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鲜卑--第三个故事冯太后与孝文帝(14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01:58:05

第三个故事  冯太后与孝文帝(14P)

更多精彩内容请到:http://blog.sina.com.cn/dtxxgz

 

  北魏从立国到亡国,历时一百四十多年。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不算长,但这一百多年里,却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融合与混血最为集中的时期。从五胡乱华到五胡入华,无论在中国的北方还是南方,中华民族都经历了一次遗传基因的重新洗牌。在南方,随东晋南逃汉人的增加,人口急剧膨胀,大批汉人与南蛮和南越诸族交错,在文化上改变南方人文结构的同时,由于大批俚人与蛮人由编户而化为汉族,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血缘交汇变成普遍现象。而在北方,氐、羯、羌、和匈奴先被鲜卑征服,再与人口众多的汉人融合,最终的结果,是鲜卑等诸民族的消亡与汉民族的再生。北方汉人,在南北朝时期,实际上已经成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混血体。而最开始推动这一进程的,是被称为天下绝后的冯太后,完成这一进程的,是她的孙子孝文帝。

 

   这冯太后是谁呢?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媳妇。北魏一百四十年历史中,共经历十二帝,大多短命,有的在位半年就被篡,在位三年以下的就有五位,拓跋濬是北魏第五个皇帝,但因为他前面的一位皇帝,也就是他的叔叔拓跋余只上台八个月就被杀,所以拓跋濬实际是接了他爷爷拓跋焘的班。冯太后的姑妈是拓跋焘的昭仪,就是小老婆。按理说,比拓跋濬大一辈,可鲜卑人不管这些,在冯太后十四岁的时候,被拓跋濬封为贵人,到十八岁时又立为皇后。

 

  说来这冯太后的经历颇有些传奇色彩。冯太后是混有鲜卑血统的汉人,而且是一个再混血的汉人,因为她妈是朝鲜人,娘家就在平壤。而且她刚生下来,就因为战乱,被长辈带到氐、羌人的部落里,混在氐羌堆里度过少年时代。冯太后的爹叫冯朗,曾当过北燕的国主,也是了不起的人物。北燕是慕容鲜卑建立的国家,北魏灭北燕,冯朗降北魏,却又不受信任,终于被太武帝杀了,这冯太后就成了孤儿,进了宫,和姑妈生活在一起。好在有姑妈护着,倒也安稳。进宫的时候,小姑娘才七、八岁。到她十一岁的时候,宫中发生政变,太武帝拓跋焘被杀,新帝拓跋余上台八个月又被杀,再立拓跋濬。这一切,给这个小姑娘深深的刺激,也给她上了人生的第一课。宫廷的腥风血雨,铸就了冯太后钢铁般的意志,也赋予了她谨慎却坚韧的性格。

 
北燕(公元409-436年)是五胡十六国之一。由慕容鲜卑的冯跋所建立。都龙城(今辽宁朝阳)。

 



北燕帝系表。公元436年被北魏太武帝灭亡。

冯太后的父亲冯朗降北魏,后被太武帝所杀,这冯太后就成了孤儿,进了宫。

 


冯太后(442—490),十八岁时成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孙子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

拓跋濬死后,北魏实际进入了冯太后时代。真是造化弄人。

 


12岁的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尊冯氏为皇太后,十八岁时想亲政被后妈先废后毒死,五岁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继位。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71年—499年在位), 为北魏第六位皇帝。

在冯氏的指导和辅佐下,北魏孝文帝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

 

484年下令实行俸禄制,485年颁布了均田令,495年正式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这冯太后长到十四岁,出落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入宫已久,成天在皇上跟前转悠,把个拓跋濬迷的神魂颠倒,未到二八,便被破了瓜,当了贵人。到十八岁时,美貌加上成熟,到了女人一生中最美丽的时节。也就这一年,冯太后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第一,被立为皇后。第二,由于拓跋弘被立为太子,其母李贵人按祖制,立子杀母,丢了命,拓跋弘过继到她的名下,白捡了一个儿子。

