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2010年12月14日-12月16日《参考消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08:17
2010年12月14日参考消息

《美前高管预测朝韩将爆发冲突》,法新社华盛顿1212日电,韩国《朝鲜日报》网站1213日报道,台湾《中国时报》1213日报道,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213日报道,韩联社首尔1213日电,韩国《中央日报》1213日报道,香港《成报》1213日报道。据综合媒体1214日最新消息,韩国联参主席和陆军总长黄义敦提交了退伍申请书,韩国YTN电视台报道称,韩国政府已经接受了退伍申请。如果朝韩真的会如美国前情报总监布莱尔所说的那样——会出现军事对抗的话,那么为什么这个军事对抗还没发生,韩国自己的将领就主动辞职了呢?况且,我们知道韩国军队的战时指挥权是在美国手里的,因此,如果朝韩出现军事对抗的话,那么美国必然是要介入其中的。既然美国必然会介入到朝韩的军事对抗中,那么美国凭什么事先断言朝韩的军事对抗只会处于低水平中呢?难道说,届时,美国指挥下的韩军一定会把这种军事对抗的水平压到一个低水平呢?这么一来岂不是很泄气?因为这种表态等于是在事先就向朝鲜服软了,如果届时美国指挥下的韩军不肯服软的话,也就是说,如果届时美军指挥下的韩国军队不肯把对朝鲜的军事对抗行动的力度压到一个低水平上的话,那么又怎么能保证朝韩的军事对抗只会处于一个低水平之中呢?要么还是如布莱尔所臆想的那样——朝鲜不会对美韩的军事挑衅做出激烈的反应?美国又有什么可用来确保的凭证呢?事实上,我们看不到美国有任何手段可以确保朝鲜方面不对美韩的军事挑衅做出激烈的超出“低水平”的反应。

 

因此,美国前情报总监在CNN节目中的这个表态,实际上是在释放这么一种空气,就是在向美国人民暗示——发动新的针对朝鲜的军事挑衅是可行的,是安全的。至于这种军事挑衅所必然招致的朝鲜方面的激烈反应,以及这种反应在美韩军事同盟方面所引起的进一步的反馈是否会最终导致新的朝鲜半岛战争的爆发,关于这一点,布莱尔就隐匿不说了。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一点上。此前,驻韩美军鼓动韩军可以“先斩后奏”,其真实用意就是要为将来朝韩一旦爆发激烈的军事冲突以至于到了不可收拾的时候,美国自己可以用其来推卸责任,就说是韩国方面“先斩后奏”才导致局势失控的,然而,至于当时的军事挑衅是否是由美军的指挥才引起的,那么美韩之间就会各执一词了。总之,无论是布莱尔放风说朝韩可能爆发军事对抗,还是美国鼓动韩军可以“先斩后奏”,这些行为都是在破坏东北亚的和平环境,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破坏东北亚诸国的经济复苏进程,从而逼迫该地区以及准备投到该地区的国际资金转向美国。

 

对于中国而言,和平崛起这个目标不仅有赖于我们主观上的和平愿望,同时也决定于客观环境的和平状况。如果中国所处的客观环境出现了可能引起“不能和平”的状况的话,那么中国,为了自己能够和平崛起,也就必须施以必要的手段去消除这些不安定因素,否则环境的改变必然迫使中国自身的发展道路发生相应的改变,届时,和平崛起就会成为一种空话,甚至转变为和平衰败。因此,对于美韩可能发动的新的军事挑衅,中国必须严正警告在前,特别是要让韩国上下知道战争的危害性,要发动韩国内部的反战力量去阻止军事挑衅乃至战争的爆发。为此,中国方面应该让美韩更加明确地感受到中国的军事威慑力,也只有用我国的军事威慑力压住美韩联军的邪气,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东北亚陷入战争。相反,如果中国方面只是口头警告的话,那么美韩方面是绝对不会把它当作一回事情的,这是要特别注意的,要警告一个企图用战争来转移矛盾的国家,外交部的声音显然不会有国防部的硝烟味来的有效。

