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大科学装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9 00:32:07
中国科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一、发展环境
(一)未来5至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机遇期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将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和发展动力。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环境总体对我国发展有利。“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将保持年均7.5%的增长速度。至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国家颁布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我国将进入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科技有力支撑。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拉动型向技术驱动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变,必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与集成技术、新材料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必须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新的跨越发展;必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低成本、高可信信息化体系及相应的技术基础设施,支撑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科技有力支撑。向资源节约型社会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可替代能源技术,化解我国能源压力;必须以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为重点,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先进工业生物技术、绿色过程技术、节水技术及相关共性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安全、高效和标准化的现代农业技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科技有力支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为出发点,深化对中国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科学认识,发展环境保护修复技术和污染控制治理技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在重大疾病防治、创新药物研制和营养科技上取得新的突破,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必须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出发点,发展信息化社会管理技术,为现代社会公共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应对国际竞争与合作需要科技有力支撑。科技竞争是全球化国际竞争的核心。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创造自主知识产权,规避或突破技术壁垒,防范贸易风险,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逐步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占据事关未来和长远发展的科技制高点;必须扩大开放,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吸纳全球科技创新资源为我所用。
保障国家安全需要科技有力支撑。科技发展不断拓展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必须掌握与制空天权和制信息权相关的核心技术,应对新军事变革;必须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加强事关信息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国民健康安全与生态安全的科技基础,全面提高国家安全的科技保障能力。
(二)未来5至15年将是世界科学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孕育并可能产生新科技革命的时期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态势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重大科技创新不断涌现,许多领域孕育着重大突破;二是学科纵向深入,领域前沿不断拓展,学科间交叉、融合、会聚,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呈现协同发展态势;三是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到商业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愈加显著;四是信息、知识、人才等科技创新要素与创新成果在全球流动加快,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合作更趋广泛。
信息科技发展最为迅速。高速海量、安全可靠、普适智能的系统,低成本的处理能力,高效率的开发手段是信息技术不断追求的目标。新型器件和系统在纳米、新材料、新奇量子效应等推动下将不断创新。认知与智能科学、复杂系统研究的进展,为信息技术应用开辟着新的方向。下一代通信网络、信息安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软件、中间件与重要应用软件、先进处理器芯片、先进人机接口和智能处理技术,是当前信息技术的焦点。信息技术创新与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科技活动方式,人类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正涌现一系列重大突破。基因组科学、蛋白质科学、脑与认知科学等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热点与前沿;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信息科技、认知科学、复杂性科学的融合,孕育着重大科学突破;以基因组科学和蛋白质科学为基础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在解决人类食物、疾病、健康及生态安全等方面将发挥重大作用;工业生物技术异军突起,有可能形成重要新兴产业,并将带动循环经济发展。
物质科学焕发新的生机。物质科学仍是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基础。对相互作用统一理论、宇宙起源和演化、物质基本结构的探索等,有可能引发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本质性突破;低维物理及极端条件的发展,将揭示更多彩的新量子现象和规律;凝聚态物理在信息科技、生物科技和材料科技中的应用将不断创造新的前沿;纳米科技在更广范围内快速发展,纳米制造、分子设计及生物纳米技术等将成为应特别关注的领域。
材料科技呈现新的发展特征。对材料组成、结构、性能及使役行为的模拟迅速发展,材料设计将逐渐成为现实;材料科技与生物技术会聚,赋予生物材料全新的内涵;军用技术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引领着材料科技的前沿方向;新材料研究与器件和系统研发更紧密结合,融于整体研发活动之中;已实现规模生产的材料更强调商业驱动并以此寻求技术创新点,可再生、可替代、环境友好材料更强调提高使用性能。
