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 谣言滋生的土壤——互联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08:17:25


  无处不在 谣言滋生的土壤——互联网

  谣言几乎与人类历史同龄。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谣言变得俯拾皆是。实际上,我们正生活在谣言泛滥的时代。恶意的谣言尤其麻烦,它们会给个人和机构带来切实的损害,且难以纠正。谣言会危及个人的职业生涯、国家的政策、公职人员的隐私权,有时甚至会危害民主本身。

  很多广泛流传的谣言都涉及政界、娱乐界的名人,其他的则涉及或大或小的公司,还有一些谣言所涉及的人并没什么名气,基本不在公众视线内。由此可见,我们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虚假而恶毒的谣言的受害者。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时,很多美国人都相信奥巴马是伊斯兰教徒,并不是出生在美国本土的人,他还与恐怖分子牵扯不清。谣言泛滥成灾,主要集中在两个话题上:一是公职人员被指控有邪恶的行为、信念和动机,二是公职人员及具备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被指控发生了私生活方面的丑闻。谣言也可能危害经济。如果有谣言称某公司即将倒闭,股东们很有可能因为恐惧而抛售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那么此公司将有可能因为谣言而遭受损失。即使是毫无依据的谣言,也有可能对股票市场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理所当然会高度关注虚假的谣言产生的恶劣影响。纽约已经把散布银行虚假信息的行为列为犯罪,也就不足为奇了。

  互联网时代,散布有关任何人虚假的、具有误导性的谣言都变得十分容易。高中生、销售人员、教授、银行家、雇主、保险经纪人、地产商,在一个有可能带来痛苦、伤害甚至是致命打击的论断面前,都有可能变得不堪一击。如果一则有关某人失职的消息出现在互联网上,那么只要在谷歌上输入这个人的名字,任何人都可以马上获知此人失职的信息。(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这个谣言会出现在维基百科上,成为对此人进行定义的一部分。)谣言还可能祸及机构,美国中央情报局、通用http://auto.ifeng.com/

  汽车公司、美国银行、美国童子军、天主教会,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谣言攻击的对象。互联网上的资料都十分长寿,因为某些实际原因,这些资料甚至有可能永久保留在网上。因而一则谣言可能产生持久的影响。

  本书有两个写作目的。首先是要回答以下问题:为何普通人会相信谣言,甚至会相信那些虚假的、具有破坏性的、奇异怪诞的谣言?为何被有些群体、国家误信的谣言,在另一些群体、国家看来却十分荒谬?其次是要回答:我们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虚假谣言的伤害?在下文中我们将会看到,让那些散布虚假信息的人感受到寒蝉效应①,或许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通常相信谣言的人都处于理智状态。对于他们的既有知识储备来说,他们相信谣言的原因是十分合理的。我们对于大多数判断所依据的事实,都缺乏直接经验或亲身体验。我们如何知道世界不是平的?莎士比亚确有其人?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大屠杀真正发生过?李哈维奥斯瓦德(LeeHarveyOswald)刺杀了肯尼迪总统?我们关于他人、他国、不同文化和宗教的知识,大多数充其量不过是间接的。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我们能确切知道某公司陷入了困境,某公职人员收受了贿赂,某位有影响力的人物确实有可怕的秘密或可耻的过去。因为我们缺乏直接知识,我们倾向于认为有烟处必有火,谣言既然产生了,至少有真的成分在其中。也许真相比谣言更糟糕。当我们依赖互联网获取信息时,这种思维方式会产生特别严重的问题,因为虚假信息正充斥网络。

  目前没有对谣言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我也不打算在本书中为谣言提供一个新的定义。为使讨论得以开展,让我们承认任何定义都失于粗糙,暂且搁置字眼上的争论,而大致用谣言表示一类言论,这些言论声称某些人、群体、事件和组织机构发生了某些事情。这类言论尚未被证明真伪,却从一个人传向另一个人,其可信度不是因为人们有直接的证据支持它们,而是因为别人也似乎对其信以为真。以此理解,谣言之所以能够兴起并被传播,是因为谣言与相信谣言的人的已有信念相吻合,并且能够被这些人接受。一些人和群体倾向于接受特定的谣言,因为谣言与他们的一己私利相吻合,或与他们心目中的真相相符。2008年,很多美国人都相信莎拉佩琳州长认为非洲不是一个大洲,而是一个国家。因为这种荒唐的混淆符合人们对佩琳形象的一贯认识。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则谣言大概没有根据而予以排斥。由此可见,同样的信息可以引发人们迥然不同的看法。

