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关系的思考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6:32:15

内容摘要:心育与德育存在本质的区别。但是德育与心育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德育要具有针对性,需要心育工作的支持;德育要提升效率,需要按照德育对象的心理规律来实施,心理咨询(辅导)的理论和方法对提升德育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助推、启示、借鉴作用。
关键词:心育,德育效率,态度转变理论
目前,我国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学校,基本上都把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心育”)归到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口,由德育(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统管,而且把心育内容设置在德育(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内,由此导致许多人、包括教育界内部的不少人,都以为心育是德育的一部分。其实,有这样一种体制安排,只是因为德育与心育关系极其密切,而且心育尚处于初创起步阶段,各方面都极不完善,只好“挂靠”到德育身上,也是出于精简机构和人员的考虑,而完全不能由此得出心育归属于德育的结论。。我认为,心育与德育应该是并列的关系,而且心育的重要性不亚于德育。本文就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试作以下浅析:
首先,心育与德育在多个方面都存在本质的区别。
一、目标、任务不同。心育的目标是:学生的人格健全、心理素质达到良好的状态,实现学习、生活和个体发展的高质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心育的任务就是:对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和技能,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干预。而德育的目标则是:学生的道德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能够自觉承担各种按照社会伦理准则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相应的,德育的任务就是:用先进思想影响学生,用道德规范教育学生,用模范人物的高尚品德、行为感染学生,简言之就是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从这个角度看,心育与体育卫生工作倒是更相似一些。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是高度相关的。
二、内容不同。心育的内容是关于心理卫生、心理素质的知识和相关训练;德育的内容是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和相关活动。
三、工作的重点对象不同。心育的重点对象是心理不够健康的群体;德育的重点对象是思想道德方面存在明显问题的群体。
四、理论基础不同。心育的理论基础是心理科学;德育的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教育科学。
五、方式方法不同。心育运用的是心理学的方式方法,不能也不必进行价值判断,即是与非、对与错的判断;而德育不但不能避开价值判断,而且要以价值判断作为基础、方向和核心。
由此可见,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是决不能把心育与德育混为一谈的。
其次,心育与德育虽然区别很大,但是德育与心育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德育十分需要心育的支持。
一、德育要具有针对性,离不开心育的支持。
当前,在我国的学校、尤其是正规化程度较低、师资薄弱的学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着不够科学、效率较低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心理缺乏科学的把握,基本上都是教育者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甚至是成见,想当然地实施教育,导致学校德育工作长期陷于经验主义的泥潭。
德育如果要具有针对性,就必须准确把握德育对象的心理,而缺乏针对性的德育无疑是失败的。学校的心育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调查、测量、评估(诊断)学生的心理特征,这就为实施德育提供了具体的、科学的依据,为德育的成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础。
所以,心育工作对于德育工作提高针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要提升效率,离不开科学的心理干预(辅导)。
(一)德育效果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效率低,就是效果差的体现。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达到最大的效果就是理想的德育效率。怎样提升德育效率?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按照德育对象的心理规律实施教育,对于心理有偏差的学生,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辅导)。
德育的效果,不是体现在德育对象懂得了多少道理即道德认知,而只能体现在德育对象做出了多少道德行为。低效率的德育,就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仅仅停留在给德育对象灌输了一大堆大道理、小道理这个层面上。而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中间必须经过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这两个阶段,一如人们常说的“知易行难”,这就是道德行为形成的心理规律,不遵循它,效果当然不会好。再者,根据心理学原理,要使接受对象对某项道德认知愿意接受、领会得更好、印象更深刻,也要“动之以情”在先,“晓之以理”在后,才会更有效。因为没有感动,就不会有感触,就不会有感悟,道德认知就不会在德育对象身上实现内化。根据心理学的态度转变理论,对于那些本来就存在反向认知的德育对象,若直接晓之以理不但无效,往往还会起到反向作用。在现实中,不少家长、教师对子女(学生)的“反复叮嘱”、“谆谆教诲”失去效力、甚至起了反作用,大多是因为没有按照上述心理规律行事。如果这些家长、教师不去反省自己,如此下去,不仅教育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极有可能发生恶性循环,即:说教—违背—严厉的说教—再违背—更严厉的说教(斥责)。