资源环境科技更强调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在继续关注全球变化的同时,更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在不断深化对自然界自身发展规律认识的同时,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系统持续管理及环境健康,在深入进行分圈层分系统研究的同时,更关注地球系统整体行为及各圈层间相互作用;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大量应用先进技术将导致研究方式的重大变革;环境技术与地表、深层、海洋等资源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技术正成为优先发展的领域。
能源科技在社会需求强烈拉动下快速发展。节能技术、绿色能源技术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将为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创造新的技术基础;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显著改变未来能源结构;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将为我国提供替代油气燃料和替代合成化工资源;氢能源体系开发受到重视,燃料电池研发正向实用化分布式电站发展;核裂变能技术向高效、安全、洁净方向发展,核聚变能研究是未来清洁能源的希望。
空间和海洋科技为人类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天基信息系统将向天、空、地一体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空间通信、遥感和全球导航定位正在形成新兴产业;空间安全与防御技术快速发展,可控制、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载系统技术成为航天运载技术发展的新热点,深空探测及空间科学实验继续受到重视;重大综合海洋科学研究活跃,海洋生物技术竞争激烈,深海技术发展迅速。
数学在科学和技术发展中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数学在不断探索数与形内在逻辑和简洁优美表达的同时,成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语言和犀利工具。数学与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一起,致力于发展生物、地球、环境、宇宙、认知等复杂系统研究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创新;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管理提供更丰富的定量统计、分析、预测等方法与手段,为宏观决策提供更科学的手段。
(三)未来5至15年是我国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时期
中央确定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大幅增长。国家科技计划的重点将更加集中到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事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公益性科技创新和重要基础研究领域。地方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将大幅拓展,经济发达地区更加注重厚植科学技术基础,培育发展后劲,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从“下游”向“中上游”拓展,与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小企业对共性关键技术的需求尤为迫切,从而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至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社会公众更加关注科技创新的质量与效益,更加关注公共科技产品,更加关注科技伦理与道德。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将得到重点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以战略规划、宏观指导与制定政策法规为重点的方向转变,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日益增强,各创新单元之间竞争合作,协同发展,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加速向创新能力强、创新绩效好的单元富集。大学科研在继续保持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质量与竞争实力将有大的提高,在重大科技计划实施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国防科研机构创新能力进一步发展,通过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转移,成为高技术的重要输出者。国有大型企业的自主研发力量长足发展,混合所有制和民营企业的研发组织异军突起,国外企业和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的研发机构将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改革重组后的行业及公益类研究机构将焕发新的创新活力。国家科研机构必须准确把握战略定位与目标,凝聚一流队伍,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才能在充分竞争与协同发展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二、发展远景与战略
未来5至15年,我院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坚持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创新为民为宗旨;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必须坚持新时期办院方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实施新时期发展战略;必须坚持建设“三个基地”和科学思想库,创造“四个一流”;必须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中发挥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一)建设三个基地
把中国科学院真正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培养造就高级科技人才的基地,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
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就是要站在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机遇的高度,加强战略研究,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态势,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谋划科学创新,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推进技术创新。就是要有效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活动,发挥我院综合优势,提高系统集成能力,集中力量做大事,做大贡献。就是要充分发挥研究所创新自主权,大幅提升研究所创新能力,厚实我院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的基础。就是要加强与大学及其他科研机构的联合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成为面向全国开放的、在国际科技界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研究平台。
成为培养造就高级科技人才的基地,就是要坚持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立足培养。就是要增强优化队伍的能力,始终保持队伍的生机活力,紧密结合科技创新实践培养人才、造就人才、凝聚人才,不断向社会输送人才,把我院办成科技工作者向往的科研团体,成为培养高级科技创新与创业人才的大学校,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建设人才高地。