  或是因为恐惧,或是因为希望,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接受谣言。如果我们对基地组织深怀恐惧,我们很容易相信基地组织成员正在我们的住处附近阴谋策划恐怖袭击活动。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看好的公司生意兴隆,我们可能相信一则有关该公司某个产品虽失败了但公司前景一片光明的谣言。在战争中,一群人的恐惧无疑正是另一群人的希望。只要群体竞争存在,一些人的恐惧总是会成为另一些人的希望。不可避免的是,不同的人对同一则谣言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反应,因为谣言在加剧一群人恐惧的同时,势必会抚慰另一群人的心理。伊拉克人可能接受一则在加拿大或法国人看来完全没有吸引力的谣言,犹他州人也可能相信一则在麻省人看来荒唐可笑的谣言,共和党人会深信民主党人嘲笑的谣言。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生活在信息的蚕茧中或人们自行设计的回音室里。就此而言,不同的谣言会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生根发芽。

  很多谣言都散布阴谋论。比如,中央情报局刺杀了肯尼迪总统;医生故意制造艾滋病毒;1966年,美国环球航空公司的TWA800客机是美国军方用导弹击毁的;全球变暖理论是蓄意用来欺诈人们的;三边委员会影响国际经济的重要变动趋势;马丁路德金是被联邦特工杀死的;民主党参议员保罗威尔斯通乘坐的失事飞机是共和党政客设计的;阿波罗登月是一场精心导演的骗局;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其他犹太银行家应该对总统们的死亡和亚洲国家的经济衰退负责;大萧条是富人阴谋裁减工人工资的后果。再比如,法国作家蒂埃里梅松在《911:弥天大谎》(9/11:TheBigLie)中认为,五角大楼的爆炸不是由美国航空公司的第77次航班的撞击引起的,而是被意在发动政变的人发射的一枚导弹击中引起的。这也是该书之所以成为畅销书并轰动一时的原因。

  谣言传播的过程——社会流瀑…

  谣言通过两个部分重叠的过程进行传播:社会流瀑和群体极化。社会流瀑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我们倾向于相信别人的所信和所为。如果我们认识的大多数人都相信一则谣言,我们也就很容易会相信那则谣言。我们接受他人信念,是因为自己对此缺乏相关信息。特别是当我们对某则谣言的内容一无所知时,我们就更容易相信它。如果美国步枪协会散布一则谣言说政治候选人将没收枪支,或者如果某环保机构传播谣言说有人相信全球变暖不过是一场恶作剧,相信很多人都会受其影响,只因为他们信赖美国步枪协会和该环保机构。

  当人们追随一些先行者或领头羊的言行时,社会流瀑现象就会发生。在经济领域,谣言会导致投机泡沫,商品价格大幅上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投机泡沫有很大关系。谣言同样有可能引起大恐慌,因为恐慌情绪会迅速从一人传至另外一人,制造出应验的预言。如果相关谣言在人群中激起恐慌或厌恶等的强烈情绪,谣言就更加可能被广泛传播。

  群体极化效应指当想法相似的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会比交谈之前的想法更加极端。试想,如果一群人倾向于相信一则有关某个国家有邪恶企图的谣言,这些人很可能在相互交谈之后更加坚信这则谣言。他们还有可能从半信半疑变成对这则谣言的坚信者,即便他们知道的只不过是群体内其他人的想法。再看互联网在谣言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我们中的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互联网上跟很多人联络。当我们从其中获取信息时,不论这些信息说的是什么,我们都有可能相信它们全部是真的。

  社会流瀑和群体极化效应都会导致人们相信虚假的信息。那么,我们如何将人们接受错误信息的风险降低呢?最显而易见、最标准的答案是:设立言论自由的机制,把人们置于均衡的信息中,让人们接收到知情者发布的更正信息。自由表达通常可以发挥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完全提供正确的信息。人们的情绪也可能成为寻找真相的障碍。人们通常并不是中立地处理信息,其偏见会影响他们对信息所作出的反应。偏颇吸收(biasedassimilation)指人们以一种有偏见的方式来吸收和消化信息。那些已经接受了虚假谣言的人不会轻易放弃相信谣言,特别是当人们对这种信仰有着强烈的情感依赖时,谣言就更加不容易被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要驱逐人们头脑中的固有想法,简直困难至极。即便是把事实真相呈现在人们面前,他们也很难相信。

