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争斗的“四两拨千斤” - 凤归来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11:50:25

权力争斗的“四两拨千斤”

东周列国的〖民主大会〗

作者:丁

一个虚构的历史故事

话说在东周时代,诸侯国一个个兴旺发达,兵强马壮,谁都想当老大,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动不动就互相攻伐,你抢我一座城池,我虏你一群百姓,闹得实在不像个样子。周天子没有什么强制手段让这些好战分子放下武器,于是就想了个主意,让实力最强的六大诸侯组成“民主大会”,以投票的形式来决定东周列国的事务。

6个“民主大会”的成员分别是:晋国、齐国、秦国、楚国、吴国、越国。从此东周开始了一段不为人知的代议制民主时代。所有的政治经济决策都要经过这六大诸侯国派出的代表投票表决才能生效。由于这6国的人口数不同,所以各国拥有的选票数一样显然是不公平的。于是周天子按人口为它分分配了不同比例的票数:晋国10票、齐国9票、秦国7票、楚国3票、吴国1票、越国1票、共31票。

周天子规定:如果一项决议拥有半数以上的票数即获得通过。即:如果一项决议获得31票中的16票或16票以上,就获得通过。这样的政治体制运行了几年,效果良好,至少不用再打来打去。

但是楚国、吴国和越国的人民总觉得什么地方有点不对劲。于是他们请来了一位波斯国师,让他分析一个东周的政治体制。结果令三国的人民大吃一惊,原来波斯国师通过分析发现,尽管楚国、吴国、越国分别持有3票、1票、1票,但实际上在表决的时候,不管是集体出兵抵御匈奴骚扰的问题,还是划拨经费支持那个叫孔丘的老头编撰《春秋》的问题,无论它们投的是赞成票还是反对票,对结果都没有丝毫影响。3个诸侯国立即炸开了锅,原来它们一直被蒙骗了。

 

谁的权力最大

用天子听说此事大为震惊,立即把那个波斯国师召开询问。波斯国师向周天子解释说:

“每个诸侯国的权力体现在它能通过自己加入一个要失败的联盟而使得它获胜,同时也意味着它能背弃一个本来要胜利的联盟而使得它失败。这就是说,它是这个联盟的‘关键加入者’的机会越多,它的权力就大,反之则小,在贵国的政治体制中,楚、吴、越三小诸侯国不是任何获胜联盟的‘关键加入者’,晋、刘、秦三大诸侯国实际上垄断了所有的权力。”

“什么是获胜联盟的‘关键加入者’?能不能举个例子”?周天子有点迷糊。

“比如晋国和齐国联合起来就是一个获胜联盟,它们两者加起来的票数为19,超过了半数,因而晋国与齐国均是这个获胜联盟的‘关键加入者’。这个时候如果吴国也加入进来,联盟仍然获胜,有没有它那一票都无所谓,吴国就不算‘关键加入者’了。”

周天子点点头,波斯国师继续说,“在一场投票可能出现的各种赞成和反对情况中,一个诸侯国可以做多少次‘关键加入者’,我们就称它的‘权力指数’是多少,而它所拥有的权力指数在所有诸侯国权力指数总和中所点比例就称为‘权力指数比’,我们可以用这个指标来衡量它的权力大小。”

周天子饶有兴趣地说,“那我明白了,你能不能帮我具体算一下各个诸侯国现有的权力指数?”波斯国师经过一番排列组合的数学运算,拿出了一个画在羊皮卷上的表格:

诸国侯

票数

权力指数

权力指数比

晋国

10

4

33.3%

齐国

9

4

33.3%

秦国

7

4

33.3%

楚国

3

0

 

吴国

1

0

 

越国

1

0

 

周天子恍然大悟,“原来晋、齐、秦三国虽然票数不同,但在这个迟到大会中所拥有的权力却是一样的,各点1/3。而楚国虽然比吴国、越国多两票,却也很不幸,一点权力都没捞着,它位3国投出来的选票什么也改变不了。”

多给大国几张选票

“这太不公平了,得赶紧解决。你有什么办法吗”周天子问。波斯国师显得信心十足,“没问题,只是不知陛下您有什么具体要求?“首先,人口多的地区权力要大些;其次,人口少的地区也要有一定的权力。当然,最好不要做太多的修改,否则很难实施。大致是这些吧。”       周天子想了想说:“不过当务之急是要增加人数少的3个地区的权力。否则太不公平了。”

“要绝对公平很难,重新分配票数还要在各国之间平衡,还得引起争吵。”波斯国师边说边思考:“这样吧,我给出一个简单的方案。多给晋国两张吧。这样就能在其他票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3个弱小地区的权力。”

“这样行吗?我是想增加3个小国的权力,可是你却要给最大的晋国增加两张选票,这不是更不公平了吗?”周天子怀疑地说。波斯国师耐心地解释说:“请陛下放心,原来的总票数为31张,获得16张票就赢。这样权力指数就发生了变化。”