成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就是要站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为我国产业技术改造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不断提供知识和技术源泉,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做出重要贡献。就是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出发,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规模产业化的机制体制,不断孕育孵化高技术企业,又不断推动它们结合社会创新要素,在市场环境中竞争发展。就是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知识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机结合,与社会创新单元携手共进,共同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二)创造四个一流
把中国科学院真正建设成为具有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的国家科研团体。
——一流的成果。在基础研究领域,做出对科学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意义重大的原始性和系统性科学创新;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做出对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意义重大的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领域,系统认知资源、生态、环境客观规律,做出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意义重大的创新贡献;在发挥科学思想库作用方面,提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思想,提出对宏观决策有重要价值的咨询建议;在科学实验技术手段方面,做出具有重要价值的仪器与方法创新。
——一流的效益。主要科技产出得到科技界高度评价和社会公众广泛认同,取得重大社会效益;对企业产值与利润增长及地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有实质性贡献,取得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对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可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等提供关键技术与方法,取得重大生态环境效益。通过知识传播与科学普及,取得重大科学人文效益。研究机构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高质量产出,获得最多的收益回报,取得良好的运行效益。
——一流的管理。遵循规律,建立不同性质科技创新活动管理机制。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与监督机制。建立战略规划制定、执行与修订制度,建立管理标准与规范,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系统与合理的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科学配置人力、资金与科技基础设施,建立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资源管理平台,最大限度提高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吸引、培养、造就人才和队伍动态优化的机制,最大程度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一流的人才。拥有能做出重大科学发现或开创新领域的科学家,拥有具有战略眼光和卓越组织管理才能的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拥有善于攻坚、能够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创新团队,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研究生队伍,造就优秀科技企业家,形成具有很强竞争实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群体,形成高效的管理与技术支撑队伍,整体水平基本与科技发达国家同类研究机构相当。
(三)明确发展目标
至2010年,大部分研究所达到“四个一流”的要求,全院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同类研究机构前5名。
——在基础研究方面,量子结构与量子信息研究、纳米科技研究、强激光物理研究、脑与认知及神经科学研究、蛋白质与进化生物学研究、人类与动植物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研究、核心数学研究及经济社会系统预测预报等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战略高技术方面,高性能通用芯片与专用芯片、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及服务器、新一代低成本个人计算机、高精度多频谱对地观测技术、全球和区域定位技术、功能小卫星、无线传感与网络技术、数字视音频标准、新药创制、煤清洁利用与转化技术、天然气转化技术、CO2固定与利用技术、先进材料等实现重大突破,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支撑产业技术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满足国家安全重大需求。
——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系统认知我国资源、环境、生态变化规律,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决策依据。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重大科技问题,为资源节约与开发利用、生态保护与环境整治、现代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重大自然灾害预警与长周期气候预报等提供新的方法、技术与手段。在营养、健康、重大疾病预防和生物安全等方面作出战略性贡献。
——在高级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创新三期,培养500名左右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努力造就科技与教育大师级人才。全院向社会输送约6万名硕士以上科技人才,所校或所企联合培养500至1000名研究生和博士后。在研究所兼职的大学教授及其他高级专家达到2000人次,研修的企业科技人员1000人次。通过选派科技副职、推进“霞光工程”等多种形式,派遣1000人次以上科技与管理人员到地方、企业及大学任职任教。
——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方面,至2010年,全院通过知识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使社会企业形成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实现利税100亿元。院所投资企业年营业收入达1700亿元,利润总额200亿元,全院经营性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200亿元。为社会提供10万个以上就业机会。
至2020年,全院研究机构均达到“四个一流”的标准,实现建设“三个基地”的目标,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同类研究机构前3名。
(四)实施新时期发展战略
创新三期,把新时期发展战略的实施推进到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凝聚目标,提高加快发展科技生产力的能力。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更新观念,提高自觉革新科技创新组织体制的能力。加强管理与文化创新,遵循规律,提高领导科技创新的能力。有效集成社会创新要素,竞争合作,提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的能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扩大开放,提高有效吸纳国际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
