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美国另类“巧实力”:用腐败信息控制各国官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36:55
关注美国另类“巧实力”:用腐败信息控制各国官员
2010年12月16日 08:29:28  来源: 世界知识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在经济实力衰落、“军事主义”功效不断打折扣的情形下,美国霸权将愈发依赖“智能帝国主义”这一“软实力”与“巧实力”。
长期以来,美国为维护其强权而交织使用两类手段,即“军事主义”以及布热津斯基所倡导的“智能帝国主义”(Intelligent imperialism)。所谓“智能帝国主义”,是指利用不那么直接与明显的暴力方式,来维护与实现美国的利益。其方式主要有:贿赂当地领导人,利用当地领导人的腐败进行讹诈,媒体妖魔化宣传,策划分裂和破坏活动,实行贸易封锁和制裁,国家政变。为节约战争成本,布热津斯基的策略更多使用讹诈和秘密行动这两种手段。如今,在经济实力衰落、“军事主义”功效不断打折扣的情形下,美国霸权将愈发依赖“智能帝国主义”这一“软实力”与“巧实力”。近年来,美国不断强化“智能”建设,在全世界编织了一张纵横交错、立体交叉的信息网,掌握着各国官员的腐败信息(尤其是境外账户)。
“智能帝国主义”的运用与强化
苏联解体后,美国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或直接协助一些俄罗斯腐败官员洗钱。美国在掌握俄政府高官大量腐败把柄后,逼迫俄政府做出多种战略性让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原苏东地区策动一系列的“颜色革命”,而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利用相关国家政要的腐败做文章。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些国家的“关键人物”从私有化中大发横财,而其海外账户无不攥在美国人的手中。美国人借机行事,一面煽动“街头政治”,一面向政要们施压,由此成功完成“颜色革命”。
对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政要,美国普遍采取收买与控制的手法。在美国的收买下,一些拉美国家的政要只能对美国的“经济自由化”建议言听计从,放弃政府对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监管,任凭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控制银行、石油等重要行业。而这些腐败政要把贪腐得来的巨额资产转移到国外,很多都是花旗等美资银行协助完成的,美国对于这些账户一清二楚。最终,这些政要无一不成为美国手中的玩偶。
早在1977年,美国国会就以遏制跨国公司海外行贿为名出台了《海外反腐败法》(FCPA)。而后,便通过对FCPA有选择地使用,逐渐使其成为强权的新大棒,即:凡是与美国相关的经济主体一旦被怀疑有腐败行为,便可援此法律制裁,而裁量权掌握在美国手里。美国经常以“向腐败开战,要求良政”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
搜索更多腐败 美国 的新闻
“透明国际”发报告 六成受访者称腐败加重
腐败丑闻搅乱印政坛 国大党及盟友政治威信受打击
腐败丑闻搅乱印度政坛
潘基文呼吁各国企业家采取措施抵制腐败
记者观察:“国际反腐败日”看丹麦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