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对洋人的十种误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17:37:07
作者:黄振迪
我们拜草包所赐,关闭国门三十多年,待到改革导师邓小平打开国门,这国门也不是中国的常人可以跨过去的。关了这么久,一旦跑出去了,回到国内就爱“装洋”。一天危言耸听似地说洋道洋,越说越神。
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在国外生活几十年的老头,正推销他的新书:专讲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的,如何与中国人相处的。并信誓旦旦地说,这是中西方文化的区别。还有一次,在网络的一个小圈子里,一位夫子说起外国人的品德如何之好,大有洋人个个尽得“三讲”精髓之意。进而他又从国民素质和国民性入手,开始推销他的“文化决定论”。而更多的人,对外国并不了解,则也是人云亦云,一讲到我们国内的一些不良现象,就老爱拿所谓“国民性”说事,一提就是洋人如何如何,我们如何如何。。。看了叫人哭笑不得。
因此,对于洋人,我如不说,没人会说了。其实,也不是不说,而是胡说的占多数。有的讲的是事实,却硬要夹进一些中国特色的分析,认为中西方文化的区别真是太大了。因此,仍属胡说之列。
另外,有人对我也身居国内,因而对我的说法表示疑虑。我要告诉他的是,我每天过的几乎就是“外国人的生活”:看电视是最爱看、看得最多的电视节目,就是没有剦割过的外国电视新闻节目;而看得最多的电影,也是外国的原声电影和纪录片。因此,我虽身在深圳,我对香港、对欧美生活的了解,其实已超过了我对深圳的了解。
据我的观察,其实洋人和我们中国人一样,也有着很多相同的思维和相同的处事方式。只是他们的语言,象我们一些地方的方言一样,叫人难听懂些;他们的体制,更为现代化一些而已。现在,我把我这十来年的观察,给没有机会出国门,又对外国不了解的国人分享一下,把我们国人通常的十大误解给纠正一下。
1、洋人与我们天生不同
有天傍晚,我从外面回来,在马路边碰上一对洋人夫妇。这对夫妻推着一个小车,里面很舒服地坐着一个两岁多的洋娃娃。我看那小娃娃金发碧眼的,因此就非常喜欢。趁他们等着过马路的时候,就用方言逗那洋娃娃说:“你真漂亮啊”,这洋娃娃听了很是受用,欠着小身子,做出憨态对我骄傲地笑着。这使我想起我大侄子幼时的完全一样的情景,只是我侄子听不懂他们的方言罢了。
还有一样的是洋婆逗洋娃娃的方式。有次我见一个洋婆带着一洋娃娃在一个大厅坐着。正没事,这洋婆叫这洋娃娃学动物的叫声。洋婆用方言说:“猫”?洋娃娃应道:“喵”。洋婆又说“狗”?洋娃娃应道:“旺旺”;洋婆又依次说了牛、山羊等等,这娃娃都学说了一遍。想不到的是,最后洋婆出了个难题,说起了“鳄鱼”,这可把洋娃娃难到了,就乱叫了一声,于是洋婆搂着那洋娃娃两个人在那哈哈大笑。我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知道,这其实也是我们中国人逗小孩的一模一样的。
洋妞也有意思。有次我在地王大厦碰到一对小洋妞,大概十四五岁,两个都梳着一条蜈蚣辫,一个脸庞白净,一个鼻子边长满了很可爱的雀斑。她们在二楼的地方,因此不懂中文就在那左冲右突地转了好几圈,很急的样子。我就问她们是找洗手间吗?她们两个见我问这个,羞涩得不敢看我,别着头说,她们是要出去,却找不到门。因此,我这才指给他们门口位置,她们竟然还是很不好意思,连谢谢也没说一声,就象一对中国的打工妹一样,埋着头径直地去了。
洋妞也有胆大的。一次我哥到北京,我赶去和他相聚。他在忙着,我就一个人到颐和园玩了一回。回来的时候,一个人径直出来,在一个山坡上,碰到一大群洋妞,都是十一到十四五岁。她们散坐在山坡上,大概都住在北京一伙儿出来玩的。见我一个人出来,一伙洋妞就在商量着捉弄我。我刚走过去几米,她们中的一个就“喵”地学猫叫了一声,我回头,她们就一伙儿大笑,又都不敢看我。我回头继续走,她们其中一个又“喵”地叫一声,如是而再,极有趣。洋妞其实和中国的少女们一样,既爱耍点小淘气,也一样的害羞的。
2、洋人不过年
