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特展:来自古印度的神佛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2:48:10

上海博物馆特展:来自古印度的神佛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9日 09:40 外滩画报

  文/吴慧雯    

  8月5日-11月15日,上海博物馆的“古印度文明:辉煌的神庙艺术”特展,展出了主要来自大英博物馆的古印度艺术品,它们大多是源于印度三大宗教的神佛造像,教我们领略了那个混合着美和庄严、质朴与瑰丽的神的世界。

  在西方人眼里,我们的文明是高深的玄学,恰如演奏钢琴在双耳失聪的人看来,只有指尖的跳动而没有乐声。—泰戈尔

  在泰戈尔的比喻里,那些对西方人而言如同缭乱而无声的指法一样的印度文明,对现代中国人而言一样古老、神秘、难于理解。然而当那些古印度艺术的实物真实出现在我们眼前时,那些乐声却突然穿透遮蔽它们的背景,在我们的心中鲜活起来。因为从那些艺术品中,我们似乎能看到一些真正熟悉的东西,比如那些来自公元3-4世纪的释迦牟尼雕像,佛祖眉目垂顺的表情,男相观音造像中飘垂的衣带,以及印度教里神通广大、移山填海的神猴哈奴曼??这些细节或故事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里也存在着,只是稍微有些改头换面。

  8月5日-11月15日,“古印度文明:辉煌的神庙艺术”在上海博物馆展出,这些古印度艺术品大多是源于印度三大宗教的神佛造像,按照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的不同,分设三个展区,其中88件来自大英博物馆,18件来自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

  佛教:被神化的圣贤

  展览是从佛教造像开始的。佛教对我们来说相对熟悉,但一开始我们并没有看到佛像,而是一个巨大的佛足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王镛介绍说:“在佛教造像当中,首先佛教诸神和原始佛教就是抵触的。因为释迦牟尼最初创立的佛教是朴素的无神论,他反对婆罗门教,反对印度教,否定印度教中的神话,也不允许他的信徒把他本人神化。所以在印度的早期佛教艺术当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人形的佛像,没有把佛陀表现成人形,没有佛像,一切都是用象征来表现的,像足迹、法轮、菩提树、伞盖。展览中这个南印度的佛足迹,就是早期没有出现佛像的时候用象征来表现的。那足迹中有一个法轮,表示那是佛的足迹。”

  随着佛教的发展,它受到了比它出现更早的印度教的影响,吸收了印度教的一些神的观念。“原始佛教后来慢慢演变为部派佛教,又从部派佛教当中出了一派叫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认为原始的佛教是小乘,只是追求个人解脱,因此公元1世纪前后就有了 ‘大乘’,就是大型运载工具,大车大船,要求普度众生。为了普度众生,就需要有一个救世主出现,而且救世主需要是人形,才能和大众亲和。所以佛教内部发生的演变,向大乘佛教转化,出现了很多菩萨,”王镛说,“开始最早出现的是菩萨像,后来出现佛像。也就是说佛陀也被神化了。”

  展览中的菩萨,面目与我们熟悉的大有不同,观音是男性,弥勒佛非但不胖,还长着小胡子,有几尊佛陀,高鼻深目,就连头上鬈发也有点像地中海一带的神。

  印度教:宇宙生命崇拜

  印度教是印度本土传统最悠久、影响最大的宗教。到目前为止,印度有80%以上的居民都是信奉印度教的。所以印度教可说是集中地代表了印度的文化传统,至今仍有很大的活力。

  在印度文明史上,最早的文明不是起源于恒河流域,而是起源于现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流域。大约公元前2500年-前1500年是印度河文明的繁盛时期。当时印度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是黑色人种,属于农耕民族,主要的信仰是生殖崇拜。公元前1500年左右,起源于中亚高加索一带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通过伊朗高原进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土著居民。雅利安人也叫印度欧罗巴人,是白种人,是欧洲人和印度人的共同的祖先,他们的信仰是自然崇拜。

