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斗争的书,你不看则罢,一看对你就有帮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17:48:21

权利斗争的书,你不看则罢,一看对你就有帮助

作者:whjwkl018   2009-04-21 03:24 星期二 晴  人之情多矫,世之俗多伪,岂可信乎?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耻其匿怨而友人也。
  
    【译文】人们的情感许多是做出来的,世间的习俗许多是虚假的怎麼可以相信呢?孔子说:『甜言蜜语、和颜悦色、毕恭毕敬,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可耻的是他们心中藏著怨恨,表面却与人要好的虚伪行径。
  
    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成事享其功,败事委其过,且圣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
  
    【译文】人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事情成功了便享受功劳,事情失败了便推托过错,圣人尚且不能超越这一点,这大概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吧。
  
    多欲则贪,尚私则枉,其罪遂生。民之畏惩,吏之惧祸,或以敛行;但有机变,孰难料也。
  
    【译文】欲望多了就会起贪心,极端自私就会有偏差,罪恶从此便产生了。老百姓害怕惩罚,官吏恐遭祸患,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行为;一旦有了机缘变故,谁都无法预料了。
  
    为害常因不察,致祸归於不忍。桓公溺臣,身死实哀;夫差存越,终丧其吴。亲无过父子,然广逆恒有;恩莫逾君臣,则莽奸弗绝。是以人心多诈,不可视其表;世事寡情,善者终无功。信人莫若信己,防人毋存幸念。此道不修,夫庸为智者乎?
  
    【译文】人们受害常常是因为对人没有仔细的察验,人们遭受祸患往往是由於对人心慈手软。齐桓公过份相信他的臣子,以致死亡实在让人哀痛。吴王夫差没有吞并越国,最后却导致吴国的灭亡。关系亲密没有超过父子的,可是像杨广那样的逆子却总是存在;施以恩德没有超过君对臣的,但是像王莽那样的奸臣起却从未断绝。因此说人的内心隐含著太多的欺骗,不能光看他的外表。世上的事缺少情爱,做好事的人最后却得不到功劳。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防范别人不要心存侥幸。这种技艺学习,难道还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吗?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3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回复:罗织经
   为上者疑,为下者惧。上下背德,祸必兴焉。
  
    【译文】上司的疑心重,下属的恐惧就多。上司和下属的心意不一致,祸事便由此产生了。
  
    上者骄,安其心以顺。上者懮,去其患以忠。顺不避媚,忠不忌曲,虽为人诟亦不可少为也。上所予,自可取,生死於人,安能逆乎?是以智者善窥上意,愚者固持己见,福祸相异,咸於此耳。
  
    【译文】高高在上的人骄傲,顺从他可使其心安。高高在上的人懮虑,忠於他可使其免除懮患。顺从不要回避献媚,忠心不要忌讳无理,虽然遭人诋毁也不能少做。上司能给你什麼,自然能拿回什麼,生死都控於人手,怎麼能违背他们呢?因此有智慧的人擅长暗中猜度上司的心意,愚蠢的人只坚持自己的见解,他们福祸不同,都是源於这个原因。
  
    人主莫喜强臣,臣下戒怀妄念。臣强则死,念妄则亡。周公尚畏焉,况他人乎?
  
    【译文】当主子的没有喜欢手下的人势力过於强大,当臣子的要戒除心中存有的非分之想。臣子权势过大会招致死祸,想法荒谬会导致灭亡。周公姬旦尚且惧怕这些,何况是其他人呢?
  
    上无不智,臣无至贤。功归上,罪归己。戒惕弗弃,智勇弗显。虽至亲亦忍绝,纵为恶亦不让。诚如是也,非徒上宠,而又宠无衰矣。
  
    【译文】上司没有不聪明的,下属绝无最有德行的。功劳让给上司,罪过留给自己。戒备警惕之心不要丢失,智慧勇力不要显露。虽然是最亲近的人也要忍心断绝,纵然是乾邪恶的事也不躲避。如果真的做到这样,不但上司会宠爱有加,而且宠信不会衰减。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4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回复:罗织经
   甘居人下者鲜。御之失谋,非犯,则篡耳。
  
    【译文】自愿处於下属的人很少。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如果没有计谋,不是下级抵触上级,就是下级夺取上级的权力。
  
    上无威,下生乱。威成於礼,恃以刑,失之纵。私勿与人,谋必辟。幸非一人,专固害。机心信隐,交接靡密,庶下者知威而畏也。
  
    【译文】上司没有威严,下属就会闹出祸事。威严从礼仪中树立,依赖於刑罚,放任它就会丧失。秘密的事不要让人参与,参与谋划的人一定要清除。宠信不要固定在一个人的身上,让一个人专权一定会带来祸害。心思一定要隐藏起来,与人交往不能过分亲密,希望下属由此感知上司的威严而生敬畏。
  
    下附上以成志,上恃下以成名。下有所求,其心必进,迁之宜缓,速则满矣。上有所欲,其神若亲,礼下勿辞,拒者无助矣。
  
    【译文】下属依附上司才能成就志向,上司依靠才属才能取得功名。下属有贪求的东西,他的心自然会要求上进,提升他应该慢慢的来,太快他就满足了。上司有想使用的人,他的神态要亲切,以礼相待下属不要推辞,不这样做就没有人协助他了。
  
    人有所好,以好诱之无不取,人有所惧,以惧迫之无不纳。才可用者,非大害而隐忍。其不可制,果大材而亦诛。赏勿吝,以坠其志。罚适时,以警其心。恩威同施,才德相较,苟无功,得无天耶?
  
    【译文】人有喜好的东西,用喜好的东西引诱他没有收伏不了的。人有惧怕的东西,用惧怕的东西逼迫他没有不接受的。有才能可以使用的人,没有大的害处要暗中容忍。其人不能驯服,确实是才能出众的也要诛杀。赏赐不要吝惜,用此消磨他们的意志。惩罚要适合时宜,以此让他的心得到告诫。恩惠和威力一起施行,才能和品德互相比较,如果这样做还没有成效,莫非这就是天意吧?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4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回复:罗织经
    权者,人莫离也。取之非易,守之尤艰;智不足弗得,谋有失竟患,死生事也。
  
    【译文】权力,是人们不可以缺少的。获取权力不容易,保住权力更加艰难;智慧欠缺的人不能得到,谋略不当的人最终却能带来祸患,这是关系生死的大事。
  
    假天用事,名之顺也。自绝於天,敌之罪也。民有其愚,权有其智。德之不昭,人所难附焉。
  
    【译文】借用天意行事,名义上才适合正道。逆天而行,自作自受,这是敌人的罪名。让老百姓愚昧无知,这是掌权者的聪明之处。恩惠不显示出来,人们就很难依从了。
  
    乱世用能,平则去患。盛事惟忠,庸则自从。名可易,实必争;名实悖之,权之丧矣。嗜权逾命者,莫敢不为;权之弗让也,其求乃极。机为要,无机自毁;事可绝,人伦亦灭。利禄为羁,去其实害;赏以虚名,收其本心。若此为之,权无不得,亦无失也。
  
    【译文】混乱动荡的时代要使用有能力的人,天下平定了要铲除他们以绝后患。大治时期只使用忠於自己的人,平庸无才的人最易掌握和归顺。名称可以改变,实权必须力争;名称和实权完全相反,权力就丧失了。酷好权力超过他性命的人,是没有什麼不敢做;权力没有主动让给别人的,所以争夺它的方法无所不用。时机十分重要,时机不当就会自取灭亡;事情可以做绝,尊卑长幼也能狠心灭杀。用钱财爵禄来拘束他们,以消除他们可能造成的实际危害;用虚假的名位来赏赐他们,以收买他们的人心。如果这样行事,什麼权力都可以获得,也不会失去。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4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回复:罗织经
    人皆有敌也。敌者,利害相冲,死生弗容;未察之无以辨友,非制之无以成业。此大害也,必绝之。
  
    【译文】人都有敌人的。敌人,是与他有利害冲突,生死不能相容的人。不能认清敌人就无法分辨朋友,不能制伏敌人就不能成就事业,这是最大的祸害,一定要根除它。
  
    君子敌小人,亦小人也。小人友君子,亦君子也。名为虚,智者不计毁誉;利为上,愚者惟求良善。
  
    【译文】君子和小人为敌,也就变成小人了。小人和君子友善,也就变成君子了。名声是虚的,有智慧的人不会计较别人的毁谤和称赞;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愚蠢的人才只是求取好的善名。
  
    众之敌,未可谓吾敌;上之敌,虽吾友亦敌也。亲之故,不可道吾亲;刑之故,向吾亲亦弃也。惑敌於不觉,待时也。制敌於未动,先机也。构敌於为乱,不赦也。害敌於淫邪,不耻也。敌之大,无过不知;祸之烈,友敌为甚。使视人若寇,待亲如疏,接友逾仇,纵人之恶馀,而避其害,何损焉?
  
    【译文】人们共同的敌人,不能说一定是我的敌人;上司的敌人,虽然是我的朋友也要与他为敌。亲戚的缘故,不能说就是我该亲近的人;刑罚的缘故,如果是我的亲人也要舍弃。在不知不觉中迷惑敌人,以等待时机。在敌人没有行动的时候制伏他,这就是抢先占有有利时机。在犯上作乱上构陷敌人,这是不能赦免的罪名。在淫秽邪恶之事上加害敌人,这最能让人鄙视他。最大的敌人,是没有比不知道谁是敌人更大的了;最深的祸害,以和敌人友善最为严重。假如把天下人看得像强盗一样,对待亲人像陌生人一样,交接朋友超过了对仇人的态度,纵然人们厌恶我,却能躲避祸害,以有什麼损失呢?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4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回复:罗织经
    荣宠有初,鲜有终者;吉凶无常,智者少祸。荣宠非命,谋之而后善;吉凶择人,慎之方消愆。
  
    【译文】显达和宠幸有开始的时候,能保持到最后的就很少了;吉利和凶险没有不变的,有智慧的人才能减少祸事。显达和宠幸不是命里就有的,先有谋划后才有成;吉利和凶险是选择人的,谨慎小心才能消灾免祸。
  
    君命无违,荣之本也,智者舍身亦存续。后不乏人,荣之方久,贤者自苦亦惠嗣。官无定主,百变以悦其君。君有幸臣,无由亦须结纳。人孰无亲,罪人慎察其宗。人有贤愚,任人勿求过己。
  
    【译文】君主的命令不要违抗,这是显达的根本,有智慧的人宁肯牺牲自己也要让显达延续下去。后代不缺乏人材,显达才可持久,贤明的人情愿自己吃苦也要惠及后人。官位没有固定的主人,用机智多变取悦他的君主。君主都有宠幸的臣子,没有什麼原由也必须和他们结交往来。人都有三亲六故,惩罚人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审察他的家族。人有贤明和愚蠢之别,任用人不要要求他们的才能高过自己。
  
    荣所众羡,亦引众怨。示上以足,示下以惠,怨自削减。大仇必去,小人勿轻,祸不可伏。喜怒无踪,慎思及远,人所难图焉。
  
    【译文】显达为众人所羡慕,也能引发众人的怨恨。对上司要表示心满意足,对手下要施以恩惠,怨恨自然就会减少了。大的仇人一定要铲除,无耻小人不要轻视,祸患就不能隐藏。高兴和愤怒的心情不露踪迹,谨慎思考放眼远处,人们就很难图谋他了。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4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回复:罗织经
     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
  
    【译文】世间的道理,人们不伤害自己却遭到别人的伤害;做人的道理,别人不原谅自己而自己却能原谅。
  
    君子惜名,小人爱身。好名羁行,重利无亏。名德不昭,毁谤无损其身;义仁莫名,奸邪不以为患。阳以赞人,置其难堪而不觉;阴以行私,攻其讳处而自存。
  
    【译文】君子爱惜名誉,小人爱护自己。喜好名誉就会束缚人的行为,重视利益就不会吃亏。名望和德行不显示,诽谤就不能损害他本身的清誉;义气和仁德不显露,奸诈邪恶的人就不会把他视为祸患。表面上赞美别人,让他难以忍受却不知真意;背地里为达私利,攻击他最忌讳的地方而保存自己。
  
    庶人莫与官争,贵人不结人怨。弱则保命,不可作强;强则敛翼,休求尽善。罪己宜苛,人怜不致大害。责人勿厉,小惠或有大得。
  
    【译文】老百姓不要与官府争斗,富贵的人不要轻易和人结下怨仇。身为弱者要保全性命,不能逞强显能;身为强者要收敛羽翼,不可求取完美无缺。责备自己应该苛刻,使人怜悯就不会招致大的祸害。责罚他人不要过於严厉,小的恩惠有时能带来大的收获。
  
    恶无定议,莫以恶为恶者显;善无定评,勿以善为善者安。自怜人怜,自弃人弃。心无滞碍,害不侵矣。
  
    【译文】恶没有固定的说法,不把恶当作恶的显达;善没有固定的评判,不把善视为善的人平安。自己怜惜自己别人才会怜惜,自己厌弃自己别人自会厌弃。思想没有停滞阻碍,祸害就无法侵犯了。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5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回复:罗织经
    奸不自招,忠不自辩。奸者祸国,忠者祸身。
  
    【译文】奸臣不会自己招认,忠臣不能自己辩解。奸臣损害国家,忠臣损害自身。
  
    无智无以成奸,其智阴也。有善无以为奸,其知存也。
  
    【译文】没有智谋不能成为奸臣,他们的智谋都是阴险的。心存良善不会成为奸臣,他们的良知没有丧失。
  
    智不逾奸,伐之莫胜;知不至大,奸者难拒。忠奸堪易也。上所用者,奸亦为忠;上所弃者,忠亦为奸。
  
    【译文】智谋不超过奸臣,讨伐他就不能获胜;良知不深远广大,对奸臣就难以抗拒。忠臣和奸臣是可以变换的。君主任用信任的人,虽然是奸臣也被看做忠臣;君主抛弃不用的人,即使是忠臣也被视为奸臣。
  
