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成散文《感受大师,感受文学》列入中学生作文范文 - 湖北文坛 - 东湖社区 - Pow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20:20:02
感受文学   感受大师

                                                       唐成

接到老乡钱道波电话,省作协准备组团赴华东采风,问我去不去。我有些犹豫,手头有一部长篇写得正酣,怕间断十天半月影响思路。老乡细说路线,听到要去鲁迅茅盾故乡参观,我便不再犹豫,立即决定随行。



孩提时就“认识”鲁迅,家中陶瓷茶杯上有一幅鲁迅肖像,肖像的旁边是大师手写体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虽然不认识上面的字,也不知道字里行间的含义,但是胡子大师的形象在脑海中留下深深烙印。真正接触大师作品是在高中阶段,语文课本上出现大师系列作品——《一件小事》、《药》、《孔乙己》、《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藤野先生》。这些作品的出现让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变得魅力四射,至今我还清楚记得上这些课时的情景,大家屏住呼吸,聆听老师讲解,连班上最调皮捣蛋的同学也听得出神入化,轻轻松松一堂课很快结束,让人回味无穷。对我影响最深的作品是《一件小事》,不是因为《一件小事》写得最好,而是因为高中阶段三次出现《一件小事》命题作文。第一次是上完《一件小事》课文后,老师布置的作文作业是《一件小事》。以为有范文参照,信心倍增,下笔后才知道“看花容易画花难”,情急之下将大师作品改写成自己作品。老师没有说我剽窃,给的评语是临摹;虽然临摹得很像,但不是自己作品,定性为“鹦鹉学舌”,勉强给个及格分。第二次写《一件小事》是在高二,题目换成《身边的一件小事》。有了第一次失败经验,这一次写真实故事,写一个同学学雷锋做好事。故事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就像记流水账一样,没有感动。老师帮我找原因,让我重温大师的《一件小事》。老师说,鲁迅的文章之所以感人是因为有感而发,我的文章之所以枯燥无味是因为在完成任务,没有开动脑筋。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差别。也有轻“敌”思想,总以为自己是司马迁写《史记》之材,瞧不起“小敲小打”,哪知道在“小事”面前连栽两个跟头。现实让人警醒,不得不正视“小事”,不得不把“小事”当大事来做。反复阅读大师的《一件小事》,似乎找到了成功的秘诀。这年假期我回家乡,在进村口池塘边看见生产队长赤身裸体下水塘安装潜水泵。下水的刹那间,刺骨的冰冷传到我身上,我裹紧棉衣还是冻得错牙,十分钟后生产队长上岸,身上的皮肤全是红颜色,嘴唇冻得发乌。看着他我比他更冷,随他一起跑到篝火旁。晚上我记下白天的一幕,没有想到在来年的高考预考中派上用场,预考命题作文也是《一件小事》,捡了一个便宜,原封不动搬进试卷,得了高分,顺利进入决考。
总算把一件小事写得像那么一回事。
由此及彼,我偏爱鲁迅所有小说,家中书柜有各种版本鲁迅小说集,视为写作指南和成功秘笈,遇到“困难”和“不惑”就搬弄出来开窍解疑,每一次的感觉不同,常看常新,百看不厌,总有收获。
有评论家说,“少不读鲁迅,老不学胡适”,我不知道指的是哪一方面。鲁迅的作品没有“少儿不宜”,而是“老少咸宜”,绝对不会“毒害”青少年。其小说描写的都是平凡小事,语言朴实,情节简单,读起来不费力,雅俗共赏;读后有一点沉重感,让人掩卷长思,这就是鲁迅小说蕴藏的玄机——没有锋芒却锋芒毕露,没有高潮却高潮迭起,没有离奇却离奇怪出,平淡见真,以小见大,拙中藏智,寓意深刻,非一般功力合成。