  王镛介绍说,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后,为了保持白人人种血统的纯洁,就创造了种姓制度。种姓原来的意思是颜色,特指肤色,按皮肤的颜色和职业把所有的人划分成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种姓制度是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婆罗门教也就是后来印度教的前身。印度教是从公元前9世纪左右开始形成的,和其他宗教不太一样,它没有创始人,是自然形成的一个宗教。印度教有三大主神,即梵天、毗湿奴和湿婆。梵天创造世界,毗湿奴护持世界,湿婆毁灭世界。在印度教的传统中,梵天以“四面佛”的形象示人,但在此次展览中,梵天造像却并不多见,似乎由于他在印度教中并不怎么被崇拜的原因所致。毗湿奴的造像则是最多的,据说除了本相,他还有很多化身,每一个都很受尊崇。展览中有一尊“毗湿奴立像”高1.58米,由灰色绿泥石雕成,但因为整个被涂黑,所以看上去几乎有大理石或硬玉的质感。毗湿奴雕像也是三大神像中最为繁复、富丽的一种,不仅神像本身披挂各种饰带、流苏和璎珞,而且背板四周也都有各种华丽的刻花装饰。相比之下,湿婆的“舞王相”上虽然也有纹饰、飘带,但整体却显得更刚健,也更严肃,因为湿婆之舞只会在世界末日的时刻出现,所以他眼睛微闭,脚踏侏儒,婀娜起舞的姿态背后,也隐隐让人心生恐怖。

  耆那教:抛弃俗世的苦修

  转过印度教的展厅,耆那教的圣徒造像被陈列在最里面,颇有“路转溪头忽见”的感觉。看过繁复的印度教诸神,耆那教的造像反而会让人感觉突兀,因为那些造像看上去似乎有点过于简朴了。

  耆那教和佛教差不多同时兴起,他们自称是永恒的宗教,讲求苦修,并且在世就能修成圣徒(甘地就是著名的耆那教圣徒)。佛教有苦行,但避免苦行和纵欲两个极端,寻求中庸之道。释迦在苦行6年后,觉得苦行对精神解脱毫无价值,遂放弃了苦行。而耆那教则严格地奉行苦行,主张“不害”。

  “不害”是耆那教最重要的一条戒律。它认为所有的生灵,微小到昆虫,都有生命和灵魂,不能够轻易地伤害。所以耆那教徒走在街上得先拿一个小扫帚把前面的地扫干净,怕把蚂蚁踩死,因为踩死一只蚂蚁就可能践踏了自己祖先的灵魂。他们不蓄私财,生活极端地简朴。后来耆那教又分成两个教派,一个叫白衣派,穿着白袍非常朴素;另一个叫天衣派,认为穿衣服本身就是一种奢侈,所以要以天空为衣,裸体。王镛讲了一则小故事:跟随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史官,是一位来自印度的裸体哲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入侵到印度西北部的时候遇到的一位天衣派耆那教教徒。他的裸体不光是为了表示自己生活上的节俭,而且为了表示自己灵魂的纯净。也正是因此,展览中的耆那教圣徒造像大多裸着上身,有的甚至不着一缕。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呈闭目静修的姿态,其中一个叫做巴胡巴利的圣徒,因为长年苦修、站立不动,以至于荆棘藤蔓一直攀援缠绕住他的双腿和双臂。

  “不害”这一教义给了甘地“非暴力”的提示,使他发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是耆那教精神给予现代社会最大的影响。

  虽然耆那教听上去不如佛教和印度教那么熟悉,但实际上,它在中国的文化中仍是有一定影响的。清代的纪晓岚曾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述一名苦修的道士,坐在林中苦修,最终藤蔓缠身,积尘化成石头,将他困在原地,再想挪动也不可能。纪晓岚所描述的那位道士的修炼,和耆那教徒巴胡巴利的事迹其实很相像。

/*tom mend 0930*/.style_t_vb{overflow:hidden;zoom:1;margin-top:25px;text-decoration:none;width:645px;}.style_t_vb a{background:url(http://i2.sinaimg.cn/IT/deco/2009/0930/images/wbicon_cl_002.png) no-repeat;width:105px;padding:10px 0 0 0;height:15px;text-align:right; line-height:normal; float:right;margin-top:0;margin-left:8px;text-decoration:none;}#comment_t_vb a{text-decoration:none;}转发此文至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