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黄奇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12:44
12月1日,全球第二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商宏碁与重庆市政府签约:在渝建立其全球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在协议文本上郑重签下名字后,重庆市长黄奇帆紧握宏碁首席执行官兰奇的双手。这次签约让重庆打造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变成现实。黄奇帆显得特别兴奋,还专门打了条红领带。

  2009年11月30日,中央任命黄奇帆为重庆市委副书记,并提名为重庆市长候选人。上任一年来,黄奇帆在重庆经济领域“新政”频出:除了打造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创新加工贸易模式,还推行了公租房计划、户籍制度改革,筹建西部金融中心等。自13年前成为直辖市以来,重庆的发展从未像现在这般异军突起。58岁的黄奇帆也因此格外受人瞩目,被称为“中国最受关注的市长”。

  “市政府的投资银行行长”

  黄奇帆早年在上海当工人,后就读上海机械学院仪器仪表系,“文革”结束后从工程师当到厂长,上世纪80年代前期进入上海市经委。90年代前期他一直搞浦东开发,后来升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兼市政府副秘书长,还担任过市经委主任。

  2001年10月,黄奇帆调任重庆副市长,分管国资、工业、教育、财税、金融等领域。他是重庆当地少有的既懂经济又熟稔行政操作的官员,重庆今天的经济发展格局,很大程度上都出自黄奇帆之手。

  2002年,黄奇帆牵头整合各类分散的政府资源,组建八大投资集团,由重庆市政府拥有、授权经营。目前“八大投”已成为重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平台。世行用两年半时间对“重庆八大投现象”作专题研究,称“重庆的经验可作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有益借鉴”。

  同时,黄奇帆力推重庆老工业基地的复兴、重整和“金融兴市”的改革。他对重庆金融企业和国企实施了一系列的债务重组,目前重庆国资规模已从2003年全国第十九位跃至第四位。

  他还将其熟谙的资本运作方式用于教育发展。2006年,重庆清偿了近20亿元的“普九”债务,创造了一个全国义务教育的样本;并因完善教育投融资体制、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受到中央肯定,被誉为“重庆教育现象”。

  正因擅长资本运作,黄奇帆多次被传将调任证监会主席。8年副市长期间,他在重庆财政金融领域运筹帷幄,展示了非凡财技,他调侃自己像重庆市政府的投资银行行长。市长新政

  人们不得不感佩黄奇帆敏锐的经济眼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工业萧条,黄奇帆却大胆策划,将重庆经济新增长点押在当地的空白产业笔记本电脑上。

  随着惠普、宏碁两大笔记本巨头的落户,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世界最重要的笔记本代工、零部件厂商接踵而至。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正在重庆变成现实,产值将达上万亿元。这归功于黄奇帆亲自策划的“垂直整合一体化”商业模式,它将原料和销售“两头在外”变为“(销售)一头在外,(原料)一头在内”,“不仅仅改变了内陆,甚至改变了世界30年的加工贸易模式”。

  与发展笔记本加工贸易互为表里的,则是黄奇帆今年7月启动的另一项新政——户籍制度改革,意在吸引新生代劳动人口,增加城市人口红利。改革起步力度非常大,未来10年转户农民将达1000万,因此被称为全国最大规模的户改,引起了巨大反响。

  黄奇帆上任后的另一个大手笔,是开内地城市大规模建设“公租房”之先河。重庆公租房坚持“低门槛”,在全国率先取消户籍限制,只要在重庆有工作,符合单身月收入2000元以下、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标准,就可申请。

  按黄的设想,未来重庆主城约1000万人口,其中200余万人的住房保障将由公租房解决,100多万人的住房由廉租房、安置房、经济适用房解决,由商品房市场解决的只占60%左右。

  与户改相对应的,黄奇帆还推动了涉及“土地证券化”试验的“地票”制度。此外,他还提出打造内陆结算中心。

  上任一年来,黄奇帆在重庆“新政”连连,但他坦言肩上担子很重:“重庆是整个中国的缩影,它的发展不能只建大城市,还要发展大农村,建设新农村。作为城乡统筹改革试点的直辖市,我们的任务是破解大城市带大农村这道难题。”

  长着“电子脑壳”的市长

  黄奇帆精力充沛,满腹经纶,对经济数据有超强记忆力。他往往在会议上讲话数小时却从来不用稿子,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引用的数据很多而少有错误。

  有人问黄奇帆:“你每天脑子里好像除了这些数字就是规律、条框,生活有意思吗?”他回答:“当然很有意思。因为我的生活就是一个模式,得不断地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出办法去解决它,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就会很愉快。”

  这位长着“电子脑壳”的市长,同时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官员。在中国,官员执政作风多样:只说不做,或说的比做的好听;只做不说,绝对的低调派;先做后说,显得异常稳重;边做边说,高调而不加掩饰。黄奇帆显然属于后者。

  在重庆,他是出了名的心直口快,人称“黄大嘴”。对于官场不良作风以及办事不力的部属,他更是敢于直言,甚至“怒斥”。2008年重庆“两会”期间,一次提案现场办理会上,某局官员发言尽说些对解决问题无实质帮助的套话、官话。黄奇帆当场断喝:“这种场合就不要说官话了!”

  2009年9月30日,一房产商在重庆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汇报:房屋车位采取统一配比、一刀切的方式,造成全市袖珍小户型、低档型楼盘大量车位闲置,价值几百亿元。闻此,黄奇帆拍案而起,指责规划建设官员:“这简直是不动脑筋!回去好好解决此事!” (摘自2010年12月13日《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