 

《俄副总理再登俄日争议岛屿》,共同社莫斯科1213日电,法新社莫斯科1213日电,法新社东京1213日电。俄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奉俄罗斯总统之命视察了南千岛群岛的两个岛屿。对此,我们已经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了来自俄罗斯社会内部的越来越强烈的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识和要求。任何可能的侵害俄罗斯领土完整性的行为都将会受到俄罗斯迅速而果断的反应。舒瓦洛夫这次奉命前往南千岛群岛,显然是对日本首相之前的窥探行为是存在紧密关联的,而且,日本的这种窥探行径,已经在俄罗斯国内引起了激烈的反应,因此,俄罗斯总统才下令第一副总理去视察南千岛群岛,不仅是为了向日本方面宣示主权,更是为了安抚国内民心。可以想见,如果日本方面再做出什么挑衅行为的话,俄罗斯恐怕就要用枪炮招呼了,就算是“误伤”也要警告一下日本。

 

俄罗斯国内现在之所以对主权问题越来越敏感,那是和俄罗斯即将加入WTO有着密切关系的。俄罗斯之所以迟迟没有加入WTO,不仅是因为有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阻止和敲诈,更是因为俄罗斯国内存在很大的反对声音。我们知道,俄罗斯是一个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尽管俄罗斯向外出口的资源都是按国际市场价来算的,但是俄罗斯对其国内民众则是非常优惠的,因此,很多人担心,一旦俄罗斯加入WTO,俄罗斯内部的廉价资源就很可能被外资掠走,如果俄罗斯提高国内资源价格的话,那么最受伤的又是俄罗斯广大老百姓,因为很明显,在它的领国中就有很典型的反面教材。因此,在俄罗斯的很多人看来,加入WTO的行为是一种引狼入室的行为,是一种会侵害俄罗斯主权的行为。对此,俄罗斯政府才会那么在意主权问题,对一个自己完全控制下的领土进行频繁的宣示主权的行动,其用意就是为了向俄罗斯内外表明俄罗斯政府是极其重视主权的。

 

《日否认将向韩国派遣自卫队》,共同社东京1213日电。日本政府高级发言人今天说,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日本不会向朝鲜半岛派遣自卫队去解救日本公民。这是对日本首相菅直人上周讲话的收回。这种声明并不能够使我们满意,因为菅直人上周讲话的核心思想并不是要在所谓紧急的时候向朝鲜半岛派遣自卫队,而是提出要求日本修改宪法以使得日本政府能够派遣自卫队到海外进行军事行动,实质上就是要从根本上废除日本所谓的和平宪法。因此,在日本没有修宪之前,在法理上,当然不会存在日本自卫队出兵朝鲜半岛的事情,日本方面当然也就没有可能就此去和韩国方面举行会谈。然而,尽管出兵朝鲜半岛和与韩国方面会谈等事尚无实行的可能和必要,但是,只要日本修改了宪法,使自卫队可以进行对外的军事行动,那么无论是与韩国方面会谈还是出兵朝鲜半岛,这些事情对日本当局而言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因此,对日本周边国家而言,首先应该关注的应该是日本当局是否会在实质上废除和平宪法,对此应该特别注意,因为日本政府等于是已经把它在将来可能废除和平宪法后的行动方向给提前透露出来了——就是出兵朝鲜半岛。

 

《内贾德亲笔信缓和与约旦关系》,法尔斯新闻社德黑兰1212日电,美联社安曼1212日电。之前,美国施展各种手段企图在阿拉伯世界中建立一个反伊朗的统一战线,现在随着美以关系的复杂性要求美国不能很快让以色列获得更高的安全感,同时,美国对阿拉伯世界的统战工作也做得不够彻底,特别是欧盟出于切身利益的需要进一步介入到中东事务之中,由此对美国筹建反伊朗统一战线的计划增加了更多的困难。现在,这种形势被伊朗反过来利用作为它瓦解“反伊朗统一战线”的条件。而阿拉伯世界内部由来已久,特别是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各自不同的利益取向,更容易导致“同盟”被瓦解,而伊朗瓦解对方战线的关键武器就是利用巴以矛盾,只要牢牢抓住这一矛盾,就能瓦解掉任何企图把伊斯兰教外的矛盾转移到伊斯兰教内的阴谋。

