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診間跟陌生人「分享」隱私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19:58:55

 

文.張曉卉

 

 

「以病人為中心」現在已被各醫院奉為圭臬,但實際情況如何?佔半數人口的婦女的就醫經驗應該是重點。特別是婦產科,更需要為女性患者設身處地著想,提供一個具隱私的空間,友善的醫療服務。

 

為此,《康健雜誌》對全省1,080位有婦產科看診或做子宮頸抹片經驗的婦女做電話調查。從婦女對於看婦產科的心態、看診環境、對醫師的滿意度等面向,希望了解婦女的就醫處境。結果發現:

 

一、 有半數的婦女看婦產科時傾向找女醫師看診,未婚女性想找女醫師的比例更超過七成。

二、超過二成的婦女被迫在診間和其他病人分享自己的病情隱私。她們其中超過九成願意在診間外面等,即使因而看診的時間延長。

三、四成婦女做內診的地方是用布簾隔間,看得到別人的腳走來走去。

四、近六成的婦女暴露著下半身,等待醫師來做內診,包括等了一會兒或等很久。

五、近九成婦女滿意最近一次看婦產科或做抹片經驗。

 

看婦產科,74%未婚女性傾向找女醫生

網路上常有人急問:「哪裡有不錯的婦產科女醫師?」還有熱心網友特別整理台灣各地有女醫師的婦產科醫院診所名單。女性真的比較喜歡找女婦產科醫師嗎?

 

 《康健》問受訪者:「看婦產科或做抹片檢查時,如果可以的話,妳會不會傾向選擇女醫師?」52%的婦女表示「會」,且未婚(74%)、年輕(79%)的女性想找女醫師的比例更高。

 

 其次,對於檢查必須暴露身體的態度,29%的受訪女性會因為怕上內診檯而拖延做子宮頸抹片,未婚比例(40%)比已婚(29%)多;還有超過二成(23%)的婦女怕裸露胸部而拖延乳癌篩檢。

 

高雄市婦女新知理事、家醫科醫師李佳燕分析,年紀輕、沒有結婚的女性喜歡找女醫師看病、在意暴露身體而拖延篩檢的比例高,隱然呈顯台灣婦女仍存有「貞節牌坊」觀念。李佳燕認為,如果女性能對自己的身體更坦然一些,醫師素質和醫病間互動品質應該是超越性別的。

 

女性較不喜歡男醫師,部份原因在於某些男醫師常在不經意間不尊重女性。例如一位40歲婦女因為陰部不適去看婦產科,醫生檢查後說無大礙,她不放心又問一次:「沒有長東西嗎?」這位醫生竟回說:「放心啦,妳先生也沒有我看得這麼仔細了!」聽起來不啻羞辱。

 

超過二成的婦女被迫要和別的病人分享自己的隱私

婦產科主要照顧女性的生殖器官,是最應該注重、保護病人隱私的科別。但《康健》調查發現,竟有21%的婦女在接受醫生問診時,旁邊還有其他病人。

 

一位醫學中心婦產科醫師表示,一個診3小時需診治四、五十個病人,若要準時結束,平均每個病人分配約4分鐘,這中間包括問病情、內診、開處方,為節省時間只好「三代同堂」:前一個病人去內診檯準備時,下一個先問診,再下一個病人提前進來坐在門邊等,是一個以「提高看診效率」的設計。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任蔡鴻德認為可採限制掛號、加開診次或特別門診等做法疏散病人數量,而不是用同時擠好幾個病人進診間趕進度的做法。

 

 諷刺的是,台灣婦女有夠忍耐。當我們詢問那些看診時還有其他病人在場的受訪者的感覺,高達六成(60.6%)回答「沒什麼特別感覺」,僅29%有點不舒服、7%感覺很不舒服。

 

 但是,當《康健》進一步問道:「如果為了尊重個人隱私,必須一次一個病患進入診間,你願不願意在外面等?」超過九成(93%)的婦女願意延長候診時間。願意等多久呢?61%願意多等1530分鐘,7%願意多等1小時以內,甚至有23%回答「多久都沒問題」,顯示婦女們甘心用時間換取多一點隱私。

 

 其實,婦女根本不必委曲求全,根本就有理由大聲捍衛自己的隱私。

 

 女人去看婦產科最有壓力的,毋寧是內診了。但37%的婦女表示,醫師在做內診前,並沒有事先說明。其次,當被問到:「妳看內診時是在獨立房間還是用布簾隔間?」超過四成(42%)的婦女回答是以布簾而非獨立隔間;調查也發現,在暴露下半身、等待內診的情境下,僅有37%的婦女表示醫師是馬上出現進行檢查,近六成是等了一會兒或等了很久醫師才進來。

 