    势变而人非,时迁而奸异,其名难恃,惟上堪恃耳。好恶生奸也。人之敌,非奸亦奸;人之友,其奸亦忠。
  
    【译文】时势变了人就不同,时间变了奸臣就有分别,忠奸的名称难以依赖,只有君主才可作为依仗。喜欢和厌恶产生奸臣。人们的敌人,不是奸臣的也被视为奸臣;人们的朋友,是奸臣的也被视为忠臣。
  
    道同方获其利,道异惟受其害。奸有益,人皆可为奸;忠致祸,人难为忠。奸众而忠寡,世之实也;言忠而恶奸,世之表也。
  
    【译文】道义相同才能获得利益,道义不同只有得到灾害。当奸臣有好处,人们都可以成为奸臣;当忠臣招致祸患,人们就很难做忠臣了。奸臣多而忠臣少,这是世间真实的状况;说自己是忠臣而厌恶奸臣,这是世间表面的现象。
  
    惟上惟己,去表求实,奸者自见矣。
  
    【译文】只献媚君主就是为了自己,去除表面探求实质,奸臣自然就会显现出来了。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5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回复:罗织经
   法之善恶,莫以文也,乃其行焉;刑之本哉,非罚罪也,乃明罪焉。
  
    【译文】法律的好坏,不在条文本身,而是它的执行;刑罚的根本,不在如何处罚犯罪,而是如何确定犯罪。
  
    人皆可罪,罪人须定其人。罪不自招,密而举之则显。上不容罪,无谕则待,有谕则逮。人辩乃常,审之勿悯,刑之非轻,无不招也。或以拒死,畏罪释耳。人无不党,罪一人可举其众;供必无缺,善修之毋违其真。事至此也,罪可成矣。
  
    【译文】人都是可以定罪的,加罪於人必须先确定对象。罪行不会自动暴露,密告并检举他就会让罪行显现。君主不会容忍犯罪,没有谕旨就耐心等待,有谕旨就马上逮捕。人们自辨无罪是正常的,审讯他们不要心存怜悯,刑罚他们不能出手轻微,这样做他们就没有不招认的。有的人因为拒不认罪被责打致死,这种情况可用畏罪自杀来解释说明。人没有不结党营私的,给一人定罪便可揭发出他的同伙;供状必须没有破绽,把被告供状编撰修补使之不违反真实。事情做到这样,罪案就可以成立了。
  
    人异而心异,择其弱者以攻之,其神必溃。
  
    【译文】人不同他们的思想就有差异,选择他们的薄弱之处加以攻击,他们的精神就会崩溃。
  
    身同而惧同,以其至畏而刑之,其人固屈。怜不可存,怜人者无证其忠。友宜重惩,援友者惟其害。
  
    【译文】人的身体相同害怕责罚也相同,用他最畏惧的东西给他动刑,他就一定会屈服。不可以存有怜惜,怜惜别人的人并不能以此证明他的忠正。朋友应该从重惩处,帮助朋友的人只能给他自己招来祸害。
  
    罪人或免人罪,难为亦为也。
  
    【译文】加罪於人或许能避免被人加罪,此事虽不容易也要勉为其难了。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6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回复:罗织经
     致人於死,莫逾构其反也;诱人以服,非刑之无得焉。刑有术,罚尚变,无所不施,人皆授首矣。
  
    【译文】让人达到死亡的境地,没有比构陷他谋反更能奏效的事了;诱导人们做到服从,不刑罚他们就达不到目的。刑讯是讲究方法的,责罚贵在有所变化,施行的手段没有限制,人们就都会伏法认罪了。
  
    智者畏祸,愚者惧刑;言以诛人,刑之极也。明者识时,顽者辩理;势以待人,罚之肇也。
  
    【译文】有智慧的人畏惧祸事,愚笨的人害怕刑罚;用言语来杀人,这是刑罚中最高明的。聪明的人能认清当前的客观形势,愚顽的人却一味辩说有理与无理;按照形势的要求对待他人,这是责罚人的出发点。
  
    死之能受,痛之难忍,刑人取其不堪。士不耐辱,人患株亲,罚人伐其不甘。人不言罪,加其罪逾彼;证不可得,伪其证率真。刑有不及,陷无不至;不患罪无名,患上不疑也。
  
    【译文】死亡可以接受,痛苦难以忍耐,给人动刑选取他们不能忍受的。读书人忍耐不了屈辱,人们都担心株连自己的亲人,惩罚人要攻取他们不情愿处。人们不承认有罪,就此加害他的罪名比原来的罪名还大;证据不能得到,伪造证据大概像真的一样。刑罚有做不到的地方,诬陷却什麼都可以做到;不要担心给人加罪没有名义,只担心君主没有猜疑之心。
  
    人刑者非人也,罚人者非罚也。非人乃贱,非罚乃贵。贱则鱼肉,贵则生死。人之取舍,无乃得此乎?
  
    【译文】被人用刑的人会受到非人的待遇,惩罚别人的人自己也会避免惩罚。遭受非人的待遇就低贱,不受惩罚就高贵。低贱的人就任人宰割,高贵的人就主宰别人的生死命运。人们的选择态度和行为,恐怕是源於此吧?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6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回复:罗织经
    事不至大,无以惊人。案不及众,功之匪显。上以求安,下以邀宠,其冤固有,未可免也。
  
    【译文】事情不是很大,就不能让人震惊。案件不是牵扯人多,功劳就不能显现。君主用它来求取安定,臣子用它来邀功取宠,这里的冤情一定会有,却是不可能避免的。
  
    荣以荣人者荣,祸以祸人者祸。荣非己莫恃,祸惟他勿纵。罪无实者,他罪可代;恶无彰者,人恶以附。心之患者,置敌一党;情之怨者,陷其奸邪。
  
    【译文】真正显达是能让他人也显达的显达,真正的祸患是能使他人也致祸的祸患。不是自己挣来的显达不要倚仗,只要是他人的祸患就不要放过。罪名没有实证,用其它的罪名来替代;恶行没有显露,用他人的恶行来依附。心腹的祸害,把他诬指为是敌人的同伙;情感上怨恨的人,陷害他是奸诈邪恶的小人。
  
    官之友,民之敌;亲之友,仇之敌,敌者无常也。荣之友,败之敌;贱之友,贵之敌,友者有时也。是以权不可废,废则失本,情不可滥,滥则人忌;人不可密,密则疑生;心不可托,托则祸伏。智者不招己害,能者寻隙求功。饵之以逮,事无悖矣。
  
    【译文】官吏的朋友,在以官吏为敌的百姓眼里便是帮凶;亲人的朋友,在和亲人有仇的仇人眼中也成了敌人,所以说敌人是变化不定的。显达时的朋友,败落时就是敌人;贫贱时的朋友,富贵时就是敌人,所以说朋友是暂时的。因此说权力是不可废弃的,废弃了就失掉了根本;同情心是不能随便施予的,太随便了就会招人忌恨;与人交往不能过於亲密,太亲密就会产生疑虑;心里话不能说出来,毫无保留就潜藏著祸患。有智慧的人不会为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6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回复:罗织经
     上不谋臣,下或不治;下不谋上,其身难晋;臣不谋僚,敌者勿去。官无恒友,祸存斯虚,势之所然,智者弗怠焉。料敌以远,须谋於今;去贼以尽,其谋无忌。欺君为大,加诸罪无可免;枉法不容,纵其为 祸方惩。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9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回复:罗织经
     【译文】君主不用计谋统御臣子,有的下属就无法治理;下属不用计谋对君主,他们自身的官职就难以晋升;官员不用计谋对付同僚,他的敌人不能铲除。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祸患常在片刻之间,这是形势的必然,有智慧的人对此不能松懈。预料敌人能达到远处,必须要在今天谋划;铲除贼人要达到全歼,他的谋划就不能有所忌讳。欺骗君主是大罪,把这个罪名强加在别人身上他就不能幸免;破坏法律不能宽容,放纵他以致出生祸乱才加以惩罚。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9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回复:罗织经
    上谋臣以势,势不济者以术。下谋上以术,术有穷者以力。臣谋以智,智无及者以害。事贵密焉,不密祸己;行贵速焉,缓则人先。其功反罪,弥消其根;其言设缪,益增人厌。行之不辍,不亦无敌乎?
  
  
   作者: 右瞳_
  
   2008-7-4 12:00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回复:罗织经
     【译文】君主凭借权势谋划臣子,势力衰弱的时候要依靠权术。下属依靠权术谋划君主,
  
  
   作者: 右瞳_
  
   2008-7-4 12:04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回复:罗织经
   权术穷尽的时候就凭借实力。
  
  
   作者: 右瞳_
  
   2008-7-4 12:05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回复:罗织经
   。臣子用智计谋划同僚,智计达不到的时候就用伤害。
  
  
   作者: 右瞳_
  
   2008-7-4 12:05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回复:罗织经
   事情贵在保守秘密,不能保守秘密,就祸及自身;行动贵在迅速快捷,缓慢拖拉就让别人占了先机。设定一个荒谬的说法诬指是他说的,这最能增加人们的厌恶。谋划行为不停止,不是没有敌手了吗?
  
  
   作者: 右瞳_
  
   2008-7-4 12:05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回复:罗织经
     上不谋臣,下或不治;下不谋上,其身难晋;臣不谋僚,敌者勿去。官无恒友,祸存斯虚,势之所然,智者弗怠焉。料敌以远,须谋於今;去贼以尽,其谋无忌。欺君为大,加诸罪无可免;枉法不容,纵其为 祸方惩。
  
    【译文】君主不用计谋统御臣子,有的下属就无法治理;下属不用计谋对君主,他们自身的官职就难以晋升;官员不用计谋对付同僚,他的敌人不能铲除。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祸患常在片刻之间,这是形势的必然,有智慧的人对此不能松懈。预料敌人能达到远处,必须要在今天谋划;铲除贼人要达到全歼,他的谋划就不能有所忌讳。欺骗君主是大罪,把这个罪名强加在别人身上他就不能幸免;破坏法律不能宽容,放纵他以致出生祸乱才加以惩罚。
  
    上谋臣以势,势不济者以术。下谋上以术,术有穷者以力。臣谋以智,智无及者以害。事贵密焉,不密祸己;行贵速焉,缓则人先。其功反罪,弥消其根;其言设缪,益增人厌。行之不辍,不亦无敌乎?
  
    【译文】君主凭借权势谋划臣子,势力衰弱的时候要依靠权术。下属依靠权术谋划君主,权术穷尽的时候就凭借实力。臣子用智计谋划同僚,智计达不到的时候就用伤害。事情贵在保守秘密,不能保守秘密,就祸及自身;行动贵在迅速快捷,缓慢拖拉就让别人占了先机。设定一个荒谬的说法诬指是他说的,这最能增加人们的厌恶。谋划行为不停止,不是没有敌手了吗?
  
  
   作者: 右瞳_
  
   2008-7-4 12:44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回复:罗织经
     上不谋臣,下或不治;下不谋上,其身难晋;臣不谋僚,敌者勿去。官无恒友,祸存斯虚,势之所然,智者弗怠焉。料敌以远,须谋於今;去贼以尽,其谋无忌。欺君为大,加诸罪无可免;枉法不容,纵其为 祸方惩。
  
    【译文】君主不用计谋统御臣子,有的下属就无法治理;下属不用计谋对君主,他们自身的官职就难以晋升;官员不用计谋对付同僚,他的敌人不能铲除。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祸患常在片刻之间,这是形势的必然,有智慧的人对此不能松懈。预料敌人能达到远处,必须要在今天谋划;铲除贼人要达到全歼,他的谋划就不能有所忌讳。欺骗君主是大罪,把这个罪名强加在别人身上他就不能幸免;破坏法律不能宽容,放纵他以致出生祸乱才加以惩罚。
  
    上谋臣以势,势不济者以术。下谋上以术,术有穷者以力。臣谋以智,智无及者以害。事贵密焉,不密祸己;行贵速焉,缓则人先。其功反罪,弥消其根;其言设缪,益增人厌。行之不辍,不亦无敌乎?
  
    【译文】君主凭借权势谋划臣子,势力衰弱的时候要依靠权术。下属依靠权术谋划君主,权术穷尽的时候就凭借实力。臣子用智计谋划同僚,智计达不到的时候就用伤害。事情贵在保守秘密,不能保守秘密,就祸及自身;行动贵在迅速快捷,缓慢拖拉就让别人占了先机。设定一个荒谬的说法诬指是他说的,这最能增加人们的厌恶。谋划行为不停止,不是没有敌手了吗?
  