 

    坎坷经历决定了冯太后不是一个花瓶型的美人儿,长期参政的经历又把冯太后磨炼成一个坚忍不拔政治家。冯太后从小入宫,对宫中事务了如指掌,拓跋濬在位时,冯太后就是他的好参谋。拓跋濬之后,北魏实际进入了冯太后时代。拓跋濬驾崩,儿子拓跋弘即位,年仅十二岁,冯太后这时真的是太后了。十二岁的小孩儿懂什么,一切都是冯太后说了算。宰相乙浑也想掺合掺合,甚至图谋篡权,被冯太后果断干掉。到拓跋弘十八岁的时候,想要亲政了,又被后妈给废了,让他五岁的儿子拓跋宏继位。朝中大事还是冯太后说了算。

 

  如果这冯太后是个刁钻刻薄的小人,专权仅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利欲,那就不是为后人追仰崇敬的太平皇后了。这冯太后大权独揽,并且杀宰相,废养子,立孙辈,第一,是想要推行一个惊天动地的计划,第二,是想培养一个能传承自己意志的接班人,让这个计划在她百年之后仍能进行到底。这个计划,在她心中,已经酝酿已久了。

 

  这个计划就是:汉化。

 

  冯太后的孙子拓跋宏,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北魏孝文帝,被冯太后推上皇帝宝座时,还是一个五、六岁的娃娃。到公元四九零年冯太后去世时,已经成长为一个二十四岁的英俊青年了。从他即位开始,冯太后就一边培养这个孙子,灌输自己的改革理想,一边大刀阔斧地改革朝政,按照汉晋行政体系改造北魏社会,开始了鲜卑社会的汉化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推行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同时,在朝廷大力整顿吏治,在民间统一度量衡。这些改革彻底动摇了鲜卑社会的奴隶制根基,使鲜卑社会从奴隶制攀越到封建社会。社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

 

    冯太后的大刀阔斧,为孝文帝亲政后继续推进改革创造条件。冯太后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她去世后的第三年,拓跋宏二十七岁时,一场席卷中国北方的政治大改革开始了,改革的推动者和主导者正是冯太后的贤孙孝文帝拓跋宏。

 

  孝文帝的改革来的更彻底,他的改革目标是:全盘汉化。

 

  这场改革,彻底改变了中国北方的政治面貌和人文结构,北方汉民族的血统与草原民族的血统彻底混杂在一起,北方汉民族的体魄、性格、风俗,都由此发生了大变化。直到现代,这种差异仍存在于同属汉族体系的南北汉人中间。

 

  拓跋宏的改革共五个方面。

 

  第一,迁都洛阳。五胡入华,战乱不已,大批中原汉人南逃,中原腹地的河南,土地荒芜,人口锐减。洛阳遭焚,衣冠惊散,到了十室九空的地步。第一波随皇室迁至伊洛间的步骑兵即达三十万众,随后迁入的百官百姓不少于百万。洛阳简直成了鲜卑人的城市。山陕亦同,“关中人口百余万,氐羌和鲜卑等族约占半数。”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由周公营建,建于公元前12世纪。

是九大古都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五胡入华,战乱不已,大批中原汉人南逃,中原腹地的河南,土地荒芜,人口锐减。洛阳遭焚,衣冠惊散,到了十室九空的地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迁入的百官百姓不少于百万。洛阳重现生机,也成了鲜卑人的城市。

 

 

  第二,禁止鲜卑语,全国上下一律说汉语。禁止鲜卑服,全国上下一律穿汉服。当然更不允许氐、羌之类奇装异服存在。这一下子,你到了北魏,语同音,衣同式,实在分不清谁胡谁汉了。


左图: 汉族服装俑, 右图:鲜卑族服装俑(衣襟左衽):

 