               二

“认识”茅盾要比鲁迅晚十年。最早接触茅盾的作品是电影《林家铺子》,少不更事,没有看出条条道道。上高中时才读到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没有引起特别关注。那时候新华书店茅盾书箱不多,倒看到一本《茅盾论创作》,由于接触原著很少,《茅盾论创作》也没有引起共鸣,直到有一天读到《子夜》,敬仰之情随之而生,从此成为茅盾不折不扣的崇拜者。
《子夜》让我肃然起敬,开始做起作家梦。在此之前接触的长篇小说是四大古典名著,总觉得当作家久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子夜》彻底改变我的想法,让我有了自信心和亲切感,萌生了创作长篇欲望,不由自主地信手涂鸦。当然是失败,但也尝到创作带来的快乐,更没想到这次冲动终生受益。就因为爱好文学,不知情者以为我有文字功底,屡屡委以“重任”,仅凭一招半式连连“闯关”成功,由乡村粮站临时工到公社到市委到地委,一路走来,终于实现梦想——第一部长篇小说喷薄而出,从此一发不可收,已创作出版四部长篇,加之在报刊发表的文章,共有三百多万字作品问世。

        三

鲁迅故居在电影作品中见过。
或许是电影画面比现实生活美一些的缘故,身临其境还以为走错地方。记忆中的鲁迅故居比现在这个样子要好,不是导游提醒,纵看横看都不像是个出大人物的地方,分明是孔乙己、祥林嫂、阿Q生活的地方。
来不及品味诱人的臭豆腐和茴香豆,随大队人马参观三味书屋。人多空间小,导游不敢细细讲解,因为还有下一拨团队等着参观。原以为文学不景气,没有想到鲁迅的“信徒”如此之多。我决定脱离团队,一个人留下来慢慢品尝。
这时才知道三味书屋没有书,不是藏书室,是教室,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名字起得雅,还以为三味书屋是高堂大殿,哪知道跟我读小学的教室差不了多少,房间不大,阴暗潮湿,还有相似之处——学生自带桌椅板凳。鲁迅从12岁起就在这里上学读书,前后读了5年,教室里还摆着鲁迅儿时读书的桌椅板凳;座位不是正中,而是在偏角处,这样可以避免其他小朋友打搅。
三味书屋不是鲁迅成名后才有这个雅号,鲁迅之前就有这个称谓。为什么起这个怪、奇、雅名字,有标新立异之嫌?参观后才知道主人也就是私塾先生的用心良苦。给学堂取名三味书屋,跟现代教室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异曲同工,目的是劝学。之初叫三馀书屋,其意是: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晴之馀。后来鲁迅的私塾老师寿镜吾的祖父寿峰岚将“三馀”改成了“三味”,其意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家百子味如醯醢。三馀与三味字义不同意义一样,一个是教人珍惜时光,一个是宣传开卷有益,都是劝学的至理名言。

              四              

从鲁迅祖居再到鲁迅故居,我体验到的是“落差”。从潭府大院到寒舍陋室,就像从欧洲到亚洲的感觉一样;一个是第一世界,一个是第三世界,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我不知道贫困和磨难对鲁迅日后成为大师有何帮助,我只知道少年鲁迅没有过上正常人所经历的童年生活。一般孩子七岁读书,鲁迅十二岁上学,并且上学之前还必须做完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家中值钱的东西上典当铺换钱,第二件事是上药铺为父亲抓药。由于“值钱”的东西不值钱,受到的奚落和白眼常人难以想象。这时我想,如果鲁迅就此一蹶不振,也许他就是《故乡》中的闺土。从《故乡》中我们看到,闺土与小说中的鲁迅是儿时称兄道弟的好朋友,家道与真实周家差不多,天资不比鲁迅差;两人儿时的区别不大,并且相处融洽。三十年后再相见,一声“老爷”让小说中的鲁迅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以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隔壁了。”鲁母让他仍喊“迅哥儿”,他不仅不敢喊,还检讨“那时不懂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明白了鲁迅之所以没有成为闺土,是因为鲁迅自强不息发奋读书;闺土之所以没有成为鲁迅,是因为闺土满足于过捕鸟杀猹的生活。一句 “习相远”,道出了两人之间日后的区别。由此看来挫折和磨难不一定是坏事,事在人为,人定胜天;自己不倒千年不倒,自己不被打败没有人可以打败。我们应该感谢磨难,著名诗人叶文福先生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磨难对作家来说是拿钱买不到的财富。”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老师也是这样鼓励我:“你那点挫折算得什么?”
耳边唱响起郑智化的歌声——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五