  
   作者: 右瞳_
  
   2008-7-4 12:55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回复:罗织经
   对于一个人的目的来说一切过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达没达到你的目的.道德,美德,习惯,法律....都是约束你的条条框框,看你能否跨过去,且在跨的同时不被拌倒.....这就是超人
  
  权谋残卷 (2008-05-12 20:57:15)
   标签:杂谈
  
   权谋残卷
  
  明 张居正
  翻译:黄键
  
  智察卷一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事虽殊,其理一也。惟善察者能见微知着。
  翻译:月亮出现晕就会刮风,柱石一旦湿润就要下雨,人间事情虽然不一样,但是原理相同。只有善于观察事情本质的人才能够从细节发现事情的本质。
  
  不察,何以烛情照奸?察然后知真伪,辨虚实。夫察而后明,明而断之、伐之,事方可图。察之不明,举之不显。
  译文:不明察周围的事物,怎么能够发现隐藏的人情世故和虚伪小人的行径呢?只有明察而后才能够知晓事情的真假,明辨虚实。明察之后就能够清楚事情真相,清楚事情真相以后才能够抉择,处理事情,目的才可以实现。不能够明察秋毫,做事就不会有什么成果。
  
  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其色而究其实。
  译文:听一个人怎么说而后拿他的言论界和他的行动去考察他,观看他的神色而后发现事情的真相。
  注:言论非常好听但是神色却时时到处看是不真诚的表现,言论说不出来但是神情非常真诚的人是口拙心灵的人,凡此种种不仅深考察时得不到真相的。
  
  察者智,不察者迷。明察,进可以全国;退可以保身。君子宜惕然。
  译文:明察秋毫的人是明知的人,不能够明察秋毫的人,就会遇事迷惑。洞察先机的人在国家能够使国家强盛,与自身可以保全自己。君子在明察这件事情上面应该有足够的重视。
  
  察不明则奸佞生,奸佞生则贤人去,贤人去则国不举,国不举,必殆,殆则危矣。
  译文:不能够看清问题的本质身边的人就会乘机迷惑自己(出线奸佞之人),出现奸佞的人那么身边的贤能之士就会离开,贤能的人离开那么国家就不会兴盛,国家不兴旺当然就要衰败,必定走向灭亡,这样就危险了。
  
  筹谋卷二
  
  君子谋国,而小人谋身。谋国者,先忧天下;谋己者,先利自身。盖智者所图者远,所谋者深。惟其深远,方能顺天应人。
  译文:君子谋求的是国家大事,小人谋图的是自身的私利。谋虑国家大事的人,首先为国家操心;为自身谋虑的人,首先想到自己的私利。这是因为有智慧的人志向深远,所谋求的目标宏大。正因为志向的远大,才能够顺应天意民心。
  
  守之伐之,不如以德伏之。宜远图而近取。见先机,善筹划。
  译文:对于这样的人去防备他们或者是用手段对待他们,都不如用道德来征服他们的内心。做一件事情应该从长远考虑,从近处入手。预见到事情以后的发展方向,妥善的谋划。
  
  圣王之举事,考之于蓍(shi)龟,不如谛之于谋虑;炫之以武,不如伐之以义。
  译文:古代明君要出动军队想知道结果,从蓍草和龟甲上面去占卜,不如在谋略上面多加谋划;炫耀武力,不如用道义去征讨对方的内心。
  
  察而后谋,谋而后动,深思远虑,计无不中。故为其诤,不如为其谋;为其死,不如助其生。羽翼既丰,何虑不翱翔千里。
  译文:明察事情原委之后再去谋划,谋划之后再去行动,只要深谋远虑,目的就没有达不到的。所以告诉他什么事情不该做,不如为他谋划事情;为他去死,不如为他寻找一条生路。当你羽翼丰满的时候何愁不能够翱翔千里呢?
  
  察人性,顺人情,然后可趁,其必有谐。
  译文:考察一个人的本质,顺应他的欲望,之后就可以趁机开始为自己的谋划了,随事情就会顺理成章。
  
  所谋在势,势之变也,我强则敌弱,敌弱则我强。倾举国之兵而伐之,不如令其自伐。
  译文:所谋求的目标在于造势,形势转变了,自己的力量强大了,敌人的力量就弱小了;敌人的力量弱小了我才能强大。调动全国的军队去征讨敌人,不如让敌人自己削弱自己。
  
  勇者搏之,不如智者谋之。以力取之,不如以计图之。攻而伐之,不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或雷霆万钧,令人闻风丧胆,而后图之。
  译文:勇敢的人的争斗,不如智慧的人的谋略。靠武力去争取,不如靠智慧来达到目的。直接的武力攻伐,不如对他们想讲清楚道理,再用感情来打动他们,再用利益来诱惑他们。否则即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敌人发起进攻,使敌人闻风丧胆,然后再谋图他们。
  
  实以虚之,虚以实之,以其昏昏,独我昭昭。
  译文:面对真的却用对待假的态度,对待假的却用对待真实的态度,以此使对方迷惑,而唯独自己心里明白。
  
  人皆知金帛为贵,而不知更有远甚于金帛者。谋之不深,而行之不远,人取小,我取大;人视近,我视远。未雨绸缪,智者所为也。
  译文:人们都知道黄金丝帛贵重,而不知道又比黄金丝帛更为贵重的东西。谋略不够深远,行动不久就会遇见很大的阻力。别人选择小利,我看重志向;人们看得近,我考虑深远。未雨绸缪,是有智慧的人才能够达到的。、
  
  用人卷三
  
  为政之道,在于辨善恶,明赏罚。倘法明而令审,不卜而吉;劳养功贵,不祝而福。
  译文:从事政治的根本规律在于分辨善恶,严明赏罚。弱国法令严明周全,不用去占卜也是吉利的;出力与有功劳的人得到赏赐,不去祝贺也是有福的。
  
  贤者立而国兴;小人立而邦危。有国者宜详审之。故小人宜务去,而君子宜务进。
  译文:贤能的人得到重用国家就会兴盛;小人得到重用国家就会危亡。国家领导应该谨慎考虑这件事情。所以应该赶走小人,举荐君子。
  
  大德容下,大道容众。盖趋利而避害,此人心之常也,宜恕以安人心。故与其为渊驱鱼,不如施之以德,市之以恩。
  译文:大的德行能够包容属下,大的道义能够容纳众人。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应该宽恕别人使人心安定。所以为了保持清明的政治而驱除犯错的人,不如对犯错的人施以德,用恩会来收服他们。
  
  而诱之以赏,策之以罚,感之以恩。取大节,宥小过,而士无不肯用命矣。
  译文:而后用赏赐来劝诱他们,用刑法来威慑他们,用恩惠来感化他们。看重一个人的大节,宽恕他们的小错误,这样有才能的人没有不肯为你效命的。
  
  赏不患寡而患不公,罚不患严而患不平。赏以兴德,罚以禁奸。使下畏罚而利赏,下也;好德而恩进,上也。天下无不可用之材,唯在于所用。
  译文:赏赐不害怕少却害怕不公正,惩罚不害怕严厉而害怕不能服人心。赏赐是为了鼓励众人的德行,罚是为了禁止奸邪的事情。使下属害怕刑法而希望得到赏赐,是下策;使他们喜欢道义而思进取,才是上策。天下没有不能够使用的人才,关键在于怎么样运用。
  
  事上卷四
  
  事上宜以诚,诚则无隙,故宁忤而不欺。不以小过而损大节,忠也,智也。
  
  译文:侍奉上级应该以诚相待,诚实就不会产生裂痕,所以宁愿触犯上级也不可欺骗他。不要因为小的过错而丧失大节,所以忠诚的人,是智慧的人。
  
  不欺上,亦不辱君,勉主以体恤,谕主以长策,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外,天下称孝焉。荣辱与共,进退以俱,上下一心,事方可济。骄上欺下,岂可长久?
  
  译文:不欺骗上级,也不使领导受到屈辱,站在领导的角度来鼓励他,用深远的谋划来劝说他,使领导置身荣耀显贵的境地,天下人就都会称赞你了。与领导荣辱与共,共进共退,上下一条心,事情才能够办好。对上级傲慢,对下级欺诈,又怎么能够长久呢?
  
  攻城易,攻心难。故示之以礼,树之以威,上也。
  译文:攻占城池容易,得到人心就困难了。所以带头用礼节,这样树立威信,是上策。
  
  
  上怨报之以德,上毁报之以誉,上疑报之以诚。隙嫌不生,自无虞。事君以忠,不涓细流。待人以诚,不留小隙。
  译文:上级怨恨你,就用财物去收买他;上级对你诋毁,你就用赞誉来回报他;上级对你猜忌,你就用诚实来应对他。这样没有间隙,自然就没有祸患了。对待上级要忠心,一点小事也不能够马虎。对待别人要真诚,不要忽略细节。
  
  为上计,不以小惠,而以长策。小惠人人可为,长策非贤者不能为之。故事之以谀,不如进之以忠。助之喜,不如为之忧。
  译文:替上级着想,不要从小利开始,要从长远去谋划。小恩小惠人人都可以做到,可是长远的谋虑只有贤能的人才可以做到。所以用阿谀奉承来对待上级,不如表现出忠诚。让上级高兴,不如为他分忧解难。
  
  思上之所思,而虑其无所思;为君谋利,不如为君求安。思之深,而虑之远。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译文:想着上级所考虑的,看到上级没有思考到的;为帝王谋求利益,不如为国君求得太平。思考精深,谋虑深远。锦上添花,比不上雪中送炭。
  
  避祸卷五
  
  廓然怀天下之志,而宜韬之晦。牙坚而先失,舌柔而后存。柔克刚,而弱胜强。人心有所叵测,知人机者,危矣。故知微者宜善藏之。
  译文:胸怀匡扶天下之志向的人,应该隐藏起自己的内心抱负;牙齿坚硬却最先失去,舌头柔软却一直保留到人死。柔能克刚,弱能胜强。人心无法预测,知道别人心思的人往往处境危险。所以能都洞察先机的人应该隐藏自己所知道的。
  
  考祸福之原,察盛衰之始,防事之未萌,避难于无形,此为上智。祸之于人,避之而不及。惟智者可以识其兆,以其昭昭,而示人昏昏,然后可以全身。
  译文:思考祸福的本源,明察盛衰的始末,在事情萌芽就开始准备对策,在危难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就避开它,这是最大的智慧。平常人对于祸患即便躲也躲不掉,唯独有智慧的人可以发现祸患到来前的征兆,心里明白,却藏而不露,然后才可以保全自己。
  
  君臣各安其位,上下各守其分。居安思危,临渊止步。故易曰潜龙勿用,而亢龙有悔。夫利器者,人所欲取。故身怀利器者危。
  译文:君主和臣子各自安于本位,上下各自坚守本分。居安思危,临渊止步。所以易经上说:,潜龙勿用,亢龙有悔。利器是人们都希望得到的。所以怀有利器的人处境就危险。
  
  宜示之以无而去其疑,方无咎。不矜才,不伐功,不忘本。为人以谦,为政以和,守其常也。
  译文:应该让别人看见自己虚假的一面让他们以为自己没有,消除别人对自己的猜忌,这样才没有祸患。不自夸自己的才能,不炫耀自己的功绩,不忘记做人的根本。为人谦和,政事平和,就能够长久。
  
  
  有隙则明示之,令其谗不得入;大用而谕之小用,令其毁无以生。
  译文:与别人不和之处就公开它,这样对方就不能够进谗言了;重用一个人却对别人说是小用,使得对方无法诋毁。
  
  不折大节,不弃小惠。进退有据,循天理而存人情,此所以为全身之术也。
  译文:不失去大的操守,不放弃给人小的恩惠。当进则进,当退则退,遵循天理,有含有人情,这就是最好的保身之法。
  
  必欲图之,勿以小惠,以大德;不以图近,而谋远。
  译文:一定要得到,不要用小恩惠,要用大恩惠;不要在乎眼前的得失,而要图谋长远的打算。
  
  恃于人者不如自恃。自恃者寿,自足者福。顺天应人,故常在。
  译文: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依靠自己才鞥购长远,容易满足就能够幸福相伴。顺天应人,素以能够长远。
  
  自爱者重。危房不可近,危邦不可入。明珠必待识者,宝剑只酬壮士。
  译文:自爱的人就能被人敬重。将要倒塌的房子不能接近,将要灭亡的国家不能够进入。明珠一定要等到能识别它的人(才会被人认同),宝剑只有赠送给(壮士才能够体现他的价值)。
  
  以贤臣而事昏主,危矣。故明主则谏,昏君则去。不去而隐于朝,宜也。知其雄,守其雌。事不可为而身退,此为明哲保身之道也。
  译文:贤能的臣子如果去侍奉昏庸的君主,那他就危险了。所以当他遇见圣明的帝王就会规劝,遇见昏庸的国君就会离开;即使不离开也应该隐身于朝廷。拥有刚强的才能,但是需要保持柔顺。事情不能强求时候就要全身而退,这就是明哲保身之道。
  
  度势卷六
  
  势者,适也。适之则生,逆之则危;得之则强,失之则弱。事有缓急,急不宜缓,缓不宜急。因时度势,各得所安。
  译文:形势,是需要你去适应的。能够适应它的人就能安生,不能够适应它的酒味下了;得到形势帮助就会变得强大,得不到形势帮助就会变得弱小。事情有缓有急,该尽快解决的事情不应该拖得太久,该慢慢来的事情不应该操之过急。当根据当时的形势分析对策,才能平安无事。
  
  避其锐,解其纷;寻其隙,乘其弊,不劳而天下定。
  译文:避开争斗的漩涡,解除和别人的分争。寻找对方的破绽,利用对方的弊端,不用费力就能够安定天下。
  
  势可乘,亦可造。致虚守静,因势利导。敌不知我而我知敌,或守如处子,或劲如脱兔。善度势者乘敌之隙,不善度势者示敌以隙。知其心,度其情,察其微,则见其势矣。
  译文:形势可以利用,也可以制造。淡泊宁静,因势利导。让敌人摸不透我而我却了解敌人的情况,要么像处女一样安静,要么像奔跑的兔子那样迅速的行动。善于分析形势的人能够利用敌人的疏漏,不善于分析形势的人却常常把自己的疏漏暴露给敌人。了解对方心里想什么,揣摩他的感情,察觉他不为人知的细节,就可以预测事情发展的趋势了。
  
  观其变而待其势,知其雄而守其雌,疲之扰之,然后可图。
  译文:安静的观察对方的变化,同时等待有利于自己的形势的出现,知道雄强,却安守雌弱,使对方疲劳,并且干扰对方,然后就可以取胜了。
  
  势可乘乎?势不可乘乎?智者睹未明,况己著乎,惟在断矣。智无识不立,无胆不行。
  译文:形势可以利用吗?形势不可以利用吗?智者在事态还不明显的时候就洞察先机了,何况那些已经很明了的事情,只是在于取舍罢了。智者没有智慧就不能够成为安身立命,没有胆量就不能够身体力行。
  