 

2010年12月15日参考消息

《贝卢斯科尼通过议会信任投票》,路透社罗马1214日电,美联社罗马1214日电,法新社罗马1214日电。在以3票微弱优势获得意大利众议院的信任后,贝卢斯科尼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不过,他的政治敌人,以及意大利的乃至欧盟的政治敌人是不会就此罢手的。最近,美国对欧盟以及欧元区的打击力度正在不断加强,除了对那些欧洲小国实施金融打击之外,对那些欧洲的中等规模以上的国家开始了政治打击,而且是以政治理由为幌子,其最终目的还是打击这些国家的经济和金融。14日,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比利时的主权信用评级前景由“稳定”下调至“负面”,标普表示,如果比利时不能很快组建一个新的政府,其信用评级可能在明年6月前被下调。由于比利时内部四分五裂,不同语言区的经济水平不一样,但是各个划块的政治势力又不相上下,因此导致组阁危机。由于比利时连接着法德两国,因此,一旦比利时出现严重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金融危机的话,那么必定会波及到法德。美国现在的主要策略就是从欧盟的薄弱部分下手进行攻击,避实击虚,对法德这样的大国只采取编造谣言的方式,时不时地让维基揭秘曝出几个料来,把法德国内的政坛胡搅一下。对其他小国则采取实质性的进攻手段,在把爱尔兰也拖入救助名单后,现在又开始利用舆论优势来对葡萄牙进行故伎重演了,逼得葡萄牙首相不断澄清葡萄牙不存在接受援助的问题,不过,有了爱尔兰这个前车之鉴,葡萄牙是否能够承受住现在如此猛烈的舆论攻势,还是让人深感怀疑的。

 

当然,这些国家在欧盟内部都是小角色,真正有影响的,并且拥有着一定的战略价值的,但又相对而言是属于比较脆弱的欧盟大国,就是意大利了。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要冲,特别是人口众多(有六千多万),在欧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然而,意大利国内存在北富南穷的问题,并且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深化,这个矛盾也在不断发展,由此导致意大利内政长期处于动荡之中。不过,自意大利首富贝卢斯科尼第三次上台执政后,意大利的政局才真正稳定了下来,这也为意大利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然而,意大利政局的稳定并不是美国所愿意看到的,因此,自从贝氏2008年上台后,美国就采取各种手段予以打击,甚至无耻到公开侮辱贝氏的地步,然而,贝氏在意大利国内的地位很经得起风吹浪打,敌对势力对其的各种人身攻击毫无效果,毕竟,在资本主义国家内,特别是在危机时期,谁掌握着更多的资本,谁才拥有更多的政治权力。

 

因此,如果美国真的要把贝卢斯科尼搞下台去的话,那么就要敢于硬碰硬。当然,我们从标普对比利时的降级理由中已经可以看出美国可能的对意大利的打击行动,就是通过不断制造把贝氏赶下台的声浪,甚至像现在一样雇佣一批流氓来实施某些暴乱行为,从而在客观上造成意大利国内政治局势不安的形像,如果能把贝氏赶下台则更能如美国的意了,随后,美国的信用评级公司就会以意大利国内政局动荡为由来调低意大利的主权信用评级,从而催动意大利的金融危机走向全面爆发,最后把意大利这个名字也写入欧元区的救助名单上,然而,我们知道,法国才6千多万人,德国也不过8千多万人,要它们一下子背上意大利这个大包袱的话,那欧元区非给压垮了不可,而这正是美国打击意大利的终极目的。

 