三、科技战略重点(略)
四、科技布局与学科发展(略)
五、学部工作
中国科学院学部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学部的主要任务是,加强院士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保持生机活力,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发挥院士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开展经常性咨询评议,成为最具学术信誉的国家宏观决策科技咨询机构、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学术评议团体和国家科学思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加强咨询能力建设
>紧密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发挥学部多学科优势,通过重大咨询项目等方式,开展跨部门跨领域咨询研究。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的联系交流,积极承担并认真完成委托咨询评议任务,提出咨询意见与建议。加强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联系合作,发挥各地联络处与院士活动基地的作用,根据需求组织开展咨询课题研究。充分发挥院士积极性,以多种形式向国家、地方及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完善咨询项目立项与结题审议制度,建立咨询报告后效跟踪及反馈机制。建立咨询专家库与专业资料库。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和研究团体的合作,吸收经济学家、管理专家、社会学家等各方面专家参与咨询工作。加强学部与院部的紧密结合,形成“小核心、大网络”的咨询工作体系。定期出版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报告,扩大学部咨询工作的社会影响。
(二)加强科学伦理研究
充分发挥学部道德建设委员会的作用。组织开展对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生态与环境、信息安全等科研工作中涉及的伦理问题研究,不断赋予科学行为规范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涵,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和措施建议。
(三)改革完善院士选举制度
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根据我国科技发展要求,开展院士队伍规模、学科分布等研究工作,适时稳妥调整学部设置、院士增选周期与名额分配。健全推荐与评审机制,规范公示与投诉处理程序,加强学术界与社会公众对增选工作的有效监督,加强保密审查与涉密评审。加强对院士候选人学术水平、道德学风等评估的科学性与严肃性,把代表我国科技发展最高水平的优秀科学家遴选到院士队伍中来。
(四)发挥院士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提倡院士站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慧眼识才,举贤荐能,提携后进。充分信任青年人才,为他们脱颖而出、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创造更好条件,在培养青年人才上倾注更多的心力和心血,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爱国敬业的科技尖子人才。
(五)加强组织制度建设
严格执行《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规则》,落实会议制度与办公制度,保证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改进院士大会形式与内容,建立学部学术年会制度。进一步发挥现有专门工作委员会作用,适时增设新的专门工作委员会,规划统筹有关工作,有序开展相关工作。进一步做好院士服务工作。
六、队伍建设
(一)构建人才竞争发展良好环境
研究所要根据科技创新与发展需要,展现美好发展前景,创造良好工作条件,提供适宜生活待遇,营造和谐人文环境,分层次分类型吸引培养各类青年人才。立足创新实践,促进有潜质的青年科技人才不断厚实学术功底,提出科学思想,创新关键技术,造就大批科技尖子人才。引导科技尖子人才不断加强战略研究,拓展战略视野,善于提炼重大科技问题,善于组织管理重大科技创新活动和进行系统集成,造就一批战略科技专家。凝聚与培养一批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的科技管理、技术支撑和科技文秘人才。引导管理人才掌握现代管理知识与市场经济规则,深化科技创新活动规律认识,造就战略管理专家。
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契约管理的用人制度。从科技创新规律出发,按科技、管理、支撑三类,进行不同岗位人员职业生涯设计,建立岗位加级别的职位体系。规范竞争上岗、考核评价与职位变动制度,建立不同期限的岗位聘任制度,并对资深研究和骨干管理人员试行终身聘用制度。进一步完善三元结构分配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绩效优先、公平公正、适应我院快速发展要求、与我国分配水平相适应的薪酬体系。院根据对外竞争状况与发展状况,调控研究所绩效津贴发放总量。研究所工资总量年增长速度不超过经费总量增长速度。鼓励支持研究所加入地方社会保障体系,进行职工住房社会化货币化改革。
积极为我院各类人才创造新的创新创业舞台,开拓各类人才转移渠道,保持队伍创新活力。在成果转移转化中,通过产权改革,激励科技人员或团组带着成果与社会优势资源结合,培育新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在研究所与企业、大学共建的研发组织中,设立有限期创新岗位,为派遣的骨干人员开辟新的创业空间。
(二)发挥人才专项计划引导作用
继续实施“百人计划”,进一步发挥其在引进培养青年科技尖子人才与青年学术带头人中的引导作用。坚持质量标准,坚持研究所先引进、院择优后支持的做法,重点从海外引进学术带头人和有潜质的优秀科技人才。紧密结合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持续支持若干创新团队,促进一批新兴交叉领域的发展。设立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对研究所有潜质的青年科技人员予以适度匹配支持。邀请世界一流科学家来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继续实施“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坚持聘请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实施效果。
继续实行并适度拓展区域人才计划,重点支持相关地区研究所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支持他们立足当地,开拓进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有显示度的科技创新贡献。建立西部研究所与优秀研究所科技人员对口挂职的机制。根据西部研究所科技创新与发展需要,鼓励支持优秀研究所选派高级科技人员到西部研究所短期工作,支持西部研究所青年科技人员到优秀研究所短期学习培训。
(三)完善现代科技创新队伍结构
根据不同科技创新活动特点,保持科技、支撑与管理队伍的合理比例,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加大岗位聘任人员更新力度,完善科学考评办法,建立队伍动态优化和持续发展机制。大力拓展创新人力资源,扩大项目聘用人员比重,创新三期全院将吸纳2万余名项目聘用人员。扩大博士后队伍规模,使之成为流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至2010年全院博士后规模达到3000人。建立岗位标准,提高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适度扩大技术支撑队伍,推行科研秘书制度,提高队伍整体工作效率。
(四)完善科教紧密结合育人模式
紧密结合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紧密结合科技布局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适度发展研究生规模,着力提高培养质量,招生计划更多向综合实力强、培养质量高的研究所倾斜,向新兴交叉领域及新建研究所倾斜,向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的研究所倾斜,向社会急需且就业好的领域倾斜。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至2010年,博士研究生占全部在学研究生的比例达到65%以上,硕博联读研究生占当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大幅提高。适度招收培养工程硕士。围绕发展目标,结合国际科技合作,建立与欧、日、美等国家大学与研究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制度。