  第三,不许鲜卑人姓鲜卑姓,一律改姓汉姓,鲜卑的一百多个姓,统统改成汉姓,拓跋宏带头,把拓跋改成元姓。让你光听一个姓,更分不出谁是胡人,谁是汉人。

 

  第四,鲜卑同姓内部不准通婚,要通婚,找汉族。一时间,鲜卑家庭,要么是娶汉家女,要么是嫁汉家郎,搞得到处都是胡汉联姻的家庭。拓跋宏一口气娶了五个汉族老婆,甘肃、河南、河北、山西,到处都有汉族老丈人,他一带头,他的兄弟姐妹也一窝蜂地响应,从皇室开始,就搞得胡汉不分,混成一团。

 

  第五,改革官制,仿照汉晋建立完全汉化的礼乐刑法,建立学校,推行汉文化教育,使鲜卑的后代彻底汉化。

 

  孝文帝彻底实现了奶奶的愿望,胡汉从此一体。

 

  孝文帝这场大改革的影响,并未止于北魏。

 

  公元五三四年,北魏在内乱了六年,走马灯似地换了五个短命皇帝之后,寿终正寝,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十多年后,又被北齐和北周所替代。不久,北周又灭北齐,北周大宰相杨坚又废北周,改号大隋。

 

    隋朝在汉族人眼里,是实实在在的汉人政权,但说实在话,隋朝其实真的是直接脱胎于鲜卑人的国家。国号改了,但领导班子和整个行政团队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不但宫廷内、军队里鲜卑人充斥,就连杨坚的妈也是鲜卑人,加上祖上世代混血,杨坚本身的汉族血统微乎其微,勉勉强强算个汉人。隋朝如此,最为中国人自豪的大唐朝更是如此。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也是胡汉混血儿,他妈就是杨坚他妈鲜卑孤独氏的从姐妹。李渊又娶了鲜卑婆娘,生下儿子唐太宗李世民。不管李渊祖父有否鲜卑血统,就从李渊算起,李世民的汉族血统也只有四分之一了。李世民又娶了鲜卑女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孙皇后。这长孙皇后是拓跋氏的正宗后代,算来,李世民的儿子李承干汉族血统只剩下八分之一,根本就是鲜卑人,算不上汉人了。但是,到了唐朝,鲜卑与汉人已经混杂的厉害,没人去追究谁是汉人,谁是鲜卑了。中唐之后,中原已无鲜卑,也无氐羌,哪里去了?化了,化在汉人中了。

 

 

隋朝(581-618)开国皇帝文帝杨坚,看上去典型的一汉族老头,错!

杨坚的妈就是鲜卑人,加上祖上世代混血,杨坚本身的汉族血统微乎其微,勉勉强强算个汉人。

 

隋文帝杨坚。这张才是他的本来面目。汉族的史学家总是自做多情,认为隋朝是汉人政权。

隋朝其实真的是直接脱胎于鲜卑人的国家。看出北魏孝文帝汉化的威力了吧!也就百十来年吧。

 

隋朝如此,最为中国人自豪的大唐朝(618-907)更是如此。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的汉族血统只有四分之一。李世民又娶了鲜卑女人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拓跋氏的正宗后代。

算来,李世民儿子的汉族血统只剩下八分之一,根本就是鲜卑人了。但是,到了唐朝,鲜卑与汉人已经混杂的厉害,没人去追究谁是汉人,谁是鲜卑了。中唐之后,中原已无鲜卑,也无氐羌,化在汉人中了。

 

  冯太后和孝文帝九泉之下可以安心了,你们的理想实现了,用的时间不长,一百年而已。

 

看了本文的读者还看以下文章:

余秋雨余秋雨大同行之一:名城保护需要文化引领(8P)
余秋雨大同行之二:只有回到历史 才能创造未来(21P)
余秋雨大同行之三:余秋雨作“大文化大古都”讲座
余秋雨大同行之四:《大文化,大古都》讲座全文
图说余秋雨的成长历程(32P)
余秋雨:从何处走向大唐
余秋雨:抱愧山西(18P)
想亲亲跟我去看大型民俗歌舞组画《想亲亲》(上)(42P)
跟我去看大型民俗歌舞组画《想亲亲》(中)(29P)
跟我去看大型民俗歌舞组画《想亲亲》(下)(23P)
文化“撑”起大同崛起的一片天(11P)
让《想亲亲》“想”得更远些(17P)
鲜卑的十个故事关于鲜卑的十个故事(23P)
第二个故事 嘎仙洞(29P)
第三个故事 冯太后与孝文帝(14P)
第四个故事 万里驼铃(24P)
第五个故事 大字小字(34P)
永远的鲜卑千古之谜大鲜卑山
嘎仙洞,拓跋鲜卑的祖庙石室(31p)
发现嘎仙洞的重要意义
北方游牧民族的前世今生(8P)
如果你的小脚趾盖分叉,那么你一定有鲜卑人的血统(8P)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的原因(8P)
北魏平城时代的丝绸之路(20P)
平城气势恢弘的北魏京师
明堂北魏平城明堂之一:遗址研究
北魏平城明堂之二:北魏明堂介绍
山西加入新特区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情况举行发布会
现有的八个“新特区”(27P)
山西加入新特区行列 成为国家批复面积最大综改区
大同名胜古迹大同名胜古迹之一:跟我去看九龙壁
大同名胜古迹之二:跟我去看悬空寺
大同名胜古迹之三:跟我去看云冈石窟(16p)
大同名胜古迹之四:跟我去看华严寺(44p)
大同名胜古迹之五:跟我去看大同府文庙(43p)
大同名胜古迹之六:跟我去看大同东城墙(一)(65p)
大同名胜古迹之六:跟我去看大同东城墙(二)(48p)
大同名胜古迹之六:跟我去看大同东城墙(三)(34p)
云冈石窟导游词(52p)
《魏书》《魏书》之一:魏书介绍
《魏书》之二:帝纪第一 序纪(卷一)
《魏书》全部目录
大同市简单介绍一下大同的“三名一强”(12P)
耿市长与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专家座谈(5P)
十大景点门票实行特惠
本市文物景区今起恢复“一卡通”(3P)
旅游名城须具备三大功能(22P)
大同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基本情况(19P)
城市建设“大同模式”刍议(40P)
大同:实至名归的大古都
不断刷新完善的中国大古都标准
各具特色的8位大古都兄弟
不断被认识并认可的中国大古都
古代艺术的新模式
赵本山和他的徒弟们赵本山和他的徒弟们(一)(34P)
赵本山和他的徒弟们(二)(22P)
赵本山和他的徒弟们(三)(20P)
赵本山和他的徒弟们(四)(50P)
赵本山和他的徒弟们(五)(23P)
休闲男人比女人寿命短的六大原因
揭秘男性比女性容易流汗原因
对上海大火最牛逼的评论,太有才了(转)
十种不良的生活习惯
中国城市居民八大毛病
十大公众休闲方式(2010)
车主投保、理赔技巧,一定要看!
倒车技巧教您如何轻松掌握倒车技术(图解倒车技巧)
侧向停车的技巧(有详细图解)
怎样去除室内、身上、衣服上的烟味!
学诚法师学诚法师弟子随师赴大同参观考察见闻记之一--大同人的福气
学诚法师弟子随师赴大同参观考察见闻记之二--善人与恶人的区别
学诚法师弟子随师赴大同参观考察见闻记之三--中华文化的瑰宝
学诚法师弟子随师赴大同参观考察见闻记之四--佛教艺术殿堂
学诚法师弟子随师赴大同参观考察见闻记之五--一位好市长
学诚法师弟子随师赴大同参观考察见闻记之六--精神的支持
学诚法师弟子随师赴大同参观考察见闻记之七--大同的速度
学诚法师弟子随师赴大同参观考察见闻记之八--超前意识
更多精彩内容请到:http://blog.sina.com.cn/dtxx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