《奥巴马医改法案被判违宪》,中央社华盛顿1213日电,彭博新闻社网站1213日报道。据报道,弗吉尼亚州地方法院法官哈德逊(Henry Hudson)当天判决称,该项法案规定所有美国公民必须在2014年以前购买健康保险,这违反了美国宪法。哈德逊在判决书中说,一个人愿意或拒绝购买一家私人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不受宪法管制,“没有特殊宪法授权规定,必须购买保险”。奥巴马的医改法案在宣布前被人们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该法案在颁布后却让人们非常失望,因为美国医改法案的核心内容不是减轻美国人民的医疗负担,恰恰相反,是增加美国人民的医疗负担。这当然会引起美国人民普遍的反对。在这项法案实施后,也就是当然符合条件的美国人民都购买了一份医疗保险后,当然是向私人保险公司购买的保险,那么实际上就会在客观上造成这么一个结果,就是该法案为美国保险公司(美国金融资本的一部分)创造了一个稳定的敛财机制,由此可见,在医保领域引入私人资本的做法是一种恶行,而不是什么善行,其本质是将社会大众财富向极少数人手里集中的一种掠夺机制。当然,这项法案之所以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对声音,不仅是因为普通老百姓获得了一个新的被盘剥途径,同时,作为美国剩下的只能留在本土的同时也是美国唯一靠劳动来创造财富的以军工、高科技为核心的产业领域而言,这项法案会在实质上提高工人和职员的工资水平,这样就会影响到产业资本家的利润,从而降低企业的竞争力,这当然会受到产业资本家们的反对。从本质上说,美国国内对医改法案的反对言行是美国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冲突的一个反映,反过来说,如果美国产业资本被安抚了话,也就是从其他方面获得补偿了的话,那么无论该法案对美国人民会增加多少负担,美国国内的这种反对声音都会被忽视。因此,美国国内现在的这个围绕医改是否违宪的斗争究竟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关键要看美国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的斗争能否取得新的平衡。最近关于减税法案的斗争就是寻找这个平衡的一个动作。

 

《霍尔布鲁克病逝影响美外交部署》,路透社华盛顿1213日电,法新社华盛顿1214日电,美国《华盛顿邮报》1214日文章。美国国务院14日宣布,现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事务副特使弗兰克·鲁杰罗已被任命为代理特使,接替13日晚因病去世的理查德·霍尔布鲁克。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鲁杰罗当天已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参加白宫主持的阿富汗战略审议会议,审议结果将于16日公布,除对现有战略做些小幅调整外,预计仍将坚持霍尔布鲁克生前提出和主导实施的政策主张。问题在于,霍尔布鲁克最后的遗言是“必须停止在阿富汗的这场战争。”如果美国真的要坚持霍氏生前提出和主导实施的政策主张的话,那么就不应该再考虑向阿富汗增兵和更新提升驻阿美军的军事装备了。当然,或许美国政府对霍氏的遗言有别样的解读——也就是把其理解为“通过把阿富汗的反侵略武装打服来停止阿富汗的战争”而不是“由美国主动撤军来结束这场非正义的战争”。当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宣布将会对现有的阿富汗战略做些小幅调整,所有的关子都埋在这里面了。实际上我们对美国现有的阿富汗战略究竟是什么也不是很清楚的,因为美国在阿富汗战略上的言行是自相矛盾的,比如“为了撤兵而增兵”、“在已经把塔利班打得只剩下几个据点的情况下要求装备重型坦克以抵御塔利班的火力,同时要求提高轻武器的性能以避免出现被塔利班打而自己却打不到塔利班的尴尬局面出现”,如此等等。由此,我们从美国自己的表态中很难确定美军在阿富汗的行动究竟是处于进攻状态还是处于防守状态,因此,我们也就无法完全确定美军的阿富汗战略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了。当然,美国自然会有它自己的一套解释,但这决不能代替我们自己对美国的阿富汗战略的理解。随着霍氏的死,特别是霍氏遗言的披露,美国国内终于可以找到一条用于推卸阿富汗战局不利的理由了——正式因为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先生是一位“和平主义者”,因此他的言行切实干扰了美军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作战行动,由此导致美军不能尽快结束战争,等等。因此,我们可以想象,美国的那个“小幅调整”后的阿富汗战略必然只能是为了创造出更加有利于美军作战的条件,而不是相反。