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化生源,与国内重点研究型大学建立稳定关系,提高重点研究型大学毕业的本科生与硕士在当年入学研究生的比例。建立研究生培养管理标准,通过宣贯标准、示范引导等措施,至2010年全院各研究所均达到标准,一批研究所代表我国同领域研究生培养的最高水平。利用国际科技教育资源,有计划选派完成基础课程学习的研究生赴科技发达国家进行论文实验阶段工作。定期评选“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组合使用各类研究生奖励基金,加大对优秀研究生的奖励激励力度。建立党政群导(导师)齐抓共管、分级分层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教育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科技价值观。
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加强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使之成为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厚实学科基础,强化优势领域,提升整体科技创新与教育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若干科技与教育大师级人才。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流的园区环境。
坚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培养造就优秀科技人才,发展完善独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按照“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建设目标,办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切实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建设特色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一流教师队伍,积极探索与相关研究所共建专业学院。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培养过程中的分流筛选。完成怀柔新园区建设。
七、重大改革举措
(一)改革宏观管理体制
建立规划体系、执行体系、资源配置体系与评价体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新的科技创新宏观管理体制。其中规划体系是基础,执行体系是关键,资源配置体系是保障,评价体系是导向。
>规划体系。加强规划对全院改革发展的统筹协调功能,建立规范的规划制定、发布、决策与动态管理制度,形成统分有序的规划体系。建设由规划职能部门、战略研究平台和专业研究机构、科技创新基地战略研究组、研究所战略研究组等构成的战略研究体系,形成持续开展战略研究的机制,准确把握国家战略需求,敏锐关注世界科技前沿,成为院重大决策的基础,成为规划体系的支撑。
执行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基地对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功能,强化专业局为科技创新基地提供管理支撑的功能,建立适时调整机构设置与职能的机制。根据不同性质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律,不断优化科技项目组织与支持方式。
资源配置体系。加强人财物等资源管理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坚持按创新发展需求、创新绩效和不同性质创新活动规律组合配置资源,加强资源使用监督与绩效考核,建立导向明确、分类管理、鼓励竞争、注重绩效的资源配置体系。
评估体系。坚持质重于量、分类评价、科学严谨、公开公正的评估原则,开展对重大科技创新活动及效益、机构、人员与政策执行等评估。建立综合质量评估、政策导向评估、科技布局评估、创新能力监测及发展态势分析为主体,多信号反馈的评估体系。
(二)改革研究所管理
充分发挥研究所竞争发展自主权。构建自觉向上、不断创新、竞争合作、协同发展的环境。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研究所制度。
明确事权职责,鼓励竞争发展。进一步规范院所两级事权,尊重研究所的科技创新自主权,保证其全面履行作为国家科研机构与事业法人相关管理职责。
——尊重研究所作为国家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自主权。尊重研究所在领域前沿探索、组织实施科技创新活动、凝聚培养科技尖子人才、开展科学传播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自主权和创造性。在院规划指导下,引导研究所加强战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凝炼科技创新目标,积极建议和争取承担各类科技任务,有序推进科技布局调整,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扩大研究所作为基本组织单元的管理自主权。在院宏观调控下,研究所可自主设置岗位,调整队伍结构,配置人力资源;可自主设置调整内部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自主建立研究所与国家创新体系各单元的联合研发组织;可自主确定内部经济管理制度,有效使用各类资金资源;可自主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的途径,自主探索加快投资企业社会化改革的模式。建立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尊重科技人员的学术自由,鼓励自主探索与创新。
——明确研究所作为独立事业法人的权责。研究所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全权处理内部事务。
加强综合管理,建立标准体系。建立研究所中长期发展规划、五年工作方案、所长任期目标、年度预决算审批制度,建立研究所所长年度述职制度,加强对研究所的综合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其它审批事项。从我院科技管理实际出发,建立全面反映一流管理要求的院管理标准体系及相应的制定、修订、宣贯机制。
加强考核评估,实行分档制度。对研究所定期进行综合质量评估,主要内容包括职能定位、目标实现、投入产出、科技活动及管理水平、发展态势等。实行研究所分档管理制度,以综合质量评估结果为主要依据,将研究所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档。分档结果作为确定研究所基本科研费、创新岗位数、所长年薪及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档工作以5年为一周期,期间可根据重大科技贡献与创新能力监测结果,对研究所档次作适当调整。
(三)改革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管理
加强战略研究,强化规划指导。持续开展战略研究,准确敏锐把握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以战略研究为基础,以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制定院基础研究片、战略高技术片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片规划纲要。各科技创新基地根据分片规划纲要,制定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加强规划对重大科技创新活动部署的指导功能,加强规划的动态管理,形成以规划为纲领、既有集中意志又有创新空间的科学决策机制。
建设科技创新基地,革新管理模式。以多个创新团组或研究所为点,根据重大任务目标要求,构成协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矩阵式科技创新基地。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三片组织下,实现科技创新基地间协同,在全院构建起最大程度共享知识、技术、信息、设施、人力等资源,能不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创新网格,形成矩阵式网格化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组织管理模式。
