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企业呼唤创新政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11:55
推荐本文 
--------------------------------------------------------------------------------□ 张 彬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就要突破现有格局,必然会触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旧的传统观念,会引发一系列思想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如,部分职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任度降低,腐败使领导干部在职工心中失去人格力量,部分干部职工在改革过程中的切身利益受损,一切向钱看的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不断抵消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以及政工干部素质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等等,这些也是影响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根本原因。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放开视野,多向思维,与时俱进,在创新上下功夫,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构建和谐企业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坚强的思想保障。
  
  筑起“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之路
  
  在企业,生存发展是第一位的,没有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凡是生产经营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和着力点就应该伸向那里,从而有力地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发展。而企业发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号召力和感染力也就进一步增强了。
  所谓“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坚定不移地以发展为主题,以塑造企业共同价值观为目标,以效益为中心,以融合为载体,以教育、激励和沟通为手段,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从而为企业步入良性循环的最佳发展之路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动力。
  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一体化,走“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之路,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建立在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这个大舞台上。“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来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把提高企业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二是寓教育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保证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增长。
  企业所进行的各项改革,其实质都是进行利益关系的调整,这必然会引发职工的种种矛盾和情绪。我们应该通过情理交融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对改革形成正确的理解:企业进行改革,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从而保障广大职工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改革不是损害职工的利益,不是一味减少职工的利益,而是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按劳分配;改革是一个不断摸索的渐进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在利益关系调整中,可能会使一部分人的利益暂时受到影响,甚至为企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全新的机制一旦进入正常的运行轨道,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就能真正得到保障。
  笔者所在的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变公司)是变压器制造行业唯一的央企。在2003年进行有限责任公司改造的时候,为了解决企业改制过程中产生的诸多思想问题,实现企业快速稳健的增长,由公司董事长兼任党委书记,从机制上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全面融合。此举提高了企业领导班子层的整体决策水平和能力,增强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提升了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了工会和共青团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把“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具体岗位和每个职工,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面发展。
  由于国家电力事业的迅猛发展,加上自身企业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西变公司“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已经生根结果,为构建和谐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制四年来,面对繁重的生产任务,在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企业全体职工特别是生产一线的职工,舍小家顾大局,企业的产值、产量和效益以50%以上的速度大幅增长,综合实力重新在行业位列三甲。
  
  实施量化的考核制度
  
  过去,人们常常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个软任务,看不见、摸不着,难以量化,不好考核。就像过去企业基层的政治理论学习,由于不考核,很多时候都流于形式,出现“读书读封皮,看报看标题”的现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保证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迈上新台阶,就必须与企业的制度管理联姻,建立基层党支部工作的量化考核制度,与企业的经济责任制挂钩。实施建立量化考核的党建工程,就是从源头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打牢基础。
  西变公司为了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流于形式,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在汲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2001年实行了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化管理。党委制定了《党支部工作考核办法》,对党支部工作的目的、内容、机构、实施细则等均做出具体规定,《考核办法》分完成生产任务、干部理论学习、通讯报道工作、党课教育、党员民主评议、党员积极分子的发展培养、“创先争优”及党员管理等23个考核项目,确定了具体的工作标准和计分办法。党委工作部设计了党支部工作考核计分表,每月要填报、打分、考核,进行归纳总结通报,并与各部门的绩效工资挂钩,取得明显成效。如:其中的对各党支部通讯报道工作的考核,则根据党支部人数的不同进行不同篇数的考核,篇数不够的扣分,超额的加分,最后得分则与党支部所在部门的经济考核挂钩,与部门的奖金挂钩。此举加强了企业宣传报道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运用义利合一实现虚功实做
  
  在企业建立现代化机制的过程中,企业的领导,尤其是党政一把手,一定要关注改革的承受主体——企业的全体职工,重视职工心理动机的净化与调适。要知职工之所想、察职工之所虑、亲职工之所爱、为职工之所需,从多方面了解职工的思想变化,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充分体现职工的根本利益,在看似“无情”的改革大潮中实施“有情”调整,尽心尽力地为职工多办实事。要从职工的收入、交通、住房等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入手,多做服务群众、温暖人心的工作,为职工排忧解难,和职工建立深厚的感情,才能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使思想政治工作如春风化雨,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职工的思想问题和矛盾大都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思想政治工作就应当结合人们的实际利益去做,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西变公司在企业改制后,为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伊始,就确立了“以人为本,以德治厂”的企业宗旨,从关心和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入手,打造让所有职工都认同、都能并肩追求的“企业与我同发展,我与企业共命运”企业价值观。在“非典时期”,公司的用户服务人员在北京的安装工地,回不了家也买不到防护用品,弄得人心惶惶。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郝晓琪得知此事后,立即驱车前往当时是非典重灾区的北京工地,为企业驻外人员送去防护用品。此举在全公司被传为佳话,同时也激励着许多销售和服务人员。在北京、山西、内蒙等“非典时期”令人避之不及的工地上,到处忙碌着公司职工的身影,使用户深受感动,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声誉,也带来了大量的市场订单。
  不管是在非常时期,还是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义利合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如同春风化雨,洒在职工的心田。三伏酷暑,董事长和总经理等公司领导深入车间,为挥汗如雨、大干生产的一线工人送上防暑降温用品;逢年过节,公司专门拨出特困补助金,对困难职工家庭进行慰问,送去企业大家庭的温暖;高考发榜,培育人才有功的家长们凭孩子的录取通知书,就可以得到一份奖金……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面对应接不暇的产品订单,为了企业的信誉,为了企业的发展,从元旦、春节、“五一”长假到“十一黄金周”,许多一线的生产职工都放弃了休假,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顺利完成了世纪丰碑——“三峡”直流输电工程、我国首条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国内最高电压等级百万伏变压器、世界首台有级可控电抗器等国家重点项目的产品,使企业效益大幅翻番,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创新型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了西变公司和谐发展的氛围,使企业正朝着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大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