  为谋,所重者胆,所贵者智;胆智兼备,势则可为。
  译文:制定谋略,重要的是胆量,贵重的事智慧;只有胆量和智慧都具备了,才可以去改变形势。
  
  见宜远而识宜大,谋宜深而胆宜壮。军无威无以立,令无罚无以行。威慑之,智取之,胆胜之,则何敌不克,何坚不攻?正胜邪,直胜曲。浩然正气,而奸佞折。
  译文:见识应该长远,智慧应该博大,谋略应该深远,胆量应该雄壮。军队没有威严就不能够站稳脚,号令不严格就无法实行。用威严来政震慑,用智慧来谋夺,用胆量来取胜,这样有什么敌人是不可战胜的,有什么城池时不能摧毁的?正义会战胜邪恶,正确会战胜错误。胸怀浩然正气,奸佞小人自然就会畏惧。
  
  功心卷七
  
  城可摧而心不可折,帅可取而志不可夺。所难者惟在一心。攻其心,折其志,不战而屈之,谋之上也。
  译文:城池可以摧毁而人心不可折服,主帅可以擒获但是其志向不可能被折损。所以困难的地方在于征服人心。攻伐他的志向,摧毁他的意志,不用战斗就可以使他屈服,是上等谋略。
  
  攻心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义,服之以威。
  译文:攻取人心的办法,首先是告诉对方道理,再用感情来打动他,用义来引导他,用威信来震慑他。
  
  君子好德,小人好利。辨之羞之,耻之,驱之于德。
  译文:君子喜欢道德,小人喜欢利益。辨明这个道理来让他感到什么是羞愧,什么是耻辱,再用道德来引导他。
  
  移花接木,假凤虚凰,谋略之道,唯在一心。乱其志,折其铎,不战自胜。
  译文:移花接木,假凤虚凰,谋略的道理,只在于征服一个心字。扰乱他的心智,摧毁他的锋芒,不用和他作战就能够获胜。
  
  治不以暴而以道,胜不以勇而以仁。故彼以暴,我以道;彼以勇,我以仁;然后胜负之数分矣。
  译文:治理,不要用暴力而要用道义;取胜不要靠勇敢而要靠仁爱。所以别人用暴力,而我用道义;别人用勇敢,我用仁爱;而后胜败自然就明了了。
  
  攻心之术多矣。如武穆用兵,在乎一心。乱之扰之,激之困之,俟之以变,然后图之。欲得之,先弃之;欲扬之,先抑之。畏之危之,其心必折,计然后可用。
  译文:征服别人内心的权术很多。就像岳飞用兵一样,仅仅战场上的攻心之术就很多。扰乱对方,激将对方,困扰对方,等待变化,然后才可以谋图他。想要得到,就先要放弃;要想发扬光大,就先要抑制自己。使对方畏惧,处于危险中,他们的内心一定会受到挫败,这个时候计谋才可以实行。
  
  虚予而实取之。示之以害,其必为我所用。欲得其心,莫若投其所好。君喜则我喜,君憎则我憎,我与君同心,则君不为我异。
  译文:表面上给予对方利益实际上是谋图对自己更大的利益。向对方说明利害关系(拉拢他,讲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对方就一定会为我所用。要想征服对方的心,没有比投其所好更好的办法了。他喜欢的我就喜欢,他厌恶的我就厌恶,我与他是一条心的,他就不会把我当外人。
  
  权奇卷八
  
  善察者明,慎思者智。诱之以计,待之以隙。不治狱而明判,不用兵而夺城,非智者谁为?
  译文:善于明察的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善于思考的人能够正确地选择。设下计谋来引诱他,等待他露出马脚。这样不用审问就能够明白的判决,不用出动军队就能够夺取城池,不是智慧的人谁又能够做到呢?
  
  
  夫欲行一事,辄以他事掩之,不使疑生,不使衅兴。此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译文:要想做一件事情,要借口其他事情来遮掩,不要让别人有所怀疑,不要使别人对你要进行的事情产生阻力。这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事有不可拒者,勿拒。拖之缓之,消其势也,而后徐图。
  译文:当事情有不可抗拒的时候,就不要抗拒。拖延,延缓,消除它的攻势,然后再图谋它。
  
  假神鬼以立威,而人莫辨真伪。伪称天命,其徒必广。将计就计,就势骑驴,诡之异之,以伏其心。此消彼涨,此涨彼消,其理一也,不诡于敌而诡于己,己之气盛,敌气必衰。
  译文:借助鬼神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人们就没有办法辨别真假了。借助天命,追随你的人就一定很多。这边的减少那边的就会增多,这边的增多那边的救会减少,道理是一样的。不这样对待敌人,而对自己人使诈,自己人能士气高涨,敌人的士气必然就会衰落。
  
  意欲取之,必先纵之;意欲除之,必先骄之。然后乘其势矣。
  译文:想要征服他,首先要纵容他;想要除掉他,首先要使他骄横。然后就可以利用形势了。
  
  敌强则弱之,敌实则虚之。弱之虚之,不我害也。
  译文:敌人强大则想办法使他变得弱小,敌人真正存在就要想办法同化他不与之较量。敌人弱小了,不存在真正地威胁了,我就没有什么祸患了。
  
  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妙手空空,弥祸患于无形。釜底抽薪,上楼撤梯,虽曰巧智,岂无大谋?
  译文:偷梁换柱,移花接木。运用这样的手段,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消除祸患了。釜底抽薪,上屋抽梯,虽然有些巧妙的智慧,但是其中怎么能够不包含大谋略呢?
  
  人构我,我亦构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反客为主,后发制人。
  译文:别人陷害我,我也陷害别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边被动为主动,能够后发制人。
  
  必欲使人为某事,威逼之,刑罚之,利诱之。由远及近,从小至大,循序渐进,然后可用。
  译文:一定要谋人做某件事情,要威胁逼迫他,刑法惩处他,利益诱惑他。由远及近,从小到大的顺序,循序渐进,这样就能够顺利成章了。
  
  谬数卷九
  
  知其诡而不察,察而不示,导之以谬。攻子之盾,必持子之矛也。
  译文:知道对方的诡诈阴谋却故意装作不知道,即便知道了也不表现出来,让对方走到荒谬的地步。攻击对方的盾一定要以能够对方的矛。(即用对方犯的错事来诘难他)
  
  
  智无常法,因时因势而已。即以其智,还伐其智;即以其谋,还制其谋。
  译文:指某没有固定的法则,因时间形势而各有不同。就是说用别人的智慧来对付别人,用别人的谋略来图谋别人。
  
  间者隙也,有间则隙生。以子之伎,反施于子,拨草寻蛇,顺手牵羊。
  译文:间就是裂痕,有了裂痕就产生了可以被人利用的机会。用你的伎俩反过来施加到你的身上,如同扒草寻蛇,顺手牵羊一样容易
  
  彼阴察之,我明示之。敌之耳目,为我喉舌。借彼之口,扬我之威。
  译文:敌人暗中刺探我的情况,我就公开的展示一些虚假信息。让敌人的耳目成为替我说话的口。借他的嘴来宣扬我的威信。
  
  
  机变卷十
  
  身之存亡,系于一旦;国之安危,决于一夕。唯智者见微知著,临机而断。因势而起,待机而变。机不由我而变在我。故智无常局,唯在一心而已。
  译文:一个人生死存亡可能取决于某一天的抉择,而国家的安危也可能决定于某一天颁布的政策。(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唯独只有智者才能够见微知著,临机而断。依仗形势而兴起,等待时机而行动。实际不与我决定但是怎么样运用时机却在于我。所以智谋没有固定的模式,只不过在于心中灵活的运用罢了。
  
  机者变也。惟知机者善变。变则安,不变则危。
  译文:时机就是不停变化带来的某种做事机遇。只有能够洞察时机的人才能够住住时机。能够随时机而妥善变化就能够安身立命,否则就会有祸患。
  
  物必先腐而蠹生,事必有隙而谗起。察其由,辨其伪,除其隙,谗自止矣。
  译文:东西一定要先腐烂了才会滋生蠹虫,事情一定是有了裂痕才会滋生流言。审查事物发生的原因,辨别其中的真伪,阻塞它的裂痕,谗言自然就停止了。
  
  知机者明;善断者智。势可度而机可恃,然后计可行矣。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见机行事,以计取之,此大将之风也。
  译文:能够看清楚时机的人就是明,善于在时机前取舍就是智。事情可以预测而时机可以利用,然后计谋就可以施行了。能够在变乱中不惊慌,面对危难不自乱阵脚。见机行事,靠计谋来智取,这就是大将做事的风格。
  
  将错就错,以讹传讹,移花接木,巧取豪夺。敌快我慢,以智缓之;敌强我弱,以计疲之。釜底抽薪,此消彼长。敌缓则我速,敌弱则我强。此亦机变也。
  译文:利用敌人的错误来向敌人传播错误消息,用敌人的错误言论来讹诈敌人,移花接木,巧妙的争取,勇猛的争夺。敌人快过我方的速度,就要用计谋来延缓敌人的攻势;敌人比我方强大,就要用计谋来拖垮对方。能够对强大的敌人釜底抽薪,就能够使我方和敌方的势力此消彼长。敌人的速度变缓慢了,我方的速度相对起来就变快了;敌人的实力变弱小了我方的实力就变强大了。这就是事物变化的枢机。
  
  危在我,而施于人。故我危则人危,人不欲危,则必出我于厄难。
  译文:我有了危难,就把我的危险强加在别人身上。所以我和别人是一同处于危难之中,人们都须希望危险降临,就一定会把我从危难中解救出来的。
  
  讽谏卷十一
  
  讽,所以言不可言之言,谏不可谏之谏。谏不可拂其意,而宜恤其情。谏人者宜为人谋,不为己虑。
  译文:含蓄的讽喻,是用来说不能够直接说出来的话的,劝诫不可以劝诫的事情的。劝谏者不可以忤逆对方的意愿,而需要体恤对方的情感。劝谏者应该为对方考虑,而不是为自己谋划。
  
  或激之勉之,以证其不可行也。或讽之喻之,以示其缪。进而推之,以证其不可行也。谏不宜急而宜缓,言不宜直而宜曲。
  译文:对受谏人应该用激将或者是劝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讽谏或者比喻,来说明对方的谬误。按照对方的思路推断下去,来证实对方的举动不可行。劝谏,不宜操之过急而应该缓和一些,言语不能太过直白而最好委婉说出。
  
  嬉笑之中蕴乎理,诙谐之中寓乎道。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
  译文:在玩笑之间流露出道理,在诙谐之中包含道义。如果看到君主的过失而不去劝谏,是轻视君主的危难。轻视君主的危难这种事情,忠臣是不会去做的。
  
  中伤卷十二
  
  天下之至毒莫过于谗。谗犹利器,一言之巧,犹胜万马千军。
  译文:天下最恶毒的事物没有超过谗言的。谗言就像利器,一句巧妙的谗言,就可能胜过千军万马。
  
  谗者,小人之故伎。口变淄素,权移马鹿。逞口舌之利剑,毁万世之基业。
  译文:进谗言,是小人常用的伎俩。用口就可以颠倒黑白,就可以指鹿为马。用口舌作为利剑,就可以毁掉万世的基业。
  
  或诬之以虚,加之以实,置其于不义;或构之以实,诱之以过,陷其于不忠。宜乎不着痕迹,欲抑而先扬,似褒而实贬。
  译文:或者用无中生有的言论加以诬陷,或者栽赃嫁祸,把对方置于不义的境地。或者用制造事实来陷害对方,或者用利益来诱惑对方犯错,使他处于不忠的境地。恶语中伤应该不露痕迹,想贬斥对方,就要先赞扬对方,看起来是赞扬其实是贬斥。
  
  随口毁誉,浮石沈木。奸邪相抑,以直为曲。故人主之患在于信谗,信谗则制于人,宜明察之。然此事虽君子亦不免也。苟存江山社稷于心,而行小人之事,可乎?
  
  译文:相信别人口中的是非,就如同相信了石头可以浮在水面上,而木头会沉到水底一样。奸邪小人的言论,能够把只得说成曲的。所以领带最忌讳的是相信别人的谗言,一旦相信了别人的谗言就会受制于奸人,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面应加以明察。然而类似的事情即便身为君子也是难免会做的。假如君子心中想着国家大事,但是却去做小人做的事情,可以吗?
  
  小人之智,亦可谋国。尽忠事上,虽谗犹可。然君子行小人之事,亦近小人,宜慎之。
  译文:小人的某些智慧也可以用在国事上面。为了对领导忠诚,虽然进了谗言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君子常常做小人做的事情,也就和小人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君子应该谨慎。
  
  美色卷十三
  
  乱德则贤人去,失政而小人兴。国则殆矣。
  译文:搞乱了德行贤人就会离去,政事出现了偏颇小人就会得势。这样国家就危险了。
  
  美色置于前而心不动者,情必矫也。然好色不如尊贤。近色而远贤臣,智者所不为也。
  译文:美人在面前而不动心的人,一定是装出来的。然而喜欢美色不如尊崇贤人。接近美色而远离贤人,智慧的人是不会那样做的。
  
  孰谓妇人柔弱?一颦一笑,犹胜百万甲兵。
  译文:谁说女人柔弱?一颦一笑,有时候能够胜过百万雄兵。
  
  智者借色伐人,愚者以色伐己。
  译文:有智慧的人用美色去攻击别人,愚蠢的人用美色来讨伐自己。
  
  色必有宠,宠必进谗,谗进必危国。然天下之失,非由美色,实由美色之好也。
  译文:美人就一定会受到宠爱,受到宠爱就一定会进谗言,谗言一旦被相信就会危及国家。然而失去天下并不是因为美人引起的,而是因为喜欢美人这个弊病引起的。
  
  借美以藏其奸,市色而成其谋,千载之下,绵绵不绝。人主宜详审之。
  译文:借助美色而包藏祸心,出卖色相而成就其阴谋的人,千年以来,绵绵不绝。领导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圣贤事业,非大志者何为?故色贤之分,知其所取舍。是以齐桓晋文,犹为霸主;汉武唐宗,不失明君。
  译文:圣贤的事业,不是胸怀大志的人谁能够担当?所以好色者和贤君的区别在于,直到什么时候应该要什么,不要什么!所以齐桓公晋文公虽然好色,但还是霸主;唐太宗宋太祖虽然好色,也还称得上明君。
  

权利斗争的书,你不看则罢,一看对你就有帮助

作者:whjwkl018   2009-04-21 03:24 星期二 晴  人之情多矫,世之俗多伪,岂可信乎?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耻其匿怨而友人也。
  
    【译文】人们的情感许多是做出来的,世间的习俗许多是虚假的怎麼可以相信呢?孔子说:『甜言蜜语、和颜悦色、毕恭毕敬,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可耻的是他们心中藏著怨恨,表面却与人要好的虚伪行径。
  
    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成事享其功,败事委其过,且圣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
  
    【译文】人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事情成功了便享受功劳,事情失败了便推托过错,圣人尚且不能超越这一点,这大概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吧。
  
    多欲则贪,尚私则枉,其罪遂生。民之畏惩,吏之惧祸,或以敛行;但有机变,孰难料也。
  
    【译文】欲望多了就会起贪心,极端自私就会有偏差,罪恶从此便产生了。老百姓害怕惩罚,官吏恐遭祸患,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行为;一旦有了机缘变故,谁都无法预料了。
  
    为害常因不察,致祸归於不忍。桓公溺臣,身死实哀;夫差存越,终丧其吴。亲无过父子,然广逆恒有;恩莫逾君臣,则莽奸弗绝。是以人心多诈,不可视其表;世事寡情,善者终无功。信人莫若信己,防人毋存幸念。此道不修,夫庸为智者乎?
  