在鲁迅铜像前,我跟心中偶像来个亲密接触,接受大师的灵气。
鲁迅对文学的贡献不仅是文学作品,还包括他的思想。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鲁迅、胡适等人与旧文学的决裂,就没有今天的白话小说。
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为了夸一个人而杜撰独家消息。鲁迅之前小说没有地位,被人瞧不起,更不谈白话小说。旧式文人对小说嗤之以鼻,认为小说是“狗肉上不了正席”,是民间说书艺人的鄙俗之作,连四大古典名著也被看作是闲书,即就是打发消遣时间的图书,惟有诗词赋才是学问,才是正统,才是正宗。古典小说如此,更不谈上白话小说地位。是胡适、鲁迅还有陈独秀高举新文化运动大旗,打倒孔家店,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实行文学革命;并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推出一批“写普通人让普通人看”的文学作品。文学不再是贵族文学或者说是少数人文学,一般平民百姓也能看懂读懂。文学只有扎根于民众土壤才有生命力和旺盛力。
在鲁迅纪念馆,我再一次重温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称鲁迅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恰如其分。鲁迅之所以伟大,不仅是他的经典作品,还包括他的不朽思想。
走出鲁迅纪念馆大门,我看见一堵墙上的三个鎏金大字——民族魂。
把一个人称为民族魂的不多,普遍认同黄河泰山是民族魂;那么鲁迅就是黄河泰山。

                六

在我脑子里先有茅盾后有乌镇。
乌镇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古镇,原汁原味,没有水货古迹。是不是因为出了茅盾才有保护意识?我不得知。
进乌镇要走一座双桥,导游说一边是升官桥一边是发财桥,没有第三种选择,迎合了人们升官发财的愿望。作家远离仕途,大多数人选择发财,也有几个“贼心不死”的人走升官桥。无论是走升官桥还是走发财桥,桥上的人一个个喜形于色,好像真的有好运来临。
几米小桥让人们做了一次升官发财梦,是否成真不论,但是走在古镇道上的脚步格外铿锵有力。
非常不幸,茅盾故居正在维修,没有机会拜谒钟灵毓秀之地。“千里向往今日相见/一怀喜悦萦系心头/然而,我却不能走近/因你正在庄严检修/     不能怨你/只怪我来得不是时候/    名楼之所以有名,可以千年兀立/是因为不断清除腐朽/代代翻修”借用著名诗人梁必文先生的《岳阳楼》来抒发此时的情怀。
不过也没有白来,另有展馆展现茅盾生平。
漫步展厅,平生第一次见到《子夜》多种语言、多个版本,有英文版本,有苏联版本,有朝鲜版本,大概有十几种语言翻译本。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子夜》就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经典著作。第一次见到的还有《小说月报》、《文学季刊》以及其它茅盾作品单行本,大都是建国前的出版物。
茅盾作品不多,特别是后期几乎没有新作问世,原因众所周知不必赘述。好在衡量作家的成就不是凭数量,而是讲质量;能传世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子夜》就是这样的好作品,影响了几代人,并且还要继续影响下去。
《子夜》好看难学,难在对人物体裁的驾驭。没有博大的胸怀写不出这么大气的作品,没有充分的准备写不出这么宏大的场面,没有深入的调查写不出这么复杂的背景,没有知识和生活的积累写不出吴荪甫、赵伯韬、杜竹斋、屠维岳这样栩栩如生的人物。《子夜》不仅让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也是作家竞相临摹的思想者。其他人不清楚,拿我来说,《子夜》左右我的创作思路,在业已完成的四部长篇中,我就借用《子夜》大背景大场面之手法,虽没有学到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没有中篇拉长之感,倒像是个长篇小说,出版社也愿意出书。业余作家正常出版长篇不是一件容易事,自费出书成了普遍现象,不知情者还以为出书要找关系,许多人找我引荐。我也没有关系,出了几本书认识几个责任编辑;介绍给他们没有起到作用,原因是没有编辑愿意为关系埋单,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在起作用,书号虽然是公共资源,但是出版社也是企业,生存是第一要务,没有编辑愿意把工资贴在作者身上,谁也不会做赔本买卖,就像作者不愿意自费出书一样的道理。
不能把编辑没有看中的作品归结为没有质量,千里马只有遇见伯乐才能成为千里马,所以说不能以发表论英雄,就像评价作家的贡献不是以数量而是以质量一样,有谁不承认茅盾是文学大师?

              七

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当你想到放弃文学的时候,当你为作家的处境长吁短叹的时候,我建议你去一趟大师的故居,感受一下文学的气息和氛围,你就不会有孤独,不会放弃,不会感叹命运多舛,不会怀疑自己的追求……
至少我们还有鲁迅、茅盾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