 

2010年12月16日参考消息

《“震网”令伊朗核计划拖后两年》,德新社耶路撒冷1215日电。以色列报纸援引一位德国计算机高级顾问的话报道说,“震网”(Stuxnet)计算机病毒令德黑兰的核计划拖后了两年。这个恶意软件今年一再以伊朗核设施为目标,通过渗透进Windows操作系统,并对其进行重新编程而造成破坏。该顾问说,伊朗的最佳举措将是扔掉所有感染病毒的计算机,但是,即使将所有计算机扔掉,伊朗仍必须确保外部合同商使用的计算机没有感染病毒。该顾问认为在这个病毒背后至少有两个国家,有可能是以色列和美国。这位德国顾问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就算病毒是以色列编写的,但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协助的话,以色列是无法获得Windows操作系统的核心代码的,或者说病毒中涉及到Windows核心代码的部分是由美国来完成的。由于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美国人的手里,因此,只要美国愿意,它随时都能对任何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的地区发动一场袭击。相较而言,非美世界的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是过于缓慢了,从一方面来讲,在信息革命的问题上太倚重美国的力量了。

 

当然,编写针对伊朗核设施计算机的病毒是一回事,而德国顾问透露出的另一个信息是,即使伊朗自己的计算机没有问题了,但由于伊朗在此方面需要外国合同商的支持,因此,外国合同商的计算机也会成为病毒的传染目标,实际上,从另一方面来讲,合同商也可能被判其与伊朗的这个合作,之前就有传言说伊朗的核设施使用了德国西门子的工控设备,如果德国出于自己的利益和美国进行利益交换了,然后故意放水使自己的机器成为病毒的中转站的话,那么对伊朗的核工业的发展而言,那就是一个灾难。

 

当然,这些只是西方的言论,而且伊朗方面对此报道根本就是予以否认的,相反还不断向外展示其核工业的发展速度之快。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伊朗并没有遭到如西媒所报道的那么严重的损失的话,那么西媒为什么要这么报道,特别是以色列媒体为什么要强调“伊朗的核计划会拖后两年”呢?显然,在这种舆论氛围下,以色列民众对伊朗的核恐惧自然会有所缓解,那么换言之,攻打伊朗的紧迫性也就不存在了。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那么就意味着美国和以色列在暂缓进攻伊朗的这件事情上已经达成了共识,或许以色列方面是被迫接受的,但无论如何,这种舆论气氛已经透露出美以已经把入侵伊朗的计划暂时搁置起来了。因此,我们也就可以反过来进一步理解为什么美国政府宣布放弃游说以色列政府停止扩建移民计划了,因为反伊朗的统一战线暂时已经不需要了。

 

对美国而言,它已经开始意识到集中兵力的重要性,或者说,它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它自身力量的有限性,如果它一方面在阿富汗被动挨打,另一方面又在东北亚和中俄朝军事对峙的话,那么它又有什么兵力可以去入侵伊朗呢?显然,美国是没有这样的兵力的。而且,经验已经告诉它,如果它把东北亚的兵力抽调到中东去的话,那么它在东北亚的两个盟国是绝对无法抵挡住中俄朝的政经攻势的,加之美国现在又无确切的把握打赢推翻伊朗现政权的战争,因此美国可能会落得一个两头落空的下场。经管美国在国际金融霸权斗争中已经夺回了主动权,但是如果因此就把自己的实力想象得过于强大的话,那么美国必然是要碰的头破血流的。因此,美国现在展开的一系列的动作都是在争取时间,是在设法为自己能够集中兵力并在某个方向上给予突破创造条件。这也就是说,美国是在用缓兵之计,故意不去捅破军事斗争的窗户纸,转而回到它占据优势的经济金融领域来进行缠斗,当然,搞恐怖活动也是美国所擅长的,因此,我们看到了受美国操控的“真主旅”发动了一次针对伊朗的恐怖袭击,造成39人丧生。实际上,从美国没有坚持组织反伊朗同盟这件事情上来看,美国对中东问题的复杂程度是有充分的认识的,其中就包括必然会存在的“打掉伊朗,解放以色列”的问题,而后者对美国政府而言又是难以接受的。