    【译文】人们受害常常是因为对人没有仔细的察验,人们遭受祸患往往是由於对人心慈手软。齐桓公过份相信他的臣子,以致死亡实在让人哀痛。吴王夫差没有吞并越国,最后却导致吴国的灭亡。关系亲密没有超过父子的,可是像杨广那样的逆子却总是存在;施以恩德没有超过君对臣的,但是像王莽那样的奸臣起却从未断绝。因此说人的内心隐含著太多的欺骗,不能光看他的外表。世上的事缺少情爱,做好事的人最后却得不到功劳。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防范别人不要心存侥幸。这种技艺学习,难道还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吗?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3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回复:罗织经
   为上者疑,为下者惧。上下背德,祸必兴焉。
  
    【译文】上司的疑心重,下属的恐惧就多。上司和下属的心意不一致,祸事便由此产生了。
  
    上者骄,安其心以顺。上者懮,去其患以忠。顺不避媚,忠不忌曲,虽为人诟亦不可少为也。上所予,自可取,生死於人,安能逆乎?是以智者善窥上意,愚者固持己见,福祸相异,咸於此耳。
  
    【译文】高高在上的人骄傲,顺从他可使其心安。高高在上的人懮虑,忠於他可使其免除懮患。顺从不要回避献媚,忠心不要忌讳无理,虽然遭人诋毁也不能少做。上司能给你什麼,自然能拿回什麼,生死都控於人手,怎麼能违背他们呢?因此有智慧的人擅长暗中猜度上司的心意,愚蠢的人只坚持自己的见解,他们福祸不同,都是源於这个原因。
  
    人主莫喜强臣,臣下戒怀妄念。臣强则死,念妄则亡。周公尚畏焉,况他人乎?
  
    【译文】当主子的没有喜欢手下的人势力过於强大,当臣子的要戒除心中存有的非分之想。臣子权势过大会招致死祸,想法荒谬会导致灭亡。周公姬旦尚且惧怕这些,何况是其他人呢?
  
    上无不智,臣无至贤。功归上,罪归己。戒惕弗弃,智勇弗显。虽至亲亦忍绝,纵为恶亦不让。诚如是也,非徒上宠,而又宠无衰矣。
  
    【译文】上司没有不聪明的,下属绝无最有德行的。功劳让给上司,罪过留给自己。戒备警惕之心不要丢失,智慧勇力不要显露。虽然是最亲近的人也要忍心断绝,纵然是乾邪恶的事也不躲避。如果真的做到这样,不但上司会宠爱有加,而且宠信不会衰减。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4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回复:罗织经
   甘居人下者鲜。御之失谋,非犯,则篡耳。
  
    【译文】自愿处於下属的人很少。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如果没有计谋,不是下级抵触上级,就是下级夺取上级的权力。
  
    上无威,下生乱。威成於礼,恃以刑,失之纵。私勿与人,谋必辟。幸非一人,专固害。机心信隐,交接靡密,庶下者知威而畏也。
  
    【译文】上司没有威严,下属就会闹出祸事。威严从礼仪中树立,依赖於刑罚,放任它就会丧失。秘密的事不要让人参与,参与谋划的人一定要清除。宠信不要固定在一个人的身上,让一个人专权一定会带来祸害。心思一定要隐藏起来,与人交往不能过分亲密,希望下属由此感知上司的威严而生敬畏。
  
    下附上以成志,上恃下以成名。下有所求,其心必进,迁之宜缓,速则满矣。上有所欲,其神若亲,礼下勿辞,拒者无助矣。
  
    【译文】下属依附上司才能成就志向,上司依靠才属才能取得功名。下属有贪求的东西,他的心自然会要求上进,提升他应该慢慢的来,太快他就满足了。上司有想使用的人,他的神态要亲切,以礼相待下属不要推辞,不这样做就没有人协助他了。
  
    人有所好,以好诱之无不取,人有所惧,以惧迫之无不纳。才可用者,非大害而隐忍。其不可制,果大材而亦诛。赏勿吝,以坠其志。罚适时,以警其心。恩威同施,才德相较,苟无功,得无天耶?
  
    【译文】人有喜好的东西,用喜好的东西引诱他没有收伏不了的。人有惧怕的东西,用惧怕的东西逼迫他没有不接受的。有才能可以使用的人,没有大的害处要暗中容忍。其人不能驯服,确实是才能出众的也要诛杀。赏赐不要吝惜,用此消磨他们的意志。惩罚要适合时宜,以此让他的心得到告诫。恩惠和威力一起施行,才能和品德互相比较,如果这样做还没有成效,莫非这就是天意吧?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4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回复:罗织经
    权者,人莫离也。取之非易,守之尤艰;智不足弗得,谋有失竟患,死生事也。
  
    【译文】权力,是人们不可以缺少的。获取权力不容易,保住权力更加艰难;智慧欠缺的人不能得到,谋略不当的人最终却能带来祸患,这是关系生死的大事。
  
    假天用事,名之顺也。自绝於天,敌之罪也。民有其愚,权有其智。德之不昭,人所难附焉。
  
    【译文】借用天意行事,名义上才适合正道。逆天而行,自作自受,这是敌人的罪名。让老百姓愚昧无知,这是掌权者的聪明之处。恩惠不显示出来,人们就很难依从了。
  
    乱世用能,平则去患。盛事惟忠,庸则自从。名可易,实必争;名实悖之,权之丧矣。嗜权逾命者,莫敢不为;权之弗让也,其求乃极。机为要,无机自毁;事可绝,人伦亦灭。利禄为羁,去其实害;赏以虚名,收其本心。若此为之,权无不得,亦无失也。
  
    【译文】混乱动荡的时代要使用有能力的人,天下平定了要铲除他们以绝后患。大治时期只使用忠於自己的人,平庸无才的人最易掌握和归顺。名称可以改变,实权必须力争;名称和实权完全相反,权力就丧失了。酷好权力超过他性命的人,是没有什麼不敢做;权力没有主动让给别人的,所以争夺它的方法无所不用。时机十分重要,时机不当就会自取灭亡;事情可以做绝,尊卑长幼也能狠心灭杀。用钱财爵禄来拘束他们,以消除他们可能造成的实际危害;用虚假的名位来赏赐他们,以收买他们的人心。如果这样行事,什麼权力都可以获得,也不会失去。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4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回复:罗织经
    人皆有敌也。敌者,利害相冲,死生弗容;未察之无以辨友,非制之无以成业。此大害也,必绝之。
  
    【译文】人都有敌人的。敌人,是与他有利害冲突,生死不能相容的人。不能认清敌人就无法分辨朋友,不能制伏敌人就不能成就事业,这是最大的祸害,一定要根除它。
  
    君子敌小人,亦小人也。小人友君子,亦君子也。名为虚,智者不计毁誉;利为上,愚者惟求良善。
  
    【译文】君子和小人为敌,也就变成小人了。小人和君子友善,也就变成君子了。名声是虚的,有智慧的人不会计较别人的毁谤和称赞;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愚蠢的人才只是求取好的善名。
  
    众之敌,未可谓吾敌;上之敌,虽吾友亦敌也。亲之故,不可道吾亲;刑之故,向吾亲亦弃也。惑敌於不觉,待时也。制敌於未动,先机也。构敌於为乱,不赦也。害敌於淫邪,不耻也。敌之大,无过不知;祸之烈,友敌为甚。使视人若寇,待亲如疏,接友逾仇,纵人之恶馀,而避其害,何损焉?
  
    【译文】人们共同的敌人,不能说一定是我的敌人;上司的敌人,虽然是我的朋友也要与他为敌。亲戚的缘故,不能说就是我该亲近的人;刑罚的缘故,如果是我的亲人也要舍弃。在不知不觉中迷惑敌人,以等待时机。在敌人没有行动的时候制伏他,这就是抢先占有有利时机。在犯上作乱上构陷敌人,这是不能赦免的罪名。在淫秽邪恶之事上加害敌人,这最能让人鄙视他。最大的敌人,是没有比不知道谁是敌人更大的了;最深的祸害,以和敌人友善最为严重。假如把天下人看得像强盗一样,对待亲人像陌生人一样,交接朋友超过了对仇人的态度,纵然人们厌恶我,却能躲避祸害,以有什麼损失呢?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4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回复:罗织经
    荣宠有初,鲜有终者;吉凶无常,智者少祸。荣宠非命,谋之而后善;吉凶择人,慎之方消愆。
  
    【译文】显达和宠幸有开始的时候,能保持到最后的就很少了;吉利和凶险没有不变的,有智慧的人才能减少祸事。显达和宠幸不是命里就有的,先有谋划后才有成;吉利和凶险是选择人的,谨慎小心才能消灾免祸。
  
    君命无违,荣之本也,智者舍身亦存续。后不乏人,荣之方久,贤者自苦亦惠嗣。官无定主,百变以悦其君。君有幸臣,无由亦须结纳。人孰无亲,罪人慎察其宗。人有贤愚,任人勿求过己。
  
    【译文】君主的命令不要违抗,这是显达的根本,有智慧的人宁肯牺牲自己也要让显达延续下去。后代不缺乏人材,显达才可持久,贤明的人情愿自己吃苦也要惠及后人。官位没有固定的主人,用机智多变取悦他的君主。君主都有宠幸的臣子,没有什麼原由也必须和他们结交往来。人都有三亲六故,惩罚人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审察他的家族。人有贤明和愚蠢之别,任用人不要要求他们的才能高过自己。
  
    荣所众羡,亦引众怨。示上以足,示下以惠,怨自削减。大仇必去,小人勿轻,祸不可伏。喜怒无踪,慎思及远,人所难图焉。
  
    【译文】显达为众人所羡慕,也能引发众人的怨恨。对上司要表示心满意足,对手下要施以恩惠,怨恨自然就会减少了。大的仇人一定要铲除,无耻小人不要轻视,祸患就不能隐藏。高兴和愤怒的心情不露踪迹,谨慎思考放眼远处,人们就很难图谋他了。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4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回复:罗织经
     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
  
    【译文】世间的道理,人们不伤害自己却遭到别人的伤害;做人的道理,别人不原谅自己而自己却能原谅。
  
    君子惜名,小人爱身。好名羁行,重利无亏。名德不昭,毁谤无损其身;义仁莫名,奸邪不以为患。阳以赞人,置其难堪而不觉;阴以行私,攻其讳处而自存。
  
    【译文】君子爱惜名誉,小人爱护自己。喜好名誉就会束缚人的行为,重视利益就不会吃亏。名望和德行不显示,诽谤就不能损害他本身的清誉;义气和仁德不显露,奸诈邪恶的人就不会把他视为祸患。表面上赞美别人,让他难以忍受却不知真意;背地里为达私利,攻击他最忌讳的地方而保存自己。
  
    庶人莫与官争,贵人不结人怨。弱则保命,不可作强;强则敛翼,休求尽善。罪己宜苛,人怜不致大害。责人勿厉,小惠或有大得。
  
    【译文】老百姓不要与官府争斗,富贵的人不要轻易和人结下怨仇。身为弱者要保全性命,不能逞强显能;身为强者要收敛羽翼,不可求取完美无缺。责备自己应该苛刻,使人怜悯就不会招致大的祸害。责罚他人不要过於严厉,小的恩惠有时能带来大的收获。
  
    恶无定议,莫以恶为恶者显;善无定评,勿以善为善者安。自怜人怜,自弃人弃。心无滞碍,害不侵矣。
  
    【译文】恶没有固定的说法,不把恶当作恶的显达;善没有固定的评判,不把善视为善的人平安。自己怜惜自己别人才会怜惜,自己厌弃自己别人自会厌弃。思想没有停滞阻碍,祸害就无法侵犯了。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5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回复:罗织经
    奸不自招,忠不自辩。奸者祸国,忠者祸身。
  
    【译文】奸臣不会自己招认,忠臣不能自己辩解。奸臣损害国家,忠臣损害自身。
  
    无智无以成奸,其智阴也。有善无以为奸,其知存也。
  
    【译文】没有智谋不能成为奸臣,他们的智谋都是阴险的。心存良善不会成为奸臣,他们的良知没有丧失。
  
    智不逾奸,伐之莫胜;知不至大,奸者难拒。忠奸堪易也。上所用者,奸亦为忠;上所弃者,忠亦为奸。
  
    【译文】智谋不超过奸臣,讨伐他就不能获胜;良知不深远广大,对奸臣就难以抗拒。忠臣和奸臣是可以变换的。君主任用信任的人,虽然是奸臣也被看做忠臣;君主抛弃不用的人,即使是忠臣也被视为奸臣。
  
