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铁看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5:49:12

  国情决定

  中国必须大力发展高铁

  中国幅员广阔,东西南北纵横5000公里,资源和工业布局极不平衡,铁路运价低、运量大,是跨区域物流的首选。中国又是人口大国,地区经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大量的中长途旅客运输也主要依靠铁路。此外,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低,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要实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铁路大动脉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

  反观铁路现状,我国铁路列车平均时速仅为62公里,人均铁路占有量只有5.5厘米。中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但是货车满足率依然不足35%,节假日的火车票仍然“一票难求”。

  现实国情决定,我国必然加快发展铁路建设。新建高速客运专线,把现有铁路改造为重载货运专线,实现客货分线。让客运跑得快起来、让货运载得多起来,这是最科学、最经济、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实际上,中国投入运营的7531公里高速铁路,已经开始显现“高铁效应”。

  高铁使铁路旅行时间至少减少一半,降低了旅行时间成本,刺激了沿线客流,增加了沿线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天津市商务委的调查显示,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从北京前往天津旅游的人次比高铁开通前增加了三成。2008年外地到津旅游者消费超过750亿元,其中高铁的贡献率为35%。

  高铁满足了人员流动需求,降低了人员流动成本,加速了城镇化进程。目前,全国铁路日均开行动车组约1200列,日均发送旅客99.4万人次,相当于民航运力的1.4倍。如此大的运能,不仅使民航、公路运输纷纷降价三到五成,而且为城镇化带来的大量人口流动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武广高铁开通后,沿线铁路客运量增加逾40%,其中高铁承担的运量达45%,有力地推动了韶关、岳阳等地与省会城市在人员、物资、资金和信息流上的交流。

  高铁开通还释放了既有铁路线的货运能力,降低了全社会的物流成本。我国已运营的高铁可为货物运输腾出2.3亿吨的年运力。“全社会货运量中,铁路运输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节约社会物流成本212亿元。”中国铁道部总经济师余邦利说。

  高铁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拉动了我国机械、冶金、建筑、土木、材料、电力、计算机、装备制造等数十个领域的产业升级,填补了一批国内技术空白。其创新模式,打破了体制壁垒,整合了科技资源,对国内新药研发、大飞机制造等战略产业的自主创新,起到了示范效果。

  中国高铁的节能优势也不容小觑。目前,我国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每百人公里能耗每小时不到6000瓦,是大客车的50%、飞机的18%,是陆路运输方式中最节能的。由于在中国高铁建设大量采用“以桥代路”,建设1公里的高速铁路可节约44亩土地,那么目前运营的高铁实际节约土地多达33万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