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年节浅说 - 日志 - 他乡客家人 - 上饶交友网 - 上饶博客 - 高品质真实交友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12:36:39

核心提示:客家年节源于中原,多数大同小异,但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客家年节有不同的过法。就以我的家乡杨村为例,过年分夜年、早年,过节月月有,甚至一月几节,大多以祭祀庆典为主,也有改善生活打牙祭的。如今,前者在变化中延续,后者多成为记忆中的过去。正月春节。在我的记忆中,正月初一是新年,繁文缛礼一大串。户主起早。

家年节源于中原,多数大同小异,但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客家年节有不同的过法。就以我的家乡杨村为例,过年分夜年、早年,过节月月有,甚至一月几节,大多以祭祀庆典为主,也有改善生活打牙祭的。如今,前者在变化中延续,后者多成为记忆中的过去。

正月春节。在我的记忆中,正月初一是新年,繁文缛礼一大串。户主起早开大门,择向而行颂吉祥;点燃香烛开门炮,敬天敬地拜祖先。大家起床换新衣,幼给尊长去拜年;憨态惹得众人乐,脸红接过压岁钱。早餐吃素忌荤腥,消灾免祸保平安。乡土文化多精彩,龙灯舞罢云灯来;秧歌舞狮踩高跷,土炮鞭炮锣鼓敲;采茶东河木偶戏,人山人海翘首眺。初二开始互串门,走亲访友道吉言;家家好客备酒菜,客家小吃品种繁;高朋满座开怀饮,酒杯一磕友情添……如今,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很多规矩破了,彼此串门少了,春节年味淡了。

正月“出行”日,各地也不同。兴国一带素有“初五、十四、二十三,门外有钱莫去贪”之说。田村却把初五定为“五庆日”,历来视为出行的好日子,商家鸣炮开张做生意,农人修桥补路做善事,少妇出门做客睄娘亲等;孩子们则赶着牛儿去出行,带着香烛鞭炮敬社官。十五元宵节过后,生产生活始正常。正月二十,家乡有煮粥浯田眚的习俗,五谷荤腥粥香粘,喝了江山固万年。

二月花招日。农历二月十五日,是客家少女穿耳、少妇修面的好日子,俗称女儿节。过去,但凡谁家有女初长成,十多岁便要请人给她穿耳孔,为以后穿金戴银做准备。少妇则会请人帮她修面,用鞋绳把脸额上的汗毛夹掉,用剪子把多余的头发去掉。事后,主人会用薯包米馃、擂茶等招待穿耳、修面人,甚至炒几个菜,请左邻右舍女眷来作陪。因穿耳、修面和作陪的都是女人,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么多女人凑在一起,大家有吃有喝,又说又笑,更是戏上加戏、热闹非凡。兴国有首打油诗说:“请客莫请妇娘客,请俚五十当一百(因个个都带小孩去);台上舀擂茶,台下捡碗砂;说到开心处,眼珠笑成格;说到伤心时,鼻脓拼上壁;擂钵过三寸,尿桶涨三尺;日落西山尽,蹒跚摇回家。”如今,穿耳、修面早已商业化,花招日也成为过去。三月清明节。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寒食节、三月节,后演变为汉人祭祖扫墓的节日。清明,田村人有吃艾米馃的习俗,据家父说,艾米馃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乃晋文公所创。当年介子推随晋文公流亡国外,曾有割股伺君之功,文公回国封赏随行臣属,却忘了他,介子推遂携母隐居绵山。文公醒悟后,便放火烧山逼他下山受封,介子推宁死不从,与母一同烧死山中。尸首找到后,文公下令封绵山为介休山,每年该日全国禁火一天。因不准生火做饭,为解决吃食,百姓便在禁火前,采摘鲜嫩的艾叶和米面蒸制食品充饥,故称寒食节。自此,艾米馃流传至今。此外,过去家乡还有清明节请螨神灭虫的习俗,祈求螨神显灵,五谷丰登。

四月立夏。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四月节、交夏。过去每当该日,有驱虫的习俗,家家户户都会剪纸蛙、贴纸蛙,上书:“四月八,蟊虫出;西风收,永不发。”现在灭虫靠农药,不剪贴纸蛙了。此外,还有撑(秤)夏之说,即立夏之际,正值田间管理日渐繁忙之时,过去讲究立夏这顿饭要吃饱,吃饱了就不会退夏掉膘,干活就更有力气。但过去三荒五月,多数农家都缺粮,于是缺粮户一般以竹笋、青菜、藠头等为主,再撒上一些米粉、佐料,一起放入蒸笼里蒸制,俗称“瓜菜代”。小康之家则会杀鹅、剖鱼,打酒、买肉,与素食、佐料等一起混合蒸制。但无论贫富与否,不管是荤是素,粉蒸笼既解馋,又当饱。农家小孩吃完饭都会去过秤,俗称“称猪俚”。粉蒸笼不仅是客家人立夏的美食,有时贵客临门也会制作。1929年,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到兴国,陈奇涵等人用一条鱼和一些时鲜瓜菜做了一个粉蒸笼,外加四碟小菜招待毛委员。咸咸辣辣、清香可口的粉蒸笼令毛委员大为赞赏,问:“这菜叫什么名?这么好吃。”陈奇涵答:“没有固定菜名,什么荤腥、果蔬都可以粉,我们就称粉蒸笼。”毛泽东指着台面说:“这么好吃的东西没有菜名怎么行,我看这个蒸笼像月亮,四碟小菜像星星,就叫‘四星望月’吧。”从此,以“四星望月”命名的客家传统美食“粉蒸笼”开始风靡全国,走向世界。