    势变而人非,时迁而奸异,其名难恃,惟上堪恃耳。好恶生奸也。人之敌,非奸亦奸;人之友,其奸亦忠。
  
    【译文】时势变了人就不同,时间变了奸臣就有分别,忠奸的名称难以依赖,只有君主才可作为依仗。喜欢和厌恶产生奸臣。人们的敌人,不是奸臣的也被视为奸臣;人们的朋友,是奸臣的也被视为忠臣。
  
    道同方获其利,道异惟受其害。奸有益,人皆可为奸;忠致祸,人难为忠。奸众而忠寡,世之实也;言忠而恶奸,世之表也。
  
    【译文】道义相同才能获得利益,道义不同只有得到灾害。当奸臣有好处,人们都可以成为奸臣;当忠臣招致祸患,人们就很难做忠臣了。奸臣多而忠臣少,这是世间真实的状况;说自己是忠臣而厌恶奸臣,这是世间表面的现象。
  
    惟上惟己,去表求实,奸者自见矣。
  
    【译文】只献媚君主就是为了自己,去除表面探求实质,奸臣自然就会显现出来了。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5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回复:罗织经
   法之善恶,莫以文也,乃其行焉;刑之本哉,非罚罪也,乃明罪焉。
  
    【译文】法律的好坏,不在条文本身,而是它的执行;刑罚的根本,不在如何处罚犯罪,而是如何确定犯罪。
  
    人皆可罪,罪人须定其人。罪不自招,密而举之则显。上不容罪,无谕则待,有谕则逮。人辩乃常,审之勿悯,刑之非轻,无不招也。或以拒死,畏罪释耳。人无不党,罪一人可举其众;供必无缺,善修之毋违其真。事至此也,罪可成矣。
  
    【译文】人都是可以定罪的,加罪於人必须先确定对象。罪行不会自动暴露,密告并检举他就会让罪行显现。君主不会容忍犯罪,没有谕旨就耐心等待,有谕旨就马上逮捕。人们自辨无罪是正常的,审讯他们不要心存怜悯,刑罚他们不能出手轻微,这样做他们就没有不招认的。有的人因为拒不认罪被责打致死,这种情况可用畏罪自杀来解释说明。人没有不结党营私的,给一人定罪便可揭发出他的同伙;供状必须没有破绽,把被告供状编撰修补使之不违反真实。事情做到这样,罪案就可以成立了。
  
    人异而心异,择其弱者以攻之,其神必溃。
  
    【译文】人不同他们的思想就有差异,选择他们的薄弱之处加以攻击,他们的精神就会崩溃。
  
    身同而惧同,以其至畏而刑之,其人固屈。怜不可存,怜人者无证其忠。友宜重惩,援友者惟其害。
  
    【译文】人的身体相同害怕责罚也相同,用他最畏惧的东西给他动刑,他就一定会屈服。不可以存有怜惜,怜惜别人的人并不能以此证明他的忠正。朋友应该从重惩处,帮助朋友的人只能给他自己招来祸害。
  
    罪人或免人罪,难为亦为也。
  
    【译文】加罪於人或许能避免被人加罪,此事虽不容易也要勉为其难了。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6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回复:罗织经
     致人於死,莫逾构其反也;诱人以服,非刑之无得焉。刑有术,罚尚变,无所不施,人皆授首矣。
  
    【译文】让人达到死亡的境地,没有比构陷他谋反更能奏效的事了;诱导人们做到服从,不刑罚他们就达不到目的。刑讯是讲究方法的,责罚贵在有所变化,施行的手段没有限制,人们就都会伏法认罪了。
  
    智者畏祸,愚者惧刑;言以诛人,刑之极也。明者识时,顽者辩理;势以待人,罚之肇也。
  
    【译文】有智慧的人畏惧祸事,愚笨的人害怕刑罚;用言语来杀人,这是刑罚中最高明的。聪明的人能认清当前的客观形势,愚顽的人却一味辩说有理与无理;按照形势的要求对待他人,这是责罚人的出发点。
  
    死之能受,痛之难忍,刑人取其不堪。士不耐辱,人患株亲,罚人伐其不甘。人不言罪,加其罪逾彼;证不可得,伪其证率真。刑有不及,陷无不至;不患罪无名,患上不疑也。
  
    【译文】死亡可以接受,痛苦难以忍耐,给人动刑选取他们不能忍受的。读书人忍耐不了屈辱,人们都担心株连自己的亲人,惩罚人要攻取他们不情愿处。人们不承认有罪,就此加害他的罪名比原来的罪名还大;证据不能得到,伪造证据大概像真的一样。刑罚有做不到的地方,诬陷却什麼都可以做到;不要担心给人加罪没有名义,只担心君主没有猜疑之心。
  
    人刑者非人也,罚人者非罚也。非人乃贱,非罚乃贵。贱则鱼肉,贵则生死。人之取舍,无乃得此乎?
  
    【译文】被人用刑的人会受到非人的待遇,惩罚别人的人自己也会避免惩罚。遭受非人的待遇就低贱,不受惩罚就高贵。低贱的人就任人宰割,高贵的人就主宰别人的生死命运。人们的选择态度和行为,恐怕是源於此吧?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6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回复:罗织经
    事不至大,无以惊人。案不及众,功之匪显。上以求安,下以邀宠,其冤固有,未可免也。
  
    【译文】事情不是很大,就不能让人震惊。案件不是牵扯人多,功劳就不能显现。君主用它来求取安定,臣子用它来邀功取宠,这里的冤情一定会有,却是不可能避免的。
  
    荣以荣人者荣,祸以祸人者祸。荣非己莫恃,祸惟他勿纵。罪无实者,他罪可代;恶无彰者,人恶以附。心之患者,置敌一党;情之怨者,陷其奸邪。
  
    【译文】真正显达是能让他人也显达的显达,真正的祸患是能使他人也致祸的祸患。不是自己挣来的显达不要倚仗,只要是他人的祸患就不要放过。罪名没有实证,用其它的罪名来替代;恶行没有显露,用他人的恶行来依附。心腹的祸害,把他诬指为是敌人的同伙;情感上怨恨的人,陷害他是奸诈邪恶的小人。
  
    官之友,民之敌;亲之友,仇之敌,敌者无常也。荣之友,败之敌;贱之友,贵之敌,友者有时也。是以权不可废,废则失本,情不可滥,滥则人忌;人不可密,密则疑生;心不可托,托则祸伏。智者不招己害,能者寻隙求功。饵之以逮,事无悖矣。
  
    【译文】官吏的朋友,在以官吏为敌的百姓眼里便是帮凶;亲人的朋友,在和亲人有仇的仇人眼中也成了敌人,所以说敌人是变化不定的。显达时的朋友,败落时就是敌人;贫贱时的朋友,富贵时就是敌人,所以说朋友是暂时的。因此说权力是不可废弃的,废弃了就失掉了根本;同情心是不能随便施予的,太随便了就会招人忌恨;与人交往不能过於亲密,太亲密就会产生疑虑;心里话不能说出来,毫无保留就潜藏著祸患。有智慧的人不会为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6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回复:罗织经
     上不谋臣,下或不治;下不谋上,其身难晋;臣不谋僚,敌者勿去。官无恒友,祸存斯虚,势之所然,智者弗怠焉。料敌以远,须谋於今;去贼以尽,其谋无忌。欺君为大,加诸罪无可免;枉法不容,纵其为 祸方惩。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9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回复:罗织经
     【译文】君主不用计谋统御臣子,有的下属就无法治理;下属不用计谋对君主,他们自身的官职就难以晋升;官员不用计谋对付同僚,他的敌人不能铲除。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祸患常在片刻之间,这是形势的必然,有智慧的人对此不能松懈。预料敌人能达到远处,必须要在今天谋划;铲除贼人要达到全歼,他的谋划就不能有所忌讳。欺骗君主是大罪,把这个罪名强加在别人身上他就不能幸免;破坏法律不能宽容,放纵他以致出生祸乱才加以惩罚。
  
   
  
  
   作者: 右瞳_
  
   2008-7-4 11:59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回复:罗织经
    上谋臣以势,势不济者以术。下谋上以术,术有穷者以力。臣谋以智,智无及者以害。事贵密焉,不密祸己;行贵速焉,缓则人先。其功反罪,弥消其根;其言设缪,益增人厌。行之不辍,不亦无敌乎?
  
  
   作者: 右瞳_
  
   2008-7-4 12:00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回复:罗织经
     【译文】君主凭借权势谋划臣子,势力衰弱的时候要依靠权术。下属依靠权术谋划君主,
  
  
   作者: 右瞳_
  
   2008-7-4 12:04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回复:罗织经
   权术穷尽的时候就凭借实力。
  
  
   作者: 右瞳_
  
   2008-7-4 12:05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回复:罗织经
   。臣子用智计谋划同僚,智计达不到的时候就用伤害。
  
  
   作者: 右瞳_
  
   2008-7-4 12:05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回复:罗织经
   事情贵在保守秘密,不能保守秘密,就祸及自身;行动贵在迅速快捷,缓慢拖拉就让别人占了先机。设定一个荒谬的说法诬指是他说的,这最能增加人们的厌恶。谋划行为不停止,不是没有敌手了吗?
  
  
   作者: 右瞳_
  
   2008-7-4 12:05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回复:罗织经
     上不谋臣,下或不治;下不谋上,其身难晋;臣不谋僚,敌者勿去。官无恒友,祸存斯虚,势之所然,智者弗怠焉。料敌以远,须谋於今;去贼以尽,其谋无忌。欺君为大,加诸罪无可免;枉法不容,纵其为 祸方惩。
  
    【译文】君主不用计谋统御臣子,有的下属就无法治理;下属不用计谋对君主,他们自身的官职就难以晋升;官员不用计谋对付同僚,他的敌人不能铲除。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祸患常在片刻之间,这是形势的必然,有智慧的人对此不能松懈。预料敌人能达到远处,必须要在今天谋划;铲除贼人要达到全歼,他的谋划就不能有所忌讳。欺骗君主是大罪,把这个罪名强加在别人身上他就不能幸免;破坏法律不能宽容,放纵他以致出生祸乱才加以惩罚。
  
    上谋臣以势,势不济者以术。下谋上以术,术有穷者以力。臣谋以智,智无及者以害。事贵密焉,不密祸己;行贵速焉,缓则人先。其功反罪,弥消其根;其言设缪,益增人厌。行之不辍,不亦无敌乎?
  
    【译文】君主凭借权势谋划臣子,势力衰弱的时候要依靠权术。下属依靠权术谋划君主,权术穷尽的时候就凭借实力。臣子用智计谋划同僚,智计达不到的时候就用伤害。事情贵在保守秘密,不能保守秘密,就祸及自身;行动贵在迅速快捷,缓慢拖拉就让别人占了先机。设定一个荒谬的说法诬指是他说的,这最能增加人们的厌恶。谋划行为不停止,不是没有敌手了吗?
  
  
   作者: 右瞳_
  
   2008-7-4 12:44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回复:罗织经
     上不谋臣,下或不治;下不谋上,其身难晋;臣不谋僚,敌者勿去。官无恒友,祸存斯虚,势之所然,智者弗怠焉。料敌以远,须谋於今;去贼以尽,其谋无忌。欺君为大,加诸罪无可免;枉法不容,纵其为 祸方惩。
  
    【译文】君主不用计谋统御臣子,有的下属就无法治理;下属不用计谋对君主,他们自身的官职就难以晋升;官员不用计谋对付同僚,他的敌人不能铲除。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祸患常在片刻之间,这是形势的必然,有智慧的人对此不能松懈。预料敌人能达到远处,必须要在今天谋划;铲除贼人要达到全歼,他的谋划就不能有所忌讳。欺骗君主是大罪,把这个罪名强加在别人身上他就不能幸免;破坏法律不能宽容,放纵他以致出生祸乱才加以惩罚。
  
    上谋臣以势,势不济者以术。下谋上以术,术有穷者以力。臣谋以智,智无及者以害。事贵密焉,不密祸己;行贵速焉,缓则人先。其功反罪,弥消其根;其言设缪,益增人厌。行之不辍,不亦无敌乎?
  
    【译文】君主凭借权势谋划臣子,势力衰弱的时候要依靠权术。下属依靠权术谋划君主,权术穷尽的时候就凭借实力。臣子用智计谋划同僚,智计达不到的时候就用伤害。事情贵在保守秘密,不能保守秘密,就祸及自身;行动贵在迅速快捷,缓慢拖拉就让别人占了先机。设定一个荒谬的说法诬指是他说的,这最能增加人们的厌恶。谋划行为不停止,不是没有敌手了吗?
  
