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食品工业发展快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23:02:00
          ★★★ 涪陵区食品工业发展快速 新闻作者:佚名 点击数: 27 更新时间:2010-11-1 16:19:49

    多年以来,涪陵以建设重庆市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食品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基础。

产业现状

    对全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增强 涪陵区食品工业发展以卷烟、果蔬饮料、食用油、榨菜畜禽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2009年总产值98.3亿元,增长8.6%,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33.7%。
    骨干企业迅速崛起,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建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户,其中国家级3户,市级12户,区级26户,涉及榨菜、蚕桑、畜牧、蔬菜、中药材和优质粮油等主导产业。同时,已建成以青菜头加工基地(李渡、珍溪、龙潭等)、畜禽商品示范养殖和加工基地(李渡、南沱等)和优质稻种植基地(龙潭、堡子和罗云等)为代表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多个。
    优势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全区拥有“乌江”、“辣妹子”两个中国名牌产品,一个“中华老字号”(桂楼),“茉莉花”等多个重庆名牌产品。拥有榨菜肉丝罐头、虎皮碎椒、榨菜酱油等多种新产品以及系列腌腊、熟肉等深加工产品。2007年生产榨菜27.1万吨,食用油9.3万吨,豆粕39万吨,纯净水16.7万吨,果钙奶2.5万吨,碳酸饮料7万吨,啤酒1.2万吨,卷烟26.5万标箱,肉类制品8.1万吨。
    行业体系较完整,产业布局趋向合理 涪陵区食品工业4大类齐全,涉及18中类,33小类,涵盖了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食品添加剂制造业、食品包装与机械制造业,形成了门类齐全的食品产业体系。其中,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走在全市前列,已基本形成以涪陵为中心,东西两翼和山区技术资源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格局。
    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 电子计算机、微处理机广泛应用于榨菜、大豆油和肉食品生产控制和在线检测;优选菌种和生物酶技术亦被广泛应用于淀粉、饮料和榨菜等发酵制品生产中;喷雾干燥、真空干燥、膜分离技术已被引入大豆副产物利用和食品生产废弃物的处理中。榨菜集团先后从德国、意大利进口高精生产线、自动脱盐淘洗设备、巴氏杀菌设备、紫外线杀菌器等先进设备应用到传统榨菜生产中,提高了榨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发展目标

    具体目标

    实现“三强三高”。即行业规模显著增强、行业整体效益明显增强、行业科技实力明显增强;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名优产品数量明显提高、地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明显提高。
    行业规模和整体效益显著增强 到2011年年底,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增加到40家,其中,总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增加到9家,年产值在1亿元到10亿元的企业增加到23家。食品企业完成产值220亿元,使食品产业成为我区的主导产业,并真正成为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的高地。
    行业科技实力明显增强 到2011年底,我区食品行业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新产品产值率保持35%左右。在企业中建成榨菜研发中心和畜禽产业开发中心两个开放性科学研究基地。全区食品产业专利申请达到15项,培训各类食品产业人才1200人次。
    产品质量和名优产品数量明显提高 到2011年底,规模以上企业100%实施质量监控体系。全区食品产品的合格率要达到99%以上,食品行业全国知名品牌的数量要增加到4个以上,重庆市知名品牌的数量要增加到12个以上。
    地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要明显提高 到2011年底,力争使我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30%,明显高于重庆市的平均水平。

    战略目标

    实施“五大三新”工程。即做大做强榨菜、肉制品、饮料、粮油和卷烟五大产业;重点培育竹笋加工、泡菜加工和休闲食品三大新型行业。·记者综合·

    涪陵食品工业(2009年)

    以卷烟、果蔬饮料、食用油、榨菜畜禽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
    总产值:98.3亿元,增长8.6%。
    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33.7%

文章录入:周丽娟    责任编辑:周丽娟 
  • 上一篇文章: 涪陵签约十大项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