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奖牌数比金牌数更重要(新京报 2004-8-3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30:33
奖牌数比金牌数更重要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4-8-30 1:47:00 · 来源: 新京报

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31枚金牌的好成绩,理所当然值得高兴。但我们绝不能因这次中国在金牌数量上超过了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德国而沾沾自喜。其实,奖牌数比金牌数更能说明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
笔者注意到,尽管中国在金牌数量上比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德国多一些,然而俄罗斯的银牌与铜牌数之和几乎是中国的两倍,就连德国、澳大利亚各自的银牌、铜牌数之和也超过了中国队。这个现象必须引起国人注意,因为从数量上看,前者意味着,中国在以后的奥运会比赛中,能否取得同样多的金牌数值得怀疑;后者则意味着,从长远来看,中国在体育方面的总体实力,还远没达到高枕无忧的程度。我们在以后夺取金牌或奖牌的机会并不比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德国多。
金牌代表实力,而银牌和铜牌也一样证明实力。其实,金牌与银牌、铜牌相比并没多大优越性,一线之差很难说明冠军就比亚军和季军强多少,因为比赛中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在8月28日的女子一万米长跑中,谁也没有想到邢慧娜能冲顶获得金牌,赛后其主教练王德显声音嘶哑地对媒体发出“真不敢相信啊”的感叹;可就在同一天,跳水王子田亮在众望所归的期待中只能屈居第三,金牌由队友胡佳揽入怀中。金牌值得期待,但不值得等待,金牌的获得首先还应基于实力的雄厚。
一些媒体上充斥着诸如为金牌和荣誉而战的宣传语,这本身无可非议,比赛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最好成绩,问题是金牌的辉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铸就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银牌和铜牌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银牌和铜牌般的实力作前提,要想获取金牌谈何容易。
金牌应该得到关注,但从长远来看,关注实力的点滴积累比关注金牌本身更有意义,这也是金牌得以获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中国女排在继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后,又一次登上了奥运会最高领奖台的事实告诉人们,金牌的分量不是金牌本身所能诠释清楚的,金牌更应用银牌和铜牌来掂量。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笔者认为金牌榜更应该用奖牌榜来取代,奖牌榜比金牌榜更理性、更科学。对中国体育健儿们来说,在看到自己优势的同时更能看到差距,而这种对差距的审察孕育着更多的希望,其中当然包括金牌的希望。笔者真心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队而言,不应该只是金牌的增长,也应该是银牌和铜牌的大幅增长。只有这样,中国体育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杨树(北京学生)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27/2004/0830/006@014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