  
   作者: 右瞳_
  
   2008-7-4 12:55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回复:罗织经
   对于一个人的目的来说一切过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达没达到你的目的.道德,美德,习惯,法律....都是约束你的条条框框,看你能否跨过去,且在跨的同时不被拌倒.....这就是超人
  
  权谋残卷 (2008-05-12 20:57:15)
   标签:杂谈
  
   权谋残卷
  
  明 张居正
  翻译:黄键
  
  智察卷一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事虽殊,其理一也。惟善察者能见微知着。
  翻译:月亮出现晕就会刮风,柱石一旦湿润就要下雨,人间事情虽然不一样,但是原理相同。只有善于观察事情本质的人才能够从细节发现事情的本质。
  
  不察,何以烛情照奸?察然后知真伪,辨虚实。夫察而后明,明而断之、伐之,事方可图。察之不明,举之不显。
  译文:不明察周围的事物,怎么能够发现隐藏的人情世故和虚伪小人的行径呢?只有明察而后才能够知晓事情的真假,明辨虚实。明察之后就能够清楚事情真相,清楚事情真相以后才能够抉择,处理事情,目的才可以实现。不能够明察秋毫,做事就不会有什么成果。
  
  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其色而究其实。
  译文:听一个人怎么说而后拿他的言论界和他的行动去考察他,观看他的神色而后发现事情的真相。
  注:言论非常好听但是神色却时时到处看是不真诚的表现,言论说不出来但是神情非常真诚的人是口拙心灵的人,凡此种种不仅深考察时得不到真相的。
  
  察者智,不察者迷。明察,进可以全国;退可以保身。君子宜惕然。
  译文:明察秋毫的人是明知的人,不能够明察秋毫的人,就会遇事迷惑。洞察先机的人在国家能够使国家强盛,与自身可以保全自己。君子在明察这件事情上面应该有足够的重视。
  
  察不明则奸佞生,奸佞生则贤人去,贤人去则国不举,国不举,必殆,殆则危矣。
  译文:不能够看清问题的本质身边的人就会乘机迷惑自己(出线奸佞之人),出现奸佞的人那么身边的贤能之士就会离开,贤能的人离开那么国家就不会兴盛,国家不兴旺当然就要衰败,必定走向灭亡,这样就危险了。
  
  筹谋卷二
  
  君子谋国,而小人谋身。谋国者,先忧天下;谋己者,先利自身。盖智者所图者远,所谋者深。惟其深远,方能顺天应人。
  译文:君子谋求的是国家大事,小人谋图的是自身的私利。谋虑国家大事的人,首先为国家操心;为自身谋虑的人,首先想到自己的私利。这是因为有智慧的人志向深远,所谋求的目标宏大。正因为志向的远大,才能够顺应天意民心。
  
  守之伐之,不如以德伏之。宜远图而近取。见先机,善筹划。
  译文:对于这样的人去防备他们或者是用手段对待他们,都不如用道德来征服他们的内心。做一件事情应该从长远考虑,从近处入手。预见到事情以后的发展方向,妥善的谋划。
  
  圣王之举事,考之于蓍(shi)龟,不如谛之于谋虑;炫之以武,不如伐之以义。
  译文:古代明君要出动军队想知道结果,从蓍草和龟甲上面去占卜,不如在谋略上面多加谋划;炫耀武力,不如用道义去征讨对方的内心。
  
  察而后谋,谋而后动,深思远虑,计无不中。故为其诤,不如为其谋;为其死,不如助其生。羽翼既丰,何虑不翱翔千里。
  译文:明察事情原委之后再去谋划,谋划之后再去行动,只要深谋远虑,目的就没有达不到的。所以告诉他什么事情不该做,不如为他谋划事情;为他去死,不如为他寻找一条生路。当你羽翼丰满的时候何愁不能够翱翔千里呢?
  
  察人性,顺人情,然后可趁,其必有谐。
  译文:考察一个人的本质,顺应他的欲望,之后就可以趁机开始为自己的谋划了,随事情就会顺理成章。
  
  所谋在势,势之变也,我强则敌弱,敌弱则我强。倾举国之兵而伐之,不如令其自伐。
  译文:所谋求的目标在于造势,形势转变了,自己的力量强大了,敌人的力量就弱小了;敌人的力量弱小了我才能强大。调动全国的军队去征讨敌人,不如让敌人自己削弱自己。
  
  勇者搏之,不如智者谋之。以力取之,不如以计图之。攻而伐之,不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或雷霆万钧,令人闻风丧胆,而后图之。
  译文:勇敢的人的争斗,不如智慧的人的谋略。靠武力去争取,不如靠智慧来达到目的。直接的武力攻伐,不如对他们想讲清楚道理,再用感情来打动他们,再用利益来诱惑他们。否则即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敌人发起进攻,使敌人闻风丧胆,然后再谋图他们。
  
  实以虚之,虚以实之,以其昏昏,独我昭昭。
  译文:面对真的却用对待假的态度,对待假的却用对待真实的态度,以此使对方迷惑,而唯独自己心里明白。
  
  人皆知金帛为贵,而不知更有远甚于金帛者。谋之不深,而行之不远,人取小,我取大;人视近,我视远。未雨绸缪,智者所为也。
  译文:人们都知道黄金丝帛贵重,而不知道又比黄金丝帛更为贵重的东西。谋略不够深远,行动不久就会遇见很大的阻力。别人选择小利,我看重志向;人们看得近,我考虑深远。未雨绸缪,是有智慧的人才能够达到的。、
  
  用人卷三
  
  为政之道,在于辨善恶,明赏罚。倘法明而令审,不卜而吉;劳养功贵,不祝而福。
  译文:从事政治的根本规律在于分辨善恶,严明赏罚。弱国法令严明周全,不用去占卜也是吉利的;出力与有功劳的人得到赏赐,不去祝贺也是有福的。
  
  贤者立而国兴;小人立而邦危。有国者宜详审之。故小人宜务去,而君子宜务进。
  译文:贤能的人得到重用国家就会兴盛;小人得到重用国家就会危亡。国家领导应该谨慎考虑这件事情。所以应该赶走小人,举荐君子。
  
  大德容下,大道容众。盖趋利而避害,此人心之常也,宜恕以安人心。故与其为渊驱鱼,不如施之以德,市之以恩。
  译文:大的德行能够包容属下,大的道义能够容纳众人。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应该宽恕别人使人心安定。所以为了保持清明的政治而驱除犯错的人,不如对犯错的人施以德,用恩会来收服他们。
  
  而诱之以赏,策之以罚,感之以恩。取大节,宥小过,而士无不肯用命矣。
  译文:而后用赏赐来劝诱他们,用刑法来威慑他们,用恩惠来感化他们。看重一个人的大节,宽恕他们的小错误,这样有才能的人没有不肯为你效命的。
  
  赏不患寡而患不公,罚不患严而患不平。赏以兴德,罚以禁奸。使下畏罚而利赏,下也;好德而恩进,上也。天下无不可用之材,唯在于所用。
  译文:赏赐不害怕少却害怕不公正,惩罚不害怕严厉而害怕不能服人心。赏赐是为了鼓励众人的德行,罚是为了禁止奸邪的事情。使下属害怕刑法而希望得到赏赐,是下策;使他们喜欢道义而思进取,才是上策。天下没有不能够使用的人才,关键在于怎么样运用。
  
  事上卷四
  
  事上宜以诚,诚则无隙,故宁忤而不欺。不以小过而损大节,忠也,智也。
  
  译文:侍奉上级应该以诚相待,诚实就不会产生裂痕,所以宁愿触犯上级也不可欺骗他。不要因为小的过错而丧失大节,所以忠诚的人,是智慧的人。
  
  不欺上,亦不辱君,勉主以体恤,谕主以长策,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外,天下称孝焉。荣辱与共,进退以俱,上下一心,事方可济。骄上欺下,岂可长久?
  
  译文:不欺骗上级,也不使领导受到屈辱,站在领导的角度来鼓励他,用深远的谋划来劝说他,使领导置身荣耀显贵的境地,天下人就都会称赞你了。与领导荣辱与共,共进共退,上下一条心,事情才能够办好。对上级傲慢,对下级欺诈,又怎么能够长久呢?
  
  攻城易,攻心难。故示之以礼,树之以威,上也。
  译文:攻占城池容易,得到人心就困难了。所以带头用礼节,这样树立威信,是上策。
  
  
  上怨报之以德,上毁报之以誉,上疑报之以诚。隙嫌不生,自无虞。事君以忠,不涓细流。待人以诚,不留小隙。
  译文:上级怨恨你,就用财物去收买他;上级对你诋毁,你就用赞誉来回报他;上级对你猜忌,你就用诚实来应对他。这样没有间隙,自然就没有祸患了。对待上级要忠心,一点小事也不能够马虎。对待别人要真诚,不要忽略细节。
  
  为上计,不以小惠,而以长策。小惠人人可为,长策非贤者不能为之。故事之以谀,不如进之以忠。助之喜,不如为之忧。
  译文:替上级着想,不要从小利开始,要从长远去谋划。小恩小惠人人都可以做到,可是长远的谋虑只有贤能的人才可以做到。所以用阿谀奉承来对待上级,不如表现出忠诚。让上级高兴,不如为他分忧解难。
  
  思上之所思,而虑其无所思;为君谋利,不如为君求安。思之深,而虑之远。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译文:想着上级所考虑的,看到上级没有思考到的;为帝王谋求利益,不如为国君求得太平。思考精深,谋虑深远。锦上添花,比不上雪中送炭。
  
  避祸卷五
  
  廓然怀天下之志,而宜韬之晦。牙坚而先失,舌柔而后存。柔克刚,而弱胜强。人心有所叵测,知人机者,危矣。故知微者宜善藏之。
  译文:胸怀匡扶天下之志向的人,应该隐藏起自己的内心抱负;牙齿坚硬却最先失去,舌头柔软却一直保留到人死。柔能克刚,弱能胜强。人心无法预测,知道别人心思的人往往处境危险。所以能都洞察先机的人应该隐藏自己所知道的。
  
  考祸福之原,察盛衰之始,防事之未萌,避难于无形,此为上智。祸之于人,避之而不及。惟智者可以识其兆,以其昭昭,而示人昏昏,然后可以全身。
  译文:思考祸福的本源,明察盛衰的始末,在事情萌芽就开始准备对策,在危难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就避开它,这是最大的智慧。平常人对于祸患即便躲也躲不掉,唯独有智慧的人可以发现祸患到来前的征兆,心里明白,却藏而不露,然后才可以保全自己。
  
  君臣各安其位,上下各守其分。居安思危,临渊止步。故易曰潜龙勿用,而亢龙有悔。夫利器者,人所欲取。故身怀利器者危。
  译文:君主和臣子各自安于本位,上下各自坚守本分。居安思危,临渊止步。所以易经上说:,潜龙勿用,亢龙有悔。利器是人们都希望得到的。所以怀有利器的人处境就危险。
  
  宜示之以无而去其疑,方无咎。不矜才,不伐功,不忘本。为人以谦,为政以和,守其常也。
  译文:应该让别人看见自己虚假的一面让他们以为自己没有,消除别人对自己的猜忌,这样才没有祸患。不自夸自己的才能,不炫耀自己的功绩,不忘记做人的根本。为人谦和,政事平和,就能够长久。
  
  
  有隙则明示之,令其谗不得入;大用而谕之小用,令其毁无以生。
  译文:与别人不和之处就公开它,这样对方就不能够进谗言了;重用一个人却对别人说是小用,使得对方无法诋毁。
  
  不折大节,不弃小惠。进退有据,循天理而存人情,此所以为全身之术也。
  译文:不失去大的操守,不放弃给人小的恩惠。当进则进,当退则退,遵循天理,有含有人情,这就是最好的保身之法。
  
  必欲图之,勿以小惠,以大德;不以图近,而谋远。
  译文:一定要得到,不要用小恩惠,要用大恩惠;不要在乎眼前的得失,而要图谋长远的打算。
  
  恃于人者不如自恃。自恃者寿,自足者福。顺天应人,故常在。
  译文: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依靠自己才鞥购长远,容易满足就能够幸福相伴。顺天应人,素以能够长远。
  
  自爱者重。危房不可近,危邦不可入。明珠必待识者,宝剑只酬壮士。
  译文:自爱的人就能被人敬重。将要倒塌的房子不能接近,将要灭亡的国家不能够进入。明珠一定要等到能识别它的人(才会被人认同),宝剑只有赠送给(壮士才能够体现他的价值)。
  
  以贤臣而事昏主,危矣。故明主则谏,昏君则去。不去而隐于朝,宜也。知其雄,守其雌。事不可为而身退,此为明哲保身之道也。
  译文:贤能的臣子如果去侍奉昏庸的君主,那他就危险了。所以当他遇见圣明的帝王就会规劝,遇见昏庸的国君就会离开;即使不离开也应该隐身于朝廷。拥有刚强的才能,但是需要保持柔顺。事情不能强求时候就要全身而退,这就是明哲保身之道。
  
  度势卷六
  
  势者,适也。适之则生,逆之则危;得之则强,失之则弱。事有缓急,急不宜缓,缓不宜急。因时度势,各得所安。
  译文:形势,是需要你去适应的。能够适应它的人就能安生,不能够适应它的酒味下了;得到形势帮助就会变得强大,得不到形势帮助就会变得弱小。事情有缓有急,该尽快解决的事情不应该拖得太久,该慢慢来的事情不应该操之过急。当根据当时的形势分析对策,才能平安无事。
  
  避其锐,解其纷;寻其隙,乘其弊,不劳而天下定。
  译文:避开争斗的漩涡,解除和别人的分争。寻找对方的破绽,利用对方的弊端,不用费力就能够安定天下。
  
  势可乘,亦可造。致虚守静,因势利导。敌不知我而我知敌,或守如处子,或劲如脱兔。善度势者乘敌之隙,不善度势者示敌以隙。知其心,度其情,察其微,则见其势矣。
  译文:形势可以利用,也可以制造。淡泊宁静,因势利导。让敌人摸不透我而我却了解敌人的情况,要么像处女一样安静,要么像奔跑的兔子那样迅速的行动。善于分析形势的人能够利用敌人的疏漏,不善于分析形势的人却常常把自己的疏漏暴露给敌人。了解对方心里想什么,揣摩他的感情,察觉他不为人知的细节,就可以预测事情发展的趋势了。
  
  观其变而待其势,知其雄而守其雌,疲之扰之,然后可图。
  译文:安静的观察对方的变化,同时等待有利于自己的形势的出现,知道雄强,却安守雌弱,使对方疲劳,并且干扰对方,然后就可以取胜了。
  
  势可乘乎?势不可乘乎?智者睹未明,况己著乎,惟在断矣。智无识不立,无胆不行。
  译文:形势可以利用吗?形势不可以利用吗?智者在事态还不明显的时候就洞察先机了,何况那些已经很明了的事情,只是在于取舍罢了。智者没有智慧就不能够成为安身立命,没有胆量就不能够身体力行。
  