(二)如何运用心理辅导(咨询)的理论和方法提升德育的效率呢?这个论题比较大,本文仅论及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先“动之以情”?
上文已经谈到,未“动之以情”就直接“晓之以理”的德育是无效的,至少是低效的。反之,如果德育对象已经有了强烈的、足够的道德情感体验,那么不但大大有助于道德认知的内化,也为树立坚定的道德意志,从而形成道德行为奠定了基础。所以,先“动之以情”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也就是说,一定要使德育的对象沿着感动—感触—感悟的路线一步一步走下去。
什么信息(资讯)最能感动青少年?综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下因素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能引起兴趣,这是前提;二是具体可感,越是感性的信息,对人的情感的刺激度就越大,空洞、苍白、抽象的理性信息对人的情感的刺激度是很小的;三是越原始、越真实越好;四是能吸引人的多种感官参与;单纯的“我讲,你听”效果很差;五是信息应该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净化人的心灵,否则就没有德育价值。例如,讲到某某模范人物的事迹时,一段具有原始记录特征的视频,几张照片,一件具有丰富内涵的实物,一个与模范人物关系密切的人亲自讲述模范人物的故事,对听众的感染力就远远胜过教育者任何抽象苍白的长篇大论。
2、心育工作和心理咨询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助推与启示
(1)学校心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普遍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正是实施德育的障碍,反之则是实施德育的有利条件。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一个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人,他的心理防卫机制是很敏感、很强固的,这就导致他们对别人的信任度低、对别人的建议和帮助很自然地采取抗拒态度。而一个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与盲目自信不同),则更容易感受和接受别人的善意,更容易沟通,更容易合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心育工作对于德育是相当有价值的。
(2)对于那些所谓“屡教不改”,即采用各种德育方法、手段均无效的学生,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甚至有必要直接进行心理咨询(辅导)。下面仅以一例略作介绍。案例:有一位初中生,学会了抽烟,家长、班主任反复劝阻教育均无效,校纪处分、家长处罚都不起作用,他还发展到常常在校园内抽烟,影响很坏。这样的学生在任何一所中学里恐怕都不罕见。既然事实已经表明,常规的德育对该生无效,何不尝试借鉴一下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呢?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第一,对接受辅导者(以下简称“受辅者”)无条件尊重和接纳,坚信所有人都有自我完善的趋向。这种尊重和接纳,不是接纳和赞同该生吸烟,而是尊重和接纳这个犯了错误的未成年人,就象母亲对待自己犯了错误的儿子一样。
第二,不能批评指责受辅者。如果批评指责有效果的话,就不可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具体说,就是要先放下吸烟这个话题,从别的角度入手,慢慢让该生自己发现问题、认清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赢得受辅者的尊敬和信任,尽量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不化解该生的对立情绪,就不可能转变他。
第四,整个过程,特别是前期和中期,要让受辅者几乎觉察不到辅导者想要刻意改变他。如果该生发现辅导者还是象此前一样,目的就是要让他戒烟——即改正错误,那就会产生“阻抗”,使辅导工作无法进行下去。
第五,少说多听。要创造条件和氛围,让受辅者多倾诉,宣泄情绪。要尊重、理解受辅者的感受,只有受辅者认为辅导者是尊重理解自己的,并且情绪已处于平和放松的状态,指导性的步骤才可以开始。即使开始进行指导,辅导者也不能说得太多,长篇大论地“上政治课”更不可取,要“助人成长”,而不是“代人成长”。该生吸烟,一定有其主、客观原因,有着某种必然性,特别是,很可能存在某种情绪上的原因。至于吸烟有害的道理,他早就知道了。

第六,严肃、客观、科学地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不能想当然地下结论,更不能轻率地从道德角度来下结论。如果认定该生吸烟屡教不改是品德有问题,就会产生“贴标签”效应。该生吸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社会学习论角度看,他吸烟是学习的结果,即盲目模仿。这种分析,是比较普遍的。但是,还应该精神分析的角度作更深入的分析:他是否有某种被压抑的深层情绪——例如学业失利引起的沮丧?是否有与家长或老师或其他重要的人关系紧张导致的压抑?吸烟的深层动机是什么?或者说吸烟满足了他何种心理需要?只有彻底摸清他吸烟的多方面、多层次原因,特别是心理方面的原因,才有可能对症下药,否则最多只能一时治标。

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来源于精神分析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理论和方法。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态度转变理论,对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作为德育工作者,有必要认真地学习研究一下这些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