景:老师上面讲一二三,学生下面说一二三。小孩子注重的是纪律,而不是创新能力。她朋友的孩子上幼儿园时,竟然也被要求端正坐姿。在中国的学校,老师习惯于把学生都用一种方法培养,一旦发现某个学生与众不同,首先想到的不是这个学生有特别的才华,而是觉得这个学生可能出了问题。这和西方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

  “让这些老师完全转变观念需要一段时间,因为他们当初就是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很难以放眼未来的视角教育孩子,给孩子更多提问、质疑的自由。”多丽丝说,改变教育中的一些问题需要时间,不仅是学校教育,中国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但是,做到像梅琳的爸爸一样与孩子平等交流,虽然是少数,但至少证明事情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关键是解放思想。学校和家庭应该多给孩子提问的机会,激发其想象的空间,就像诗人叶芝所说的“教育不是往桶里倒东西,而是点燃一把火”。

  青少年注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但因为各自条件不同,对社会责任不能一概而论

  “实际上,在温迪来之前,我不太操心任何事,但是现在我想得很多。……一滴水不能改变任何事,但是在一起它们的威力是无穷的。我将塑造中国的未来,但首先我必须做很多事情。如果我能取得一些真正特别伟大的成就,我也就从某种意义上塑造了我的中国。”——梅琳

  如今,多丽丝是天津财经大学奈斯比特大趋势研究所的负责人。她来中国已有200多次,去了很多地方。最突出的感觉就是,中国的青少年不太愿意承担责任,就像梅琳一样,很少思考自己将来为社会做什么,更多的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多丽丝希望中国的青少年要有电影《功夫熊猫》里阿宝的精神,相信自己,敢想敢做,不要害羞,大胆去做,也许能取得成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抱着“这是我的世界,我要当世界的主人”的心态去打拼,才会有所成就,才有可能改变中国的未来。

  在书的结尾,温迪和梅琳对世界和社会责任的看法,都因为持续的思考发生了改变。在多丽丝看来,这种改变是必然的。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注定要担起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责任。但对于社会责任,多丽丝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例如,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孩子有条件去提倡和保护环境,而西部地区的孩子虽然也有义务保护环境,但为了生存,他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饱饭的问题。也就是说,不能以同样的使命来要求所有的青少年,经济条件不同,社会责任也有所差别。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要多和别人交流,多和国外同龄人交流。多丽丝表示,就青年本身来说,中美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造成互不理解的原因,主要是沟通渠道的不畅通。中国的年轻人在人际关系方面有一种天然的界限,比如说师生之间、长辈晚辈之间、上下级之间。而西方的年轻人则很少在乎这些东西。这是文化所造成的,但这并不是东西方青年之间沟通的壁垒。而打破壁垒,多一些沟通,青少年能更清楚地读懂自己的国家,读懂所处的时代。而且,这种清醒的认识加上独立的思考,必将激励起他们的爱国之情,唤醒每个青少年内心深处的使命感,唤起他们对时代与国家的深刻认同,其实社会的中流砥柱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梅琳:我的中国》,[奥地利]多丽丝·奈斯比特著,潘岳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链接:

  多丽丝·奈斯比特,著名未来学家、中国时政经济观察家,著有畅销作品《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对话:中国模式》,目前为天津财经大学奈斯比特中国研究院负责人、南开大学及云南大学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