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昧的日本中,拒绝暧昧的大江健三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1 14:19:16
暧昧的日本中,拒绝暧昧的大江健三郎 作者:张天潘    来自:一五一十部落头条    

在1994年,大江健三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作为如此殿堂级作家大江健三郎,十几年后的今天居然还有首次变成中文的早期小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惊喜,同时还应该说是一种奇遇,反映了这部小说它顽强的生命力。而如此境遇的发生,只是源于《政治少年之死》它不是一篇孤立的小说。

 

说它不是孤立的,其实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其实它是有一个姊妹篇的,叫《十七岁》。1961年的一和二月大江健三郎在《文学界》分别发表了《十七岁》与十七岁第二部《政治少年之死》。第二层意思则是,它的诞生与本身,就像是一部社会纪录片,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关联,而不是一部抽离的社会背景的纯虚构小说。它们均是取材自 1960年10月12日,十七岁右翼少年山口二矢刺杀日本社会党委员长浅沼稻次郎事件,而这也为它增添了难以规避的敏感因子。

 

在《政治少年之死》发表后,日本右翼团体强势反弹,各种威胁与抗议爆发,致使《文学界》的总编辑不得不在同年三月号中刊登道歉启事:“(小说)虽纯属虚构,却对作为该作品蓝本的山口氏、防共挺身队、全亚洲反共青年联盟以及相关团体造成困扰,谨此诚挚致歉。”然后就是这部小说被束之高阁、乃至销声匿迹的命运,使得它在之后大江健三郎的作品集以及选集都未收录。

 

几十年过去了,很多人估计都忘记了那段历史了。因此,重读那时的小说,就好像有了一层难以消除的隔阂。所以看到上面这种如今看来有些耸人听闻的过程,更是是一个传奇或者是传说。那么现在小说中文版的面世,也让我们有了一次接触日本这个我们紧邻的一些不堪回首的历史的机会了。而且要理解小说的深刻价值,以及让这篇小说以及作者与刊发刊物承受如此境遇的原因,我们就必须还原到日本当时的社会背景。

 

当时小说素材的政治事件,正是日本战前战后“天皇”制度权威的瓦解与祛魅,以及1960年《美日安保条约》签订前后的时代复杂因素综合而成的。日本在战前战后产生价值观的巨大矛盾,因而分裂成为两极,对于这样的日本以及身处其中的个人,大江健三郎在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纪念演讲中有精采的剖析。日本与他个人关系的缩影,正如他的演讲题目:“暧昧的日本中的我”。

 

正是在这种战后的特殊环境下,日本文学在主题上的存在着很多禁区,而这禁区也很容易成为雷区,首推的就是不可涉及到“天皇制”的探讨,因为它属于意识形态上的禁忌,所以也就成为日本战后文学的表现领域里不可逾越的“雷区”。

 

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时代风潮之下,大江健三郎以《十七岁》、《政治少年之死》以及其后的若干作品,对这种现状提出了尖锐的让很多感觉刺耳、不合时宜的反思与异议,揭示了天皇制的实质及其对现代日本人的思想禁锢。

 

正如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大江健三郎始终在以自己的作品强调了在战后的时代状况和生存状态之下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主体性的重要,并昭示了允许天皇制存续的日本民主主义的脆弱和天皇制自身所蕴含的深层的暴力因素。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大江健三郎对战后文学空白领域的大胆挑战,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他开始以文学触及意识形态的大胆尝试。这充分体现了一个作家意欲唤起民众对现行体制的怀疑和否定的责任感和意欲摆脱一切禁忌、寻求创作自由的理念。大江健三郎将同时代的历史作为与自己的作品共生共存的事物来看待,并以自己崭新、独特的文学方式加以表现。在暧昧的日本之中,却拒绝以一种暧昧的态度来面对现实与写作。

 

而这则最好地体现出了一个清醒的作家对于社会的感知力与批判性。这种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思,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存在价值。在《政治少年之死》等很有冲击力的作品诞生之后,他受到了诸多的胁迫,但是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理念,并且还随着外界的各种胁迫,而不断的固化自己的信念,在他随后的人生创作历程中,他的文学创作主题,依然是一贯围绕着战败后美军占领期间个人所蒙受的心灵创伤所展开,还在积极捍卫与重建战后新体制的价值,对反战与护宪不遗余力,同时也没有选择在书斋里进行笔尖下的暴动,而是选择了实践介入,参与到社会行动中,成为《宪法》保护团体“九条会”的发起人以及成员之一。

 

这就很容易让我们进行一些联想与对比,因为当下的中国社会,同样也是一个社会巨变与转型的时代,有着各种禁忌与禁区,其实这些都不可怕和可悲。更为可悲的是,反观当下的中国,很多作家在主动或被动地丧失了基本的社会感知力后,文字的刀锋已然钝化,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各种纯文学写作的叫法也开始喧嚣不止。

 

当然,我们也明白,这或许也仅仅是文学一种躲避粉饰的巧妙办法,但是这种的躲避,就是一把双刃剑,同时也丧失了基本的社会批判功能,让文学渐渐开始不接地气,消解为一种自娱自乐的消遣,成就当下这种“文学之死”。而这个时候,这部《政治少年之死》,我们看到同样处于一个社会剧烈转型期的作品所带给我们如此丰富的价值思考之后,不得不感叹,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从来都不是纯的,而且它也不应该是纯的。这或许是我们看过这本像石缝里顽强生长出来的小说之后,穿透到文本背后,能够得到的更大的启示吧。

 

刊于 2010.10.26 《中国图书商报》,题为《大江健三郎对战后天皇制的质疑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