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地下党朱枫遗骸被发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30:17
中共地下党朱枫遗骸被发现

一提及革命者,许多青年人就摆出一副不关心的样子。其实,革命者的工作和生活是非常丰富而鲜活的。  只要你避开喧哗,静静坐一会儿,你会发现,如果你绕过去“革命者”这个话题,你的生命将是苍白的,尤其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人。

时间洗去铅华,到了水落石出的时候了。在我看来,中国的成长是需要同道相助的。尤其需要国共双方相互点燃激情和光明。

去夏,我在台北大学做了两个月访问学者。期间寻找和拜会了七位参加过抗战的国民党女兵。这个过程中,结识了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的朱宏源教授,并得到他及其夫人的鼎力相助。台湾“八八水灾”发生的那天晚上,我与他的家人们正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上共度“父亲节”。

朱教授在美国读的博士,朱夫人甚至拥有双博士学位。但我见到的朱教授惯常穿中山装,朱夫人则一副素面朝天的朴实。  朱教授的手边永远有一支笔一个小本子或一张纸片,用来记录对他有用的东西。随时汲取养分的好习惯,便是厚积而薄发的基础。这是我对朱教授的主体印象。

 4月5日那天,朱教授来京。他的白头几乎灰白了。他看起来挺高兴,何止是高兴,是很高兴。他说,经过艰苦努力,在台湾遇害的中共地下党联络员朱谌之的遗骸终于有线索了。朱教授说,他在台北六张犁的几百个无名墓碑里,找到了存放朱谌之烈士遗骸的骨灰坛。

我立刻想到电视剧《潜伏》。这就是说,余则成和翠平潜伏到台湾后,经过精心策反,差点要解放台湾之际,却被国民党当局发觉杀害了。

朱教授来京,不仅给地下党的后人带来了利好消息,也给我带来了一个动人的女革命者的故事。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发生在台湾的“吴石、朱谌之中共间谍案”曾轰动海外。时隔数十年,被台湾的文史工作者重新披露出来,让我们悲喜参半的同时,更多的是思考。

这位朱谌之女士在刑场就义时只有45岁。中共地下党员。这是她潜伏到台湾时的化名。她的本名叫朱贻荫,参加革命后,改名朱枫。1949年11月25日,朱枫奉命自香港赴台从事情报联络工作,1950年2月18日,在出色完成任务之后,离台返回大陆途中,不幸被捕,1950年6月10日,喋血台北刑场。

1951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她的家属颁发了烈士光荣证书,但由于秘密工作的需要和海峡两岸的长期阻隔,有关她的一切始终“尘封”在岁月的档案里。

与朱枫同一天慷慨就义的吴石将军,1975年被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1993年,90岁高龄的吴石夫人王碧奎病逝于美国。而吴家留在大陆和台湾的子女们终于得以团聚。他们把当年吴石部下为将军收尸入土的遗骸,连同母亲的骨灰一起带回大陆,并葬于京郊的福田公墓。

几十年来,尽管朱枫的后代们一直在寻找烈士遗骸,却沓沓无影。有消息说当年为朱枫收尸的是其姐夫一家人,并为此事受过牵连,但他们的下落却始终得不到证实。那么,朱枫的遗骸在哪里呢?她何时才能入土为安?

  2003年春节,当朱枫烈士的后人得知笔名“秦风”的台湾作家、新闻工作者徐宗懋先生将到大陆与《老照片》主编冯克力会晤时,便立即前往拜会徐先生。

古道热肠的徐先生回到台湾后,做了很多寻找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处照片档案室的小角落里发现了一袋照片,打开一看吃惊不已,里面竟是一组组审判和枪决政治犯的照片,其中就有吴石和朱谌之等人庭审、绑赴刑场和枪决后的镜头。不少就义者临行前的神态和表情也被摄影机忠实纪录下来,虽死犹生,令今天的观众感慨、动容。

从1950年6月开始,一批批被捕不屈的地下党人士和左派青年被押至马场町处决,亲属被吓得不敢出面领尸,无亲属者则一并处理,草草埋在台北近郊六张犁公墓的小角落里,仅立着一块块刻上名字的小墓碑。由于无人闻问,几十年间已是荒野蔓草,直到1993年在偶然的情况下才重见天日,由昔日幸存的同志和友人组成受难者协会,协助整理墓地,并定期举行祭祀活动。

1949年10月25日,身在香港,长期同家人天各一方盼望着北上与骨肉团聚的朱枫,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接受党组织交代的重要任务,准备离港赴台。朱枫将自己在香港的最后一张留影寄给丈夫。这是一张拍得很生活化的全身照。朱枫身穿浅色短袖旗袍,安详地坐在一张铺着方格台布的茶几旁,身后是一面墙壁连着与阳台相隔的矮廊柱。她在照片背面,工整地写下几行硬笔小楷:[ 她已深深体验着 / “真实的爱”与“伟大的感情”,/ 从此,/ 将永远快乐而健康!/ 给 / 梅  留念  / 一九四九.十.二十五 ] 留影的这一瞬间,距离朱枫被捕只有七八个月的时间。从此,他们夫妻天人相隔,生离死别!

50多年前曾与朱枫同监的冯守娥老人在台湾媒体上回忆说:“我们称呼她为朱妈妈,我第一天当然不知道她的事情,在那里过了差不多一个月吧,才听说她是曾经吞金自杀没有成功,也听她自己说起在大陆还有年幼的孩子。过去这么多年,恐怕她的孩子对母亲的容貌都印象淡薄,记不起来了吧?”  冯守娥老人轻轻唱起当年流传在台湾爱国志士中的一首歌谣,来表达她对牺牲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不能归葬故里的难友的悼念之情:[ 安息吧!死难的同志,/ 别再为祖国担忧  / 你流的血照亮着路,/ 我们会继续向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