有次在一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为什么中国人那么重视过年”?作者从我们的小农经济与游牧民族的区别开始,说我们的过年是一种中国文化在作怪。进而春节我们交通拥挤状况,大发了一番感慨。我在后面就笑道:其实洋人同样重视过年。
作者主要是对外国一无所知,但是却又爱想当然之故。其实,洋人也过年,也和我们一样,也有“旧历年”——圣诞节。外国的出门在外的游子,在过年时,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也很想家。而家人过年时没回来,洋婆洋汉也会念叨念叨:“他们今年又不回家过年了”。他们过年虽然没有我们的玩龙舞狮,但也有自己的玩法。比如扎圣诞树之类,也是很热闹的。
有意思的是,在过年的时候,他们的洋孩也和中国小孩一样,也会到各家各户去串门。他们一家又一家地去敲门,嘻笑着喊道:“不给糖就捣蛋”!“不给糖就捣蛋”!就象我们过年时小孩到各家各户去“讨饼”一样。
只是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演化,他们过年的“年味”也越来越不是那么浓了。因此,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在过年的时候,也会叹一声:这“年味”真是越来越淡了——不过,他们是用他们的方言说的而已。
3、洋人不重处女
还是一次,有个网友写了篇文章说,“为什么只有中国人最在乎处女”?我在后面也是跟帖说:其实,你主要是对外国的情况不了解,就想当然而已。
确实,外国人也同样在乎处女的。这个其实不用我说了,欧洲的很多小说已经可以说明问题了。一些人为了贞操而献出生命的大有人在。而修女偷情,修女讳言性事的故事也非常多。就是最近我们举办的奥运会的采火仪式,都是需要处女来完成的。你就可以知道,处女作为纯洁的象征,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4、洋人不讲贞操
有的人还编一个手机短信说,妻子偷情后,各国的表现。好象似乎只有中国和印度才在乎似的,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夫妻同样是在乎双方的贞洁的。美国的辛普森案就是一个证据。男方碰到了对方的情夫,竟然是大开杀戒。象这样的案子在西方各国事实上非常多。
5、洋人都很亲密爱亲吻
有的人认为外国人不怕丑,表达感情非常直接。每个人见了,都得吻一下。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吻时,往往都是一种很亲近的人才如此的,而且还有界限。比如英、美、法国他们都有这种礼节。有个美国的歌唱家在与她的合作伙伴行吻颊礼的时候,妻子还故意在对方的嘴上吻了一下,她马上回头对丈夫说:“你别嫉妒呵”。但是,都不会吻对方的嘴的,这就是一个界限。事实上,我们中国也一样有这种礼节的,只是到成年后就没再继续而已——你看,在我们中国又有哪个见了比较亲近的小娃娃,不是左吻一下,右吻一下的?又有哪对正常的恋人是不吻嘴的——自古皆然也。
6、洋妞爱袒胸露背
事实上,英美在以前还非常“封建”。我看过一个美国的关于孩子教育的专题片。在美国的一个教育组织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就是把小女孩编成几组,然后要他们自己去选着装。结果,小女孩几乎全是选那种袒胸露背、超短裙的。在专题片里,教育专家在忧虑:“现在的小孩真是太开放了”(他们的方言叫“开放”为“呵捧”)。有很多四十来岁的母亲就说,他们小时候,连短袜都不敢穿,怕露了别人说她。现在的小孩怎么个个都这么开放啊。真是无法理解。
7、洋男人最善表达感情
还有一批崇洋的中国女人说:你看外国的男人多有吸引力啊,说起甜言蜜语来一套套的。事实上,外国男人和中国男人一样,同样往往是不善言辞的。就在上面的这个专题片中,还对男女的语言、交际能力做了实验。把洋童和洋妞们分成几组,让他们对话,结果出来的结果都是女孩先开口,而男孩都是有一句答一句。男孩显得比女孩还要害羞,而且言辞木讷。