——科技创新基地设置。科技创新基地按需要在较长周期内持续投入持续创新持续产出的战略必争领域设置,实现基础研究、技术研发、试验示范、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间的有机衔接,整体性推动对外联合合作,构建起科技创新价值链。
——科技创新基地主要任务。一是开展战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二是凝练重大科学目标和重大应用目标,部署重大创新方向,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和重要方向项目;三是凝聚造就战略科技专家、跨学科优秀人才与团队;四是建设重大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基地组织管理。科技创新基地组合使用院内外创新资源,建立强有力的指挥体系,明确责任主体,改变管理方式,突出目标导向,强化战略重点,有效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活动。
——科技创新基地与研究所的关系。在保持研究所作为基本创新单元的前提下,科技创新基地使用行政管理职能与资源杠杆,突破研究所作为利益主体而产生的壁垒,跨所调动相关力量协同攻关;加强对研究所学科及创新能力建设的指导,在相关领域中形成若干居于不可替代位置、真正发挥骨干引领作用的核心研究所。
明确遴选标准,完善决策程序。院科技创新项目按重大项目、重要方向项目、领域前沿项目分层分级组织实施,其中领域前沿项目由研究所自主部署。院科技创新项目要更多投到人,投到更前瞻的领域方向,投到国家科技规划尚未涵盖的领域方向,投到与国家科技规划实施相配套的公共平台建设。
——重大项目遴选标准。创新三期,重大项目遴选标准是:(1)有明确科技创新目标,拟解决的科技问题,或是国家规划中明确提出的重大科技问题;或是具有明确技术出口、能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产业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问题;或是国际科技界高度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或是我院已有前瞻认识、关系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2)具有核心竞争优势,项目领导人具有战略眼光,组织协调能力强,能率领团队开拓创新,项目团队创新能力强,善于协同攻关,一般由多所多个创新团组联合组成。(3)有院外资源支持,院投入经费与项目团队争取的院外经费比例一般在1:2以上。(4)相关研究所在基础设施、支撑条件、组织保障等方面对项目实施能予以充分支持。
——重大项目与重要方向项目决策与实施。根据三片规划纲要,由各片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提出重大项目建议,并组织专家论证,报院长办公会议逐项决策;由相关科技创新基地领导小组提出重要方向项目建议,并组织专家论证,报各片领导小组决策。重大项目和重要方向项目分三批启动,2006年三片各安排约30%资源(包括创新岗位与项目经费)启动首批项目,2007年至2008年安排约50%资源启动第二批项目,2009年至2010年启动其余项目。合理确定三片资源调控比例,2008年,根据项目执行情况与吸纳院外资源情况作必要调整。
实施科学评估,加强绩效管理。成立由国家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大学负责人及院外专家为主体的咨询评议委员会,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片主要科技创新及产出目标进行咨询,对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过程进行动态评议。建立重大项目和重要方向项目执行过程的内部评估与监督机制。
(四)改革资源配置
确定宏观比例,建立配置标准。根据科技创新跨越发展要求和不同性质科技创新活动特点,确定院资源配置宏观控制比例,建立院各类资源配置标准,为决策提供基础依据。
——人力资源配置宏观控制比例。创新三期,全院研究机构与支撑机构岗位聘任人员中,研究机构占98%左右。根据不同类型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合理确定研究所岗位设置及人员结构比例。全院总体上岗位聘任人员中科技、支撑与管理人员的比例控制在6∶3∶1,其中研究员占科技人员的25%左右。长期聘用的岗位聘任人员控制在总数的20%左右。
——资金资源配置宏观控制比例。创新三期,在中央财政直接拨款中,直接核至院属机构的经费与院统一调控经费的比例控制在65∶35左右。确定直接核至院属机构经费中研究机构、教育机构、管理机构、支撑及其它机构各占的比例。院统一调控的经费中,用于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及重大科技活动部署的经费不低于40%。确定研究所全部经费支出中用于自主前瞻部署科研项目支出、人员支出、装备购置(研制)与运行维护支出的控制比例。
——人均经费当量。创新三期,根据承担院外科技任务性质与经费来源,分类确定人均科研经费当量。根据科技活动情况,确定各研究所综合人均科研经费当量,确定同一类型研究所平均人均科研经费当量。
——建筑物占用标准。创新三期,确定全院科研及辅助用房人均占用标准与科研用房人均占用标准。根据科技创新活动特点,分类确定研究所科研及辅助用房与科研用房人均占用标准。实行建筑物建设标准、科研及辅助用房建造控制标准、实验室建造建议标准与建筑物维修建议标准。至2020年,全院科研用房人均占用标准达到发达国家可比水平。
——装备占用标准。创新三期,确定全院人均装备占用标准与人均科研装备占用标准。根据科技创新活动特点,分类确定研究所人均装备占用标准、人均科研装备占用标准、装备结构控制标准、装备使用期限标准与装备运行维护控制标准。研究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装备的使用率标准。至2020年,人均装备占用标准和人均科研装备占用标准达到发达国家可比水平。
实行组合配置,统筹各类资源。按统一标准,核定研究所基本运行费。按实际发生情况与不同性质的科技工作,根据研究所人均经费当量与同一类型研究所平均人均科研经费当量的差异,结合分档结果,核定研究所新增创新岗位数与基本科研费数额。根据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需求,配置院统一调控的创新岗位。按核定的队伍规模,依据有关标准,配置新增科技基础设施资源。核定工作5年为一周期,期内可根据情况作适当调整。
坚持匹配制度,强化对外竞争。根据不同类型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分类核算、综合确定研究所对外竞争经费比例,5年核定一次,期间可根据情况作适当调整。定期监测研究所对外竞争经费比例实现情况。各科技创新基地部署的科技创新任务,都要保证必要的外部投入,科技创新基地调控资金总量与组织争取到的院外资源总量挂钩。
(五)改革院地合作机制
持续分析国家创新体系各单元竞争能力发展态势,本着优势互补、竞争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从社会吸取营养,富集社会创新要素,又不断向社会输送知识、技术与人才。
紧密结合社会创新要素。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与地方政府共同投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若干中国科学院序列研究所,成为我院科技布局的有机组成,体现与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机结合。与地方、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与转移组织。鼓励研究所与企业共同承担各类科技任务,积极吸引企业战略性投资,组合政府科技投入,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积极探索网络型研究所等新的发展模式,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有关项目立项时,充分重视技术出口与市场需求,在源头上保证成果能够转化或有转化价值。在有关项目执行过程中,积极寻找企业合作伙伴,切实加强中间试验、示范、孵化及培训等环节。在有关成果形成后,采取政策引导与经济杠杆相结合的措施,鼓励和推动研究所加快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八、事业发展
(一)院属机构