波斯国师认真计算了一下,在羊皮卷上又画了一个表格:

 

诸侯国

票数

权力指数

权力指数比

晋国

12

18

34.615%

齐国

9

14

26.923%

秦国

7

14

26.923%

楚国

3

2

3.846%

吴国

1

2

3.846%

越国

1

2

3.846%

周天子看着羊皮卷,自言自语地说:“对于越国来说,如果它与晋国、楚国、吴国结成联盟,或者与齐国、秦国结成联盟,或者与齐国、秦国结成联盟,都可以起关键作用,也就是说它的加入能使这两个联盟获胜,若背离则使得它们落败。因此它的权力指数都得到了改进。楚国和吴国也是一样。这的确是一个可行的改进方案。”

几天之后,东周列国的“民主大会”进行了一次改革,终于让大国、小国都满意了,人民从此过上了太平日子。

 

真实世界的权力指数

权力指数的分析方法是美国数理经济学家夏普利和舒比克揭晓出来的。根据这个理论你会发现,原来在所谓的公平选举中,有的人实际拥有的权力与其手中的选票并不是一致的。很多时候,尽管他也认真地投出了神圣的一票,却丝毫不会影响选举的结果,而那些轻松左右选举结果者也并不一定拥有很多选票。

欧共体(今天欧盟的前身)就出现过与我们上面的东周故事类似的情况。1958年,欧共体总共有6个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法、德、意3个大国的票数各为4张,荷兰、比利时各为2张,卢森堡1张。总票数共17张。一个提案只要获得2/3以上的多数,也就是12张票,就可以获得通过。

用夏普利和舒比克的方法计算就可以发现,德、法、意的权力指数都是14,比利时、荷兰的权力指数都是9,而小国卢森堡也有1张选票,但是它在任何情况下对提案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完全成了一个摆设。

比欧共体更广泛的国际联盟——联合国,其权力分配也很不公平。1965年以前,联合国安理会有5个常任理事国有否决权,非常任理事国没有。联合国安理会规定,一个提案通过的条件是:有7张赞成票且5个常任理事国无否决票。夏晋利和舒比克利用他们的方法计算出,如果整个联合国安理会总共的权力指数是77的话,5个常任理事国的权力指数加起来就已经达到766个非常任理事国的权力指数加起来只有1,比例为1.3%

1965年之后,联合国安理会增加了4个非常任理事国,小国的数量明显增加了,那么它们的力量增加了吗?很遗憾,改善不多。重新计算的结果是非常任理事国所拥有的权力比例仍然只有1.86%。可见,在联合国这个国际舞台上,5个大国拥有多么大的权力。

 

控制公司的妙法

用权力指数分析现实问题还常常被用在经济上。比如说在一个公司里,一个最大的股东拥有40%的股份,而其他400个小股东每人只拥有0.1%的股份,虽然最大股东的股票是一个小股东的400倍,可是他所拥有的权力却能够达到小股东的1000倍。

有些聪明的股东会利用权力指数巧妙地增加自己的权力。我们假设有一个“五虎上将股份公司”,有股东5人: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每个股东的票数和他所持有的股数相等,任何公司决策都必须获得51%以上票数才能通过。第一年,公司刚创业的时候,5个人各点20%的股份,每个人的权力指数是一样的,都拥有公司20%的权力。

第二年,公司业务发展之后,关羽占32%的股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各拥有17%的股份。这时候,虽然关羽的股份最多,接近其他任何一个股东的2倍,但分析一下,5个人的权力指数依然是一样的。关羽仍然只拥有20%的权力,如果要推动一项决策,跟第一年一样,起码要获得另外4个股东中的两个人的支持,才能获得超过51%的票数。

关羽觉得这很不公平,想要继续增加自己手中的股份,以获得更大的权力。可是其他4个股东都很警惕,联合起来说什么也不能让关羽一个持有51%的股份从而完全控制公司。关羽没办法,只有好声好气地跟他们商量,不多要,只要他们每个人再出让1%的股份给他就行。张飞、赵云、黄忠、马超4个人觉得,再让关羽增加4%的股份他也只有36%,离51%还差得远,自己损失也不大,就答应了。

于是到了第三年,关羽占了36%的股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各拥有16%的股份。没想到关羽一跃成为公司里最有权力的人,他的4个合作伙伴在他面前只有唯唯诺诺的份了。

为什么会这样?原来关羽的权力指数突变,权力大为增加,他只要得到另外4个股东中的任何一个人的支持,就能获得超过51%的票数。从32%36%,只有4个百分点的增长,却带来了突变,打破了平衡。用权力指数分析一下,这时关羽获得了公司63.636%的权力,而其他股东的权力却只剩下了9.091%

对于一个懂得策略的人来说,不必拥有压倒一切的力量和手段就可以让集体决策向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因为他懂得如何在权力的天平上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