五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亦名端五、端阳、重五等,相传端午是为纪念投江自尽的楚国大夫屈原而立的,是中华民族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在田村除了没有大江大河赛龙舟外,其他习俗与全国各地相似。端午节的水井都会清洗干净,室内外都要搞大扫除,家家包粽子、煮药蛋,挂菖蒲、插艾条,洗药水澡、喝雄黄酒,驱瘟辟邪。节前家家都会制新衣、绣香包,节日户户都要杀鸡鸭、买酒肉,过节气氛和膳食仅次于过年。回想当年,众多着新裳、戴新(凉)帽、穿新鞋的孩子们,左边戴着一串精致的小香包,右边吊着两个鲜红的土鸡蛋,手里拿着一个自制或购买的小玩具,或骑在父亲肩上看大戏,或跟着母亲逛街市,或随爷爷奶奶在家玩,农村那种悠闲自得的节日氛围仍令我留恋。

解放前,每逢杨村晒经期间,有福建、湖南、广东、安徽、浙江、江苏、湖北、山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十多个省市的僧侣和香客都会赶来参加。此时,拜佛的、经商的、唱戏的等齐聚杨村,寺内香火鼎盛,寺外生意火爆,台上好戏连台,台下人山人海,不是过年,胜似过年。每当晒经时,到处旅店爆满,商家什么都好卖,素有“平时不开张,开张吃一年”之说。解放后,庙宇曾一度冷清;改革开放以来,契真寺开始恢复重建,晒经等佛事活动又悄然兴起。此外农历六月,还有吃新、做禾了的习俗。所谓“吃新”,就是陈粮没了吃新米,虽然时间各不相同,但每家吃新都会举行敬祭仪式和加餐,条件好的农家有三酒三荤,饭菜像过节一样丰盛;条件差的多搞些蔬菜,弄点小鱼小虾打牙祭,有时一菜多做,什么炒茄子、炸茄子、煮茄子等,既热闹,又排场。现在生活更好了,天天都像过节样,吃旧吃新(米)好像无所谓、都一样。所谓“做禾了”,过去人民公社大集体时,早晚稻收割栽插完毕,会以生产队为单位,杀头猪,打两桶鱼,宰一群鹅鸭,磨几板豆腐,再碾几担谷子,买几捆蔬菜等,请生产队的百把十号人会一餐。回想短缺经济时代生产队里做禾了、大会餐,社员们扶老携幼去赴宴的愉悦和有些人在吃喝中的百态,令人难忘。农村包产到户后,“做禾了”的习俗也没了。

七月中元节。又叫七月半、鬼节。“中元”一词源于道教,称旧历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不知何时何代,七月十五变成了给“阴人”烧纸钱的“鬼节”。每当鬼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神钱,缝纸衣、做鞋帽等,之后把杀鸡鸭的血滴到纸钱、纸衣上,晾干后再给已故的亲人分开打包,上书:某某堂、某某人名讳、妣某氏老大孺人收,阳上某人携某某人等敬祀,书写的内容、格式均有一定之规。对那些年代久远的故人,可备个总礼包,上书:某某堂列祖列宗收,阳上某某等敬祀;此外,还要给那些阴间无名氏即野鬼们准备一个礼包。夕阳西下,大人领着小孩、带着祭品,择房前屋后或近村处,点燃香烛、焚烧礼包、鸣放鞭炮,用三牲、米酒等祭祀故人。仪式过后,再把祭祀用过的三牲加工成菜肴供活人享用。现在,乡下不仅过鬼节,而且有了新发展,纸钱变冥币,素衣改时装;纸鞋换汽车,美女加洋房。有人戏称为“活人竞风流,做鬼也时尚”。

八月中秋节。因农历八月十五居秋季正中,故称中秋、仲秋或八月节。中秋节相传有两千多年历史,源于古代帝王二月十五祭日、八月十五祭月的礼制。后传至民间,达官文士或黎民百姓祭月、拜月、赏月之风渐行。是夜,酒足饭饱后的少男少女们,便会在庭院焚香拜月,并各有期许:读书人愿早步蟾宫、金榜题名,多情女望君如意、家庭和美。长者仰望空中皎月,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中秋月饼最早源于唐代,开始供拜月之用,后为民间馈赠之美食,甜咸各异,荤素有别。元代,客家人还借月饼作为反元起事的联络工具,有关此事和家乡的中秋习俗详见笔者《中秋佳节话月饼》一文。

十二月过年。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是大家忙年、备年的时候。客家人俗称十二月十六日开始“倒牙”,从这天起到大年三十间忌讳死人。因到处杀年猪,怕阎王爷会搞错,来世变畜生。过年后,特别是正月初一的死者叫新人客,算是生前修到了、来世有福气之人。过去“倒牙”后,商铺开始催收赊账欠款,有些还不起钱的穷苦人家,家长要到别处躲债,俗称“躲年”,确实苦不堪言。倒了牙,店家开始给远处的学徒或员工放过年假,回去前,会请伙计们吃餐饭,俗称“打牙祭”,请哪个员工坐上席,就意味着他将被辞退,来年毋需再回来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