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军:权力分配式的大部制改革陷入困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09:16:13

贺军:权力分配式的大部制改革陷入困境

2010年12月16日 16:55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安邦咨询 研究员 贺军

12月9日,65岁的李毅中正式卸任工信部党组书记。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在完成离职审计后,李毅中将会出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每一个正常离任的高官,都会有遗憾和自豪的事。据称,在当日的干部大会上,李毅中回顾工信部成立近三年来的工作时指出,工信部作为大部制改革的试点单位,“三定”方案离落实到位有差距。李毅中认为这是一大遗憾。而在工业通信领域最让李毅中自豪的成绩,则是加大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力度,先进产能比重明显提高。

从李毅中的遗憾点和自豪点不难看出,他所擅长的还是工业领域的工作,对于涉及信息化的工作,以及涉及行政体制的大部制改革,李毅中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他的离任除了年龄因素外,可能还与工信部的工作现状有关。从大部制改革的目标来看,大部制改革的职能整合不到位,工信部可算是没有完成任务;从信息化管理工作来看,工信部也没有为中央加分,反而因为关闭网站和“绿坝”软件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反感。

从公开信息来看,李毅中在中国的部级官员中算是很勤勉的一位,他放弃了国企的期权进入官员队伍,在国资委副主任和国家安监总局局长位置上,工作都可圈可点。但他在工信部却遇到了一些尴尬。在我们看来,这与李毅中的出身有一定关系,他是工程师出身,有很长的国有企业管理经验,做官员也是技术官僚。但遗憾的是,当技术官员遇到了体制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艰巨挑战,这种挑战不是个人能力所能左右的。

分析工信部的改革试点,我们会发现大部制改革在中国当前的处境。据了解,国家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其核心用意是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这个“融合发展”不只是简单的工业信息化或者制造业信息化,而是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从国家现代化全局考虑信息化建设。但体制和机制问题阻碍了这种改革。比如,按照大部制改革的方案,工信部有对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管理的权限,但实际上,由于部门利益的原因,上述权力转移难以落实。

在中国现行的行政体制下,哪一个投资管理职能都是肥缺,这里有着巨大的调配资源的权力,投资项目的分配不仅决定着财政资金的投向,而且很多权力部门本身还掌握着大量的资源,这是全国的地方和企业孜孜以求、跑部上供的原因所在。要动“分蛋糕”的权力,无异于是对被切割部门的革命。过去,中央部委中以国家发改委的权力为最大,作为大部制改革试点的工信部,势必会分掉发改委的权力。李毅中所遗憾的投资管理权限转移不到位,很可能是指与发改委的分权博弈。

坦率而言,最近8年来,中国政府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宏观调控和干预经济,比如从2004-2008年的宏观调控,2008年至今则忙于推出刺激政策来应对金融危机,当然,这期间也有不少的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如奥运会、60年大庆、世博会,如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等,也分散了中央不少的注意力。因此,中国政府对改革的关注不足,在推动改革方面就更加滞后,其结果就是,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一直被拖下来,成为一件未完成的“作业”。

工信部的大部制改革试点进展迟缓,只是政府改革的一个缩影。如果政府不真正从职能上调整,减少干预市场,并把很多权力还给市场,改革试点的结果就可想而知。实际上,在我们看来,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近几年不仅没有减少职能,很多职能反而得到了强化,政府越忙越大、越忙越强,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强政府与强国企相互呼应,正在权力和市场两个领域弹冠相庆!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因此,李毅中个人的去留和功过评定只是小得失,更大的得失是改革停滞之后导致的长期后果。如果工信部的改革不了了之,我们还期望大部制改革在中国全面推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