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爱玲《异乡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1:05:15
宋以朗

2003年我自美返港,在家中找到几箱张爱玲的遗物,包括她的信札及小说手稿。手稿当中,有些明显是不完整的,例如一部题作《异乡记》的80页笔记本。这是第一人称叙事的游记体散文,讲述一位“沈太太”(即叙事者)由上海到温州途中的见闻。现存13章,约3万多字,到第80页便突然中断,其余部分始终也找不着。因为从未有人提及它,当初我对这残稿便不怎样留意,只搁在一旁暂且不管。直到几年后,我才慢慢发现它的真正意义。
2009年《小团圆》出版,引起轰动。我是在2008年底才首次看这部小说的,很快便发现有些章节跟张爱玲的旧作十分相似,如《小团圆》第9章便跟1947年的散文《华丽缘》如出一辙。而《华丽缘》的闵少奶奶,又令我想起《异乡记》的闵先生和闵太太,难道《华丽缘》是《异乡记》的一个段落?重看一遍《异乡记》,只第九章有一句提及《华丽缘》的社戏,却没有详细描写,但肯定的是,《华丽缘》与《异乡记》的故事背景是完全一致的。既然《小团圆》和《华丽缘》都跟张爱玲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那么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异乡记》其实就是她在1946年头由上海往温州找胡兰成途中所写的札记了。
重看了张爱玲部分作品后,我终于明白《异乡记》的两重意义:它不但详细记录了张爱玲人生中某段关键日子,更是她日后创作时不断参考的一个蓝本。就前一点而言,《异乡记》的自传性质是显而易见的,甚至连角色名字也引人遐想。例如叙事者沈太太长途跋涉去找的人叫“拉尼”,相信就是“Lanny”的音译,不禁令人联想起胡兰成的“Lancheng”……
由于是未定稿,每一页都东涂西抹的,漏洞在所难免:如第十章写“正月底”上路,到第十二章反而时光倒流为“元宵节”。再加上笔记本残缺不全,这部《异乡记》的毛病是无庸讳言的。但基于以下两个理由,我还是决定把它公之于世。
首先,《异乡记》以张爱玲往温州途中的见闻为素材,详细补充了《小团圆》第九和第十两章,而当中的情节及意象亦大量移植到日后的作品内。《异乡记》的发表,不但提供了有关张爱玲本人的第一手资料,更有助我们了解她的写作意图及过程。
第二,张曾在1950年代初跟我母亲邝文美说:
除了少数作品,我自己觉得非写不可(如旅行时写的《异乡记》),其余都是没法才写的。而我真正要写的,总是大多数人不要看的。
《异乡记》——大惊小怪,冷门,只有你完全懂。
明知“大多数人不要看”,看了也不会“完全懂”,张爱玲还是觉得《异乡记》“非写不可”,足见此作在她心中的重大意义。如此说来,它对读者无疑是一大挑战。究竟它是“巅峰之作”,抑或“屡见败笔”?作者又为什么要“非写不可”呢?我姑且不说,就留给大家自己判断吧。
——《楚天都市报》品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