8、洋人不重男轻女
有人还说,外国人崇女,而中国人重男轻女。所以中国人的计划生育非常难。这就更有意思了。其实,洋人和中国人同样也是重男轻女。世界各国的其实对男人同样有着某种崇拜。在美国,洋人也和中国一样,管男人也叫男子汉。因此男子特爱耍男子汉脾气:有什么艰难险阻,总是男人出头顶着。
还有一个很好笑的故事。在美国,有一家有个四岁的小男孩。他爸出门时,怕他出门时他淘气,就故意把他叫来,对他说:“你现在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了。你得多照顾妈妈呵”。呵呵,想不到他的一句玩笑话,竟然还真发挥了作用。这小男孩就真以“男子汉”自居。不巧他爸走后,当地一下子发了洪水。而她妈妈带着他妹妹和他一起,在水中抱着一个漂过来的木头在水中浮着。这时,这“小男子汉”还真发挥了作用:他一直一手抱着木头的另一边,一手抓着他妈和妹妹不松手,在保护着他妈和妹妹(其实是他妈妈在照顾他,只不过是他的意识中的观念而已),直到被救。。。
英国也是,这个国家虽然是一个拥有女王的国家(女王其实也是后来因为有些国王只生了女孩,没男嗣的一种妥协,并非来自天然),但重男轻女习气并不因此稍减。说重男轻女是中国人的文化所致,完全就是搞笑。
9、洋人不嫉妒
在改革开放之初,一些人跳出国门后回来就瞎吹开了:外国人是不嫉妒的。并且提出了一个“东方式嫉妒”(在后面捣鬼)和“西方式嫉妒”(在背后努力赶上)的概念。着实骗了不少人。并且也立即成了丑陋的国民性的一个重要证据。
其实,这本就无须辩驳的。你只看英国的培根的《论嫉妒》,就明白了。在里面,不仅是洋人也有嫉妒的,而且嫉妒的方式和中国的一模一样,甚至包括一些人的细节都完全一样:对你的事极爱打听,做出关心人的样子和你接近,当你倒霉时,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对你成功时,则心如刀绞等等等等——简直就是给中国的“嫉妒者”在画像。本来,嫉妒就是一种弱者的表现,只要存在弱者,就没有不存在嫉妒的,哪还有什么西方东方之分呢?
10、洋人守纪律讲文明
在深圳,已经有过好几次了:洋人在公共汽车上骂娘和耍流氓,结果给义愤填鹰的乘客给抓到派出所。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在做这些时,一些人还非常投入,仿佛是图新鲜似的,有一报“中国人素质不高”之仇,“长中国人的志气”之意。
其实,本来就没什么新鲜的。一些人说外国人比较守纪律,讲规矩。因此,显得往往比国人文明。比如不随地吐痰(有的人竟然说美国人在传说:“中国人的痰怎么会这么多”)。事实上,这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事。外国人,比如美国人,讲礼貌,讲文明的当然是很多的。毕竟,能够出国的,一般来说是有一定经济条件,甚至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他们的素质当然会高些。但是,也还是有很多素质并不是那么高,在深圳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金发碧眼的“老外”,闯红灯过马路,而我们中国人则站在路口在等着的。也常常见到一些外国人也是“痰特别多”,在随地乱吐的。
在香港,当地人往往说大陆新移民,怎么不守纪律、怎么不讲卫生,不讲文明,怎么随地吐痰、怎么高声喧哗等等等等;而奇怪的是,在深圳也有这种说法,不过不是说香港人,而是讲内地新到深圳的“新移民”。
守纪律讲文明,事实上是一个管理和环境问题。如果一个地方本来就是脏乱差,你有痰一定就不会那么顾忌了。这本来并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人的素质问题,而是环境造成的。没有经过过严格的管理,长期处于一种脏乱差的环境,他们自然就有更多的坏习惯。这和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文化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