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借读费不能解决读书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14:18:42

24日,教育部网站公布《教育部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取消了《小学管理规程》中,可向非本地户籍学生收取借读费的规定。据了解,各地已经纷纷出台取消借读费的政策,北京从去年1月1日起,取消了中小学生借读费,之前的小学借读费为每生每学期200元。(12月25日《京华时报》)

  20多年前我读小学的时候,借读费是一学期18元,平均每月也就是6块钱;除此之外,所有的费用和本地小朋友无异,所以选择解读的家庭负担并不是太重。当时的借读费主要是针对暂住在亲戚朋友家的知青子女,随着父母回城,班里4个借读的小朋友逐渐都变成了本地人,和我们一起从小学一直读到高中、大学。

  但是,最近几年来,这种情况却变得十分罕见。在目前教育资源分配尚不合理的情况下,不消说外来务工人员,就连本地家长为了让孩子读一所好点的小学,除了交纳借读费之外,还不得不交纳高额的择校费。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市中小学生择校行为主要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其中小学的择校费早在2008年时就已经达到了19637.83元。这个以“捐助”为名目的择校费尽管从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但却有一个统一的名称:教育资源补偿金。也就是说,外地人到北京这里来上学是占用了当地的教育资源,就需要缴纳一定的补偿金。

  这种高得离谱的教育补偿金,一方面,让优势的教育资源迅速集结,那些办学条件好、质量好的学校不断获得“输血”,更加方便地吸引人才、更新设施,相反,那些在城市中地角偏僻或是资源不够的学校就面临生源不足、教育设施闲置的情况;而另一方面,这种高额的择校费,往往就把那些身处底层在城市求生存的农民工子女挡在了学校外面。

  择校费虽无官方认可,在实际操作中却是挡住部分学生,特别是城市平民、农民工子女获得平等优质教育机会的壁垒。从根本上说,单纯取消区区200元的借读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现实中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在目前户籍制度尚无法放开的情况下,外地农民工子女既无法像当年的知青子女一样逐步解决户口问题,也交不起择校费,只能徘徊在学校之外。

  教育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项目,不仅关乎农民工子女的个人未来,更是关乎整个国家的未来,但在现实语境下中,很多学校脱离了教育的本质,把学校当成了公司搞起了买卖。在教育的问题上,政府、学校都不能搞功利主义,还需下大力气进行大的投入。

  根据《21世纪经济观察》的调查,如果按照2000元的补贴标准,外来人口免费义务教育需要北京政府每年投入近8亿的预算,以北京市的发达程度,这笔钱不会出不起的。所以,希望这种取消借读费的政策只是教育改革吹响的前奏,最关键的还是出台更加长期有效的法规、政策,敲重教育界的要害问题,真正在整个社会实现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