 

因此,既然一时难以按美国的意愿解决中东问题,那么美国的战略收缩行动就又开始了。今天美国放出风来,随着西非国家——加纳步入产油国行列,预计到2015年,美国四分之一石油进口可能来自加纳所在的几内亚湾地区。此外,联合国安理会15日通过决议,终结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对伊拉克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导弹和民用核活动领域的制裁、结束“石油换食品计划”以及妥善安排伊拉克发展基金相关机制。此次安理会伊拉克问题高级别会议是由美国倡议举行,作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国美国的副总统拜登亲自主持了当天的会议,他表示,三项决议的通过是对伊拉克萨达姆统治时代最后负担的终结。注意,美国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负担。从美国的角度看,既然无法亲自解决问题,那么就索性把问题丢给中东的当事方自己去解决,美国自己反而抽身事外,依靠大西洋两岸的资源供给来避开对中东能源的依赖,而且,美国在撇清自己的同时必然还不会忘记给中东各方煽风点火,这样一来,无论是巴以冲突加剧还是什叶派和逊尼派矛盾升级,这些都不会伤到美国,反过来,美国还能渔翁得利。

 

当然,这些事务都是美国的外部事务,对美国的内部斗争而言,战略收缩计划本身就有着遏制金融资本向外逃窜的功效,将以色列置于看起来更加和平但实际上更加危险的境地的做法,实际上是对美国金融资本的核心——犹太资本的一种要胁。美国自身的确很缺钱,不仅美国政府缺钱,美国的产业资本也很缺钱,但是它们不可能去向金融资本低声下气的借钱,因为借是借不到那么多的钱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讹钱,也就是对金融资本采取威逼利诱的办法把钱弄过来,弄钱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自己周转下去,自然,这些钱是没有还的可能的,因此,就必须用其他方面的好处去补偿金融资本,也就是借花献佛,慷他人之慨,诱使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国有毒资产,然后使这些有毒资产变成垃圾,最后,这个债务负担自然就会落在外国投资者的身上,这样原本只属于美国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矛盾就转移到美国以外来了。

 

《美联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美国《纽约时报》1214日报道。美国的零利率政策是有利于产业资本而不利于金融资本的,因此作为对冲,美国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也就是量化宽松政策是有利于金融资本而不利于产业资本的。不过,由于美国的利率政策只能在美国境内实行,而美国的货币政策却会对全世界产生作用,因此,美国金融资本在美国国内所受到的损失实际上将由全世界来补偿,而美国产业资本作为全球产业资本的一个部分,它反馈给美国金融的利益只是它从美国金融资本那里获得好处的一个部分而已。而作为世界产业资本大国的德国、日本和中国而言,它们就成为了美国金融资本从量化宽松政策中获得利益的三个最大的利益来源地。

 

《荷兰控烟走回头路》,西班牙《世界报》1214日报道。荷兰成为欧洲第一个在公共场所控烟问题上走回头路的国家。这个国家2000多家小型酒吧将会受到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禁烟措施的约束。在危机时期,荷兰政府财政紧张,因此必须加大征税力度,而控烟措施首先就会使得烟草业的利润下降,因此,为了增加税收,荷兰政府就选择向烟草行业让步了,当然,表面上的理由是说控烟影响到了小型酒吧的生意,但实质问题是,小型酒吧的税赋远不及烟草业的税赋对荷兰财政的贡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