雖心有要求,卻說滿意

儘管二成的婦女看診時,旁邊還有別的病人一起聽她的隱私,超過九成的婦女寧願多等,讓病患一次一個進入診間,以時間換取隱私,但婦女的滿意度卻很高。

 

整體來說,近九成婦女滿意最近一次到婦產科看診或做抹片經驗。91%的婦女覺得最近一次看婦產科時,醫師的態度親切;82%覺得醫生有耐心聽她講話;74%有詳細解說病情。

 

台北護理學院助產所教授郭素珍認為,這反映出大多數台灣女性對醫療體系醫師權威的敬畏,不覺得自己的就醫隱私要被尊重、默默忍受現有的看病環境和服務。

 

其次,尊重女性的友善就醫環境不見得非要在硬體上砸大錢,而是用心與否。

 

《康健》建議,如果能在檢查室貼張海報,圖解步驟、告訴受檢婦女怎樣配合比較不痛,還有乳房被夾照相僅需忍耐幾秒就可照出清楚影像,一張簡單說明就可給婦女窩心感受。

 

 

期待更多婦產科就醫環境確實「以婦女為中心」

願意在空間、服務上多為婦女著想的醫療院所也愈來愈多。

 

例如,在《康健》2006年全台醫學中心門診服務調查「最優」的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診察室,每次只進去一個病人,內診是獨立空間,病人上了內診檯肚子上有小隔簾,私密部位有被單遮蔽等待醫師檢查,「做內診幾乎都是我在等病人,」蔡鴻德解釋,「病人沒有你沒關係,因為如果她不滿意,下次就不會來了。」

 

 醫療人員的優質服務,甚至可帶給病人美好經驗,略過不完善的設備。「適合婦女的醫療環境一定適合每一個人,」是女人、也是醫生的李佳燕強調友善婦女就醫環境的重要性。

 

婦產科大崩壞 ,誰來照顧台灣女人?

女性就醫不僅有以上問題,更面對台灣婦產科崩壞的處境。數據證明,婦產科醫師的人力崩盤壞:台灣十年來增加一萬多名醫師,婦產科只增加33人;醫學中心裡8個主治醫師共用1個住院醫師。婦產科醫師平均年齡52歲,為業界最高,其中八成五年紀超過45歲。

 

婦產科從熱門科淪落等嘸人的窘境,從北到南,婦產科醫師們談起這幾年的執業生態與心境變化,幾乎都是先搖頭、嘆口氣,然後大吐苦水。總地來說,「三高三低」:高壓力、高成本、高醫療糾紛,以及低生育率、低子宮頸癌發生率、低健保給付,是造成婦產科江河日下的六大主因。

 

【十大女性聰明就醫守則】

《康健》建議聰明的病人應該先做功課,提出十大聰明就醫原則,讓你不再害怕上婦產科,也掌握更理想的醫療服務:

 

一、就診時放鬆心情,向醫師說出就醫的主要症狀或目的,幫助醫師下正確的判斷:記錄症狀,列出問題。此外,就醫時常被問到的問題包括:否有性行為經驗、月經史、懷孕史、其他疾病,以及藥物過敏等等。

 

二、衣著愈簡便愈好:到婦產科就醫,常需做內診,最好穿長裙,不要穿長褲或褲襪,省得穿脫麻煩。

 

三、避免月經期做抹片:前一天晚上不宜有性行為,也不要做陰道灌洗。

 

四、進行X光檢查時,女性要告知是否有懷孕的可能。

 

五、了解內診程序。

 

六、多提問:對於病情有任何疑問,都要開口問。包括出現異常的原因、如何預防、日常生活中如何保健等等。

 

七、如果對於看婦產科還是有恐懼,邀請一位親人或朋友陪你一同就醫。

 

八、就醫後,持續觀察、紀錄:觀察自己服藥後的反應,有沒有好轉或惡化,對藥物有無不良反應,並且紀錄下來,供下次就醫的參考。

 

九、尋求第二意見:須要手術或是進行侵襲性檢查時,可以徵詢另一位醫師的意見;有時如果同一個醫師,看了幾次還沒好,且沒有給明確的解釋,建議你換另一個醫師看,尋求第二意見。

 

十、充實醫療資訊:幾乎所有的醫師都認為,多讀醫藥健康相關書刊雜誌報導,蒐集相關資料,是患者很重要的功課。《康健》28日推出全新網路「找對醫生看對科搜尋工具」,涵蓋將近千位良醫、藥師、中西醫,以及友善診所資料,民眾只要上《康健雜誌》網站www.commonhealth.com.tw,就可輕鬆找到好醫師。

 

【調查說明】

「婦產科看診經驗調查」是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作系統加尾數2碼隨機抽樣,用電話調查成功訪問1,080位台灣地區、16歲以上、3年內曾看過婦產科或做過抹片檢查的女性,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3.0百分點。執行時間為4914日。(調查執行:天下雜誌調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