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沉醉于女乐歌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06:28:57

7沉醉于女乐歌舞

【原文】奚谓耽于女乐?昔者戎王1使由余聘2于秦,穆公3问之曰:“寡人尝闻道而未得目见之也,愿闻古之明主得国失国何常以。”由余对曰:“臣尝得闻之矣,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穆公曰:“寡人不辱而问道于子,子以俭对寡人,何也?”由余对曰:“臣闻昔者尧4有天下,饭于土簋5,饮于土鉶6。其地南至交趾7,北至幽都8,东西至日月所出入者,莫不宾9服。尧禅天下,虞舜10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11之,削锯脩之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诸侯以为益侈,国之不服者十三。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12,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缦13帛为茵14,蒋15席颇缘16,觞17酌有采,而樽1819有饰。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三十三。夏后氏没,殷人受之,作为大路20,而建九旒21,食器雕琢,觞酌刻镂,四壁垩2223,茵席雕文。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五十三。君子皆知文章矣,而欲服者弥少。臣故曰:俭其道也。”由余出,公乃召内史廖而告之曰:“寡人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圣人也,寡人患之,吾将奈何?”内史廖曰:“臣闻戎王之居,僻陋而道远,未闻中国之声。君其遗24之女乐,以乱其政,而后为由余请期,以疏其谏。彼君臣有间而后可图也。”君曰:“诺。”乃使史廖以女乐二八遗戎王,因为由余请期。戎王许诺,见其女乐而说之,设酒张饮,日以听乐,终岁不迁,牛马半死。由余归,因谏戎王,戎王弗听,由余遂去之秦。秦穆公迎而拜之上卿,问其兵势与其地形。既以得之,举兵而伐之,兼国十二,开地千里。故曰:耽于女乐,不顾国政,亡国之祸也。

【译文】什么叫做沉醉于歌女之乐?从前戎族大王派使者由余访问秦国,秦穆公问他说:“我曾经听说过治病之道但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我想听你讲一下古时候明智的君主为什么能得到拥护又失去拥护。”由余回答说:“我曾经听说过,常常是因为节俭而得拥护,因为奢侈而失去拥护。”秦穆公说:“我不顾耻辱向你请教,你以节俭来回答我,为什么呢?”由余回答说:“我所说从前尧有天下,吃饭时用土碗,喝水用土罐。他的领土南面到交趾,北面到幽都,东西方到日月出入的地方,没有人不归服。尧禅让天下,虞舜接受,就制作食器,砍伐山上的木材来裁断,削掉用锯修过的痕迹,刷漆和墨,送到宫室中作为饮食的器皿。诸侯们都以为是奢侈,不服从的国家有十三个。舜禅让天下传给了禹,禹把这些食器作为祭祀用的器皿,用墨染黑外面,里面用红色的朱砂描画,以素色的织布为车垫子,用菰草来装饰边缘,觞杯上画彩纹,樽杯俎盘也有装饰。这就更加奢侈了,不服从的国家有三十三个。夏王朝灭亡后,殷商人接受了天下,便制做了高级大车,树起了有九条飘带的大旗,食用器皿都雕刻,觞杯酒盏也镂刻,墙壁地板也用白垩土刷白,车垫子也很有文彩。这就更加奢侈了,不服从的国家达到五十三个。君子都知道要文彩彰显,而想服从的国家就更少了。因此我才说,节俭是治国之道。”由余出去后,秦穆公召内史官王廖告诉他说:“我听说:‘邻国有圣人,是敌国的忧虑。’如今这个由余,是个圣人,我很担心他,我应该怎么办呢?”内史官王廖说:“我听说戎王的住处,偏僻简陋而且还很遥远,从未听过我们中国的声乐。大王您还是赠送给他女色音乐,以搅乱他的国政,然后替由余请求延长回国时间,用来减少他的劝谏。他们君臣之间有了隔阂后就可以想办法了。”秦穆公说:“很好!”就派遣内史官王廖以女子乐队十六个赠送给戎王,接着又替由余请求延长期限。戎王答应了,见到女子乐队而很喜悦,便置办酒宴痛饮,每天都沉醉于音乐歌舞之中,整年都不改其乐,他养的牛马都死了一半。由余回去后,便劝谏戎王,戎王不听,由余就离开戎王而投奔了秦国。秦穆公亲自到郊外迎接并拜为上卿,向他询问戎王的兵力及其地理形势。从由余那里了解到情况后,便起兵攻打戎王,吞并了十二个国家,开拓土地上千里。所以说,沉醉于女色音乐,不顾国家政事,就是亡国的祸患。

【说明】本节是对第六种过错的举例说明,沉醉于女色、音乐、歌舞,这样的例子历史上也很多,其实这也是玩物丧志的一种,作为普通人,沉醉于此,影响的仅是一个家庭,无非就是夫妻离婚而已。但作为领导人沉醉于此,那影响就大了。

——————————————————

【注释】1.戎王:古代戎族首领。戎:(rong荣)《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诗·大雅·烝民》:“缵戎祖考,王躬是保。”《诗·大雅·韩奕》:“王亲命之,缵戎祖考。”《孟子·滕文公上》:“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这里实指为西北的戎族。

