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庆明:1997:金融风暴来了,马也照跑(南都周刊 2008-7-1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24:12
1997:金融风暴来了,马也照跑
2008-7-18 11:26:03 来源: 南都周刊 浏览量: 234 【  0条】
1997年7月1日是当代中国史上的重大事件,亦可视为中国人百年经历和心灵的一个传承转合的界点。1997年还有一个令人不能忘记的事件,就是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其时尚未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国幸运地得以置身事外,并且以负责任的态度应对那场危机,赢得了政治与外交上的得分。
南都周刊编辑:张平扬 文:洪庆明

1997年7月1日大雨滂沱,上水市民欢迎解放军进驻香港。         南华早报 曾维德 摄
1997年7月1日是当代中国史上的重大事件,亦可视为中国人百年经历和心灵的一个传承转合的界点。
午夜的港岛华光璀璨,碧水盈盈,流溢着作为国际自由经济贸易体带来的繁华和喧嚣。就在新的一天即将来临的前夕,在中国南端这个小岛上飘荡了百余年的英国米字旗缓缓降落,亿万中国人在电视机前目睹了这一幕。
按照精心安排的程序举行的各种仪式,不仅是现代国家权力的炫示场,也包含着浓厚的当代国际政治寓意和可以识读的民族情怀,它是中国人百年衰弱耻辱记忆的终结符,是塑造新的民族集体心态的一个标点。
此时改革开放已历20年。因为改革开放,让港岛与大陆有了更多的契合点,消除了港人“马不能跑”、“舞不能跳”、“股不能炒”的疑虑。但中国此时依然涌动着在变化转折时期似乎必不可少的那种不安。
那时正在一家香港英文周刊驻京记者站打工的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些国外驻华记者纷纷谈论着流传京城的“万言书”,猜测着中国新的意识形态动向。中国庞大的官僚机构和日益严重的腐败现象,也是他们热衷关注的话题,时常约一些消息灵通者吃饭谈天,探询中国人自己的看法。
1997年还有一个令人不能忘记的事件,就是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其时尚未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国幸运地得以置身事外,并且以负责任的态度应对那场危机,赢得了政治与外交上的得分。
11年过去了,新的亚洲金融危机似乎再次威压而来,中国作为一个GDP高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在这不算短的时间里,不知从那次危机中汲取了什么样的教益?
1997大事记
2月19日 邓小平逝世,享年93岁。
4月26日 彭真逝世,享年95岁。
5月 香港发现全球首宗人类感染禽流感死亡个案。
5月27日 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逝世。
5月29日 中国决定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6月18日 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
7月1日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7月2日 亚洲金融风暴在泰国开始爆发。
10月28日 中国治黄历史上最大的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胜利截流。
欢迎订阅南都周刊,邮发代号45-139。网络转载请注明,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http://nbweekly.oeeee.com/Print/Article/447,8,5360,0.shtml
洪庆明:1997:金融风暴来了,马也照跑(南都周刊 2008-7-18) 陆晖:1998:洪水过后环保风暴袭来(南都周刊 2008-7-18) 小甜:噢!晕!高潮终于来了!(南都周刊 2008-12-26) 所有人都看错了 中国才是金融风暴最大受害者 小甜:大盗再就业,封堵金融漏洞(南都周刊 2008-12-26) 高盛,华尔街的金融流氓--南都周刊 黄广明:1984:离土不离乡(南都周刊 2008-7-18) 左志英:溃坝,晒着晒着就没了(南都周刊 2008-12-26) 大家都被误导了!中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金融风暴(转载) 洪庆明:1993:精神地震一个接一个(南都周刊 2008-7-18) 洪庆明:1996:老实点,严打(南都周刊 2008-7-18) 于建嵘红了--南都周刊 揭秘:金融风暴让经济学家暴富了 揭秘:金融风暴让经济学家暴富了 王越:解套了!翻身了!股奴变富翁了!(南都周刊 2008-12-26) 金融风暴 靳潍:老杨回来了,老赖也回来了(南都周刊 2008-12-26) 华璐:全民“俯卧撑”(南都周刊 2008-7-11) 大卫·罗斯柴尔德 他让金融帝国复活--南都周刊 河伯:2008:开门还是关门,总是个问题(南都周刊 2008-7-18) 那五:1979:商业广告粉墨登场(南都周刊 2008-7-18) 景凯旋:1980:我们要浮出水面呼吸(南都周刊 2008-7-18) 黎明:1981:“文革”后,第一次扬眉吐气(南都周刊 2008-7-18) 秋风:1982:“个体户”终获正名(南都周刊 2008-7-18)