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肉汤有了盐才有滋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36:41

8、肉汤有了盐才有滋味

【原文】王曰:“来,汝说。台1小子旧学于甘盘2,既乃遁于荒野,入宅3于河。自河徂45,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6,尔惟麴78;若作和羹9,尔惟盐梅。尔交脩予,罔予弃,予惟克迈10乃训。”

【译文】商王说:“过来,傅说。我这不懂事的小子从前跟着甘盘学习,不久又跑到荒野,后来又到黄河边居住。从黄河来到亳地,品德学业始终没有明显的进展。你教训我要有志向,如果我是甜酒,那么你就是酒曲;如果我是献祭用的肉汤,那么你就是咸盐和酸梅。你要交叉从各方面训导我,不要厌弃我,我一定能够勤勉地遵从你的教导。”

【说明】本节是武丁诚恳地向傅说求教,希望傅说从各方面帮助他。这两个比喻很有意思,甜酒有了酒曲才能发酵,肉汤有了盐和梅才有滋味,那么武丁有了傅说也才能够做一个真正的君王。

——————————————————

【注释】1.台:(yí宜)《书·仲虺之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书·汤诰》:“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尔雅·释诂上》:“台,我也。”庐肇《汉堤诗》:“流灾降慝,天曷台怒。”这里用为“我”之意。

2.甘盘:武丁时的贤臣。《书·君奭》:“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

3.宅:《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书·舜典》:“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书·盘庚上》:“我王来,既爰宅于兹。”《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这里用为居、居住之意。

4.徂:(cu促)《书·大禹谟》:“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诗·卫风·氓》:“自我徂尔。”《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诗·小雅·车攻》:“四牡庞庞,驾言徂东。”《诗·大雅·皇矣》:“侵阮徂共。”《尔雅》:“徂,往也。”《孟子·梁惠王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这里用为前往之意。

5.亳:(bó伯)县名。亳县,在安徽。蒙为北亳,汤受命为盟主之处,在今河南偃师县西。《书·汤诰序》:“汤既黜夏命,复归于毫,作《汤诰》。”《书·太甲序》:“太三年复归于毫,思庸。”

6.醴:(lǐ礼)《诗·小雅·吉日》:“且以酌醴。”《诗·大雅·行苇》:“曾孙维主,酒醴维醹。”《诗·周颂·丰年》:“为酒为醴。”《周礼·酒正》:“醴齐。”《礼记·内则》:“或以酏为醴。”《礼记·杂记》:“醴者,稻醴也。”《说文》:“醴,酒一宿孰也。”这里用为甜酒之意。

7.麴:(qu曲)同“曲”。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块状物,用某种霉菌和大麦大豆麸皮等制成。《列子·杨朱》:“聚酒千钟,积麴成封;望门百步,糟浆之气逆于人鼻。”

8.蘖:(nie聂)《管子·禁藏》:“以蘖为酒。”这里用为酿酒的曲之意。

9.羹:(gēng庚) 《诗·鲁颂·閟宫》:“毛炰胾羹,笾豆大房。”《诗·商颂·烈祖》:“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左传·隐公元年》:“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荀子·礼论》:“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羹即肉汤。大羹:古代举行祭祀仪式时所用的不加调昧料的肉汤。

10.迈:通“劢”。《书·大禹谟》:“皋陶迈种德。”《诗·陈风·东门之枌》:“穀旦于逝,越以鬷迈。”《诗·小雅·菀柳》:“俾予靖之,后予迈焉。”《诗·小雅·白华》:“念子懆懆,视我迈迈。”《诗·大雅·棫朴》:“周王于迈,六师及之。”《左传·庄公八年》:“皋陶迈种德。”这里用为勤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