创新三期,院属研究机构总数控制在100个以内。重点支持一批研究所发展成为基础研究实力雄厚、高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强大、有一定队伍体量的综合性研究院所,在国际同领域中有相当影响和竞争实力,能够解决事关我国现代化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稳定支持若干特色鲜明的基础类研究所进入同领域国际先进水平。支持若干能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骨干带动作用的研究所。在生物免疫、先进材料、纳米科技、环境、营养与食品安全、先进集成技术、认知科学、生物能源与过程等领域,与地方政府共同新建若干研究所,或积极审慎地与国际一流科研团体共建研究所。继续深化研究所布局调整,整合部分创新能力较差的研究所。
建设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推进支撑机构结构调整,优化整体布局。完成既定转制事业单位的企业化转制。进一步优化院部机关和分院机关的职能和机构设置。
(二)资源发展
人力资源。至2010年,全院研究与支撑机构岗位聘任人员3万人,项目聘用人员2万人,在学研究生3.5万人,博士后、高级访问学者及客座研究员0.5万人。全院管理机关和教育机构固定编制控制在0.5万人左右。
资金资源。保证全院资金资源投入适应科技创新及事业发展的需求。积极争取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实现中央财政直接拨款稳定增长,使我院中央财政直接拨款增长与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相适应。加强对外竞争,大幅提升我院适应以市场为基础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能力,使全院资金资源增长与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相适应。创新三期,全院资金资源较创新二期增长70%以上。在竞争获得的各类科技任务经费中,国家各类科技任务经费不低于50%。2011年至2020年,全院资金资源保持年均12%左右速度增长。
经营性国有资产。积极引入优良社会资源,全面完成现有院所投资企业社会化改革,企业中院所持股比例降至35%以下。理清院属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数额与分布,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资产监管机制,规范有关企业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要人事任免与大额资金运作行为,加强资产动态监管与战略监管。积极开展资本运营,在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形成若干以我院研发成果为源头、以自主创新的高端技术为核心、具有较大产业规模的高技术企业(集团);对其它投资企业,按照投资收益最大化原则,有进有退。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促进科技风险投资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整体转制而成的企业转变观念,转换经营机制,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科教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服务服从于建设科技创新基地、优化科技布局、培养造就科技创新人才的需要。基本建设由基础改善转向重点加强,由一般改造转向提高综合使用效益。科研装备由购置为主转向研制与购置相结合,由硬件建设为主转向提高使用水平与效益为主。改革管理运行机制,使我院科教基础设施成为面向全国的科技创新平台。
——建筑物。创新三期,根据科技创新及事业发展需要,有重点新建和改造一批科研、教育及辅助用房,完善科研园区公用基础设施,适度扩大科研园区用地。严格限制行政管理及辅助用房建造,调整各类用房结构比例。努力争取国家对我院科教基础设施建设更多投入,通过共建研究机构争取地方政府的投入。在项目实施中,坚持实行研究所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充分发挥研究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强工程与投资管理,最大程度发挥投资效益。
——装备。创新三期,根据科技创新及事业发展需要,院所两级安排约70亿元的资金,用于装备购置与研制,保证在建研究所装备达到标准,匹配支持优秀研究所提高科研装备水平,强化支持科研专用装备的自主研制,集中配置研究生教学设备。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科研装备建设专项支持,坚持装备建设以研究所投入为主,坚持重点装备建设项目匹配原则不动摇,充分发挥研究所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大科学装置。创新三期,完成全部在建大科学工程建设并投入运行。加强可行性研究,以支撑多学科多领域研究为重点,争取若干大装置建设工程国家立项,对部分已实现原定科学目标但仍有发展空间的大装置进行改造,完善实验探测装置,提高装置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充分发挥效益。
——信息化建设。创新三期,根据统筹规划、应用牵引、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提升我院科研与管理信息化水平。以虚拟实验室为核心,建立能有效整合资源、高效便捷服务的科研环境,选择若干领域进行应用示范。加强全院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将院网络延伸到科研现场,完善协同工作环境。整合全院高性能计算资源,建设网格计算环境。整合全院科学数据库资源和文献情报资源,建设开放共享的科研信息环境。在完成ARP一期工程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二期工程,完善系统,形成基于ARP平台的院所两级资源规划与流转调配信息体系和发展态势监测体系。适时推进院所两级管理模式与结构的优化重组,减少管理环节,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文献情报。依据整体规划、共建共享、资源到所、服务到人的原则,建设完善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网络环境下的文献情报系统。加强与国家、地方与大学科技文献资源平台的互联互通,大幅提高文献情报使用效率,为科技创新提供一流的文献保障和一流的集成服务。开展科技发展动态跟踪、科技情报分析与研究,形成稳定可靠的系列战略情报产品。
——野外台站。由注重自然系统向城市与自然系统并重转变,由局地向区域、流域和全国联网转变,由平面布局向立体综合转变,依靠现代技术手段优化野外台站布局,完善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特殊环境与灾害监测研究网络、大气环境与气候观测研究网络、日地空间环境观测台链网、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等5个网络。
——战略生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网络体系。加强生物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开发与利用,建立国家植物园网络,完善国家标本馆网络化系统,建立典型培养物保藏与模型生物研究平台,构建较为完善的中国生物多样性迁地保育体系。
(三)对外合作
国内合作。依据巩固基础、拓展领域、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的原则,切实加强与国家创新体系各单元联合合作。与大学建立功能互补、竞争合作的关系,共同成为支撑发展的知识源头、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发展与企业合作,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发展与地方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按东北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5个合作区域,建立完善院地合作网络。有重点开展科技扶贫工作。
——发挥研究所的基础作用。研究所应从承担各类科技任务和学科领域发展的需要出发,与大学共建伙伴创新团组,共同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吸纳大学教授及其它高级专家来所兼职。创新三期,全院与大学共建的“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伙伴小组”总数达到50个左右,其中20至30个发展成为所校联合实验室。研究所应从加快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出发,以项目为载体,重点与大型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与中型企业共建研发中心,为小型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服务。至2010年,所企联合研发组织总数达到100个。