  规避谣言的危害寒蝉效应和去除偏见

  很多人坚信思想市场,他们认为思想市场是确保他们获取真相的最佳途径。美国大法官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曾说:我们所期望的终极之善,来自思想的自由交换。思想市场的自由竞争是检验真理的最佳标准。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这一有撼动力量的论断都对言论自由法产生了深远而有益的影响。

  但是,对于有些谣言来说,市场也不一定有助于鉴别真伪。比如,有谣言说你的邻居犯过罪,而你这个邻居完全没有机会接触媒体。互联网上的信息也没有可信度,不妨试试这个谣言会带来什么后果。再比如,有关当地公司老板的一则有吸引力的谣言。没有思想市场对谣言真伪的测试,很多人会坚定地接受虚假的谣言,或者他们会以偏概全,用哪怕是生活的碎片或一个个小事件来代替事情的全貌。这个问题是普遍且严重的。在互联网和新式监测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这个问题日益严重,有时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伤害,损害生意的前景,打击投机者,甚至损害民主本身。

  我们特别应该强调最后一点。在某种程度上,言论自由的目的是促进自治;尽管人们的想法有时并不正确,但如果不能言其所想,良性运行的民主制度就不可能存在。但是如果人们就政府官员和机构散布虚假的谣言,毫无疑问将使民主制度受到损害。即便没有什么正当原因,人们也有可能会对特定的领袖、政客甚至对自己的政府丧失信心。与此同时,虚假的谣言阻碍了我们作为公民对有关事态严重程度的判断,削弱我们应对危机的正常的思维能力。

  但这不该成为设立任何检察制度的理由。任何规范言论的行为都会产生寒蝉效应,这千真万确,而且十分重要。因为散播假象而对人们施以惩罚,其实也是在寒蝉真相。如果有人传播有关银行的虚假谣言,法律就会对其加以惩治。诚然,人们不受虚假谣言的伤害是好事。但是,这样的法律也会妨碍了解真相的人揭露银行陷入困境的事实。妨碍言论自由所引发的寒蝉效应有可能妨碍真相的转播。这种风险使得有识之士通常会建议政府给市面上流传的谬误留一定的空间,哪怕这些谬误可能产生恶劣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管制越少,促进真相传播的效果越好。

  在某些前提下,这可能是对的,但是还有一种相反的情况不容忽视。有时候,寒蝉效应有可能起到很好的保卫作用。没有寒蝉效应,思想市场有可能使人们接受、散播对个人和机构破坏性极强的错误信念。对寒蝉效应本身的恐惧也会对公众讨论和我们的行为产生寒蝉效应。如果谣言的传播导致了严重的问题,我们就必须小心。虚假信息很可能伤害甚至摧毁个人生活,也可能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这恰恰是纽约通过立法给散布有关银行谣言的人治罪的原因。正如我们前面讨论过的,虚假的谣言会危害民主本身。综上所述,社会规范甚或法律对散布虚假谣言加以禁止的做法是明智的。简言之,虚假的谣言会给我们带来很大害处,我们需要找出抑制这些害处的办法。

  我写作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勾勒谣言背后的机制谣言的繁衍、传播、生根。很多试图散播谣言的人都在直觉上对这一机制有一定的认识。有时他们的理解十分成熟且复杂。很多谣言的散播者清楚地知道他们正在做什么。所以,那些希望进行自我保护并保护他人免遭谣言伤害的人们也有必要了解谣言背后的这一机制。在下文中我们将会看到,虽然美国绝对不会考虑重新启用旧有的审查制度,但是,法院援引反诽谤法保护人们不论其是否是公众人物免遭谣言的伤害是十分合理的。但是我所关注的部分问题不是法律本身,而是如社会科学家常说的去除偏见。在有关谣言的这个问题上,就是要增进对信息传播机制的了解。这一理解将有助于我们对谣言更加警惕,不轻易接受谣言,并且可以逐渐形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可以帮助我们规避谣言对个人生活及重要机构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