2.聘:《诗·小雅·采薇》:“靡使归聘。”《周礼·大行人》:“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周礼·占梦》:“季冬聘王梦。”《管子·小匡》:“以极聘頫于诸侯,以安四邻。”《尔雅》:“聘,问也。”《礼记·曲礼》:“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说文》:“聘,访也。”这里用为访问、探问之意。

3.穆公:春秋时期秦国君主,名任好。公元前659——621年在位。

4.尧:这里用指为中国古代的皇帝陶唐氏之号。生于伊,嗣后耆,故称伊耆氏;初封陶,后徙唐;又称“伊唐氏”。《论语·雍也》:“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5.簋:(gui滚)《易·坎·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诗·秦风·权舆》:“每食四簋。”《诗·小雅·大东》:“有饛簋飧,有捄棘匕。”《诗·小雅·伐木》:“於粲洒扫,陈馈八簋。”《周礼·掌客》:“鼎簋十有二。”《说文》:“簋,黍稷方器也。”本义是指为古代青铜器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这里用为“容器”之意。

6.鉶:(xíng刑)古代盛羹的鼎,两耳三足有盖,常用于祭祀。《仪礼·公食大夫礼》:“宰夫设铏四于豆西东上。”

7.交趾:越南古名。

8.幽都:古地名。《周礼·职方式》:“东北曰幽州。”《尔雅》:“燕曰幽州。”《孟子·万章上》:“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於羽山。”《释名·释州国》:“幽州在北,幽昧之地也。”

9.宾:《书·旅獒》:“明王慎德,四夷咸宾。”《管子·小匡》:“中诸侯国,莫不宾服。”《老子·三十二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庄子·说剑》:“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荀子·正论》:“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史记·五帝本记》:“诸侯咸来宾从。”这里用为服从、归服之意。

10.虞舜:中国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相传因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饯兜和三苗等四人。尧去世后继位,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

11.财:《管子·心术下》:“凡物载名而来,圣人因而财之。”《易·泰·象》:“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孟子·公孙丑下》:“无财,不可以为悦。”《荀子·非十二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财,假借为裁。”这里用为“裁”之意。

12.禹: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是远古夏部落领袖。他曾经治过洪水。姒姓,名文命,鲧之子。《诗·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论语·宪问》:“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13.缦:(màn慢)《管子·小匡》:“诸侯以缦帛鹿皮四介以为币,齐以文锦虎豹皮报。”《国语·晋语》:“乘缦不举。”《春秋·繁露》:“庶人衣缦。”《说文》:“缦,绘无文也。”这里用为无花纹的丝织品之意。

14.茵:(yīn因)《诗·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礼记·少仪》:“茵席。”《汉书·五行志》:“御者在茵上。”《汉书·周阳由传》:“同车未尝敢均茵冯。”《说文》:“茵,车重席也。”这里用为车坐垫之意。文茵:有花纹,绣过的车垫子。

15.蒋:(Jiǎng奖)植物名。古称“菰”。禾本科,菰属。一种多年水生高秆的禾草类植物,茎中因寄生菌的作用而形成笋状结构,称茭白笋,可供食用。即“茭白”。《说文》:“菰,苽蒋也。”《广雅·释草》:“菰,蒋;其米谓之彫胡。”

16.缘:《礼记·玉藻》:“缘广寸半。”《说文》:“缘,衣纯也。”《汉书·贾谊传》:“天子之后以缘其领,庶人嬖妾缘其履。”这里用为装饰衣物之边之意。

17.觞:古代盛酒器具。《礼记·投壶》:“请行觞。”《说文》:“觞,爵实曰觞,虚曰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18.樽: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孙命北面重席,新樽洁之。”《韩非子·十过》:“缦帛为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饰。”《玉篇·木部》:“樽,酒器也。”唐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酒盈樽。”

19.俎:(zu阻)为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诗·小雅·楚茨》:“为俎孔硕。”《山海经·海外西经》:“祭操俎。”《左传·隐公五年》:“鸟兽之肉,不登于俎。”《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荀子·礼论》:“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

20.路:通“辂”。《诗·小雅·采芑》:“四骐翼翼,路车有奭。”《诗·大雅·崧高》:“王遣申伯,路车乘马。”《管子·小匡》:“登受赏服、大路、龙旗九游,渠门赤旗。”《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荀子·正论》:“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这里用为大车之意。

21.旒:(liu流)《诗·商颂·长发》:“受大球小球,为下国缀旒。”《礼记》:“旗十有二旒。”《史记·乐书》:“龙丸旒,天子之旌也。”这里用指旗子下边悬垂的饰物之意。

22.垩:(è惡)白色土,可用来粉饰墙壁。《谷梁传·庄公二十三年》:“天子诸侯黝垩。”《说文》:“垩,白涂也。”《山海经·西山经》:“大次之山,其阳多垩。”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土则丹青赭垩。”

23.墀:(chí池)《说文》:“墀,涂地也。”《汉典职仪》:“以丹漆地,故称丹墀。”《汉书》:“故愿一登文石之陛,涉赤墀之涂。”这里用为古代殿堂上经过涂饰的地面之意。

24.遗:《书·盘庚中》:“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书·大诰》:“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韩非子·说林下》:“而道难不通,乃铸大钟遗仇由之君。”《史记·魏公子列传》:“欲厚遗之。”《汉书·李广苏建传》:“置币遗单于。”这里用为给予、馈赠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