  为谋,所重者胆,所贵者智;胆智兼备,势则可为。
  译文:制定谋略,重要的是胆量,贵重的事智慧;只有胆量和智慧都具备了,才可以去改变形势。
  
  见宜远而识宜大,谋宜深而胆宜壮。军无威无以立,令无罚无以行。威慑之,智取之,胆胜之,则何敌不克,何坚不攻?正胜邪,直胜曲。浩然正气,而奸佞折。
  译文:见识应该长远,智慧应该博大,谋略应该深远,胆量应该雄壮。军队没有威严就不能够站稳脚,号令不严格就无法实行。用威严来政震慑,用智慧来谋夺,用胆量来取胜,这样有什么敌人是不可战胜的,有什么城池时不能摧毁的?正义会战胜邪恶,正确会战胜错误。胸怀浩然正气,奸佞小人自然就会畏惧。
  
  功心卷七
  
  城可摧而心不可折,帅可取而志不可夺。所难者惟在一心。攻其心,折其志,不战而屈之,谋之上也。
  译文:城池可以摧毁而人心不可折服,主帅可以擒获但是其志向不可能被折损。所以困难的地方在于征服人心。攻伐他的志向,摧毁他的意志,不用战斗就可以使他屈服,是上等谋略。
  
  攻心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义,服之以威。
  译文:攻取人心的办法,首先是告诉对方道理,再用感情来打动他,用义来引导他,用威信来震慑他。
  
  君子好德,小人好利。辨之羞之,耻之,驱之于德。
  译文:君子喜欢道德,小人喜欢利益。辨明这个道理来让他感到什么是羞愧,什么是耻辱,再用道德来引导他。
  
  移花接木,假凤虚凰,谋略之道,唯在一心。乱其志,折其铎,不战自胜。
  译文:移花接木,假凤虚凰,谋略的道理,只在于征服一个心字。扰乱他的心智,摧毁他的锋芒,不用和他作战就能够获胜。
  
  治不以暴而以道,胜不以勇而以仁。故彼以暴,我以道;彼以勇,我以仁;然后胜负之数分矣。
  译文:治理,不要用暴力而要用道义;取胜不要靠勇敢而要靠仁爱。所以别人用暴力,而我用道义;别人用勇敢,我用仁爱;而后胜败自然就明了了。
  
  攻心之术多矣。如武穆用兵,在乎一心。乱之扰之,激之困之,俟之以变,然后图之。欲得之,先弃之;欲扬之,先抑之。畏之危之,其心必折,计然后可用。
  译文:征服别人内心的权术很多。就像岳飞用兵一样,仅仅战场上的攻心之术就很多。扰乱对方,激将对方,困扰对方,等待变化,然后才可以谋图他。想要得到,就先要放弃;要想发扬光大,就先要抑制自己。使对方畏惧,处于危险中,他们的内心一定会受到挫败,这个时候计谋才可以实行。
  
  虚予而实取之。示之以害,其必为我所用。欲得其心,莫若投其所好。君喜则我喜,君憎则我憎,我与君同心,则君不为我异。
  译文:表面上给予对方利益实际上是谋图对自己更大的利益。向对方说明利害关系(拉拢他,讲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对方就一定会为我所用。要想征服对方的心,没有比投其所好更好的办法了。他喜欢的我就喜欢,他厌恶的我就厌恶,我与他是一条心的,他就不会把我当外人。
  
  权奇卷八
  
  善察者明,慎思者智。诱之以计,待之以隙。不治狱而明判,不用兵而夺城,非智者谁为?
  译文:善于明察的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善于思考的人能够正确地选择。设下计谋来引诱他,等待他露出马脚。这样不用审问就能够明白的判决,不用出动军队就能够夺取城池,不是智慧的人谁又能够做到呢?
  
  
  夫欲行一事,辄以他事掩之,不使疑生,不使衅兴。此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译文:要想做一件事情,要借口其他事情来遮掩,不要让别人有所怀疑,不要使别人对你要进行的事情产生阻力。这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事有不可拒者,勿拒。拖之缓之,消其势也,而后徐图。
  译文:当事情有不可抗拒的时候,就不要抗拒。拖延,延缓,消除它的攻势,然后再图谋它。
  
  假神鬼以立威,而人莫辨真伪。伪称天命,其徒必广。将计就计,就势骑驴,诡之异之,以伏其心。此消彼涨,此涨彼消,其理一也,不诡于敌而诡于己,己之气盛,敌气必衰。
  译文:借助鬼神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人们就没有办法辨别真假了。借助天命,追随你的人就一定很多。这边的减少那边的就会增多,这边的增多那边的救会减少,道理是一样的。不这样对待敌人,而对自己人使诈,自己人能士气高涨,敌人的士气必然就会衰落。
  
  意欲取之,必先纵之;意欲除之,必先骄之。然后乘其势矣。
  译文:想要征服他,首先要纵容他;想要除掉他,首先要使他骄横。然后就可以利用形势了。
  
  敌强则弱之,敌实则虚之。弱之虚之,不我害也。
  译文:敌人强大则想办法使他变得弱小,敌人真正存在就要想办法同化他不与之较量。敌人弱小了,不存在真正地威胁了,我就没有什么祸患了。
  
  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妙手空空,弥祸患于无形。釜底抽薪,上楼撤梯,虽曰巧智,岂无大谋?
  译文:偷梁换柱,移花接木。运用这样的手段,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消除祸患了。釜底抽薪,上屋抽梯,虽然有些巧妙的智慧,但是其中怎么能够不包含大谋略呢?
  
  人构我,我亦构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反客为主,后发制人。
  译文:别人陷害我,我也陷害别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边被动为主动,能够后发制人。
  
  必欲使人为某事,威逼之,刑罚之,利诱之。由远及近,从小至大,循序渐进,然后可用。
  译文:一定要谋人做某件事情,要威胁逼迫他,刑法惩处他,利益诱惑他。由远及近,从小到大的顺序,循序渐进,这样就能够顺利成章了。
  
  谬数卷九
  
  知其诡而不察,察而不示,导之以谬。攻子之盾,必持子之矛也。
  译文:知道对方的诡诈阴谋却故意装作不知道,即便知道了也不表现出来,让对方走到荒谬的地步。攻击对方的盾一定要以能够对方的矛。(即用对方犯的错事来诘难他)
  
  
  智无常法,因时因势而已。即以其智,还伐其智;即以其谋,还制其谋。
  译文:指某没有固定的法则,因时间形势而各有不同。就是说用别人的智慧来对付别人,用别人的谋略来图谋别人。
  
  间者隙也,有间则隙生。以子之伎,反施于子,拨草寻蛇,顺手牵羊。
  译文:间就是裂痕,有了裂痕就产生了可以被人利用的机会。用你的伎俩反过来施加到你的身上,如同扒草寻蛇,顺手牵羊一样容易
  
  彼阴察之,我明示之。敌之耳目,为我喉舌。借彼之口,扬我之威。
  译文:敌人暗中刺探我的情况,我就公开的展示一些虚假信息。让敌人的耳目成为替我说话的口。借他的嘴来宣扬我的威信。
  
  
  机变卷十
  
  身之存亡,系于一旦;国之安危,决于一夕。唯智者见微知著,临机而断。因势而起,待机而变。机不由我而变在我。故智无常局,唯在一心而已。
  译文:一个人生死存亡可能取决于某一天的抉择,而国家的安危也可能决定于某一天颁布的政策。(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唯独只有智者才能够见微知著,临机而断。依仗形势而兴起,等待时机而行动。实际不与我决定但是怎么样运用时机却在于我。所以智谋没有固定的模式,只不过在于心中灵活的运用罢了。
  
  机者变也。惟知机者善变。变则安,不变则危。
  译文:时机就是不停变化带来的某种做事机遇。只有能够洞察时机的人才能够住住时机。能够随时机而妥善变化就能够安身立命,否则就会有祸患。
  
  物必先腐而蠹生,事必有隙而谗起。察其由,辨其伪,除其隙,谗自止矣。
  译文:东西一定要先腐烂了才会滋生蠹虫,事情一定是有了裂痕才会滋生流言。审查事物发生的原因,辨别其中的真伪,阻塞它的裂痕,谗言自然就停止了。
  
  知机者明;善断者智。势可度而机可恃,然后计可行矣。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见机行事,以计取之,此大将之风也。
  译文:能够看清楚时机的人就是明,善于在时机前取舍就是智。事情可以预测而时机可以利用,然后计谋就可以施行了。能够在变乱中不惊慌,面对危难不自乱阵脚。见机行事,靠计谋来智取,这就是大将做事的风格。
  
  将错就错,以讹传讹,移花接木,巧取豪夺。敌快我慢,以智缓之;敌强我弱,以计疲之。釜底抽薪,此消彼长。敌缓则我速,敌弱则我强。此亦机变也。
  译文:利用敌人的错误来向敌人传播错误消息,用敌人的错误言论来讹诈敌人,移花接木,巧妙的争取,勇猛的争夺。敌人快过我方的速度,就要用计谋来延缓敌人的攻势;敌人比我方强大,就要用计谋来拖垮对方。能够对强大的敌人釜底抽薪,就能够使我方和敌方的势力此消彼长。敌人的速度变缓慢了,我方的速度相对起来就变快了;敌人的实力变弱小了我方的实力就变强大了。这就是事物变化的枢机。
  
  危在我,而施于人。故我危则人危,人不欲危,则必出我于厄难。
  译文:我有了危难,就把我的危险强加在别人身上。所以我和别人是一同处于危难之中,人们都须希望危险降临,就一定会把我从危难中解救出来的。
  
  讽谏卷十一
  
  讽,所以言不可言之言,谏不可谏之谏。谏不可拂其意,而宜恤其情。谏人者宜为人谋,不为己虑。
  译文:含蓄的讽喻,是用来说不能够直接说出来的话的,劝诫不可以劝诫的事情的。劝谏者不可以忤逆对方的意愿,而需要体恤对方的情感。劝谏者应该为对方考虑,而不是为自己谋划。
  
  或激之勉之,以证其不可行也。或讽之喻之,以示其缪。进而推之,以证其不可行也。谏不宜急而宜缓,言不宜直而宜曲。
  译文:对受谏人应该用激将或者是劝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讽谏或者比喻,来说明对方的谬误。按照对方的思路推断下去,来证实对方的举动不可行。劝谏,不宜操之过急而应该缓和一些,言语不能太过直白而最好委婉说出。
  
  嬉笑之中蕴乎理,诙谐之中寓乎道。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
  译文:在玩笑之间流露出道理,在诙谐之中包含道义。如果看到君主的过失而不去劝谏,是轻视君主的危难。轻视君主的危难这种事情,忠臣是不会去做的。
  
  中伤卷十二
  
  天下之至毒莫过于谗。谗犹利器,一言之巧,犹胜万马千军。
  译文:天下最恶毒的事物没有超过谗言的。谗言就像利器,一句巧妙的谗言,就可能胜过千军万马。
  
  谗者,小人之故伎。口变淄素,权移马鹿。逞口舌之利剑,毁万世之基业。
  译文:进谗言,是小人常用的伎俩。用口就可以颠倒黑白,就可以指鹿为马。用口舌作为利剑,就可以毁掉万世的基业。
  
  或诬之以虚,加之以实,置其于不义;或构之以实,诱之以过,陷其于不忠。宜乎不着痕迹,欲抑而先扬,似褒而实贬。
  译文:或者用无中生有的言论加以诬陷,或者栽赃嫁祸,把对方置于不义的境地。或者用制造事实来陷害对方,或者用利益来诱惑对方犯错,使他处于不忠的境地。恶语中伤应该不露痕迹,想贬斥对方,就要先赞扬对方,看起来是赞扬其实是贬斥。
  
  随口毁誉,浮石沈木。奸邪相抑,以直为曲。故人主之患在于信谗,信谗则制于人,宜明察之。然此事虽君子亦不免也。苟存江山社稷于心,而行小人之事,可乎?
  
  译文:相信别人口中的是非,就如同相信了石头可以浮在水面上,而木头会沉到水底一样。奸邪小人的言论,能够把只得说成曲的。所以领带最忌讳的是相信别人的谗言,一旦相信了别人的谗言就会受制于奸人,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面应加以明察。然而类似的事情即便身为君子也是难免会做的。假如君子心中想着国家大事,但是却去做小人做的事情,可以吗?
  
  小人之智,亦可谋国。尽忠事上,虽谗犹可。然君子行小人之事,亦近小人,宜慎之。
  译文:小人的某些智慧也可以用在国事上面。为了对领导忠诚,虽然进了谗言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君子常常做小人做的事情,也就和小人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君子应该谨慎。
  
  美色卷十三
  
  乱德则贤人去,失政而小人兴。国则殆矣。
  译文:搞乱了德行贤人就会离去,政事出现了偏颇小人就会得势。这样国家就危险了。
  
  美色置于前而心不动者,情必矫也。然好色不如尊贤。近色而远贤臣,智者所不为也。
  译文:美人在面前而不动心的人,一定是装出来的。然而喜欢美色不如尊崇贤人。接近美色而远离贤人,智慧的人是不会那样做的。
  
  孰谓妇人柔弱?一颦一笑,犹胜百万甲兵。
  译文:谁说女人柔弱?一颦一笑,有时候能够胜过百万雄兵。
  
  智者借色伐人,愚者以色伐己。
  译文:有智慧的人用美色去攻击别人,愚蠢的人用美色来讨伐自己。
  
  色必有宠,宠必进谗,谗进必危国。然天下之失,非由美色,实由美色之好也。
  译文:美人就一定会受到宠爱,受到宠爱就一定会进谗言,谗言一旦被相信就会危及国家。然而失去天下并不是因为美人引起的,而是因为喜欢美人这个弊病引起的。
  
  借美以藏其奸,市色而成其谋,千载之下,绵绵不绝。人主宜详审之。
  译文:借助美色而包藏祸心,出卖色相而成就其阴谋的人,千年以来,绵绵不绝。领导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圣贤事业,非大志者何为?故色贤之分,知其所取舍。是以齐桓晋文,犹为霸主;汉武唐宗,不失明君。
  译文:圣贤的事业,不是胸怀大志的人谁能够担当?所以好色者和贤君的区别在于,直到什么时候应该要什么,不要什么!所以齐桓公晋文公虽然好色,但还是霸主;唐太宗宋太祖虽然好色,也还称得上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