——发挥院专项行动的主干作用。以东部沿海地区各分院为主体,重点在共建研究机构、大型工程等方面,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全面合作。以北京分院为主体,重点在工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实施“支持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科技行动计划”。以东北地区各分院为主体,重点在制造业、化工及生态环境领域,推进“振兴东北科技行动计划”。以西部、西南地区各分院为主体,重点在资源环境、现代农业等领域,推进“西部行动计划”、“科技援藏工程”、“科技支黔工程”与“科技支青工程”。以中部地区各分院为主体,适时启动“支持中部崛起科技行动计划”。
——发挥技术转移中心与科技园的平台作用。加快技术转移中心的发展,使其成为各具特色、独立运行并可持续发展的中介组织。在发达地区,与地方共建若干孵化转化中心,使其成为有效组合技术、人力、政策、风险投资等各类资源的技术孵化平台。加快与北京市共建“中关村科技园”,与上海市共建“上海浦东科技园”,与有关省市政府共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中心(平台),共同推进规模产业化。
国际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合作双赢,立足前沿、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不同战略板块和国别,确定合作目标、重点与形式,充分发挥院所两级和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双边与多边科技合作,有效吸纳国际科技创新资源,促进我院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使我院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国际合作十分活跃、在区域科技合作中起引领或核心作用、在重要国际科技组织中发挥积极影响的国家科研机构。
——发挥院的主导作用。持续开展战略研究,加强宏观指导、组织协调与绩效评价,规范外事管理,确定重点合作领域,有重点地组织开展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开展与科技发达国家一流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构建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推进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交流。创新三期,加快已有中外共建研究所建设,积极审慎地与国外机构共建若干研发组织,巩固发展青年科学家小组、伙伴小组的合作形式。结合院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参与大型国际科技计划,组织实施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项目。组织举办若干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择优支持一批高水平中小型国际学术研讨会。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援外项目与培训项目。加强与重要国际科技组织与国际机构的合作,不断提高我国科学家参与度和影响力。
——发挥研究所的主渠道作用。尊重研究所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自主权。研究所应围绕院总体规划,根据自身发展目标、学科特点与区域环境,制定本单位国际合作战略和计划。积极参与院组织的重大国际合作计划,择优支持领域前沿项目的国际合作,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开辟新的领域方向。从优化学科布局、提升自身科技竞争实力的需求出发,积极审慎地建立目标明确、产权明晰、合作双赢的中外联合研发组织。不断提高自主举办的各类学术研讨会的质量与实效。
——发挥科学家的主体作用。鼓励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着重与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和领衔科学家进行合作与交流,汲取先进科学思想,提高科学创新起点。鼓励从事战略高技术研究的科技人员,在加强与国外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的同时,重点与国外跨国公司及高技术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鼓励从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的科技人员,从我国国情出发,引进科技发达国家先进理念、科学理论和前沿技术,吸引国际著名科学家合作工作,开展在全球背景下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研究。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加重要国际科技会议,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任职。创新三期,有计划选派约1500名青年科技与管理骨干去国外研修或短期工作,与国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大学联合培养250名研究生,适度招收国外留学生。
(四)文化建设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创新文化,推进制度文明,加强科学传播,为我国先进文化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创新为民为宗旨,继承科学民主爱国奉献传统,弘扬唯实求真协力创新院风,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将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弘扬以个人创新劳动价值为基础的团队合作精神。
构建激励创新、和谐共进的文化氛围。把握不同类型科技创新活动规律,把握科研、管理、支撑等不同工作特点,在创新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认识,摒弃相互逢迎、自我陶醉、小富即安、墨守陈规的思想陋习,构建各具特色、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建设和谐共进的中国科学院。
建设制度文明。发布《中国科学院章程》,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强化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强化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完善创新文化建设制度,健全职责体系与工作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科研活动,建立创新文化建设评价标准,尊重创新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维护科学道德。发挥院士群体治学典范和厚德楷模的表率作用。加强全院职工道德自律,倡导学术争鸣,严肃学术批评,形成追求真理、科学严谨、诚实守信的学术风气。积极探索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科研行为的制度化手段。
加强科学出版与科学普及。发挥院所两级积极性,推进科技期刊改革,引进竞争机制,至2010年,一批科技期刊进入国际同领域有重要影响期刊行列。定期发布《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报告》,进一步扩大《中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的影响度,持续提高科学展望报告与技术预见报告质量。积极推进科学出版集团改革发展。积极探索科普出版物的市场化运营。充分发挥我院丰富的科普资源优势,加强重点科普基地建设,构建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平台,开展富有实效的科普活动。
中国科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大科学装置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西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改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