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20:52:20

民俗特色浓厚的香港大排档

    大排档的正式名应为“大牌档”,学名为“固定摊位”。大排档因其价格低廉,份量足口味佳,且是名副其实的现场炒作而受到普罗大众欢迎,民间称之为“平民餐厅”。1990年代拆除的在香港上环傍海的大排档集聚处,就曾堂而皇之竖起“平民夜总会”的招牌。由于大排档牌照较一般挑担流动小贩的牌照大,且规定必需悬挂在摊档显眼的地方,或者也是为了保证对之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所以就称为大牌档,后来不知怎么就写作了“大排档”。

 

    香港的大排档遍布港九新界各街各区各巷,可以讲,有居民的地方,就有大排档。即如香港跑马地这样高尚住宅区,在从电车总站走上去的成和道两侧的支路上,也有大排档,只是规模小得多。大牌档可说是香港传统饮食业的一大特色,在行人道或小巷中排列出一张又一张的桌子,客人便是在这种露天或半露天的环境下进食。

 

    位于油麻地的庙街可说是香港的平民俱乐部,是目前最多传统大牌档的地方。一些西装革履、旗袍款款的男女主角也经常光顾巷口的大排档。在香港光顾大排档并不是什么失身份的事,尤其那些精于美食之道的,就是冲着大排档的够镬气(现炒现售)、与档主和食客多年积下的交情和大排档特有的亲和力,时时光顾住家附近的大排档。

 

    大排档一般自晚上开张做到凌晨,因香港是个不眠之城,港人都有宵夜习惯,同事或朋友们一起嘻嘻哈哈地光顾街边大排档,吃一碗热腾腾的鱼蛋河粉,再叫一客淋着蚝油的翠绿的油菜,讲评着社会的轶闻,捧着肚皮笑,绝不会引来四周侧目之责,这就是大排档的乐趣。

 

    大排档应是上世纪40年代在香港诞生。1960年代是大排档的全盛时代。二次大战后,香港百业萧条,难民众多。为解决失业问题,香港政府发出大量牌照,如流动小贩、报摊、熟食摊等,让市民可以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大排档是其中之一。当年的大排档都是用绿色铁皮搭成,可供的莱式很多,都是当着食客的面,热锅快炒出来,具有极高的透明度,且价钱便宜。因初时光顾大牌档的多是劳动者,所以大排档菜饭特别大份。大排档吸引了各行各业的食客,且慢慢有了细致分工:有海鲜大排档、粥面粉大排档、鱼蛋牛腩猪皮……,渐渐营造成香港独特的一道饮食风景。

 

    在九龙旺角一带,至今仍有大规模的大排档连片沿街而设。人们在女人街男人街一带购物之余,就来这里体会一下原汁原味的香港风味,场面十分热闹,也十分民俗。特别是入冬时分,档口一排泥瓦火炉一字排开,炭火烧得哔哔剥剥的,炖着蛇羹、乌骨鸡草药汤……反正香港人的吃经是五花八门,你想得到的,这大排档煲着的红泥炉都炖着,热灼火烫地端给你,瓦钵里还在嘟嘟地冒泡。

 

    197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老百姓口袋鼓起来了,大排档的卫生状况和噪声颇令人头疼,政府开始停止发出大排档牌照,如此大排档数目就受到控制。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大排档从街边露天迁入室内,经营方针仍不变,以经济实惠、量多量足为宗旨,做的还是街坊生意,并增加了港式西餐,如煎蛋三文治、浓滑的丝袜奶茶、牛油蜂蜜西多士……为照顾大众口味,口味偏重偏浓偏甜。半中半西的港式食肆——茶餐厅,也渐渐多了起来,成为香港普罗大众和学生的聚集之处。

 

    到了1980年代,麦当劳等连锁快餐店在香港迅速发展,白领一族更喜欢环境清幽的麦当劳。为了求生存,大排档撇弃过往大、多、足,只求填饱肚子的做法,力图做出独家口味和传统风格,于是许多已面临失传的风味小吃,在大排档都能重新尝到,从而令其真正成为香港美食的一朵奇葩。时至今日,大排档依然是香港市民外出用餐的一个选择,并成为香港旅游业的一个标记。

 

    大排档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和生活形态的演变。东京街头的面档、纽约街头的热狗档等都充满城市民俗特色,而且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点,还间接给城市带来经济效益。大排档对民众、对社区的功能,不容忽视,它不单为弱势阶层提供了就业机会,也提供了价廉物美的食品。有专家呼吁重新提倡“贫民大排档”,让区内居民有自力更生机会,况且大排档对增强社区凝聚力,也很有影响。近年政府对大排档牌照继承条件已放宽,按照地区具体情况及居民意愿,容许持牌人配偶及其直系家属继承或承让牌照。很难想像,没有大排档的香港还能不能被称为东方之珠,本土与外来文化的相融相合就是香港的特色。

香港街头小吃的诱惑

    到香港除了可以四处游览及大肆购物外,尝尝街头五花八门的地道小食,绝对是体验香港饮食文化的最好方法。香港早期的街头小食并非像现在的街头小食店那么有系统,以前售卖街头小食的小贩,大多数于晚间出现。一条街头集结了不同的小贩摊档,由街头排至街尾,非常热闹。以往人们会把在街头进食称为“扫街”,可想而知小食摊档何其多。但由于卫生理由,街上的小摊档都被驱赶掉了,因此这些小食便搬进铺里了。

    九龙旺角区的街头小巷,会看到一间间放满小食的店铺。在热气腾腾之中,原来有多达数十种美食,其中最普遍及受欢迎的,要数咖喱鱼蛋(鱼丸)。一串真正美味的鱼蛋,最重要的是肉质及口感精道弹牙,继而是烹调汁液要够惹味,这样煮制出来的鱼蛋才滋味。咖喱鱼蛋分为辣与不辣,辣味鱼蛋颜色较深。吃咖喱鱼蛋配上自选的酱料,又甜又辣十分美味。

    鱼蛋粉是以爽滑幼细的米粉为主料,以大地鱼干、猪骨熬汤作为汤底,再加上鱼蛋、牛丸、炸肉卷、鱼块等配料制成。米粉入口香滑,配料各有风味,是香港街头常见的小食。

    牛肉丸以筋道多汁,咬劲十足,成了香港的名小吃,甚至得到英国女王的喜爱,也称“贡丸”。牛肉丸一般与河粉一起煮食,也可以用虾仁、腰果等配料烹熘,或是佐以鹌鹑蛋、芙蓉球一起油炸,吃起来外酥里嫩,甜润可口。

 
    牛腩是牛的肚皮部分,周围有筋膜,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是经典的粤菜食材。在香港,牛腩的吃法一般为咖喱牛腩和清汤牛腩,并衍生出牛腩面、牛腩河粉。将牛腩与牛骨一起煲熬数小时,使牛腩绵软可口。清汤牛腩还会加入白萝卜,更加美味爽口。

    几乎所有小食店都有煎酿三宝,这是香港人对三种同类的常见街头小吃的统称。做法与肉酿豆腐类似,是把搅碎成肉泥的鲮鱼肉酿在茄子、青椒和豆腐这三种食品中,然后放在铁板上煎香,于是称作“煎”“酿”“三宝”。吃的时候通常会使用竹签串着,像吃鱼蛋一样.再醮上酱油。除了以上三种食物之外,间中会有鲮鱼肉酿香菇、酿红肠、云吞皮、灯笼椒等。

 

    喜欢吃炸物的朋友还要试试十分香口的炸鱿鱼及臭豆腐。一条条鱿鱼须经过挂浆烤炸后,便形成一层薄薄而脆口的外皮,加上椒盐进食是最正宗的食法。至于臭豆腐,就不是每个人都接受得了,一块块经过发酵的豆腐,经过烹炸后加上甜酱便可吃。庙街的煎蚝饼,鸡蛋面粉和鲜蚝搭配得很合适,加上葱花、香菜和辣椒酱,味道很爽。

 

    鸡蛋仔是最受小朋友欢迎的街边小食,店主以鸡蛋、砂糖、面粉、淡奶等混合成浆液,注入两块特制蜂巢状半圆球型的铁制模版中,然后在火上或者在电烤板里烘烤约5分钟,一份香味四溢的鸡蛋仔就出炉了,由于这些连在一起的半圆球的东西好似一个一个黄色的小鸡蛋,所以得此命名。倒出来的鸡蛋仔呈金黄色,有蛋糕的香味,加上中间是半空的,咬下时应该尝到真正外脆内软的口感,且有香喷喷的鸡蛋味。现在有些店家在传统的鸡蛋仔中增添了巧克力、椰丝、黑芝麻等不同口味。

    鱼肉烧卖在香港街头小食店能够吃到,用料普通、外表无奇,一串串黄色烧卖经过蒸制,加上甜豉油及辣油等调味品,便立即成为众人的心水小食,著名女歌手陈慧琳就非常喜爱。

    车仔面是香港一种廉价面食,初时是流动小贩售卖的食物,木头车中放置金属造的“煮食格”,分别装有面条和多款配料,通常有鱼蛋、牛丸、猪皮、猪红、豆腐、萝卜等。酱汁有不同口味,面汤别出心裁,有萝卜清鸡汤、鲨鱼骨汤、猪骨汤或合并汤底等选择。顾客可为面条自由选择配料,种类的数目及配合全由顾客决定,而且价格便宜。

    油渣面是一种廉价食品,油渣就是用肥猪肉炸油所剩下来的肉渣,而油渣面主要是在面底加些油渣及火腿丝、香菇丝、榨菜、冬菜等丰富配料,即时令味道又滋味,是不少人喜欢的下午茶小食,它独特的美味总会勾起不少老一辈香港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碗仔翅是香港常见的街头小吃之一,以前通常由小贩在街边贩卖,因以小碗盛载而得名。在从前,不少小贩向酒家拿些零散的鱼翅,加入冬菇、木耳、猪肉丝、高汤加入味精、马蹄粉等煮成。吃时通常加入胡椒粉、浙醋、麻油等调味,亦可以加入鱼肉、生菜丝等。现在的碗仔翅以粉丝、云耳、香菇、肉丝等制成,已经没有鱼翅的成分,但风味依然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